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眼六千年
——评徐杰舜教授主编《汉民族史记》

2021-11-30罗彩娟蓝尉铭

贵州民族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徐先生风俗族群

罗彩娟 蓝尉铭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徐杰舜先生的《汉民族史记》 (九卷本) 于201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不仅是徐先生长达50年深耕汉民族研究的结晶,更是学术界的一件盛事,引起广泛反响和一致好评。该书的出版,得到了杨圣敏先生和郝时远先生的鼎力推荐,该书无论是对民族学、人类学乃至史学等学科,都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学术著作,都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1965年在三江的文化震撼,让徐先生萌发起对汉民族研究的强烈兴趣。“被学术界忽视了的汉民族研究”[1](P3)令徐先生惊讶又遗憾,为此,他蓄力50多年,只为填补汉民族研究的空缺。徐先生用生命去做学术的精神让我等后辈深感惭愧,1998年,他为中央统战部写《世纪之交调整中国民族政策的思考》,写出了高血压;2010 年—2012年,他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写《中国汉族通史》,写出了糖尿病;2012年—2017年,他为写《汉民族史记》,写出了黄斑病变,中途两度休克被紧急送医[2]。徐先生对学术的赤子之心,为学术呕心沥血,值得我辈学习。

523 万字的《汉民族史记》,是徐先生为汉民族立下的一块丰碑,也是其“献给全球华人”的一部巨著。在《汉民族史记》卷首语中可见徐先生在汉民族研究上如同马拉松一般的学术历程:

笔者积五十余年汉民族研究之力,有幸成为汉民族历史的建构者,才可能有《汉民族史记》之大成。九卷本的《汉民族史记》,是笔者从1962年开始进入汉民族研究,1979年底开始撰写《汉民族发展史》,1985年出版《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1992 年出版《汉民族发展史》;1996年建立广西民族学院(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与学术团队……通力合作,吸收了二十多年有关汉民族研究的学术成果后完成的[3]。

徐先生在该书的《总后记》中说:“《汉民族史记》不能是我过去所撰和所主编著作的简单相加,而应该吸纳新观点,补充新资料,进行新整合。”[4]他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反思与再反思,力求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汲取学术界的新成果,全面充实《历史卷》,提炼《风俗卷》,新撰《族群卷》 (上、下) 《文化卷》(上、下) 和《海外移民卷》 三个板块,在内容上、结构上进行拓展和创新,又一次实现其学术上的自我超越。

冯天瑜为其作序,指出这套书有三大可观之处:一是积跬步致千里的集成之作,徐君自1962年萌生从事汉民族研究的志向,半个世纪以来,持之以恒,作学术“长征”,成果迭现,而《汉民族史记》为这一系列研究的升级版;二是跨学科之法,《汉民族史记》充分发挥跨学科之法,以历史、族群、文化、风俗和海外移民五个部分,立体地展示汉族多样化的历史画卷;三是《史记》式结构,采取了《史记》式的叙事结构,突破王朝述史的框架[5]。

徐先生在“卷首语”中提到建构《汉民族史记》编写框架的过程中对近代通史范式的反思:

如何呈现泱泱汉民族的历史?是按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中,中国史学界所形成的通史范式来呈现?还是按太史公司马迁所开创的汉民族史学传统结构模式来呈现?我们反复斟酌、反复实践、反复比较,在历时近五年的研究和撰写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近代通史范式的刻板性、束缚性和浅薄性,越来越体会到传统结构模式的生动性、开放性和深刻性[1](P4)。

