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探索
2021-11-30严秀英蔡银珠
严秀英 蔡银珠
(1. 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2. 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一、引言
心理活动是人的一切社会实践的基础,人的一切活动通过心理活动获得调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现实的概括及其在现实中某种关系的认知表现。在对客观世界认识、反映的基础上,心理教育即简称“心育”,是通过教育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其更好地发展自己并适应社会。心理教育具有其他教育途径所无法取代的功能,使学生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发展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人格。
心理教育的目标是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以“共同体”的客观心理意识的发展为培育重点。“共同体意识”和“心理教育”都是以促进心理发展为目标,具有共性的目标内容,两者的相互融合和相辅相成不仅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还可以科学地探索心理与思想活动的内在联系及客观规律,从而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一种意识的形成不仅要有方向、有体系,更要有切实的实行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深入人心的教育,更是由内而外升华的过程,需要系统规范的心育机制作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象及心理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互动方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教育机制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德品质、知识能力和心理发展为目标,个体与群体发展相关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融合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包括目标导向机制、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交互作用的互动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等四个机制共同运作,合力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心理教育”过程的重合。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育机制的理论依据
(一) 基于“五个认同”的内涵
“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基于“五个认同”共同的存在,以认同的形成作为意识建构的终极目标,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认同是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的心理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五个价值的认可和共享心理过程的整体结构,是心理基石。认同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会增强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依附,也是心理教育中促进个体社会适应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心理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在心理结构上有相融和相通的地方,具有很多“共性”。首先,从实施目标来看,两者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较多关注人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宏观问题;心理教育更关注个体的人格发展、学习和生活等具体问题。其次,从发展过程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是高级心理建构的过程,两者具有一般和具体的区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侧重于人的社会性,心理教育更侧重于人的个性特征。最后,从结果来看,两者的形成和发展都取决于自我意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磨炼,两者都关注心理和社会适应,注重培育良好的心理行为模式。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关注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塑造,注重人的社会行为的发展;心理教育关注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结合,注重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平衡。
(二) 基于“五共”的心理过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过程由“共知、共情、共思、共忆、共育”等“五共”构成,认为共同体或群体依靠共同的“知、情、思、忆”等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教育而完成。随着共同体内的一般的感知、情感、思维及记忆等心理活动上升到意识层面,共同刺激的反应将愈发清晰。共同培育精神家园是在这种“五共”的心理过程中逐步进行的,形成之后反过来作用于其他心理过程,并向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拢、聚合[1]。
心理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都是知、情、意、行的完整的整体系统过程,不能过于强调分化分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指引心理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心理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为有效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提供经验依据。因此,两者整合能够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有效性。“把一个系统当作是一堆不相关的独立系统,可能节约大多数认知能量,但是它忽视副作用和长远影响,从而必败无疑”[2]。只有真正关注不同个体形成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过程,才能科学系统地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情、意、行的完整过程,拟定有效的培育方案,促进不同个体及群体的共同体建构。
(三) 基于“心理空间”的驱力
国内外学者亨利·列斐伏尔、爱德华·苏贾、米歇尔·福柯、朱碧波、胡平等认为心理空间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它是社会行为、人际关系和心理活动的综合实践场域,所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依托心理空间的合理生产、延伸再造和分配[3]。从心理空间生产的角度出发,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建设物理空间、人际空间、知识空间和体验空间,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的心理空间里内生,并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4]。
