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问题串”激活小学生数学思维
2021-12-03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中心小学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中心小学 谢 飞
实践表明,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串”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思维。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水平,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对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合理开展核心素养下的“问题串”教学引导工作。
一、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无法合理应用到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并且应用的实际效果也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理念进行优化,并寻找合理的教学引导模式。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合理性,通过核心素养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所学知识,同时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去探索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工作合理性与有效性,使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数学课程学习需求。
(二)符合学科内在要求
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法结合学科要求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情况,数学知识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刻板,其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很多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来激励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并保证在教学中能够将知识灵活地展现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辅助工具应用不到位
虽然在近几年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背景下,大部分小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单纯利用板书教学引导学生,让学生计算教材中出现的式子,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课程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当前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合理应用教学辅助工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才是保证其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根本。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所学知识,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放弃课程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思考如何设计教学引导内容,还需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主动融入课堂学习。
三、核心素养下以“问题串”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一)找准“问题串”设计方向,突出思维导向作用
在利用“问题串”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分层教学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课程教学合理性。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若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决以上问题,教师需要设计阶梯式教学模块,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同步提升。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小数”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系列“问题串”,如“生活中有哪些小数运用案例?”“小数有哪些特点?”等,并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后,部分学生会说出大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数,一些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对其他问题进行回答。长此以往,学生会在“问题串”教学模式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同时还会对所学知识产生一定的自我认知,进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精选“问题串”投放时机,突出思维历练品质
教师在利用“问题串”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时,需要重视巧妙地投放“问题串”这一问题。课堂教学过程包含大量不同的教学环节与程序,这些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较强,若是突然在教学中融入“问题串”,反而会导致教学关联性受到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策略,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调整,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合理的“问题串”投放时间。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知识点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选择“问题串”投放时间,比如进行到三角形分类知识点引导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认真观察不同的三角形,并进行分类,说一说你是怎么对其进行分类的?”“分成了哪些类型?”随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合理的知识认知体系,同时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但是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教学问题设计时要保证问题的连贯、系统、明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问题思考过程中正确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知识认知能力。
(三)关注“问题串”适用范围,突出思维延伸域度
教师所设计“问题串”的适用范围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问题串”是大量具有关联性的问题组合而成的,并且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一串问题仅针对一个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问题设计进行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要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并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问题串”的助学效果,就需要将设计、投放、应用进行整合分析,保证“问题串”能够与课程教学产生联系,并明确“问题串”主线延伸范围,通过问题将教学主线突出,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所学知识。例如,教师进行“除法”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精美礼物的图片,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到这些礼物你们想要送给谁?购买这些礼物需要多少钱呢?”随后让学生选择一个公认最好看的礼物,借助礼物继续提出问题:“小明的好朋友在他生日的时候将这个礼物送给了他,这个礼物共计花费六十元,有六名同学参与分摊这个礼物的花销,那么每人需要给多少钱?”此时,学生会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串”列出算式并主动计算。这样通过问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并且“问题串”的适用范围也得到了拓展,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优化“问题串”实践应用,突出思维促学价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问题串”实践应用进行优化,因为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味让学生自行处理问题的情况,这导致部分学生即使在“问题串”的引导下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实践应用,并利用问题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这一教学模式能够与课堂相结合。例如,进行“用字母表示数”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行向学生举出一些实际案例,随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串”,如:“同学们可以细心观察一下,身边还有哪些字母代替数的例子?为什么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利用字母来代替数字呢?”此时学生会进行激烈讨论,部分学生还会结合实际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比如“买X件物品送X件物品”“某个商品的价格是1XX0元”。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给出答案的同时,向学生提问:“如果一个式子为1+x=4,老师给换成1+5=4可不可以?”通过对学生回答的总结,教师能够了解到哪些学生掌握了知识,哪些学生对知识存在误解,这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下一步教学引导计划。
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进行“问题串”教学引导可以为课程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利用以上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还需要总结分析学生综合能力,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而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