带着这样的一种反思,徐先生推陈出新,突破历史王朝的框架,按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将汉民族的史学传统与传统结构模式相结合,使《汉民族史记》的叙事取向彻底摆脱了近代通史叙事范式的“刻板性、束缚性和浅薄性”,塑造了该书叙事的“生动性、开放性和深刻性”的特征。徐先生这样别具一格的叙史方式,也让民族这个概念得以落地,因此被认为是既回归了传统,又超越了传统[6]。李菲指出该书九卷在学术上的三大创新与超越:“其一,兼汇两‘汉’,一‘汉’是民族史学科背景下的汉民族和汉民族史的研究,另一‘汉’是人类学学科背景下汉人的社会研究;其二,填补中国民族史研究空白,长期以来,由于国体和主体的原因,汉民族史的研究被消融于中华民族的研究之中,因此该书卷填补汉民族史研究的空白;其三,超越汉民族思考中华民族,汉民族研究的意义是提供一个样本,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过程,也折射出中华民族从多元向一体进击的历程。”[7]该书可谓是:“尽古今之变,达人事之宜,指论明确,使后人无复可以置议。”[8](P86-87)因此,《汉民族史记》的出版,是汉民族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徐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学术马拉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总论部分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徐先生的学术思想、研究脉络以及主要观点,徐先生将汉民族放到中华民族视野中去研究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和结构,对话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1]。他用规律论、过程论、结构论和整体论四论构建汉民族史,即按照民族发展规律来建构汉民族史的同时又清楚地把汉民族怎样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展示出来,在结构上呈现出一体多元的状态。从整体论来看,把汉民族当作中国各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也可以从中窥见中华民族的未来将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多元一体[9]。因此,建构汉民族史,必须把其放在中华民族、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范围去理解其形成和发展。徐先生对汉民族的研究也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以及政府的双重认同,这也是对其半个世纪以来所建构的汉民族史研究的肯定。

如果说司马迁对于汉民族文化源头“五帝时代”还仅仅是作为“传说记忆”来书写,或者说仅仅是一个推论,那么《汉民族史记》则证实了“五帝是一个历史时代”,并且进一步确定了“五帝时代的坐标”[1](P151)。因此,《汉民族史记》打破了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传统观点,把汉民族的历史往前推进了1000年,是这套巨著的重大贡献,让我们透过九卷本《汉民族史记》,一眼可看汉民族600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族群史、文化史、风俗史、海外移民史。

一、历史卷(上):一眼可看汉族完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图景

历史对一个民族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作为一种无形的纽带,把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民族的人们联系起来,以此维系社会的认同感;它还可以凝聚和塑造某个民族或族群的人文性格[1](P3)。徐先生将汉民族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分为汉民族的五帝时代、汉民族的起源时代、汉民族的形成时代、汉民族的发展时代四个阶段。在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时代,分别经历了三部曲。汉民族形成的三部曲:先秦时期,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是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部曲;春秋战国,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是汉民族形成的第二部曲;秦汉时,华夏民族在“大一统”中发展、转化为汉民族是汉民族形成的第三部曲[1](P295)。汉民族发展的三部曲:其一,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北方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在与汉民族交往互动中完成民族融合,同时,汉民族大规模南迁内迁,汉族也融合了蛮、俚、僚等族的一部分,汉民族在与南北少数民族的融合中完成了第一次大发展,形成了新的汉民族;其二,宋辽夏金元至明清时期,在宋辽夏金元时期汉化了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又在两宋到明清时期融合了大部分满族,汉民族的雪球也随之越滚越大;其三,在近代史时期,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汉满两族双向的互动过程中部分满族被汉化,鸦片战争后民族概念的引入破除了中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民族融合以汉化为主流开始扭转为中华民族的大方向[1](P386)。汉民族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中,清晰、系统地体现了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程,也呈现出从华夏民族到汉民族再到中华民族的三个历史链条。

总的来看,在汉民族形成时代,还特别注意到从宏大的视野讨论汉族如何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民族融合经历的几个大阶段,都以少数民族融入到汉族为主流。同时还强调了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成分。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里提到:汉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核心,大量吸收了其他各民族的成分,同时,也不断给其他民族输入新的血液,为后来的中华民族增加了新的多元因素[10]。在发展阶段,转向论述了以中华民族意识的崛起,不仅仅强调汉族,注意到了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徐先生对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历程的这些论述就是最好的注解。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独立于其他民族而发展壮大的,汉民族就是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成分,在一体中经常在发生混合、交杂的现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了一个“混血儿”的世界最大的民族——太阳民族或者海洋民族。历史卷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过程和历史事实,也表明了汉民族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一个样本。