心理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均以协调发展作为前提,要求个体内心自我、自我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全面和谐,在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环境,群体与环境的生态环境中保持良性互动,不断地完善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生理、心理、社会等三方面的持续良好的功能状态。这种个体的心理功能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循环矛盾运动的动态循环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如果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个体与环境的有机体,那么它包括个体心理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知情意行是由个体生理和心理机能构成的个体心理系统的枢纽和核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涉及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推动个体内在变化的外在驱力[5]。要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具备以共同体的“共知、共情、共思、共忆”的心理过程所组建起来的知识经验体系,还要有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心理行为驱力,才能对错综复杂的外部信息主动进行选择性吸收与屏蔽,更好地发挥个体心理的内部导向作用。
(四) 基于“心理场域”的互动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心理场是由心理事实的联合程序决定,即心理历程”,主张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要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功能与意义出发来研究事物的本质[6],并通过分析实物基本元素概念概括理论,实现整合性理论的建构。勒温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全部事实构成了心理场域。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决定行为的全部事实是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和准概念事实的整合,具有整体性特征。
在心理场域中的个体,其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和内部动力的乘积决定,内部的动力包括需要、紧张、效价、向量、障碍和平衡等因素,内部动力为零时外部刺激无法形成个人的行为动力。个体生活空间即“准事实”,作为外部刺激是否能够呈现更强的动力特征,还要看内部动力即需要、紧张、效价、向量、障碍和平衡等因素的大小。
心理场域是有组织、有结构事件的整合的开放系统,不但具有整体性、动力性,而且还具有组织性、结构性、空间性和时间性。考察人的行为和心理事件的时候,勒温的行为公式B=f(P,E) =f(L,S) 显示,在行为发生具体情境场域中,人与环境产生的相互作用具有系统性特征,包括空间中发生的结构性事件,即心理活动与行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共同体中形成和发展的,国外学者的心理场域研究已拓展到共同体成员及其环境的互动为条件研究,包括了在不确定环境下决策的问题,Burnes&Cooke(2013) 等人对感知和反馈环境等问题的研究,Nadine Schreiner Peter Kenning(2018) 等人对个体在所处环境与社会距离下的分享意愿的研究。国内学者对勒温场域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团体动力作用研究。孙杰远、杨建春、李森等人把勒温的场域理论应用到教育领域,分析教育现象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认为共生心理场具有对个体人格的形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构建、现代公民教育的形成等共生教育功能,促进共生思维的形成,推动民族文化心理场的和谐生成。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静态的活动,是一个互动的动态变化过程,它离不开心理教育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要维持各因素间的良性循环,不仅要保证各因素的价值意义,更要关注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协调各因素的协同关系,使其聚合力最大化。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育机制的作用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通过升级“准事实”、内化环境刺激、整合行为动力,建设“以心培育”途径,超越“心育”的最近发展区,凝聚内外力量,发挥两者的最佳合力效应,其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 升级“准事实”:建设“以心培育”路径
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心理场”并不仅限于一个人当时所意识到的环境,对人的行为可能有影响的全部就是“准事实”。凡是对个体“有影响”的事实,即使当时环境中的个体并没有意识到,也同样属于该“心理场”之内[7]。不论是哪一个民族,每个成员个体均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呈现其“心理场”,即适合于某一特定“准事实”。
Colin 认为,个体觉察到自己拥有与其他群体内成员有相似性或一般化特征的时候,将容易形成 群 体 认 同(Ashmore,et al,2004;Lewin,1948)[8]。他认为群体认同是认识并分清自己所属的内群体和自己不所属的外群体,从而确定或选择自己所遵循的心理行为的过程。而相似性或一般化特征的认同有两个意义,一是相似性和一般化特征使群体内的个体作为群体中的成员来主动认识自己,形成趋同于群体的意识。二是相似性和一般化特征使个体更容易被群体接纳,能作为群体中的个体来客观认识自己,形成群体的共同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关注共性的文化因素,更应该以文化为切入点探索不同民族的历史境遇和发展历程所决定的特殊的心理事实,以心理教育的渗透促求同发展的“准事实”[9][10]。探索共性文化场域,发展不同民族文化的“准事实”,是发展共性“心理场域”,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经之路。孙杰远说:“民族文化心理场是个体成长的物质与精神母体,既是教育生发的基础,也是教育作为的对象,教育应承接并强化共生民族文化心理场。”[7]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是建构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及国家认同,需要通过共生文化心理教育加深民族认知和共生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环境刺激的内化:超越“心育”的最近发展区
心理教育作为外在能力的内化过程,通过有效的外在刺激激发个体的内部动力,使个体认识并分清自己所属的内群体和不所属的外群体,从而正确确定或选择“准事实”[10]。Simon和Thrner认为,个体通过自己与本群体成员的平均水平相似的感觉可以自我定位[11][12]。这样的个体自我定位可以导致个体意识到自己与本群体成员分享共同的命运。心理教育在这种自我定位中起到支架作用,就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所提到的个体借着外在刺激,不断地拓展和超越自身潜力的范围,这种“超越”不是比较意义上的简单“超越”,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超越”,是“不断挖掘自我潜能拓展自己能力所控经验范围的过程”,个体自我定位对导致个体在思绪上受到本群体的失败与失误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在民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开设民族合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母语的双语教育均是外在影响力逐步转化为各民族内在动力的典型举措,在此,教育起到共同思考和记忆的作用[11]。
(三) 整合行为动力:凝聚内外力量
勒温认为个人行为动力是需要、紧张、效价、向量、障碍和平衡等多种因素组合的动态心理结构,个人能觉知的心理事件会影响个人于某时某地的行为,其内部关系组合会影响环境刺激的内化程度,进而出现不同的动力水平。个体行为动力水平在团体中,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更加交纵复杂,其作用更加明显。群体行为不能单从个人心理因素上来解释,而要全面地理解群体行为,就必须把自我置于群体关系中,通过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来研究自我问题[13]。个体需要通过系统地了解群体及其成员的各种标准,衡量其经验和效果,自我界定并选择有效的应对行为,需要个体与群体行为间的相互影响和内外一致性合力的过程。没有一个个体是孤立于群体之外的,对每个个体的认识和评价也是对其所属群体的认识开始的。个体的群体认同也是在认识到自己所属群体,共享某些价值、情感和行为模式的时候,更具有相应的共同的心理感受,这对自我评价和群体中的界定极其重要。
