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美与文化视角观民间舞舞台化
2021-12-03黄依土
黄依土
民间舞,作为舞蹈艺术的一个分支,流传于民间并受到地域文化的制约,是一种以功能性、娱乐性为主要特性的舞蹈种类。它从人类史前社会中元语言的裂变开始发展,人类逐渐开始了摹仿与想象,形成符号化身体,当其所处场域的社会因素从动植物模仿性生存追求,开始出现仪式性群体跃动时,民间舞的功能性开始最大化显现出来。无论是狩猎舞蹈、欢庆舞蹈或是模仿类舞蹈,原始时期一切目的都是指向生存与繁衍的。它们以祈求还愿、求得祖先庇护;强身健体,生者治愈;保持乐观,净化心灵为主要功能将民间舞一直流传至今,例如藏族羌姆舞蹈仪式。而在功利性舞蹈的流传的同时,它开始向“学院派”与“舞台表演性节目”分流,这与内在、外在两面的驱动力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一、民间舞走向舞台化的发展驱动力
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民间舞,固然会被社会因素所影响,其中经济政治格局与科技领域是对其影响力最大的。而作为舞蹈艺术样式之一,民间舞也不可避免地被舞蹈场域所影响并且在各异舞蹈种类之间会产生一些相互作用力。
(一)科技飞速发展,民间舞仪式观念淡化
社会文化处于发展进化的过程之中,它会慢慢地趋于当今社会,与社会环境因素相匹配,形成相互影响的呼应关系。在20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逐渐把世界挤出了千余年来精心构建的伊甸乐园。而那些祈求动植物先祖保佑氏族平安的舞蹈、模仿蛙型姿态祈求生殖繁衍的舞蹈、通过仪式性获得健全身心、族人安康的舞蹈,似乎都在世界观崩塌之时,悄然隐藏在历史深处了。
(二)舞蹈艺术随世界格局的变化逐渐走向文化、精神消费
国际经济关系中逐渐形成了全球化、集团化并进的发展趋势,政治日益走向多元化,国际关系体系因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中,艺术作为时代产物也随波逐流成为一代“精神消费品”,它不再作为街头行为或是娱乐消遣,逐渐开始以商业盈利行为获取艺术的价值存在。舞蹈作为其中之一难免也“在劫难逃”,舞蹈也曾娱人、娱神,在宋代逐渐开始呈现出“勾栏瓦舍”(商贸聚集,设有戏台之地)舞蹈,融入社会之中作为生存工具去赚取一定的“物质肯定”。经济生活的飞速进步印证了席勒曾说的“美是一种自由的欣赏,也就是对一种物质以上的盈余的欣赏。”席勒在康德的艺术本质游戏说中加入了“过剩精力”的概念,后被定义为“席勒-斯宾塞学说”。但舞蹈艺术的舞台化的盈利效果并不意味着单纯功利的负面效果,它也是一种稳定于社会格局的表现。
(三)舞蹈艺术门类发展走向表现性后,不乏出现技巧性连接作为审美修辞
艺术的本质由模仿说逐渐倾倒向表现说。舞蹈种类在分化出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时也清晰地对比出民间舞来源于生活走向了娱乐性的当今现状,也使得民间舞不得不按照舞台化趋势开始发展。
原生态的生活形态舞蹈,例如瑶族长鼓舞,并无过多技巧的展示,仅呈现娱乐、仪式或拉近人际关系的状态,在没有技巧的缓慢节奏中,儿童模仿长辈的步伐跟随其后,也被当作一种强身健体活动在田间展开欢乐的长鼓敲击。然而他们在社会交汇、文化互融的时代里开始对于这种在自己民族内顺利发展的民间舞产生了更高要求,尽管瑶族文化在族人间得到了较好的传承,甚至学校将瑶族长鼓舞动律融入广播体操,但当地艺术文化管理者仍是请来了专业院校的舞蹈老师与编导帮助他们将民间舞做成精致的舞剧,通过专业化演员的配合出演将他们的民族文化推上舞台。舞剧中,节奏不再是缓慢大众化,而是以骤慢交替,身体也不再是所有肢体都能包容的稳定状态,而是加入以“虚词”呈现的连接性技巧,同时也加大了身体空间的使用。
二、以文化传承观舞台化民间舞弊端
(一)民间文化在其舞台化中的遗留甚少
如今广东连南过山瑶的人们为保护自己的非遗文化在县里的小学里开设瑶族刺绣、音乐、绘画、舞蹈等课程。他们在自己的地区将文化流传得相当顺利,但同时他们也不满足于此,请求专业院校将其文化通过舞台形式扩散。笔者有幸观看其排练,某高校与某知名歌舞团的编导协助将瑶族长鼓文化融入作品,加以情节与技巧,成为高难度绚丽的舞蹈作品,其中仅利用长鼓舞八字晃鼓动律和敲鼓手型,将作品以现代方式呈现。再借以瑶族服装与歌曲配合舞台效果将其制成舞剧以公演制将瑶族推广出去。而作品丢失了民族的安逸状态,丢失了他们对于爱情纯真的向往,也丢失了盘王节上稳固民族心的意图。文化在作品里少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高超的难度技巧与丰富的戏剧性,舞台化民间舞的观赏性叹为观止,可丢失的这些文化永远无法再回到乡土气息的民间之中。
(二)舞台化民间舞的鉴赏导致部分民间文化的被误解
诸多民间舞蹈作品受到接受者的强烈喜爱甚至情感共鸣,杨丽萍的《雀之灵》将孔雀生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化身为精灵展露出生命的灵动与身体的魅力。孔雀的活灵活现展现于舞者的双臂,如碧波流淌般的华丽,不得不承认的是民间舞的舞台化确实丰富了审美,而这之中的民间文化似乎与曾经的民族产生了部分偏差。