同时,“汉民族上下6500多年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连绵不断历史,向人们传达了汉民族历尽艰辛的苦难历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这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振兴无疑是一个精神支柱。”[3]通过《汉民族史记》 (历史卷 上),我们一眼可看汉族完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还可以了解到汉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并能从从中汲取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

二、历史卷(下):一眼可看汉民族区域历史的历史图景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对我国民族结构和民族关系的生动表达。同样,在面对汉民族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的时候,徐先生不仅向我们描绘了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画卷,还注意到了在这个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中多元性的存在。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贯穿全书始终的脉络,尤其在历史卷(下) 这一卷中表现最为突出。因为,透过对汉民族各个区域历史的勾勒描绘,正是对汉民族一体多元的充分展现。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咨其风土,考其区域。”[11]区域被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历史建构,在不同的历史过程中,由不同人群应不同的需要而产生的工具与多层次的观念[12]。因此,区域会根据地理环境、社会经济、语言风俗等差异而产生动态变化。汉民族遍布于华夏各个地域,每一个区域,生态都独具特色,历史都源远流长。因此,徐先生分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等七个区域,来呈现汉民族样态鲜活而多彩的区域史[13](P1)。在《汉民族史记》 (历史卷下) 中,徐先生将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相结合,从历时性的角度详细地描述汉族在远古、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向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七个区域迁徙和发展历史的基本线索;又从共时性的角度梳理各个区域汉族发展地族群结构以及基本特征。从族群结构来看,分为单一层次类型、双层次类型以及三层次类型,如华中、华北、东北汉族的族群结构都属汉族各人文地理区中层次单一地类型,华东、西北、西南汉族的族群结构都呈双层次类型,华南汉民族汉族的族群结构是最复杂的,可分为主要族群、亚族群以及族群三个层次。从基本特征来看,华南汉族族群有海洋情结、华东民风重教、西北民风朴实、西南民俗喜辣、华中沉淀楚风、华北尚武成风、东北民风粗犷。徐先生对汉民族区域的划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区域史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他提供了丰富的田野资料,从而说明地理区域、族群结构、族群基本特征之间多样性的关系。

在整体论的观察之下,将区域史研究置于国家的大背景之下,总结出区域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动态文化观念,并对区域族群结构和特征有了更为具体地认识。徐先生在汉民族区域史的构建中,突破了自然地理范围的限制,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一眼可见汉民族区域发展地历史图景,清晰地看到汉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地进程,同时又有一体多元地存在,总结出区域内的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多样性的区域特色。

三、族群卷(上、下):一眼可看汉民族族群的多元性、文化的多样性和认同的一致性

20 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西方族群概念和理论的引入和使用对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徐先生作为汉民族研究的开拓者,将族群理论引入汉民族研究,于1999年主编出版的《雪球—— 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中,以人类学的族群理论探讨汉民族的族群结构与人文特点,则使汉民族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上都同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14](P3);在2002年《论族群与民族》一文中对族群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族群与民族进行了区分[15];在2005年《族群结构简论》一文中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探讨“族群结构”问题,对人口众多的汉民族族群结构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其价值取向在于:从结构的角度解剖民族共同体,从结构的深层次认识民族的整体性,从结构的可变性把握民族过程等[16]。这一探讨丰富了族群理论,也为族群研究提供了一个实践案例。徐先生几乎走遍中国各个有特点的汉民族聚居地,考察当地语言特点、族群形成的历史记忆、性格特点等,收集了大量的田野资料,并总结出各族群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人文特征。

