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永宁县供港蔬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1-12-02刘永亮郭彦龙李向贵赵瑞娟景立洲何金枝
刘永亮,郭彦龙,李向贵,赵瑞娟,景立洲,何金枝
(1.永宁县李俊镇农业服务中心,宁夏银川 750000;2.永宁县望洪镇农业服务中心,宁夏银川 750000)
供港蔬菜也指供外蔬菜,主要是指内陆地区供应广东和香港等东南沿海地区的蔬菜,与大陆内地种植的蔬菜相比,在生产质量、安全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更加严格,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宁夏引黄灌区在蔬菜生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主要表现在光热资源充沛、灌溉使用黄河水、夏季相对少雨、土壤环境无污染,自2004 年推广引种种植,当地种植生产的菜心、小奶白等蔬菜受到港澳市民的青睐[1-2]。近几年,永宁县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根据“十四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确保粮食种植保障外,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并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优质特色蔬菜产业链条,将种植业、加工业、物流派送业、市场订单销售等“三产融合”,形成在国内具有特色的优质蔬菜产业发展格局——“供港蔬菜”。在种植品种方面,主要种植菜心、小白菜和芥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作物。
1 种植现状
永宁县2020 年供港蔬菜栽植面积达到3 800 hm2,涉及2 个乡镇(望洪镇和李俊镇)。其中望洪镇种植面积为1 400 hm2,涉及14 家农业企业,供港蔬菜种植面积占望洪镇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1.43%;李俊镇供港蔬菜种植面积为2 400 hm2,涉及种植企业20 家,供港蔬菜种植面积占李俊镇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3.96%。在产量和产值方面,2020 年永宁县供港蔬菜年产量余8.55 万t,生产值近6.5 亿元。
2 产业优势
2.1 地理优势
永宁县居于银川平原,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具有土壤肥沃、水资源充沛、光热资源丰富等先天地理优势。种植的粮食作物及蔬菜等品质高、风味独特、口感极佳,深受当地及周边市民的青睐。同时,永宁县近年来通过利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供港蔬菜种植地全部通过项目进行土地平整、安装喷滴灌设备等,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给供港蔬菜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2.2 种植优势
以前种植粮食或者露地蔬菜,每年只能种植1~2茬,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供港蔬菜,现在每年可以种植4~5 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值也翻了几倍。同时在供外蔬菜种植过程中通过分期种植,使不同蔬菜均匀上市,全年都有种植,形成“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常年在蔬菜市场占据绝对销量优势。避免了同一蔬菜品种集中上市而导致的供过于求现象,同时也保障了种植者的种植效益。
2.3 品种优势
通过对种植品种的严格选育,形成适合当地种植的早春品种、越夏品种和秋延后品种。永宁县供外蔬菜种植品种大概有4 类,主要为菜心5 个、芥蓝3 个、白菜3 个、其他菜类5 个。主要种植品种为菜心:碧绿油青、油绿粗薹、50 天尖叶、50 天圆叶、70 天圆叶;芥蓝:高脚芥蓝、矮脚芥蓝、德宝2 号;白菜:鹤斗白、块白菜、江门白。
2.4 订单农业优势
与本地其他农作物种植销售相比,供港蔬菜生产的蔬菜产品几乎全部采取订单农业生产,通过按单种植、按量分配,确保了农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销售环节。前期规划种多少、怎么种,让订单农业发挥到了极致。这正是本地其他农作物种植生产需要学习的方面之一。
2.5 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优势
供港蔬菜企业前期建设遵照基地标准化、种植规范化、销售集约化原则,在蔬菜生产种植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蔬菜分期育苗、分期播种生产技术、蔬菜设施栽培生产管理技术、叶菜类蔬菜水上漂育苗技术、蔬菜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和蔬菜水肥一体化生产种植技术”等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规程。同时配备自动化地面上浮式喷灌设备及整套的排水系统,做到定时定量浇水,并且与田间施肥相结合,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节水、省肥、省工,既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又能很好地抑制田间杂草和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2.6 严格的管理优势
建立了农产品统一管理种植机制,已经形成从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分拣、蔬菜采后预冷、包装销售和质量追溯一体化的生产管理机制。通过调研了解到,永宁县34 家企业在基地建设布局时,建设遵循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形成了从规划布局、种植管理、销售经营一整套发展模式。在蔬菜种植生产过程中实行“五统一”标准,一是生产资料统一供应,二是育苗定植统一管理,三是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四是管理规程统一,五是包装销售统一,从种植、生产、销售、产品质量等全部达到标准化的生产要求。此外,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农业生产资料用量管理制度、生产资料建立台账制度、企业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基地产品质量追溯查询制度。在基地,农药、化肥等农资有专门地点建设专用仓库并配备专业人员管理负责,同时对农药、化肥进出建立台账,健全了田间生产管理台账。严格管控农药、化肥用量,并对各类收获的蔬菜进行全覆盖农药残留质量安全抽样检测,确保每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安全。
