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中的“?”
2021-12-03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新兴路学校宓兴敏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宓兴敏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或许都有过如此同感吧:每当学完一部分内容后,教师总习惯问上一句“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结果,很多很多的同学竟“没有问题 ”。那么,学生是不是真的“没有问题”?答案是值得慎重考虑的。事实上,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运用,尤其对阅读能力的考核,发现的却是“有问题”。
那么,既然“有问题”,而又提不出来,原因何在呢?经过调查分析不难看出,主要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实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大危险信号,是语文教学中的绊脚石。为及时纠正这种不良现象,以利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笔者在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阅读中的“?”
首先,向学生阐明“。”和“?”之间的辩证关系(这里用“。”表示“没有问题”,用“?”表示“有问题”)。“。”可以派生“?”,“?”可以转化“。”。在自我意识“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勤学、苦钻、多思、善想,势必会“有问题”。“有问题”了,这就意味着学习上有了一个进步,有了一个收获,同时也是一个质的飞跃。从某种意义上讲,“?”越多越好。因为“?”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巴尔扎克也曾说:“问号是启开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既然“?”有了,便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加以解决,不就真的名副其实“没有问题”了吗?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如此正确而又满腔热忱地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难道阅读能力还得不到提高?
再者,通过事例,让学生明白,在不断的“有问题”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科学家都是从“有问题”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学过朱子的《大学章句》后,并未感到“没有问题”。深入思考后,他便问塾师:《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因“有问题 ”而读书。像他们这样如此“有问题”,并最终获得圆满的答案,不正是在获得真知吗?
二、激励学生向教师“发问”
发问,就是善于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求知识、明道理的途径,是打开封锁在秘库石室里的珍奇的金钥匙。只有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更有《荀子·非十二子》中的妙言告诫我们:“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发问的问题越多越好。这样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问”的重要性了。春秋时期,子贡就曾向自己的先生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答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实际上,孔子本人也是个十分好发问的人,他在学习典籍的过程中,就曾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也并不是天生的。为此,我们每学完一篇文章后,都及时地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深入思考,“打破砂锅问到底”。
例如,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一个同学感到还“有问题”,于是就问:“作者把‘百草园’当作他的‘乐园’,这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限乐趣’,那么我们对‘百草园’是可以完全肯定的。而‘三味书屋’可以说是封建教育制度的一个缩影,它束缚了儿童的智力发展,也束缚了儿童的天性,我们是不是就该对‘三味书屋’完全否定呢?”听后,笔者首先表扬了他提的问题非常非常好,接着便因势利导:“‘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相比,确实不如‘百草园’在作者心目中所占的特殊地位高,他不大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但‘三味书屋’也有积极的一面。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很尊重他的先生,因为他的先生为人正直、质朴,学识渊博,对学生和蔼。在森严的封建制度下,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事实上,作者成人后,对这位启蒙老师一直很感激。另外,作者对童年时,偷偷到三味书屋后面小园玩耍,以及先生读书时自己所描绘的绣像还是感兴趣的。因而,我们对以上几点还是应该肯定的,而该否定的是先生陈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也就是完全否定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
再如,我们学过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一文后,有位同学“发问”,提出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孔乙己是一个穷人应该穿‘短衣’,为什么作者非让他穿‘长衫’呢?”笔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对他做了这样的解释:“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洗也没有补。孔乙己的长衫对突出人物性格和揭露封建教育制度、科举制度摧残毒害下层知识分子的罪恶是颇为重要的。从经济条件来说,他属于‘短衣帮’。但他硬要挤进长衫客的行列,满口之乎者也,一有机会就要露出与‘做工的人’不一样的样子。可见这个人物的心灵已被严重扭曲了。他以读书为业,但终于没有进学。读书不成,但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却丝毫没有减轻。他轻视劳动人民,自以为高人一等,只懂得‘回’字有四种写法等无用的知识。最后发展到大约无所不偷了,以至于被丁举人拿住,打折了腿。表面看来,孔乙己是自作自受。但若追根求源,他的悲惨命运则来自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那一件长衫,就是形象的说明。丁举人打折了他的腿,也打掉了他的长衫。没有腿,长衫也就穿不得了。当他用手走着再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穿的是‘一件破夹袄’,说话也没有了之乎者也。他的人生走到了尽头,这个人也就完了。”
这两个同学尝到了发问的甜头,同时也积极影响了其他同学。
三、启发学生相互“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而求得成果就倍加珍惜、爱护。
于是,笔者便采取学生相互“提问”的方法,让他们都“亲自参与”,确实都“问”起来。因为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潜心研究,才能有所进步。问,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知识,还能够因此学到许多未知的东西。托马斯·富勒曾说过一句话:“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也学不会。”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何况,在教学中让学生相互“提问”,是提高教学效果、锻炼阅读能力、发展智力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与当前大力倡导的创新教育十分合拍。我们的做法:原则上,让学生围绕教材的训练重点,由浅入深,互问互答,教师则在整个活动中适时地启发、点拨。
如我们在学习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一文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围绕着重点目标“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中心句的恰当应用”,争前恐后“互问互答”了以下问题:
(1)为什么向沙漠进军?(中心句: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
(2)风沙进攻人类的方式有哪些?(中心句:风沙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用了做诠释、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来说明)
(3)人类抵御风沙有哪些方法?(中心句:①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其次是培植草皮。②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用了做诠释、分类别的方法来说明)
(4)人类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什么?(中心句: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用了举例子、做诠释的方法来说明)
(5)人类是怎样利用沙漠的?(中心句:人类利用沙漠地区的风力、日光,汲水、发电等。用了列数据、举例子、做比较的方法来说明)
(6)人类进军沙漠的前景怎样?(非常美好,因为有社会主义制度作保障)
(7)为什么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说明事理)
(8)为什么要把握中心句?(因为只有把握住各段的中心句,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9)面对我们本地区常有沙尘暴,我们该怎样做?(植树种草、爱护花草树木等)
……
如此由浅入深地“问”、合情合理地“答”,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课文,而且还达到了文教统一的效果。
由此看来,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互问、学生分析讨论后再回答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知识,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上做法,使师生深感:跟“?”做斗争,其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