(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育机制的建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是以“五个认同”为理论路径,以“五共”为心理过程,以“心理空间”为驱力,以“心理场域”为行为动力而构建的教育机制,包括目标导向机制、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交互作用的互动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
1. 目标导向机制
人的整体性是决定两者可以整合的内在依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心理教育的目标在人的发展和塑造健全人格上一致,可以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目标,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心理教育两者的合力效应,构建“共育”的心理教育机制,实现目标导向的一致性。如针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不健全,缺乏实践指导和有效的抓手举措的问题,强调教学观察和体验的系统性,建构教学模拟体验课堂教学即“现场体验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学习效果。
针对个体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心理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一定的意识动机和意识行为方式之间构成稳固的协调关系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心理过程才能完美融合起来,实现“培育”与“心育”的有机统一。在我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教育要以“五个认同”为其目标导向机制的核心,贯穿每个个体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2. 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过程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融合是各个组成部分在共享和互利的目标下相互协调的过程。因此,在相互融合过程中,既不能扩大心理教育的外延,也不能随意缩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形成建构有导向、有重点的相互融合内容体系。心理教育不仅要深入人心地开展发展心理潜能的教育,更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之中。
建构两个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需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关注个人需求与社会要求相结合,将部分“心育”内容及方法融入“培育”内容之中,完善“培育”的内容,使其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建构“五个认同”为主要目标导向的心理教育模式及学科渗透途径,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发展及行为动力。二是关注国家意志与个人现实相结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构建趋向“培育”的心理教育内容体系,建构“共知、共情、共思、共忆、共行”的共育心理教育及课程内容体系。三是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与操作方案,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无缝接轨,实现相互交融。此外,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依托心理健康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人格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实施交叉融合培育。
3. 交互作用的互动机制
心理发展有赖于个体自我因素构成的自助系统和社会因素构成的他助系统的功能状况以及系统间交互作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心理教育的交互作用,形成合力育人效应,构建“以心培育,心培融合”的交互作用机制。
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人的健康人格,而“培育”是为了影响人的思想和心理,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健全人格。为此,以“培育”铸牢人的思想,以心理教育夯实心理基础,合力形成互动机制,发挥“培育”和“心育”的交叉优势和作用。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培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培育的心理健康教师教育课程培育体系,建立相互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体系。
作为个体的高级心理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诸多心理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4],离开了人内在心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就失去了内在的心理基础。“以心培育”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教育激发心理要素间相互作用,进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化与提升,需要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空间”即物理设计、人际互动、知识建构和生活体验等互动过程,增强心理体验与感受。
4. 评价与反馈机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教育机制。现实中的心理教育机制多以个体心理发展为起点,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主要目标,探讨社会适应。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是以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为其目标,引导和影响个体心理,使其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及时地自省,评价和反馈。
健全的人格是在个体先天机能的基础上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个体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一旦形成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通过评价和反馈可以获得“知、情、意、行”的完善和提升。如构建学习共同体,在个体与群体、环境的互动中探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方法,积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典型案例和教育经验,推动各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互动中相互积累的评价和反馈经验,让学习共同体成员在共创中共进,在共生中共创,在共进中共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在共创中共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引领心理发展的潜在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心理场域中的个体评价和反馈信息不断地完善和升华,评价和反馈也通过心理场域中的准物理事实、环境刺激和行为动力获得提升和发展。
四、结论
民族意识是以民族文化心理过程为基础的一个系统整体,是对民族的心理认知和心理体验的总和[1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反过来影响客观现实及其关系,它每时每刻都会影响、制约、调节人的每一个新的认识过程,影响每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育机制需要进一步挖掘心理教育的优势资源及积极因素,增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效果。
面对新时代,新发展,新格局,各民族人民不仅需要继续发挥已有文化的心理优势和特色,更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自觉主动地加以认知和践行,从而强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