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游戏中教师干预的探讨

2021-12-03江西省南昌市保育院彭云洁

亚太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纸盘蝴蝶图案

江西省南昌市保育院 彭云洁

一、概念界定

在对幼儿游戏教学的相关研究中,国外学者没有明确区分“干预”与“介入”,而是将两者视为同义词;国内学者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其所谓“干预”与“介入”则是相互包含的关系。由此可见,“干预”与“介入”在幼儿游戏教学的情景中也可以被视为同义词。二者均指“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直接介入幼儿的游戏,从而对幼儿的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虽然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干预介入很重要,但是“成人参与和干涉幼儿游戏的时机、方式方法必须是审慎的、恰当适宜的,否则将成为成人对幼儿游戏的一种不必要的干扰”。

二、幼儿游戏中教师干预的必要性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一日生活都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但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有人认为游戏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进行的,属于幼儿的自发性行为活动。本人认为,幼儿园游戏应该是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游戏。即便是幼儿自发性的游戏,客观上也必定会有教师的干预;即便是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只要是发生在幼儿园教育背景中的,就必然在教师的教育视野中。为了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会根据游戏的需要扮演幼儿游戏的准备者、协作者、参与者等角色,使得幼儿的游戏客观上离不开教师。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干预方式

教育背景中的幼儿游戏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娱乐性”,幼儿的游戏中如若缺少教师的适当干预,便会使游戏回到自然状态下,游戏没有目的,缺少必要的计划性。在幼儿游戏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何种干预方式,既不影响幼儿的游戏,又能把握住每一个在游戏中教育幼儿的机会?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干预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儿游戏的有效性,推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教师一般通过言语类和非言语类两种方法进行干预。言语类包括提问、提示、鼓励与赞扬等,而非言语以暗示为主,主要通过身体语言、动作示范、提供材料、布置场地等方式进行干预指导。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游戏活动的形式,又可以把教师干预游戏的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平行式介入、垂直式介入和交叉式介入。

(一)平行式介入

当幼儿对提供的新玩具和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或者不喜欢玩的时候,教师通过在幼儿周围玩与幼儿相同或类似材料、情节的游戏,以引导幼儿模仿的暗示指导的方式被称为平行式介入。教师一般以平行角色的身份或教师的身份来参加游戏。

案例一:活动区活动时间,姜××小朋友拿着区卡径直来到美工区,她将区卡插好后便走向新投放的压花器。只见她将装有压花器的托盘端放于桌面,取来各色色纸后便坐下。蝴蝶、爱心、小花……各种图案的压花器她都爱不释手。“彭老师你看,这是我的漂亮蝴蝶,还有爱心和小花。”她开心地向我介绍着。再次来到美工区时,只见她面前的托盘内铺满了各种颜色和图案的小纸片,而她只是坐着摆弄那些小纸片,不再继续压图案。

于是我取来压花器、色纸、纸盘和胶棒,在她对面的位置坐下。发现了坐在对面的我,她便一直看着我。我快速地压出各色的蝴蝶。“这个纸盘上飞来了好多蝴蝶啊!真漂亮!”我边自语,边将刚压出的蝴蝶图案一一贴到纸盘上。在一旁的她不禁发出“哇”的赞叹声。“彭老师,我还会让爱心飞到纸盘上呢!”说着她也去取来工具,准备将她压出来的宝贝爱心“飞”到纸盘上去。

四个爱心“飞”上纸盘之后,她在托盘中努力寻找着爱心。“终于找到了一个爱心,还是我喜欢的粉色呢!”就在她继续寻找的过程中,我取来了四个一次性打包盒,压出四种不同的图案分别贴在盒身的中间位置,然后继续压,并且将压出来的小纸片分别放进相对应图案的盒子里。

正在苦恼找不到爱心的她停下寻找:“彭老师,这些盒子是干什么的呀?怎么有的还贴了爱心呢?”“你观察得真仔细!这是我给爱心图片准备的家啊!所有爱心图片都住在这个贴有爱心的盒子里。我还给蝴蝶、小花和雪花都准备了家呢,你看!”她仔细观察了一番,“那我把这些爱心、蝴蝶还有小花都送回家吧!”说着便开始把她之前压好的图案逐个放进相应的盒子里。

