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培养质量的三个着力点研究
2021-11-30尹万东
尹万东
(福州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 350116)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族学生依靠国家的各种招生政策进入到内地高校学习。内地高校如何在以前培养民族学生的经验、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升对这些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民族地区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以便他们毕业后更好地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立足点:整个学校要重视关心民族学生
民族学生,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升学,他们从全国各地考进自己理想的内地高校,从他们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整个学校对他们的重视程度有可能将直接影响他们四年的学习状态。学校对民族学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既系统全面又细致入微,真真切切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这才是学校和教师重视关心民族学生的立足点。
(一) 全面掌握民族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一般说来,他们的家庭经济都不太宽裕,有些学生家庭经济还非常困难。因此,他们一进入大学,负责他们的辅导员就应专门找他们单独深入谈话,认真倾听他们面临的困惑和问题,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是否困难,将困难学生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学校,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让他们正常报到,有必要时可以直接给他们一些临时困难补助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精准认定他们的贫困等级,全面讲解国家、学校对他们的资助政策,鼓励他们放下家庭经济困难的思想负担静下心来安心读书。
(二) 尊重支持民族学生的传统文化习惯
首先,符合民族学生生活习惯的食堂建设至关重要,食堂的环境、卫生、所处位置以及做出来的菜是否是他们爱吃的正宗味道,民族学生尤为关注;其次,学院、学校对他们的传统节日是否重视,民族学生非常在意,他们喜欢学院、学校举办他们本民族的春节晚会,喜欢学院老师陪他们过节,陪他们拉拉家常、叙叙愿景;再次,他们擅长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学院、学校能否适时给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展现拿手的歌舞、展示他们的特长,通过公开表演给周围的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合理制定民族学生的大学培养方案
各高校要针对民族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各部门通力合作,针对他们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等情况,制定出既能使大部分民族学生顺利毕业又符合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要求的培养方案,让民族学生在整个大学读书期间有章可循。由于民族学生的基础薄弱,学校为他们制定的培养方案与对内地学生的要求比较起来,可能带有一定的照顾意味,但这只是他们大部分同学顺利毕业的基本条件,学校肯定不希望他们拿培养方案当“尚方宝剑”,只会鼓励他们学得更好。
(四) 正确对待个别民族学生犯下的错误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发现,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内地高校的个别民族学生在校内发生这样那样的不愉快事情,处理起来方方面面的因素有时也确实会让校方头疼。但是,作为高校,千万不能以个别民族学生不愉快的事情否定整个民族学生群体,一旦事情处理完毕,也千万不能一直扩散甚至夸大发生在个别民族学生身上的事情,而是应该就事论事、实事求是,正面肯定民族学生整体的优秀,教育匡正个别民族学生的偏激与不理智,方法得当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遵纪守法方面的法制纪律教育,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学校的红线黄线给他们讲清讲透,让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提醒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仅凭一时冲动,而是应该三思后行,充分考虑事情的后果,否则就会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遗憾终身的不必要的麻烦后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校重视关心民族学生,将政策制定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让民族学生在爱的滋润下怀着感恩的心学习成长。民族学生很多都是在当地读完初中就考入内地高中班,15岁左右的年龄就离开父母背井离乡,内地高中4年每年只有暑假才能够回到家乡和父母团聚,他们的心灵深处,爱是断档的。内地高校对民族学生的大爱、厚爱,对民族学生的尊重、关照,对民族学生点点滴滴的温情、关怀,将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催人奋进的作用。
二、支撑点:教师要对民族学生因材施教
民族学生来到大学,专业学习是他们的根本任务。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他们的基本看法、教授方法和个人魅力等直接决定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启迪和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内心里不排斥民族学生
由于民族学生姓名的特殊性,有些教师一看到和汉族学生不一样的姓名,马上就联想到他们的基础很差,个别老师还会立刻回忆起他们曾经教过的民族学生,知道他们的接受能力比汉族学生差很多,于是,对这些学生马上就产生一种排斥心理。无疑,这样的做法是很不正确的。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说过:“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2]。每位教师都应坦然接受、主动贴近民族学生,尽快缩小和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善于发现每一位来自民族地区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鼓舞他们只要认真就能迎头赶上,尽其所能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二) 教学中想办法因材施教
子曰:“有教无类”。教师面对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就得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听懂教师讲授的内容(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首先,教师在备课中就应想到班级的民族学生,针对他们基础较差的现状,考虑到他们听课中某些内容会感到吃力,在课堂里就要提醒他们对课堂讲授的难点课后还要做哪些补习;其次,教师要对民族学生提出的困惑和问题不厌其烦,热心面对他们,耐心回答他们的疑问,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慢慢理解知识点;最后,教师要对民族学生整门课程的学习进行不断的督促和鼓励,督促他们不折不扣地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业任务,出现错误(哪怕是非常幼稚的错误) 都不要紧,大学本身就给了他们试错、改错的机会,用以前教过的优秀民族学生作为例子鼓励他们只要用心就能跟上并有可能学得更好。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对民族学生在知识点的理解上非常重要,有时说不定教师一句不经意的点拨,就能给民族学生带来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总之,教师要真正能让民族学生完全做到透彻理解而不是吃夹生饭不懂装懂,需要方法,需要爱心,更需要付出宝贵的心血。
