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于永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本”理念

2021-12-01江苏省徐州市祥和小学校魏皓洁

青年心理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困生儿童课文

江苏省徐州市祥和小学校 魏皓洁

于老师的阅读课始终遵循阅读规律,较好地演绎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他在课堂上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儿童立场,关注儿童的学习起点,关注儿童的兴趣激发,关注儿童的问题解决,关注儿童的课堂生长,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感知和体悟学习内容;促使课堂教学成为自由自在、素朴无形的教育过程。

因此,学习于老师的阅读教学,重在学习于老师对阅读教学的精准把脉,对儿童的尊重关爱,学习其阅读教学的“精髓”和“神韵”。我们在教学时也要像于老师一样,从“儿童视角”出发,设计课程活动,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建构有情有趣、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样态,充分提升儿童的核心素养,有效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这就是阅读教学的真谛。

一、构建趣味情境,点燃儿童的学习热情

教学情境的创设会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感悟,生发情感,习得知识,提升能力,从而达成深度学习。

于老师特别擅长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趣味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最早版本的《乌鸦喝水》一课中,出现了“叼”这个词语,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于老师关注到了这一难点,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趣味情境,让学生扮演乌鸦叼起小石子,体会“叼”的含义;移步新情境,由课文中的“叼起小石子”,迁移到生活中常见到的“抽烟叼烟卷”。经过这一系列趣味情境的创设,学生对于词语的含义有了更形象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感悟。在执教《狐假虎威》这一课时,于老师发现了课文中有一些词语,如“骨碌一转”“扯着嗓子”“摇了摇尾巴”“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撒腿就跑”等,特别适合表演。于是他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表演情境,指导学生表演这一场景,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在执教《夕阳真美》这一课时,学生理解“连绵起伏”这个词有些困难,基本上都是背诵词典上的含义,没有真正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于老师巧妙地创设生活情境,先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座座山,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生活中看到的山的模样。一座山连着另一座山,接连不断,这就是“连绵”;一座山有山峰的最高处,也有山谷的最低处,这就是“起伏”。通过看图,勾连实际生活,学生一下就理解了“连绵起伏”的含义。

于永正老师教育思想的内核是“情趣”,我们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表面上的兴趣,而应深入其内部,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向于老师学习,去构建多种多样的情境,形成“情境链”,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引导学生探寻知识背后深藏的奥秘。

二、搭建朗读支架,提升儿童的朗读效度

朗读是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用有声的语言抒发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具体感受,与听众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收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强调“有感情地朗读”,意谓借助朗读这一方式,品读文本语言的妙处,关联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于老师特别重视朗读。他常说:“要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不应烦琐分析、过度解读。”此外,于老师还认为,朗读是可教的,关键是要为学生提供方法的指引,引导学生借助方法不断练习,形成朗读的能力。于老师在阅读课上特别重视朗读,注重朗读支架的搭建。指导学生的朗读,已成为于老师每节阅读课上的必有环节。特级教师蔡澄清老师就曾指明教学中“方法点拨”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助力学生解决疑难,教授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在执教《梅兰芳学艺》这一课时,于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从一开始的“没有一个错别字”到后面的“读得像说话一样自然”,再到最后的“通过表情和读的语气、语调来展现你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其实是一种方法的引导和点拨,是用方法来搭建教学的“支架”。课堂上,所有的朗读指导呈阶梯上升的趋势,整个一堂课,让学生体验了从读不好、不敢读到读得越来越好的过程,“以读代讲”,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狐狸和乌鸦》这一课的朗读指导中,于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角色朗读、表演朗读,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在朗读中感悟了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也理解了语言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人物性格特点,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中,我们更是看到于老师朗读指导的层次性。为了让学生在朗读时真正读出“味道”,在初读时,老师就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读通文本,了解大意,而到了引导学生品味赏读的环节时,于老师则让学生深刻感受、体会文章的情感,披情入境,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学生在朗读时,老师站在学生的身旁,耐心细致地指导和鼓励,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就会越来越好,渐入佳境。

由此可见,为学生搭建恰当的朗读支架,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降低朗读的难度,促进学生在朗读中逐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这种类似“经验策略”的点拨和引导,能够使学生获得朗读的自信,获得鲜活的感受,从而体味到朗读的乐趣和成就感,进而真正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关注动态学情,尊重儿童的学习起点

课堂上,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和思考状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知识掌握程度,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这一点,在于永正老师身上体现得最为真切。

在执教《梅兰芳学艺》这一课时,在“好多小朋友没有举手,大概心里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于老师认为火候未到,所以让同学们再多读几遍课文,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词句品味和感悟。在执教《一株紫丁香》这一课时,于老师尊重了儿童的学习起点,准确地把握了学情。学生对课文中“挂牵”这个词语产生疑问:为什么不用“牵挂”?为什么要倒过来说?这个疑问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学生不可能自己弄明白。于是,老师选择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直接告诉学生是为了“押韵”,然后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个词语所在的段落,体会押韵的声律之美。

在课堂上,于老师总是能敏锐地观察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言的机会,努力地让不会的学生也敢于发声。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关爱学困生,他在课上经常请学困生来回答问题,最欣喜的是看到学困生由“不会”到“会”,看到学困生的进步与成长。因为在他的眼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在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于老师先让班长指定几名学困生发言,采取“弱者先讲”的方式,让学生暴露思维困顿,然后又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互相纠错,解决问题。于老师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一步一步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真实、深度地学习。

李玉贵老师曾经说过:“课堂上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学,我们看的不是课堂的‘亮点’,而是‘卡点’。”于老师也同样认为,最需要老师帮助的正是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是教学的重点对象,应提供重点指导。因此,真正尊重儿童的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教学目标的完美达成,而是把每个儿童都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公,认真地倾听、包容和接纳,力争让每个学生在经过老师的帮助后,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

回首于永正老师的阅读课,可谓“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其实,这是一种教学的境界,是“洗尽铅华”后的一种质朴,是对语文教学“原点”回归的一种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像于老师那样,秉持“生本”理念,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蹲下身子,用和儿童相似的眼光解读文本,选择儿童感兴趣、对儿童当下以及未来的语文素养有裨益的教学内容,让阅读教学更好地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服务!

猜你喜欢

学困生儿童课文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