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经历:让算理和算法自然融通
2021-12-01江苏省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包晓燕
江苏省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 包晓燕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阶段。经常会听到周围的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计算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不行,甚至连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也经常在计算上出差错。”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计算教学不只是学生做的问题,计算教学也应在教学做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激趣中唤醒“理”与“法”的学习经验
数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要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教学的生长点,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巧设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走进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找出新知生长点,从中感悟算理,探究新的算法。
如:二年级下册《笔算减法(隔位退位减)》:
师:同学们请看这一题:要求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该怎么想呢?
生:应该用二年级同学画的204幅减去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的98 幅。可以列式204-98=?
师:十位上0 减9 不够减怎么办呢?
生:向百位借一作十,用10 个十减9 个十。
师:谁来说说笔算减法怎么算呢?要注意什么呢?
师:如果把条件中的“少画98幅”改成“少画108 幅”,你会计算吗?请你试一试
师:在计算204-108=?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个位上不够减,要向十位借1,但是十位上一个也没有。
师: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找哪个小帮手来帮帮忙?
生:小棒,计数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一二年级学生画儿童画”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出示问题,求“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在这里,一方面,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复习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不但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还为学习新知提供了认知基础。
二、找准知识的质疑点,交流中经历“理”与“法”操作体验
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操作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借助已有的“旧知”的铺垫,借助已有学习方法、数学经验等,引导学生对“算理”进行充分理解。
如: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
师:数学是讲道理的,请你想一个方法来验证,可以借助学具材料写一写、画一画或者摆一摆。然后,跟同桌交流:第二个加数中的3 跟谁对齐? 4 呢?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验证)
师:老师请三位同学来说说他们的想法。
生1:4.75 元是4 元7 角5 分,3.4元是3 元4 角。所以我觉得角要和角对齐,元要和元对齐,结果是8.15 元。
师:“元角分知识”说明了“相同单位的数要对齐着列竖式”。
生2:计算数上表示的数是4.75,加3.4,个位拨3 颗珠子,十分位拨4颗珠子,这时候十分位上满10 颗珠子了,要向个位进1,百分位上不拨珠。所以,最后的结果是8.15。
师:是的,在计数器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在计算时相同的数位相加。
生3:4.75 是4 个一,7 个0.1,5 个0.01,加3.4 就是加3 个一,4个0.1,所以3 和4 相加,7 个0.1和4 个0.1 相加得11 个0.1,也就是1.1,和前面的合起来是8.1,还有5个0.01,一共是8.15。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有的结合元角分思考,有的借助计数器思考,有的结合图形思考,都告诉我们在4.75+3.4 用竖式计算这样算:个位上的4要和3对齐,表示4元加3元,十分位上的7 和4 对齐,表示7 角加4 角,百分位上就是5。(电脑演示元角分的思考过程、计数器计算的过程、图形表示数的思考过程)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试着竖式计算,把学生的直觉化为具体的计算表征,然后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辨,让学生借助生活情境“元角分”、计数器、数形结合从“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到“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到“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来理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不同的层次理解。
三、找准知识的关联点,比较中经历“理”与“法”的融会贯通
小学数学教材重视对算理的理解,通常借助生活情境、动手操作等来帮助理解算理。算法是对算理的具体表现,逐步概括、抽象出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对算理的探究、理解,也要在算法表述时注意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结。
如: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首位能整除”和“首位不能整除”两课: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师:46÷2=?怎么分呢?可以借助小棒来分一分。(小棒演示把4 捆平均分成2 份,每份2 捆;再把6 根也平均分成2 份,每份3 根,再把2捆和3 根合起来是23 根)
师: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请你试一试。
师:这里两位同学都用竖式计算了,哪种写法更清楚呢?
师:分小棒的时候,分了两次,那么,写竖式的时候,也要分两步来写。(第一步把4 捆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2捆,竖式中对应4除以2商2。这样正好把4 捆分完,对应竖式中被除数4 下面的一个4。第二步把6 根小棒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3 根,竖式中对应着6 除以2 商3。这样正好把6 根分完。)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师:16 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 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生:把一捆小棒拆开来,和6 根合起来是16 根,平均分成2 份,每份8 根。(课件展示分的过程)
师:46 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 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生:先分4 捆,再分6 根,最后把他们合起来。
教师板书竖式,强调分两次。(先分4 个十,再分6 个一,竖式写的时候用横线隔开写)
师:46÷2=?你准备分几次?怎样分?
生:我这样分:先分整捆的,5捆平均分成2 份,每份2 捆,还多下来的1 捆,拆开来后再和单根的一起分,就是16 除以2。
师:56÷2=?分两次除,竖式分两段写。那么请你和前面一课学习的46÷2=?的竖式比较一下,看看为什么分“两段”写比较好?
在【1】“首位能整除”中,46÷2=?学生虽然能明白算理,但是在写法上,为什么分“两段”写,学生其实还是不明白的,更多的只是教师的一种给予,是数学家的规定,这时候老师可以暂时放一放,再教学【2】“首位不能整除”时,就可以把前后知识关联起来理解,从16÷2=?的表内除法,到46÷2=?的首位能整除,再到56÷2=?的首位不能整除,三次相除,引发学生的比较与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是层层递进的,是关联相通的,以问促思,为以后的多位数的除法计算埋下伏笔。这样的比较与思考,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建构表内除法、首位能整除、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之间的“通”算理与算法。
四、找准知识的延伸点,发展中经历“理”与“法”的知识建构
数学教学,要注重知识的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适当地进行拓展,并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关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为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做准备。
如:教学完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后: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和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道理是一样的,都是“相同数位的数直接相加”,这个道理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出示:41+32=0.41+0.32= + = )
师:小数的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是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学习需要我们站位于整体,引导学生去“通”算理,“通”本质,实现课堂知识的自我建构与整体建构。总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算理”是通向“算法”的桥梁,是学习“算法”的知识基础,而“算法”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片面强调“算理”,虽然能理解所学的新问题,但不能在计算方法上实现质的飞跃;片面强调“算法”,又像空中楼阁,很难稳定,所以我们“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不仅要构造算法,还需关注算理本身,从而达到循“理”入“法”,以“理”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