以马克思人学理论助力典型教育有效性的发挥
2021-12-03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文雅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文雅
典型教育法把虚无缥缈的抽象道理、无法实际把握的标准具体成一个个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情,通过示范化虚为实,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同时,“马克思人学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发展出发,为正面典型力量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
一、典型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典型教育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当代的大学生已经是“00后”,他们真正是生活在发达网络中的一代,擅长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知识,更加崇尚自由、多元化的学习氛围,此时就需要课上课下相结合,用典型教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法,破除传统说教,通过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让学生感知、接受、内化,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进行模仿,引导其自身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避免陷入极端个人主义。同时大学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学生在此期间不可避免会产生对未来的茫然,缺少对未来人生的规划,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激烈竞争容易产生逃避心理,想要改变却束手无策,自制力较弱并且目标多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典型教育,有目的地向他们传达榜样的精神,让他们从典型中汲取力量,积极进取,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典型教育能进行积极的行为暗示
典型教育把隐晦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一方法论的运用对于大学生来说容易被接受感召和激励模仿。通过正面典型引导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价值认同,进而激发大学生模仿典型的积极性,鞭策人们向好的榜样学习,不断向优秀靠拢,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剖析反面典型,警示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挖掘反面典型的正面意义,分析反面事例出现的背景、原因和后果,形成经验教训和启示总结,防患于未然,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底线思维。
(三)典型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决策是为了实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刘新庚指出方法包括基本方法和特殊方法,基本方法又由主导性基本方法和适用性基本方法构成。典型教育作为适用性基本方法的一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与其他方法相辅相成。首先是与主导性方法的互补,知识灌输结合典型教育可以将抽象的、难以量化的思想理论通过典型的人物或事件形象直白地表现出来,实现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其次是与适用性方法的互补,比如自我教育和典型教育相结合就能够发挥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既能够通过自我教育进行“吾日三省吾身”,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又能通过典型教育的外部示范,使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外共同发力,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降低典型教育有效性的因素
(一)典型教育未能把握大学生个体的现实性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根基在于“现实的个体”,强调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人创造人类历史,典型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将“现实的学生”作为逻辑起点,基于学生不断生成变化的需要来调整和丰富教育内容。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选择典型示范的标准出现问题,一方面总是树立脱离现实的完美人设来凸显正面典型的优秀,遮掩正面典型的缺点,言过其实的高大全典型由于远离真实生活导致学生难以信服;另一方面典型选择较为片面,只宣传感人的“超人”典型,由于不够平民化,加大了学习模仿和实践难度,拉大了与普通大学生的距离,削弱了典型有效化和大众化程度;同时,选取的典型由于没有与时俱进,缺乏鲜明的时代性和吸引力,降低了自身的实效性和大学生了解的兴趣度。
(二)典型教育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运用典型教育方法时,往往忽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处于被动位置的学生难以进行发挥自身潜能将教育内容主动内化并自主建构,降低了典型教育的价值引导和榜样示范的效果。同时,学生主体自身因素也制约着典型教育有效性的发挥,马克思认为劳动使得人与动物相区别,人在劳动中创造出社会关系并受其限制,“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当代“0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成长环境中以自我感受为中心,到大学阶段自我心理意识突出增强,开始倾向于彰显自己个性,无视集体利益,只关注自身需求,这一思维习惯和价值倾向使得学生缺乏正确向上的观念价值导向,逃避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以自我利益需求为标准来评价考量典型教育的人物事件,增大了典型教育的难度,自然而然导致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三)典型教育缺乏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价值追求在于人可持续与全方位和谐的发展,是人不断消除异化和复归自己的过程,是体力、能力、个性和社会关系的提高,这与典型教育十分契合。典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落脚于大学生个体实践行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但当前的典型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忽略大学生的发展人文性需求,不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只简单将认知水平的提升作为目标,没能正确引导个体如何满足合理需要,阻碍大学生培育独立人格和实现人生价值。树立的榜样层次性和标准型过于单一,没有根据大学生人群的阶段特性和思想需求进行取舍和宣传教育。
三、马克思人学视域下提升典型教育有效性的指导原则
(一)坚持现实性原则
高校在进行典型教育时必须不断调整和充实教育内容,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教师要将正反面典型结合运用,掌握比例关系。现实与利益紧密相关,马克思指出自我牺牲和利己主义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样是个人生活的经验条件所产生的,它们不过是人们的同一种个人发展的表现,所以它们仅仅在表面上是对立的”。因此教育者要将正确的义利观贯穿在典型教育全过程,尊重学生正当的物质需求和自由、平等的精神需求,用鲜活的人物事件正确引导学生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重视学生合理利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既提高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又提升学生主体的精神素养,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
典型教育要实现良好效果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运用自身的体力和智力,扬弃自身的规定性,自由自觉地学习并内化教育传达的价值观,变他律为自律,不断进行自我判断和自我塑造。具体来讲,典型教育本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以往支配与被支配的师生关系,保持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地位,使学生以能动的接受主体参与融入教育情境,激发自身潜力和生命活力,与教育者之间展开良性互动。此外,还可采用实地参观故居、观看纪录片、举行朗诵比赛等形式,既增强典型教育的吸引力,又可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自由自觉的学习活动,在具体情境氛围中感受典型力量,在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
(三)坚持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
面对一个个具体的、独立的受教育者,加上价值形成过程的长期性、渐进性和反复性特征,在进行典型教育时,必须立体地、多层次地关注并分析受教育者的状况。也就是说,在选择典型时既要分类把握教育对象,结合不同专业有所侧重,又要分清教育目标的层次,选取不同贡献程度的人物,兼顾不同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还要丰富教育内容,选择学习、创新、劳动等不同类别的典型,在价值引导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提升学生的资质。
综上,典型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教师应该正视目前典型教育认同度下降、实施效果弱化的困境,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指导典型教育的运用,坚持“立德树人”,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真正增强典型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