很多民族史著作有一个特点,就是关注民族而忽视“人”。而徐先生则是注意到了民族与“人”的关系,并着眼于人,抓住汉民族这个群体的共性和特性,阐释其特性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在特性中保留共性。汉民族的族群结构呈一体多元的特征,其原因在于汉民族在起源、形成和发展阶段的多元性。因此,徐先生将汉族族群结构按照方言、地域、大城市以及风俗习惯为特征划分为41个族群。其一是以方言为特征划分的族群,如客家人、广府人、闽南福佬人、桂柳人等;其二是以地域为特征划分的族群,如湖北人、湖南人、江西人、陕北人、河湟人、河北人、河南人等;其三是以大城市为代表划分的族群,如北京人、沈阳人、哈尔滨人、大连人、杭州人、温州人、宁波人、南京人、苏州人等;其四是以风俗习惯为特征划分的族群,如疍民、广西的“高山汉”、贵州的屯堡人等[17](P14-15)。虽族群众多,但风格各异,人文特征明显突出。

徐先生从微观入手,描绘了一幅汉民族百景图,生动形象地将汉民族各个族群刻画出来。这些族群在他笔下就是一个“江湖”,有代表大城市人文特征的族群,如京味、善侃又傲慢的北京人;草根、混搭又乐呵的天津人;精明、海派且爱面子的上海人;有风尚习气浓厚的族群,如从刀客文化中孕育出冷娃性格的关中人;有尚武出将、南北相融、重教重男的天水人;有饮食独具地域特色的族群,如湖广情结、抱团意识、嗜食辣椒、根性刚烈的湖南人;为天下先、嗜食生猛海鲜、讲迷信重意头、做生意崇商重利、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广府人;随遇而安、诙谐乐天、“死仔”义气、米粉情结的桂柳人;也有相对“边缘”且融合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小族群,如在水上生活,风俗独具且信仰庞杂多样的疍民;以孝为先、带有军人气质、留存明朝遗风的屯堡人;以“干沙米”为主食、住吊脚建房、养年猪“抢头水”过大年、信土医“打灯火”治病、三代同堂注重家族纯洁、糅和儒道释创魔公教的高山汉[17]。汉民族的不同族群,正如同“雪球”上的“雪花”,虽然形态各异,但随着“雪球”的滚动,都凝聚成一个整体,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的现状。汉民族内部不同族群的形成过程,传达了这样一种价值观:“汉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人文性格,向人们传达了汉民族复兴的巨大潜力。这对中华民族的振兴无疑是无穷的榜样。”[3]

总而言之,汉民族具有结构的整体性,因此,无论汉民族内部有多少个族群,其结构多么复杂,但是从整体性来看,汉民族是一体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认同,其内部具有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才构成了汉民族这个整体。而汉民族在迁徙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周围的少数民族进行互动、磨合、整合和融合,才形成了今天方言各异、人文特征独具特色等多姿多彩的汉民族文化。透过《汉民族史记》族群卷,我们一眼可看汉民族族群的多元性、文化的多样性和认同的一致性。

四、文化卷(上、下):一眼可看汉民族文化史沧桑而又连绵的历史

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指的是任何足以影响文化内容或文化结构的变化[18](P12-13)。文化变迁是一个“文化过程”,有了变迁就有了历史,而文化史就是记录文化变迁的专门史。为了更好、更全面、更接地气地考察汉民族文化演变的历程,徐先生从文化变迁的理论出发,建构汉民族文化史。