《雀之灵》被原生态民间舞者拒之门外,他们为天地祖先献上的舞蹈,为孔雀神灵而产生的再现性模仿舞蹈,为水文化而产生的“三道弯”体态在一代经典作品中全部丢失。当这些作品被不了解民族文化的接受者所接受时,精神的确获得了愉悦,被艺术的盛宴所惊艳,但舞台化的高度审美使得民间文化的传承偏离了方向,甚至会出现民族群体排斥舞台民间舞的情况。
三、从审美观角度看民间舞舞台化优势
(一)民间舞舞台化被“专业”再生后,审美力的增强
单从审美角度来说,民间舞舞台化是否比原生态身体的舞蹈更具吸引力?答案是肯定的,无论从专业鉴赏者角度抑或是普通群众角度,职业舞者将民间舞带上舞台形成“高雅”艺术确实更具审美鉴赏力。哪怕群众无法融入其中,身临其境,但身心的确是受到了满足的。
在观看云南迪庆藏族、广东连南瑶族等各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后,接受者能感受到从舞台上传来的浓郁的乡土人情,舞步中带着劳动的气息,非专业舞者身体中带着强烈的文化背景差异,他们以淳朴、热情的形象展现,作为都市成长的观看者深深地被他们的朴实所打动。当海阳秧歌是由北京舞蹈学院出演,当他们出场瞬间,气氛变得热烈,打鼓配以节奏的小伙臂膀上的紧实肌肉与他协调的上肢脊椎运动幅度让接受者想跟随其节奏摇晃,舞台上奔跑的姑娘们挥舞着红山,高低空间夸张的幅度加以细碎复杂的脚步扑面而来,她们的嬉闹、张望、娇羞又欣喜的表情涌动在舞台上,在他们经过规训的身体鼓动之下,观众的心跳加速地被调动,他们身体质感的反差对比、收缩伸展的弹性张力、浮夸做作的面部肌肉,无一不惹来接受者的欢堂喜悦。这些田间舞者所无法完成的身体语言却恰好字字句句打在了接受者心头,无论是普通观众或是有相关专业积淀的观众都无法不为他们的演出鼓掌。仅从审美角度看,专业舞者的舞台化民间舞的确更具吸引更为优秀,尽管这些舞者并无民间生活的经历,但仍能牵动、引领着观众向他们曾接受的文化氛围中去欣赏、了解民间文化。
(二)再生民间舞被公开推上国际以达文化开放
民间艺人的舞蹈相对来说较为朴实,为了让民族艺术传承在民间,会选择所有人都能完成的动作难度并不予规训,因此原生态民间舞在国际上看来无法引起过多的兴趣,在他人眼中,身处文化语境之外,丝毫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更多会因高难度技术技巧而感到兴奋,因此原生态包含的功利性文化与舞者内心的心潮澎湃、虔诚朴素,他们根本难以品到半分。
而专业舞者则不同,他们经过了肌肉素质、情感表达、源流气韵等训练,他们拥有更强大的身体包容性与表现力。因此在没有相似语境的国际交流中,只有通过主题才能透露着民间的文化,那些对于爱情的期盼、生活的憧憬、生死的畏惧、生命的珍视,这些是国际相通的,因此经过规训的专业舞者们带着自己具有戏剧性的民间舞走出国门时,国际是能够对其充满兴趣并给予认可的。
(三)民间舞舞台化从审美角度值得继续
民间舞的学院派、舞台化是当今中国艺术界较为严峻的问题,需要被承认的是专业舞者的民间舞是“山寨”的,他们也与原生态舞蹈相差甚远。我们作为汉族同胞,可以理解与热爱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为此可以跋山涉水去到偏远地区进行采风,感受少数民族人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舞蹈无法帮助他们传承自己的文化,尽管有些民族需要专业舞者的提炼、美化,但文化自信是仅存在他们血脉之中的,是生来流着民族血,长来带着乡土气息的,只有他们自己能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与血脉。
专业舞者的艺术舞台化能完成的是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四方,感染国际舞台。单从审美角度来看,专业化、舞台化的民间舞蹈,身体语言的意指与隐喻都发生了一定转变,可舞者仍能通过自己的身体让所有鉴赏水准的人们而感到身心愉悦或产生共情效应。因此专业舞者的民间舞舞台化应在与原生态民间共齐步的状态下继续发展,不同于中国古典舞“根难寻”的问题,民间舞的根在身边,作为舞蹈专业的工作者,正在认可并致力于推动民间舞的舞台化的发扬与创新。
四、结语
本篇论文从美学角度为理论支撑,审美方向与文化传承两方面切入观专业舞者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台化,尽管中国当代舞发展情况较为复杂,对于民间舞的发展走向学院派与舞台化的评论半黑半白,专业舞者无法体会对自己民族血脉传承的使命,也无法代替他们薪火相传。舞台化民间舞所难以达到的是传承最初的民间文化,更不可能回到民间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接受者与大众审美视角来看,专业舞者的民间舞舞台化是有利于民间舞发展的,获得精神放松与审美快感的同时也促进其文化推广与国际交流作用。因此,单从审美视角来说,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台化是值得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下去的,但与专业化和创新并进的是“守旧”的民间内部传承。
注释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