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研究

2021-12-03天津理工大学教务处裴智慧

亚太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结题成果培育

天津理工大学教务处 裴智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改项目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改进和设计,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培育高水平教改项目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高水平的教学成果

教学改革项目是在已有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法、实践应用和成果推广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创新,形成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有前导性的实践应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践性。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高等学校利用各种资源优势进行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通过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过程中产生高水平的教改项目成果,进而有助于培育学校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促进学校教学成果的不断积累。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教改项目的完成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探究的过程,需要教师能够深刻认识和总结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加以实施,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成果,是教师创造性活动的结晶,是教师与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劳动成果。因而教师会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力求教改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最终形成的教学成果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激励,对于经验相对缺乏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在实施教改项目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快速的成长与进步,真正成为一流大学的生力军和未来一流师资队伍的主体力量,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教改项目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育流于形式

教改项目的设立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常规性工作,按照每年一次的周期开展教改项目的立项工作,但是对于项目的长效化缺乏明确的监控与追踪评价机制,导致项目在结题后就无人问津,项目负责人只是追求发表教研论文完成项目结题,忽视了在项目结题后的长效运行,学校也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最终导致项目的培育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的价值。

(二)培育氛围不够浓厚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教改项目存在“重立项,轻培育”的现象,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者教学团队专项开展教学研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培育教改项目产生的教改成果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以及对于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没有认识到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厚积薄发,教学团队对于教学改革的思考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长时间的摸索与探究,学校在平台搭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教学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深入。

(三)培育方向不够明确

在教改项目立项过程中,立项指南的确定有时不能够结合当下的教育背景与形势制定和时代背景相适应的立项方向,没有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出发制定与之契合的立项方向,不能从学校的现实情况出发,基于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培育方向,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真正做到因校制宜。

三、教改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培育与指导

(一)教改项目的立项

教改项目的设立需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基础,立项指南应该结合当前的教育新形势以及党和国家对教育做出的新指示精神和当年教育部的重点工作设立,这样开展的教学改革才能够更好地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相契合,建立与当前教育形势相契合的教改项目,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所有的高校和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课程思政的理念在高等学校内部形成广泛共识,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指南就需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的教改项目列入其中,设立课程思政教改专项,以此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课程思政改革。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了2021年工作要点,要深入推进“四新”建设,因而在教改项目的立项过程中要把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项目作为重点项目,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申报,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教改项目的选题应充分体现创新性、实践性、整合性、重点性和可行性原则,明确申报人员的范围和要求,对申报内容做出明确的限定,通过设立立项的要求实现高水平教改项目的遴选与培育。

(二)教改项目的中期检查

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教务处要做好问题解答与监督服务工作,在项目周期过半时要进行中期检查,确保教改项目切实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对于中期检查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让教改项目的负责人单方面填写中期检查表就完成中期检查的层面,而应该邀请评审专家对于教改项目的运行和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教改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未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或者取得进展较小的项目进行指导与督促改进,促进教改项目的有序推进。中期检查应采取项目组自查、学院检查和学校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项目组会对自己前期的项目运行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梳理取得的教学成果,明确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在接下来的改革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学院需要对教改项目的运行进行把关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服务。学校方面可以组织中期检查的项目汇报,邀请专家对于项目的运行进行评价与指导,也可以召开座谈研讨会,搭建一个教师之间可以沟通交流的平台,营造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的良好氛围,集思广益,促进教改项目的顺利有序实施。

(三)教改项目的结题

对于达到教改项目研究周期的项目,学校将组织项目结题工作,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审核。为了避免某些教师抄袭结题报告,学校应该对教改项目的结题报告进行查重,查重通过后需要召开结题评审会,项目负责人做结题汇报,专家组成员听取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审核提交的结题材料,对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评定,对于答辩不通过的项目要求继续深入研究,取得更深层次、更优的改革成果;对于没有如期完成的项目可以申请延期但是要对延期的期限有明确的说明,如果超出期限仍未完成则要取消项目经费的划拨等。在结题过程中,教务处需要严格把关,确保教改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目前很多教改项目在结题后没有被继续监控实际的运行和推广效果,这样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层次推广与应用。因而为了促进教改项目的长效化,学校要在教改项目结题后,继续追踪其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要经过至少两年的教学实践检验,评估其教学成果的可行性和实践性,要确保教改项目能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典范,不断提高全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真正能够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进而实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教学改革项目要从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以及效果追踪等各个流程和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教改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也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年教师培训和教学创新大赛,帮助青年教师不断进步,可以建立教改项目成果资源库、召开教改成果研讨会、编印国内外最新教学改革前沿资料、搭建教改成果推送平台等,广泛宣传教师教学改革取得的新成果,吸引和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改革当中。

猜你喜欢

结题成果培育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两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工大成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