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往今来新疆锡伯族民间舞的典型变化初探

2018-01-27新疆伊犁师范学院835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3期
关键词:锡伯族风格特征传承者

杨 芹 (新疆伊犁师范学院 835000)

一、新疆锡伯族民间舞不同风格的形成因素

文化因素、宗教因素固然对民间舞风格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对于新疆锡伯族民间舞来说,地域性因素与历史阶段性因素也同样在锡伯族民间舞独特的风格特征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一,地域性因素是生存于新疆地区的锡伯族的绝对优势,他们既能保持自身风格,又能与伊犁河畔边临的哈萨克族、蒙古族进行借鉴与学习,汲取了其他民族的元素。通过与外族民间舞的动作元素对比后,更明确的与外族民间舞的动作,从细节上区分开来。分清主次,不混淆。为更好地突出其风格特征提供条件。其二,历史阶段性因素,所指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虽然是最初民间舞产生之时与生俱来的风格特征。但是由于人类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作品的风格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也就是说在总体风格的把握的基础上,再适当的进行一些自身艺术风格的投入。此外,民间舞的风格不应该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对于锡伯族民间舞来说,根据每个传承者或舞者的主观上不同的理解与表象的差异,导致当下的锡伯族民间舞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例如,吉林地秧歌与以乔梁老师为代表的黑龙江地秧歌就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其中,吉林地秧歌以艮、俏、浪为主,重点强调扭秧歌。可是如今如何“扭”就成为了一门学问,吉林地秧歌重在强调肋部动律的基础上,还要加上腰、胯的附随扭动;而乔梁老师则更加强调的是以肋的运动为主带动上半身的扭动,瞬间的收紧停顿是她的特点。另外,她把艮强调在动作的小范上,充分彰显了其动作的细致,并在强调细腻之下又不失大气风格的展现,放大每次动作之前的起范。锡伯族民间舞也是如此,经过观看与学习锡伯族民间舞之后我有了很深的感触。我将目前所看到的锡伯族民间舞分为两大体系:其一是由察县文工团副团长胡绪涛为代表的;其二是由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为代表的。同样是对锡伯族民间舞-贝伦的表演,但却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征;前者,重点强调动作过程的干净利落,无关男女,动作均需要达到一定的力度,整体动作呈现出非常大的表现张力,很注重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强调细节上的处理。而后者,表现出来的动作略显轻盈,飘摆。没有过于强调动作的力度,也不会过多的突出重拍向下的沉重动律,反倒是对瞬间晃动身体与身体动律上的戛然而止构成对动作小范的强调,以这样的点夺得观者的注意力。由此可见,编舞、舞者和舞蹈欣赏者都能作用于社会文化传统及审美体系,他们也更是牵动着舞蹈作品风格的整体走向。在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代代的传承者的不同诠释。这必然会形成在民间舞总体风格把握之下的一些个性突出的风格的体现。

二、新疆锡伯族民间舞社会功能的变化

从古至今,民间舞与生俱来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是新疆锡伯族民间舞,所有的民间舞的渊源中几乎都经历了从自娱自乐到逐渐开始符合人类精神满足。如今的民间舞正在逐渐向具有审美内涵的实用性的标准靠近。从民间舞的表现内容及产生的反响上,大致可以分为自娱与娱人、祭祀与驱邪、民俗与交际、教育与传承四类功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前两项功能的影响力已经日趋下降,而相反的是,后两项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锡伯族民间舞中也确实是充分的体现着这两种功能的。首先,民俗一般指的是人类生活中一些重大的节日庆典,为了庆祝某些喜事,而形成的最为广泛的民俗活动。民俗性的民间表演形式又可详细的分为很多种,如相互迎送,情感倾诉,斗智逗趣等。这样大型的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真情实感的空间,这些民俗活动往往可以让每个人找到自我的生命价值。之所以说锡伯族民间舞也有这一功能的存在,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其长期流传下来的“西迁节”,每年西迁节时都会有大型的集体歌舞表演。那么,在这样的活动中一定可以起到既增进人类之间的友谊,又产生友好的互动的作用,这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创造出这样一个感情沟通交流的空间,真是难能可贵的。接下来,再说锡伯族民间舞的教育与传承的功能。说到“教育”,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重视在德、智、体、美的全方面教育。这又要说回锡伯族每年都必须要在西迁节上举办的大型晚会。在我看来,通过这场晚会,在现代人面前时刻提及当年西迁时不畏艰苦,毅然前行的伟大精神,让人们均以锡伯族的先辈们不朽的精神为榜样。锡伯族民间舞可谓在德、智、美育上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另外,陆续有越来越多的锡伯族民间舞的作品问世,而锡伯族文化本身也已经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当一部部作品完成舞台上的展演时,锡伯族民间舞的教材得以推广时,对锡伯族民间舞的传播的速度就会加快,其传承意义也会相继产生。

三、结语

田野调查法的应用给予了民间舞的探索相当大的帮助。由于民间舞的传承由较多的民间老艺人、传承者,因此必须要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在汇总调查结果之后,对其表演形式及民间舞蹈文化下定论。这样才能成为日后的民间舞继承与发展中较为权威的理论依据。但是,相继就会产生一些困难,为了能够更加客观的科学地揭示、还原民间舞的真实面貌,反复地调查、考证与比较就成为了必须严谨对待的事情。否则,在民间舞蹈的研究中一定会出现纰漏。为了能让锡伯族民间舞更好的发展与传扬下去,它需要具有一套合理的全方位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可以很全面的涵盖锡伯族民间舞的历史内容和系统结构。来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但毕竟我们也做的是舞蹈的研究,同样需要运用到相关的舞蹈学理论基础知识。因此,为了更好的挖掘锡伯族民间舞文化的精髓,就一定需要采取舞蹈学方法论和人类学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形成的理论成果会呈现出极为丰富的资料,小到人类情感的抒发、身体律动的规律,大到因锡伯族民间舞长久以来的发展,而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提炼。可见,对于锡伯族本身来讲,在早期对民间舞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它并没有受到重视。就当下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来看,关于锡伯族民间舞的发扬是当下尤为重要的事情。为了更好的推广新疆锡伯族民间舞,就一定需要以科学的方法探索出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其探索过程中,对于老艺术家们、传承者们的采访成为了必要的前提。相信,当新疆锡伯族民间舞蹈实现了有效地推广,并且构建了良好舞蹈理论资料的作用,更有利于未来新疆锡伯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锡伯族风格特征传承者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蔡思雅 古老木偶背后的年轻传承者
锡伯族西迁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
乌鲁木齐市锡伯族纪念西迁250周年
中国共产党优秀思想道德传统的传承者研究
清初锡伯族的文化更迁对其民族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