在对汉民族文化史的分期进行划分时,徐先生提出要注意五个原则,其一,注意中国历史对汉民族文化史的观照;其二,注意汉民族文化史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其三,注意汉民族文化史在中国文化史中的位置;其四,注意汉民族本身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与汉民族文化史的关系;其五,注意把握汉民族文化本身发展变化的生命规律[18](P1)。他还依据这些原则,将汉民族文化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和七个时期,即史前汉民族文化起源、先秦华夏民族文化凝聚、秦汉到民国汉民族文化发展三个时代;文化底蕴、文化凝聚、文化定型、文化融会、文化变古、文化重建、文化开新七个时期。同时总结出这七个分期的特点,汉民族文化的五个来源——炎黄文化、东夷文化、苗蛮文化、百越文化和戎狄文化,五大文化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了汉民族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底蕴是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表达,建构汉民族之魂。在构建华夏民族的历史演进中,先后形成的夏文化、商文化、周文化和春秋战国文化凝聚,构建成了汉民族文化的前身——华夏民族文化,并且从多元走向了一体,完成了文化汇聚。在秦汉“大一统”整合文化的大背景之下,从秦到汉尊儒兴学的文化变革构建了汉民族文化定型的态势。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是汉民族文化的巅峰时期,至今遍布世界的“唐人街”可见唐代汉民族文化之辉煌。被誉为“东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宋代在文治盛世中完成文化变古,整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以“文治盛世”的风貌呈现在世界面前,在元明被征服、被统治的大变局中汉民族完成了文化重建,从清到民国的革命中,在这样的大席卷、大冲击、大动荡中,汉民族文化完成了文化的革新。汉民族文化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如先秦时期的多元性和奠基性;秦汉变革性和儒化性;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巅峰性和开放性;宋代的变古性和重文性;元明解放性和跨文化性;清朝到民国的转型性和革命性。徐先生用三个时代和七个时期勾勒出一幅跌宕起伏而又波澜壮阔的汉民族文化图卷。

“先秦时期构成了汉民族文化的底色,到了秦汉,汉民族文化初步定型,但不是一成不变,有多样的表达和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接着是唐宋元明清,各有各的特征。及至近现代,汉民族文化又是一个开新的过程,这个过程迄今为止还没有结束。”[19]在文化变迁的视阈下,汉民族文化从形成到凝聚再到定型,定型之后又出现新的重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不同民族发生碰撞、磨合,在保留自己特色文化的同时又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特质,具有兼容性、传承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所以,通过阅读《汉民族史记》 文化卷(上、下),我们一眼可看汉民族文化史的分期、文化底蕴(来源)、文化凝聚、文化定型、文化融汇、文化变古、文化重建、文化开新的沧桑而又连绵的历史。从汉民族文化的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到其文化的张力和生命力。汉民族文化的开新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进入21世纪的汉民族文化,又将在新一轮洗礼中展现其独特魅力。

五、风俗卷(上、下):一眼可看汉民族风俗文化演变的图像

风俗是一个民族的标志,风俗的特点也是在行为方式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地方[20]。徐先生在三江对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感到文化震撼,让其感受到少数民族生活是如此的丰富而生动,从武义到三江,又从三江到武义,让其深刻体验到了“风俗”两字的内涵[1],这也为他对汉民族风俗的研究种下了一粒种子。而风俗卷便是其种子开出的绚丽之花。徐先生从微观史学入手,将碎片化的小历史以口述史的方法展示在众人面前,使得在宏观叙史背景下不被重视的民间风尚习俗以大篇幅得以重现,也使得汉人的社会历史更加生动,也更加接地气。

在汉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从逐渐形成到慢慢发展,基本定型之后又经历了重构和整合,实现了从古代风俗到近代风俗的历时性转变。汉民族的风俗演化从先秦开始,到民国时期经历七个分期。农耕文化孕育了先秦的风俗文化圈,随着夏历的出现,中国岁时礼俗开始萌芽,处在这一时期的汉民族先民也在风俗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实现从野蛮向文明的转型。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采用相当严厉的措施“移风易俗”,两汉继承秦王朝的做法,继续以政权干涉风俗,经过两汉的大力整肃,各地风俗出现趋同的大势,也使得汉民族风俗在这个时期基本定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化大碰撞、大交融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人口迁徙频繁促进民族融合更为深广,汉民族吸收了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佛教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与本土的道教一同传布弘扬。这一时期也是佛教和道教普及最兴盛的时期,宗教因素对汉民族风俗起到重构的作用,使得其风俗呈现兼收并蓄的开放特点;隋唐时期汉民族风俗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南北风俗的冲突,胡化、汉化及胡汉在不断互动中发展,胡汉混血的民族融合冲破了胡汉风俗的壁垒,也淡化了两种不同风格的界限,使得其风俗呈现万象共生的开放、创新的社会风气;宋元时期国家的再次分裂,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批汉民族被派遣到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不同民族交互杂居的现象,这样的民族交流、交融又重构了汉民族风俗;明清时期一反“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信奉“农商皆本”,汉民族风俗呈现出“别开生面”的时代风采;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在“西俗东渐”潮流的推动下,汉民族风俗出现从古代到近代风俗转化的伟大转型[21]。从汉民族风俗孕育到形成,再到重构和整合,最后转型的过程中可见先秦的原始又神秘,秦汉的迷信而濡化,魏晋的叛古又多元,隋唐的开放而奢靡,宋元的逾制又尚节,明代的重商而趋新,清前期的人本又重商,清后期的非衡而洋化,民国尚奢又非衡等特点。此外,徐先生还讲每个时期的风俗生产、生活、立意、信仰等板块,每个时期独具一番特色,可谓是细致入微。汉民族的风俗在长期发展的历程中,与各个民族交往互动,吸收了多个民族的特色,才慢慢形成别具特色的风俗。

