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园本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21-12-0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慈济幼儿园周晓琴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慈济幼儿园 周晓琴
园本教研是以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园所的教学水平、园所品质的发展。因此,教育团队的建设对于幼儿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新开办的幼儿园意味着大多数教师是新的,一所新园的建设,教师是基础。我园根据本地、本园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园本培训,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发挥幼儿园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还加强教师、园际、片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搭建培训平台,健全园本教研管理制度
优质的学校需要优秀的教师团队。我园教师队伍相对年轻,缺少教育教学经验,对于幼儿教育中的最基础部分,需从零开始学习。刚入职的教职员工师德礼仪、教育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等方面与示范园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骨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不足。因此,新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骨干教师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作为一所新组建的幼儿园,优质教师团队的打造速度会比较慢,构建有效的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园决定坚持稳步走的办学思路,做到保教管理有条不紊,师幼队伍步调一致,运行保障安全有序。以提高保教质量、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为中心,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出台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一套系统的校园内管理流程,实施全程管理。园内建立了园本教研管理、备课、听课、师徒带教、教师考评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顺畅进行。
二、设立教研课题,提供园本教研方向
以课题为主线的教研是今后园本教研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研模式。为使教师能够迅速成长,我们结合本地、本园实际情况,以“幼儿园健康领域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的运用研究”“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等县级、园级课题为主线,带动园本培训。以年段为单位,分别从这些课题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园本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课题组严格做好定时、定点、定人“三定”工作,课题组长及时组织听课人员进行分析、评价、总结、提高。通过外出学习、自主学习、专家指导、线上培训、园本培训等方式,快速地让新教师成长。新教师在师傅带领下,开展相关的园本教研活动,快速成长为带班能手。
三、围绕课题研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有关理论,才能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但实践中普遍存在教研组长和主持人掌握话语权的情况,其他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研培训出现“动口不动手,动耳不动脑,读书念文章,学完会就散”的尴尬状态,极少出现互动。分析原因,主要是新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无法参与培训的互动。因此,如何提高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进而增强园本教研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根据课题的需要,采用分阶段、有重点、较系统地对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培训的方式。第一阶段我们主要组织学习课题中涉及的有关概念。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是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第二阶段主要是抓好根据课题内容选择相关的理论进行系统性的对比学习。如根据课题“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特色课程的实验研究,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体现“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不断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参照多种介绍学前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书籍、网络资源进行对比学习,择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第三阶段主要是由各课题成员分别组织学习各课题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及实践中的案例、在课题中的运用成果等。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教师初步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知识观,明白了在教研中需要做些什么、如何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四、通过同课异构,探讨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我园始终将主题教学、课题研讨作为研究探讨的重点,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改善集体教学的方式与组织形式。通过每位教师公开教学、集体听课、自我反思、互评互议、一教多研、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等,大家进一步明确幼儿园同课异构教学的任务、形式、教学策略与价值、方法等。经过几轮“同课异构”公开教学观摩,如在研讨投掷的大动作时,承担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的教研组人员让大家看到了在教材选择、教法选择、教具选择、把握幼儿特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看到了教师自身素质发展对教学的影响,不再盲目乐观,每个人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业务发展上,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此为基点,我们提出要关注平时的教学,向常态教学要质量,切实通过有效的集体教学达到“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五、依托案例分析,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是教改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我们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实践的研究。第一步,重点学习怎样对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进行分析,学习分析教育活动及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思考为什么适宜或为什么不适宜,并找出相关理论对此的解释。第二步,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行为随时进行记录、反思、总结,使每位教师都逐步学会运用现代幼儿教育技术理论来指导实践,学会在教育活动中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学习站在幼儿的角度来看幼儿,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启发与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通过三年的探索学习,新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六、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合作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背景下,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不单是一个执行者,更要是一个决策者。要让新教师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快速成长为专业的人才,应注重新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通过集体学习和交流获取知识,汲取力量。为此,我们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相互合作的能力,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其做法如下。
一是编制进度。组织园级以上骨干教师及年段长组成园专家组,根据本地本园实际情况,以省编教材为主线,结合园本特色课程,制定符合本园各年段使用的课题研究进度和教育教学进度,为集体备课准备素材。二是个人主备。每位教师根据教育教学进度,按周分班科任组轮流提前主备好下一周的周活动计划和活动课程。三是集体议课。每周组织集体议备课活动一次,分别由两位主备教师向本年段的班科任组教师说课,全体教师议课,组长做好讨论记录。在集体议课时,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交流自身想法,使各方形成积极的互动,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四是修改定稿。主备教师根据集体讨论的意见对所备的教案进行再次修改定稿,后发送给本年段各位教师。五是个人批注。各班级教师收到定稿教案后,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加上个人批注即成为个人教案。六是组织实施。把个人教案在自己所带班级中实施,并收集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平行的班级实行同课异构活动,并进行及时的研讨。七是课后反思。根据实施情况,随机进行课后教育教学反思并做好文字、图片记载。八是回顾总结。年段长每周组织全年段教师对上一周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简短的回顾总结。九是及时调整。从上一周教育教学情况中吸取优点或不足,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改进,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实践研究,集体备课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从繁重的文字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学习,又实现了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使教师在共同的研讨中发生碰撞,产生新的思维,达到了从同伴中汲取力量,产生心理支持,不断增强学习动机,达成共识,支持变革的目的。
园本教研是每个教师获得知识、得到提高的有利途径。我们从“园本教研”出发,逐步形成了“学、研、培”一体的园本培训模式,使得全园教师在师德礼仪、业务能力、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愉悦中提升自我,构建有温度的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