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传播学学科建构与研究形态
2021-12-03成都理工大学杜仕勇张凌睿
成都理工大学 杜仕勇 张凌睿
四川省作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开展较早地区之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开始了新闻教育和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四川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蓬勃开展,现有学科点都是在文学门类下、新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
一、四川新闻传播学学科和学科方向建构形态
对四川已有和现有的新闻传播学科学学位点和专业学位点的学科、学科方向和研究方向(领域)设置情况进行梳理,可知整体呈现如下形态。首先,各学科点严格遵循新闻传播学学科设置基本要求,以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作为主导学科方向;其次,学科点依据自身优势和资源,设置了特色学科或研究方向,如符号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网络与新媒体和科技传播等。同时,课程设置是学科建构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学科“科学”与“规范”的具体途径。四川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体现如下形态:既有以“新闻学”和“传播学”为中心的课程层叠,也有相关、相近学科之间和学科方向之间的交叉渗透;既有基础理论、知识框架和专业范式的坚守,也有交叉借鉴、融合应用和创新实践的开拓;有的学科点设置了“素质课程”和“交叉课程”,有的要求修跨学科和跨校课程。课程设置既体现了新闻传播学学科内涵和维护了学科体系,也融入发展潮流和顺应了环境现实。在交叉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暨人才培养目标都体现了“复合性”导向,涉及了新闻传播领域中的思想文化、专业范式、媒介技术和传播艺术等诸多方面,也涉及对不同领域传播现象的观照,和不同领域理论与方法的有益借鉴。
二、传播要素的研究选择以“内容”分析为主,多元学科环境促进多样选择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和新闻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对2013—2017年四川新闻传播学类1046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进行“内容分析”的有316份,占比高达30%;有246份占24%的侧重“控制分析”;明确进行“效果分析”的样本只有62份,占比6%,比例最小。在“内容分析”中,一是对主流报刊做内容分析、对比分析和框架研究;二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影视文本的叙事策略与符号规则做“对比研究”;三是聚集名人、国家形象及儿童和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研究;四是对城市形象、文化景观、消费社会以及各类“亚文化”进行符号学解读;五是对环境、健康和突发性灾难类公共议题做新闻框架的运用研究。“内容分析”的选择情况也反映出多元学科环境促进传播要素研究的多样选择,专门院校如成都体育学院就有42.55%的占比,综合院校如电子科技大学仅有1.4%的论文属于内容分析。在“控制分析”方面,首先,多数研究者从“传者”角度出发,讨论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技巧、策略与宣传方法;其次,探究新媒体环境中的舆论产生和演变机制、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途径;再次,讨论媒介融合中的内容生产。“控制分析”在各学科点的占比相对均衡,均超过15%。在“媒介分析”方面,整个占比较轻,并主要集中在“媒体转型”“技术融合”“社交媒体”和“移动端”等微观媒介技术影响层面的分析;“媒介分析”的研究选择与学科环境没有联系,校际差异不明显。在“受众分析”方面,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3年的11.21%上升到2017年的15.57%;校际差异明显,具有分析技术与方法、心理学学科环境的高校表现较明显。在“效果分析”方面,总体上涉足较少,但趋势可喜,由2013年的2.93%到2017年6.6%的硕士论文涉猎其中,主要是将微博、微信、UGC、tam等平台中的新闻信息和营销内容作为自变量,把受传者的信息反馈当作因变量进行微观层次的实证研究。“效果分析”方面的校际差异比较明显,有数理学科环境的高校表现抢眼,而个别学科点连续几年没有从事效果分析。
三、热衷于对“大众传播”的研究,更多关注影视、营销与“形象”传播领域
在“传播类型”的研究选择中,“大众传播”独占鳌头,所占比例高达93.98%;而“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硕士学位论文中重视和选择不够,特别是对“人内传播”的研究鲜有涉及。对“大众传播”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影,而广播和图书则相对较少讨论;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新媒体成为大众传播研究的时代话题,占比由2013年的32.68%上升至2017年的44.81%,后来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传播领域方面涵盖面较广,包括影视、营销、形象、体育、媒介、风险、文化、政治、国际、民族、环境、健康、城市、公益、旅游、历史、科技、教育、艺术等。其中,影视传播、营销传播和“形象”传播的论文数量较多,分别占比15.01%、7.46%和6.31%,体育传播占比6.12%,媒介经营与管理占比6.02%,其他传播领域的研究选择都在5%以下,那些跨学科大类的传播现象则关注较少。结合学科属性、体系设计、依托单位和课程开设情况的考察发现,首先,新闻传播学归属“文学”门类,影视文学基因浓郁,有的高校还开设专门的影视文化研究方向,有的学科点依托单位就是文学院和艺术学院;其次,新闻传播学中的主干学科“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及其下设的研究方向,如广告学、传媒经济学、数字营销传播等都与市场营销学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领域包括传媒活动的市场现状、产品营销个案分析和品牌宏观营销模型建构探索等。
四、新闻传播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理论与知识运用体现了多元学科取向
通过对1046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高频方法有文献研究730次、个案研究610次、文本分析287次、问卷调查268次、内容分析260次;一般高频方法有对比分析186次和深度访谈210次;低频方法包括61篇应用假设推演法、25篇使用因子分析法、15篇使用SWOT分析、7篇使用归纳法、4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3篇使用语料库、3篇使用复杂系统分析法,以及零星的出声思维小组访谈、信息易读性测量、效果矩阵算法、模糊互补判断和扎根理论等方法。可以看出,四川新闻传播研究总体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方面还存在较大缺陷;但四川新闻传播研究也开启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并逐年保持着上升趋势。另外,依据关键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维度,对四川新闻传播研究的学科取向进行大致梳理:(1)社会学的框架根基。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在历史、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同宗同源,新闻信息是社会信息的组成部分,新闻传播研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影响的研究,包括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大众传播与社会化、大众传播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等。(2)经济学的交叉协同。传播既是一种信息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信息传播是社会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媒介及其传媒产品也具有强烈的组织生产与市场经营的特征。经济学取向的研究主要关注媒介组织及媒介产品的产业价值链、城市建设与传播中的经济价值、传统媒体的市场化转型、影视文娱产业的市场竞争、媒介融合中的媒体运营和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等问题。(3)符号学的独特贡献。符号学经典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开拓了新闻传播研究的新视野。包括符号信息与社会互动探究、文本与影像的符号学分析、身份符号建构、文化工业与消费符号、符号叙事以及具体的信息符号的解读效果研究等。四川大学将符号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融合,让人耳目一新,独树一帜。(4)心理学的融合促进。随着对传播活动中传受个体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传播研究的兴起,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被重视,心理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成果也开始呈现。特别是在受众研究中,围绕受众主体性、自我认同、媒体接触与使用的心理状态的探究,受众社交网络使用强度、自我表露程度、网络社交焦虑水平与人格特质测量等,都使用到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工具。但理论视角还需进一步丰富,理论运用需要系统和深入,还需要实验研究作为有力支撑。
总之,四川新闻传播学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进程中,遵循学科基本要求,依据自身优势和地域特点,以新闻学、传播学和社会学为框架根基,影视文学、经济学、符号学、心理学交叉协同和融合促进,积极拓展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与外延,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