2.7 引领转变当地农民种植理念
以往当地农户种植蔬菜都是本地商贩上门收购,或者种植户自己运往永宁县四季鲜批发市场出售,价格相对较低,并受种植面积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滞销。而受供港蔬菜企业生产和管理经营的影响,当地部分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尝试与供港蔬菜企业合作,形成订单销售模式。李俊镇金塔村“宁夏福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2020 年种植香芹和西蓝花14 hm2,产品全部通过供港蔬菜物流车销售北京和广东[3-5]。同时种植基地参照供港蔬菜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秩序,加强生产工人职责。按照生产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播种、田间浇水施肥、统筹蔬菜病虫害防治、加强订单销售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种植、企业化生产经营管理,提升了当地蔬菜种植企业的种植理念[6]。
2.8 供港蔬菜尾菜处理技术为永宁县蔬菜生产提供了安全有效经验
供港蔬菜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尾菜,其中尾菜占比约为产品量的50%左右,如何处理好这些尾菜,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首要问题。为了使蔬菜尾菜处理回收利用达标,对尾菜采取回收饲料化和直接深翻还田肥料化两项措施,确保了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100%,为当地农业生产推广尾菜处理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经验。
2.9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带动当地农民就业
供港蔬菜的生产工人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其中永宁县2020 年供港蔬菜外来务工人员达7 500余人。通过调查了解,李俊镇供港蔬菜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人数为长期工300 余人,临时工1 000 余人;望洪镇供港蔬菜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人数为长期工50 余人,临时工500 余人。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期外地工人不能及时到来,促使企业大量使用当地工人,增加当地农民就业。
3 供港蔬菜发展中存在问题
3.1 蔬菜品质有所下降
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部分供港蔬菜基地种植蔬菜品质有所下降。主要田间表现根系浅、不下扎,蔬菜味淡、口感略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长期耕作种植、耕作层得不到有效修复。比如永宁县供港蔬菜基地种植年限较长的土地已经10 余年,并且随着种植品种的改良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每年第一茬种植时间越来越提前(李俊镇部分供港蔬菜基地2020 年3 月25 日开始播种,11 月10 日左右最后一茬蔬菜采收结束),导致土地轮休时间太短,并且得不到轮作倒茬。
3.2 企业招工难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到,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员较少,尤其是男工。在蔬菜收割期间熟练的收菜工人相对较少,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每到7—8 月份蔬菜生长旺季,往往由于采收工人不足,蔬菜得不到及时采收,只能长在地里开花,或者当尾菜处理进行还田,企业生产损失严重。
3.3 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通过调研了解到,供港蔬菜在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尤其是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引导产品种植、产品销售、冷链物流等方面。虽然供港蔬菜作为永宁县特色农业产业,尤其作为李俊镇和望洪镇的主要农业产业,但是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农业产业发展发挥作用较低。
4 对策及建议
4.1 合理轮作倒茬,促进长远发展
由于供港蔬菜种植过程中肥料投入量较大,并且长年高强度地种植蔬菜,同时供港蔬菜灌溉水大多来自地下水,采用地上蓄水喷灌,土壤表层盐分得不到淋溶,导致土壤表层盐分大量累积,土壤板结严重,从而影响到蔬菜的生长及品质。通过调查建议根据蔬菜种植情况进行水旱轮作(与水稻轮作),种植2~3 年蔬菜,种植1 年水稻,确保土地资源生态长远发展[8]。
4.2 加大技术培训,雇佣当地工人
在调研中发现,本地工人主要用在第一茬和最后一茬蔬菜种植规程中,进行田间竹竿拱棚搭建和播种,而蔬菜采收几乎没有本地工人参与。主要是本地工人对供港蔬菜收割标准把握不准、收割手法不熟练,造成蔬菜的浪费,同时工作效率过低。建议政府组织当地农民进行供港蔬菜田间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当地工人种植生产技能。进而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促进本地富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带动农民增收。
4.3 通过产业合作,促进本地蔬菜产业发展
当地部分蔬菜产量高、品质好,但是由于销售不畅通,造成价格低或者滞销现象时常发生。建议发展“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供港蔬菜企业现有的生产销售渠道优势,助推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健康长久发展。同时当地蔬菜种植企业可以在冬闲时间租用供港蔬菜基地冷库,让冬闲的冷库发挥作用,同时也为当地蔬菜冬季生产包装加工提供了生产场地。
4.4 在增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能力上下功夫
当地政府应该支持有能力的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鼓励和支持供港蔬菜企业和当地农业企业在蔬菜收贮分拣场地、拓展种植品种、建设物流冷链设施、建立销售合作机制方面加强合作。为当地打造一批种植生产技术过硬、市场信誉良好、农产品销售渠道广泛的企业或者农业专业合作社,真正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为当地农业生产、农产品贮运、加工包装和销售打下基础,为本地蔬菜产业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