总而言之,汉民族的风俗从先秦的孕育,到民国的别开生面,中间经历了多次重构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地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互动,并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推动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这七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只是其风俗演变的一般规律,并不能涵盖其风俗发展变化的所有特点。进入21世纪之后,汉民族风俗又将迎来新的面貌,也随之出现新的整合和建构。总结汉民族过去的风俗形成以及其特点,分析其发展规律,解构其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反思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风俗卷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民族风俗文化由野而文、俭奢互变、汉胡相杂、礼俗互动演变的文化图像。

在文化卷和风俗卷中可见徐先生突破近代“通史”范式,超越民族史视野,将汉民族史与汉人社会的研究相结合,在跨学科框架中进行新“史记”的当代探索,以王朝叙史框架为核心的近代“通史”的刻板之处在于重政治而轻文化,因此留给文化、风俗的叙述空间十分有限,从而将文化、风俗等内容推向了边缘地位[7]。在《汉民族史记》中,他将文化、风俗等内容重新定位,并引入“口述史”和“新史学”等理论方法,将文化卷、风俗卷的篇幅提升到与历史卷、族群卷同等重要的结构位置,兼汇汉民族和汉人社会的研究,关注到那些自下而上的、碎片的、民间的“小历史”。[7]总而言之,徐先生对民间文化、风俗的研究,从大量的田野材料之中推陈出新,其构思可谓是十分巧妙,文化卷与风俗卷亦雅亦俗,相得益彰。

六、海外移民卷:一眼可看汉族海外移民发展的历史轨迹

徐先生借助华侨华人史的学术高地,构建2000 多年的海外移民史,描绘了一幅大气磅礴的海外移民路线图,展现了一个为全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太阳民族”或“海洋民族”。因此,海外移民卷的研究是《汉民族史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先生总结20世纪初人类学进入中国之后学者们对华人研究的特点,他将其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初,华人人类学的两个特点为家国情怀和社区研究,即学科的发展要与国家存亡的历史进程相结合,为国家现实需要而服务,重塑民族自信心,并对村落社区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社区研究范式;20世纪中期之后,华人人类学研究的特点转变为国际视野和跨学科,在国际视野的大趋势、大背景之下,构建超越社会研究范式的区域研究,并突破禁锢,实现跨学科合作,推动华人人类学进一步发展[22]。海外移民卷是徐先生攀登高峰的最后一跃,也是集大成之作。徐先生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将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地理学、华人华侨学、航海学等学科相结合,汲取华人华侨史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方法论上不断吸取各学科有益的养料,最终实现学科创新。