分析:小班孩子喜欢模仿,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姜××很喜欢自己压出来的那些图案,却因为不知如何处理而犯难。于是笔者选择了平行介入的方式,通过坐在她对面粘贴的方式暗示她可以如此游戏。在粘贴的过程中,由于之前准备的图片放置杂乱而给寻找爱心带来了不便,于是笔者通过给图案找家的方式引导她进行分类。

(二)垂直式介入

当幼儿游戏中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存在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以教师的身份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直接干预的方式即是垂直式介入。教师垂直式介入是一种显性干预。

案例二:活动区活动时间,方××小朋友在建构区拼搭着自己的城市。他将马路拼好后,在马路旁边设置安全标识、树木等,而后用大块积木在马路的一旁搭建了一座高楼,马路的另一旁,他用大块方砖和牛奶瓶搭建了一个大型停车场。城市搭建完毕,他高兴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并从架子上取来一辆惯性小警车。“我是警察,我现在要去上班咯!”他用手推着警车,开心地在马路上来回巡视。

从一旁经过的熊××被漂亮的大城市吸引了,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的他突然走向方××,试图抢他手中的警车。“这是我的车!”方××不同意:“这是我在建构区拿的,大家要一起玩的。”两人边说边开始抢。于是我直接介入将两人分开。情况是:警车是熊××从家里带来的,城市是方××搭建的。将两人的情绪安抚平静,最终熊××选择了一辆大卡车,与方××共同在“城市”中游戏。

分析:在本次游戏中,两个孩子由于抢一辆车,已经出现了不安全因素。于是笔者选择垂直式介入,中断孩子们之间的争抢。一方面出于孩子人身安全的考虑,同时,孩子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需要教师的帮忙。最终,在笔者的干预下,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没有受到影响;同时矛盾调节之后继续游戏。这对于孩子和整个游戏都是有益的。

(三)交叉式介入

当幼儿游戏需要教师参与时,或教师认为有必要指导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达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的方式即交叉式介入。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则扮演配角,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做出反应;如果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幼儿游戏加以直接指导,则可以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提出相关的问题,促使幼儿去思考。

案例三:娃娃家里,王××和万××两个小朋友正忙得不亦乐乎。锅碗瓢盆摆一桌,蔬菜鱼肉到处都是。两个人不停更换手中的玩具,同时随意放置。见此情景,于是我以客人的身份加入孩子们的游戏。“今天我想到你们家做客,请问方便不方便啊?”孩子们听到后热情邀请我进入。通过闲聊询问她们在干什么,她们告诉我:万××是“爸爸”,王××是“妈妈”,她们的“宝宝”现在睡觉了,她们要给“宝宝”和自己做饭吃。我通过言语的方式夸奖和感谢“爸爸”“妈妈”的爱心和热情,同时提醒他们要将食物进行分类放置、按需要取放锅碗瓢盆、“宝宝”的食物和“爸爸”“妈妈”的食物需要分开准备等。孩子们边听边点头,开心地接受之后又开始忙碌。

分析:娃娃家一直都是孩子们很喜欢的地方。在娃娃家里,游戏环境模仿的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家庭环境,孩子们不仅觉得舒适自在,还可以再现自身的生活经验,习得生活技能。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模仿是他们的学习方式。他们在娃娃家里可以将自己在家里的所见所闻进行模仿再现。但是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因此他们的游戏内容难免单调,经常是沉浸在玩具的摆弄之中。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干预。案例中笔者选择以客人的身份加入孩子们的游戏,通过言语的方式对孩子们的游戏进行指导,帮助孩子们丰富生活经验的同时,助推了孩子们的游戏。

幼儿的游戏需要教师的干预指导,然而只有适宜的干预才能对幼儿的游戏起到助推的作用,反之很可能出现无效甚至负效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和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并适时选择适宜的干预方式。

猜你喜欢

纸盘蝴蝶图案
纸盘真好玩
纸盘变西瓜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纸盘画
捉蝴蝶
捉蝴蝶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