(三) 课堂外尽可能感化影响
《礼记》 上有两句话:“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意思是说,教师有两种,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教师扎实的知识功底、勤勉的教学态度、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突出的学术成就是身为“经师”的安身之本,在课堂里给学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教师仁爱的做人准则、高尚的品德情操、宽阔的胸怀视野、奋进的拼搏精神、广泛的兴趣爱好却又是身为“人师”的立命之源,哪位教师具有哪方面的优点总能在学生中口口相传。秉高尚人格、有渊博知识、富工作热情、擅言谈技巧、愿亲近学生的老师,会有更多的学生追随者“亲其师,信其道”。身为教师,有时只需要给民族学生提供一个小小的平台,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他们前进,他们都会感激一辈子。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对于民族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现状,需要我们内地高校的教师正确看待他们的特殊性,明白造成他们理论基础薄弱的原因,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为他们倾注更多的精力,在交流中向他们表达更多的鼓励,在课余时间给他们准备更多的“小灶”,用更适合他们的方法、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浇注他们渴望知识、渴望进步、渴望成才的焦灼心灵。
三、关键点:民族学生本身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内生动力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上述学校重视民族学生、老师对民族学生因材施教,对于提升民族学生的培养质量来说,都属于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真正的实质性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说来,内地高校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关键还取决于他们自己。引导民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剖析自己、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最为重要的。
(一) 正视自己,勇于面对基础薄弱的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确实与内地省份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有的提前进入预科班和内地高中班学习,但这些都很难短时间内弥补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此,对于基础薄弱的问题,民族学生无须埋怨,无须自暴自弃,只须正视,只须自省自强,要能够非常清楚自己与内地学生学习基础到底存在多大的差距,“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同时,他们也应该欣喜地看到,在国家重视下,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已经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 鞭策自己,最大限度挖掘个人的潜力
民族学生来到内地高校学习,与内地学生朝夕相处后,发现差距才能刺激他们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力。对于潜力问题,美国学者詹姆斯研究发现,普通人只开发了他蕴藏能力的10%,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半醒着的,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对于每个人潜力的挖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又是说着容易做着难。民族学生要想尽快缩小与内地学生的差距,尽早脱“贫”“智”富、后来居上,就必须摒弃安于贫穷的传统观念,甩掉安逸简单的生活习惯,把自己的惰性、平庸和“等靠要”逼走,把自己的拼劲、韧劲和睿智逼出来。不完全指望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不轻易免修专业的核心课程、不重度依赖学校的考试照顾政策,在不影响毕业的前提下,对于自己畏惧的课程,多重修1次就多1次考试和补考机会,就多1次加强认知、加深理解的机会,是对自己前程绝对负责的理性行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用自己的努力克服思想上的困难。在学业上打破砂锅问到底,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理清楚、想明白,切忌差不多就行和马马虎虎得了,勇于突破学习中的困境和瓶颈,不断提高自己拼搏的小目标,用自己的洪荒之力一点一滴提高自己。
(三) 充实自己,自觉提高个人的素质能力
尽管民族学生总体说来朴实、开朗、热情,但他们受到生长环境和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活中,而更喜欢和本民族的学生聚集活动,形成较为固定的活动群体”[3],这就导致部分民族学生不注重向汉族学生学习,不注重提高个人的素质能力。对此,学校尤其是负责他们的辅导员要引导、帮助他们自觉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创造条件、给出机会让他们提高组织、协调、沟通、管理和领导能力,通过交代具体任务培养他们看待事物、判断趋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的生活不拘泥于民族学生小圈子,见贤思齐,在提高素质能力的过程中过得充实、有意义并能够找到成就感、愉悦感。切实提高民族学生的素质能力,不能只是喊口号、讲空话,而是要从细节、从小事着手,真正落细落小落实,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做事的能力和水平。
(四) 规划自己,清醒认识个人的使命责任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是内地高校民族学生融入以汉族学生为主的群体、与汉族学生打成一片的法宝,而“我要往哪儿去”却又是民族学生毕业就业、职业生涯规划重点考虑的问题。来内地求学的民族学生,他们初中毕业来内地读书时就已经在当地经过重重考核、层层选拔,毫无疑问,民族学生在他们的家乡肯定是优秀的。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内地求学,表面来看是他们每个人、每个家庭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却又是带着民族地区的重托和期望,冀望他们学成以后回到当地,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出谋划策。为此,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激发他们学好专业、学到真知最好的催化剂和润滑剂。
有人说,“人决不是一个可以完全依据外在力量便必然地被塑造为某种必然的东西。人实际上是一个由其内在能动性推动的趋向于无限多种可能发展的生命创造体”[4]。打铁还要自身硬。内地高校民族学生,除了最大限度地把自身潜藏的能量挖掘出来、释放出来外,还应在与周围同学的朝夕相处中、在对内地发展的耳濡目染中、在对真实自己的深刻剖析中、在对自己的提高提升中、在对未来的长远规划中自觉发现差距、激发动能、充实武装,使自己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