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模式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2021-11-30李芳
李芳
(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浦东院区,上海,200001)
临床医学中认为心理疾病状态和精神方面疾病状态,是精神科患者的主要特点。通常情况下,患者受心理和精神2个方面的影响,其睡眠质量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失眠症状的发生,这种情况不利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1]。同时,不良的精神状态还心理状态,对患者的病情的改善有着不利影响。所以,想要提高精神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必须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合理的改善,这也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精神科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的方式,探析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质量的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浦东院区收治的精神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40.37±5.78)岁,病程1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3.52±1.47)年。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0.12±5.39)岁,病程1个月至6年之间,平均病程(3.45±1.37)年。2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将常规护理模式应用到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性格特点,同时对患者接受质量的方法进行了解,以便进行针对性护理。另外,加强患者休息不良方面的护理。由于患者休息不良状况下,会产生较多不良情绪,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所以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则使用PDCA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收集患者的所有资料,并对患者的个性、疾病特点、具体情况、治疗方法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进行系统的评估。同时为了对患者内心深处的了解更加彻底,护理人员还要报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2]。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了解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同时还要为患者解决存在的疑虑,根据交流了解到的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其次,在对患者采取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实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护理工作开展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对问题见改善,并将完成改善的护理措施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并进行加强,尤其是护理措施应用频率方面,更应该进行提高。另外,在患者接受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进行有效的解决,并了解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护理和干预。依靠这种护理模式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仍需继续改进,直至实现预期目标。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护理后,使用医院自制的患者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患者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使用数字分值的方法,每个项目5分,总分50分,共计10个项目,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低于22分说明患者无睡眠质量,30~39分之间说明患者存在中度失眠质量问题;评分≥40分,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且睡眠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该指数主要对患者睡眠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评价,同样采用评分法。分数越低说明睡眠质量越高,反之分数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 接受PDCA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在30~39分的患者有2例,所占比例为(6.67%),≥40分的患者有3例,所占比例为(10.0%);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在30~39分及≥40的患者分别有6例、7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0.0%、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评分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期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药物催眠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心理状态异常情况和精神状态异常情况,对精神科患者的影响较大,其睡眠质量会逐渐下降。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那么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对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但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不同[3]。所以,想要改变患者的睡眠质量,就需要对护理模式进行改善,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表明,采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观察组,其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在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质量的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对患者睡眠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