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背景下高职教师职称评审体系研究
——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03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朱淑瑜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朱淑瑜
教师职称制度是高职院校对人力资源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行教师职称制度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现行的教师职称制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创新职称评聘制度,使其更好地发挥导向与激励杠杆作用,优化调整职称评聘要求。
2017年,教育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放管服”)明确要求,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为其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创新人才。随后,广东省出台的《关于广东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高校自主制定本校教学、科研、实验、图书资料等系列职称评审的操作方案、评审办法和评价标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上级政策指示,被授权组建了教师高、中、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制定了职称评审办法及配套制度,从此开展了高职教师系列职称的自主评审。
一、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称评审体系的实践研究
本文拟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评审程序、评价条件及标准、评审方式等方面详细阐述高职教师职称评审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规范职称评聘程序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职称评聘程序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并执行严谨,具体流程如下:(1)职称评审办法和评审方案两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2)人事处发布评审通知(含职称评审指标)。(3)个人申报。(4)资格审查与材料公示:申报人所在部门初审申报材料;教学部门审核组和非教学部门审核组对申报材料复核和推荐;人事处组织职能部门复审材料;校职称申报审查委员会审查并确定申报资格;符合资格的人员名单及材料公示7个工作日。(5)通讯专家评审:委托第三方机构评审申报人的代表业绩。(6)学科评议组评审。(7)评审委员会表决。(8)评审结果公示。(9)评审结果上报校长办公会审议,再报学校党委会审定。(10)评审结果两厅备案。(11)发证,学校审议审定拟聘名单。(12)发布聘任通知。
(二)科学设置评审条件及标准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职称评审内容及标准是根据立足校本、以德为先、教学为本、分类评价、突出贡献、校外评议等原则来制定的。
1.立足校本,引导教师与学校发展同步
不同学校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要求各不相同。以高职院校为例,国家级高职院校的评价标准要高于省级及以下的公办高职院校,公办高职院校的评价标准又普遍高于民办高职院校,如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公平性欠佳。政府的简政放权让高校能根据本校的特点,自行制定校本的职称评审内容及标准,使职称更具科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能使高校的重大内涵建设项目体现在职称评审条件中,引导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同步。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职称评审条件把以往不符合本校校情的评审内容删除,对现有的评审条件进行修改、细化,并结合学校未来发展增设重大内涵建设的评审条件,既是对教师过去业绩的认同,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指引。如在职称评审标准的基本申报条件中增设必须具备“双师”素质的要求,以便吸引教师提升“双师”技能,满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见表格第5点);在专业技术业绩条件中对原来笼统的教学与科研要求按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细化、引导。
2.以德为先,形成良好学术氛围
学校认真落实国家政策精神,制定《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并在学校职称评审过程中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首要条件,增设党政联席会议对申报人的师德进行考核,对有师德禁行行为的,师德考核不合格,并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同时将对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贯穿职称评审、聘任、晋升、奖惩等管理过程。
3.分类评价,满足教师多元发展
教师存在不同性格、能力、水平、兴趣等方面的个人差异,以人为本、量体裁衣才能增加对人才的重视,增加其内驱力,促使教师积极向上,发挥内在潜能。此外,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也决定了教师多元发展的趋势。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职称评审办法中,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师分成教学教研型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型教师、专职辅导员、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四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技术及社会服务、论文、获奖等方面根据其分类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总的来说,教学教研型教师侧重以教学业绩为主、科研为辅;科研与社会服务型教师在教学满足基本任务和最低教学工作量的前提下,侧重以科研、社会服务、成果转化为主;专职辅导员和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专任教师,单设评价指标,一是响应国家政策,二是由其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以下重点介绍教学教研型教师和科研与社会服务型教师的评价要点,其中专业技术业绩条件的介绍以高级职称来展开(如表格所示)。
4.教学为本,引导教师潜心教学
学校在制定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时坚持教学为本,将完成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且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作为申报职称的基本条件。同时,将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比赛、人才项目称号、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实训基地、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教学比赛、教学质量评价等教学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条件,在政策层面引导教师潜心教学。