徐先生将汉民族海外移民的历程分为五个时期,即萌动、开启、初发、曲折发展以及大发展时期[23]。汉民族的海外移民在从先秦到秦汉的萌动中开始走向海洋,走向世界;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进入开启时期;五代十国是汉民族的第二个大移民时代;从明朝到清朝前期结束是曲折时期,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把汉民族推向了海外移民的第一个高峰。最后阶段是1840年以后,汉民族海外移民进入大发展时期,这时汉民族移民走进美洲、走进欧洲、走进非洲、走进大洋洲。《汉民族史记》系统地描绘了一幅汉民族走向世界的路线图,并回应了“安土重迁”的汉民族“冒百死”“下南洋”的原因实际上是一种生存策略,是汉民族人民安居乐业的梦想,他们期待迁入地比迁出地更安居乐业[23](P30)。也可以知道汉民族迁徙海外的原因和路线,以及定居之后如何传承汉民族文化,把汉民族文化带到居住地,并形成一种新的汉文化。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窥探汉民族海外移民的大进程,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可分为三大阶段,分别为从夏商周三代到秦,再从两汉到清代,而后是辛亥革命直到当下,即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是从多元融合走向华夏一体,再从民族互化到汉化成为民族融合的主流,最后从以汉化为主流转向中华民族认同[23](P88-94)。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正是汉民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文化表达,从中可以窥见汉民族海外移民历史的长期积淀[23](P95)。

那么汉民族海外移民为什么能对汉民族有高度认同?这归因于汉民族长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天下观、人和观、文化观、勤俭观、风俗观等文化价值体系。这些文化价值体系中蕴含的共同情感记忆,使得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习惯,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使得汉民族内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有如此强烈的民族认同,才使得海外华人华侨从“离散”到“回归”。《汉民族史记》的海外移民卷让我们能够一眼看到汉民族海外移民的萌动、开启、初发,以及从曲折发展到大发展的历史轨迹。正如徐先生所言:

汉民族从一个原生民族的形成,经族群、文化和风俗的内涵发展,又几经凤凰涅槃,不断重生,直到海外移民,融入世界。《汉民族史记》从第1卷到第9卷,向世人展示了汉民族发展的路线图和历史文化图像,也呈现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记忆和未来走向[19]。

献给全球华人的巨著《汉民族史记》九卷本无疑是汉民族研究的一个顶峰,是徐先生半个世纪以来深耕汉民族研究的成果,透过这套巨著,我们一眼可看汉民族上下6000多年来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连绵不断的历史以及族群史、文化史、风俗史、海外移民史,也从中窥见海内外的汉民族在不同的发展路线对民族的认同以及其民族的凝聚力。徐先生用雪球比喻汉民族的形成过程,雪球是一体的,雪球上面又有很多雪花,这些形态各异的雪花又是多元的,这样一个形象的表述为汉民族内部的族群关系提供了一个范式,同时也为中华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案例。1989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将是一个百花争艳的大园圃[10](P21),他将中华民族就是一体,百花齐放的大园圃就是多元,2014年5月举行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在会上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24]。在掰开石榴的时候,就可以发现里面的石榴籽是紧致地抱在一起,从石榴这个隐喻当中,也可以看到团结和凝聚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雪球”如何发挥出它更大的张力和凝聚力,如何与中国各民族一起走向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和伟大复兴,将是任重而道远的新课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任何民族都逃避不了全球化的冲击,单一民族的力量也无法抵抗全球化的大趋势。同样,汉民族也同样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在国际视野下保持其凝聚力、向心力?如何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如何实现其文化的“转型”?汉民族任重而道远。汉民族研究不仅在于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对汉民族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和特征等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系统地研究,呈现一个学术建模被建构起来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可折射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程,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个经典案例,这也是汉民族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将《汉民族史记》放在徐先生整个学术思想脉络中去考察,可见其学术思想的穿透力,也为学术界重新思考汉民族、中华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具有想象力和冲击力的经典案例。因此,在全球化世界格局的今天,徐先生在建构人类命运同体的理念之下研究汉民族的宽广胸怀让人叹为观止。可以说,在这样宏大的视野下,徐先生献给全球华人的《汉民族史记》 九卷本是汉民族研究的又一座高峰!通过这套巨著,我们一眼可看汉民族上下6000多年来起源、形成和发展连绵不断的历史,以及五彩斑斓的族群史、文化史、风俗史、海外移民史,这不能不叫人拍案称奇!

猜你喜欢

徐先生风俗族群
太平风俗美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很久
跟踪导练(四)4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