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学校“123”德育管理模式

2021-12-0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四中等职业学校

亚太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法治育人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四中等职业学校 李 宏

一、“123”德育管理模式的实施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培育”。到2022 年,在全国范围内培育遴选百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发挥对区域内学校和校企合作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二十五史中第一个出现的萧山人是夏方,以孝友载入《晋书》。“大矣哉,孝之为德也!” 古代朝廷倡导守孝,许多孝子因守孝扬名。晋朝时期孝悌人物众多,“孝悌名流,尤为继踵”,而夏方“体至性以驰芬”。夏方是西晋时期的孝子,在萧山影响很大。萧山曾经有一个乡,叫“夏方乡”,北宋时设置,以纪念夏方的孝行,倡导孝行天下的风气。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学校贯彻立德树人主干线,实现“三全育人”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123”德育管理模式的主体框架

以“一条主线,双轮驱动,三全育人”为架构,打造“123”特色德育管理模式。确保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建设为载体,打造“感恩+法治”教育的双轮驱动的德育管理模式。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总目标。

三、“123”德育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明确目标任务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树德载旭”的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双轮驱动为引擎,落实行动导向

1.丰富“123”德育“走心+立规”教育方法

学校把“感恩+法治”的双轮德育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学校的感恩励志文化和法治安全要求,把感恩励志教育开进学生的心里,把法治安全教育作为进校的规矩,软硬兼施、双措并举,达成师生共识,形成“走心+立规”的教育风气。感恩励志教育重点加强学生内心情感态度的引导,法治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规矩意识教育。

2.拓展“123”德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为切实推进双轮德育工作进程,学校一方面在传承老校区“阳光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为现在学校的“六心”文化,并提炼了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主题;另一方面,在传承萧山地区的孝德文化、法治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感恩+法治”教育的空间,凝练独具特色的双轮德育教育模式。

一是校园“六心”基地提升文化传承力。从2018 年开始,学校先后投入200 余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六心”,即爱心、敬心、匠心、用心、耐心、尽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建成文化墙、大型雕塑、精神堡垒、文化长廊、楼宇文化等10 多项文化标识。

二是法治教育基地打造现代化升级。学校建设有630平方的法治教育基地,整个基地以实践性为原则,突出知识性、趣味性、科技性、实用性,综合应用声、光、电等教学设备和视频音像宣传、警示等形式展现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以活动、交流、体验等形式培养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和自爱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校外教育基地实现多元化拓展。萧山是“孝德之乡”,学校积极与“孝德园”结对,成立了校外感恩励志教育基地,学生不定期到基地去学习孝德文化、感受孝德魅力。学校还和地方公检法等单位合作,成立校外法治教育基地,学生不定期到法院、检察院、宪法主题公园等进行学习。

3.创新“123”德育“三+三”实践活动

活动是教育的最佳载体,为全面落实学校的“123”德育工作,在扎实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学校提出了“三+三”实践体验系列活动要求。

第一,大力倡导“三感三为”活动。每学期学校都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发动全体学生开展以下“三感三为”活动:以“感恩父母,为家庭做好事”为主题的“孝心涌动”实践活动;以“感恩师长,为学校做好事”为主题的“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以“感恩祖国,为社会做好事”为主题的“爱心奉献”体验活动。

第二,创新开展“三微”活动。一是践行微公益,体验一个新角色,要求学生每学期在校内体验一次德育实践工作者、在社区做一次爱心志愿者、在社会做一次法治宣传员。二是点亮微心愿,培养一颗感恩心,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培养之恩。三是改掉微陋习,争做一个文明人,学校全面实施校园“7S”管理,深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三)以“三全育人”为目标,打造特色模式

1.全员育人,横向拓展“123”德育教育合力

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会、校讯通、QQ、微信等多种方式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还加强与公检法等多家单位的联系沟通,由检察院、法院等8 家单位共建学校的“青春色彩·与法同行”法治教育基地。学校加入了萧山“孝德协会”“乡贤协会”,并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交流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教育。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法治安全宣传活动与法治安全志愿者活动,他们用行动在社区、街道、家庭进行宣传,也在行动中践行法治意识、体验责任意识,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2.全程育人,构建创新“123”德育评价体系

学校积极探索双轮德育评价方式,根据学校实际,形成“2 册4 翼”的“123”德育评价体系,构建了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评价机制。编订了《核心素养评价手册》《感恩励志评价口袋书》,由学生对自己一学期的思想、活动、成绩、成就等进行汇总,量化“德育百分制”。

3.全方位育人,纵向深化“123”德育教育活动

我们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大量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并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学校还不断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突出各项德育创建活动,3 年来获得了省市10 余项荣誉,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引领学校的德育工作向更实更专更强的方向发展。

四、“123”德育管理模式的建设成果

通过三年建设,“123”德育管理模式建设逐步完善并产生了积极效应,完成了以“六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提炼了“人格健全,技能优良,社会有用”的核心价值教育理念,受教育学生近5000 人,形成了“走心+立规”的教育方式,创新开展了“三+三”的实践体验模式,与近10 家单位合力教育,开发了10 多本校本教材,完善了“2 册4 翼”的评价体系,组织开展了30 余次大型志愿者活动,共发动了2万多人次志愿者。学校积极推广“123”德育教育工作经验,在多种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在区域内外有较大的知名度,数十个学校借鉴、引用了我校的成功做法,学校还接待了数十家单位、区市领导到校参观,赢得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赞誉,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好评,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

通过三年建设,“123”德育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完成了“建成一个品牌、形成一个特色、带动一片地区、影响一代青年”的目标,助推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将继续巩固完善“123”德育管理模式,以立德树人为主干线、“感恩+法治”为双轮驱动,确保实现“三全育人”总目标。到2022 年,积极争创全国首批百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发挥对区域内学校和校企合作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法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