如表所示,学校设计的分类职称评价体系在坚持教学为本的基础上,顺应人才特点,满足教师的多元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1)对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要求提出了不同要求,符合学科与专业特点。(2)对科研与社会服务型教师规定了最低教学工作量,保障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教学教研型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提出了要求,保障了教学质量。(3)对科研与社会服务型教师提出了同样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工作要求,提高了教师参与学院建设工作的积极性。(4)在论文、著作条件方面提出“教学质量评价优秀可减免1篇论文”,认可了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对授课学时较多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型教师适当减少论文的要求,同样肯定了基本教学工作量的重要性。(5)两类教师的业绩条件要求各有侧重,如教学教研型教师侧重教学教研方面的成果,既提高了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审中的比重,注重基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改教研成果、教学奖项等教学工作实绩,也克服了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评审倾向。
5.突出贡献,破除“五唯”痼疾
学校在设置职称评审体系时,通过突出教师贡献,逐步弱化“五唯”在职称评审中的作用和地位,最终达到破“五唯”的目的:(1)学校通过修订职称办法,在通讯评审环节把送审代表论文改成送审代表业绩,代表业绩包括论文、论著、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成果总结报告等,从而弱化了论文的作用;(2)重视业绩能力,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对学校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充分肯定,这既是对教师进行政策性引导,也是破“五唯”的有力法宝。
(三)创新评审方式
学校创新教师职称评审方式,一是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优化“代表性业绩+学科组评审+评委会评审”的教师职称评审程序。学校将原来起表决性作用的通讯评审、学科组评审结果,修改为评委会的参考依据,减少因专家个人意见而出现“误判”的评审。二是引入第三方评价,实现评价的中立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三是设置破格条件,破除排资论辈,畅通特殊人才职称晋升通道。
二、优化改革的思路及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职称评审改革机制体制
学校自2018年开始进行职称的自主评审,传统的职称评审工作格局的改变及国家相关职称改革政策的推进实施,学校职称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职称评审改革体制机制建设。
1.建立“一主两翼”的职称评审改革联动体制
成立学校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职称评审的顶层机构,组织领导、统筹学校职称评审和职称改革工作,此为“一主”;组建职称审查委员会和监督小组,即“两翼”,一内一外,正反两面,协同推进。
2.完善多维职称评审改革长效机制
通过不断健全职称评审改革协同工作机制、构建职称评审改革量化指标体系、完善职称评审改革宣传激励机制、强化职称评审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规范职称评审改革方案监督程序以及配套职称评审改革服务保障机制等,切实增强职称评审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内容、形式、方法、程序和机制等方面持续改进、创新突破和实践应用。
(二)构建科学评审指标体系
1.重视师德师风评价,建立师德师风评价体系
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怎样科学评价师德师风,让真正品德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是我们一直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师德师风评价主要依赖部门党政联席会议对该教师日常表现的界定,仅靠定性判定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评价体系,容易出现暗箱操作或滋生腐败。沈阳大学黄英婉提出可在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师德考核。赵砚文提出可通过民意调查、考核测评、个人述职等方式,对申报教师的职业道德、从业操守、科学精神等进行评价与考核。
2.明确教学中心地位,平衡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多年来,高校职称评审因为“重科研、轻教学”而备受争议,不管是科研型还是教研型教师,都要明确教书育人才是第一任务。然而潜心教学、教学水平高、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却因为科研成果比应付教学、专攻科研的教师弱而在职称评审中落败,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职称评审中并未得到认同和鼓励。在设置职称评审指标时,要把以科研为主转变为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同时要牢记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为强校之本,立校之本的地位不可动摇,强校之本不可丢,科学平衡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互相促进发展。
3.以学校内涵发展建设为导向,提升学校综合水平
职称评审作为引导教师发展的“指挥棒”,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设置评审指标时要重点关注学校中长期的建设规划,并将这些建设规划提炼成关键点,有机融入职称评价指标。同时,突出高职院校特色,充分考虑专业布局与性质,建立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
(三)完善职称评审配套制度及服务
1.修订并完善岗位聘用办法,规范并加强聘后管理
“一评定终身”是国内职称评审制度的通病,高职院校自主评审职称的开始,为职称评审终身制带来了改革的机遇。修订和完善岗位聘用办法,规范并加强聘后管理,以职称聘任制代替终身制,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能上能下的灵活聘任机制。
2.紧跟社会需求,推动网上评审
对大部分高校而言,评审权下放前多使用传统的纸质评审材料和逐层递交审核的评审方式,申报职称评审的教师需要将大量的佐证材料复印出来并装订成册,造成极大的浪费。推行职称网上评审,教师可以直接在网上申报系统填写电子资料,节省了资源和人力成本,同时职能部门可以直接在网上审核职称材料,提高了审核的效率。当前,已有部分高校开展线上的通讯评审,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重大疫情背景下不能线下评审时,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线上职称评审会议将是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