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桂颖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经验

2021-11-30魏长龙刘桂颖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刘师白豆蔻生石膏

魏长龙 刘桂颖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 310005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冒后咳嗽(post-cold cough,PCC)由感冒引起,在感冒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最常见。PCC虽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频发持久的咳嗽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西医对于PCC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2],常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酮替芬、右美沙芬等[1],可能出现嗜睡、口干、食欲不振、心悸、恶心等不良反应[3]。有研究表明,中药治疗PCC能够改善核心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易耐受[4]。刘桂颖主任是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笔者有幸曾跟随刘师抄方学习,现将刘师运用中医药治疗PCC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是感受风寒、风热等邪气起病,邪正交争,可有发热、鼻塞流涕、头痛等表证存在,病程较短,但发展至PCC时,邪气已减,邪正交争之势已不剧,表证基本消失。PCC既非外感咳嗽,也非内伤咳嗽,应属患者不慎罹患外感,由于治疗不当(如过度使用抗生素)、素体肺气偏弱或起居饮食不当[5],外感表证解除而遗留咳嗽、久而未愈。其特点为咳嗽呈痉挛性,可伴咽痒,可因冷空气、运动、烟雾等刺激性气味诱发,时发时止。刘师认为这些症状都是“风善行而数变”“风盛挛急”[6]“风性轻扬,易袭阳位”的表现,此时邪气以风为主,寒、热、湿等表现尚不突出,因此PCC当属“风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PCC发病的关键是感冒后患者正气虚弱,无力御邪外出,导致风邪留恋,邪犯于肺,肺失宣降。“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开泄”,凡寒、热、湿外邪等均可依附风而侵犯正气虚弱之人体。风邪夹带其他邪气留恋于内,易产生诸多病理产物,如痰、瘀;邪气留恋日久,又可耗伤气血,正气更虚,正虚邪实,导致咳嗽缠绵难愈。

2 治则治法

2.1 风邪留恋,疏风为要 刘师认为,PCC发病关键在于风邪留恋,故在治疗该病时,疏风解痉是重中之重。“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也”,疏风药主要选荆芥、防风、蝉蜕等轻清之品,辅以川芎,以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7]之意。《临证指南医案·咳嗽》曰:“若因于风者,辛平解之。”[8]荆芥、防风二药味辛,性微温,药性平和,尤适于风寒咳嗽,配伍连翘、生石膏等,也可疏散风热,是刘师临证最常用的疏风药。此类患者正虚为本,过用疏风之品,可使肌肤腠理开泄过度,可伤表、伤阴,因此其他药性强劲的疏风之品当慎用。若咳嗽较剧烈,呈痉挛性,则可加用僵蚕、地龙等虫类药,既可搜剔留伏之风,又能加强通络祛瘀之效,对于咽痒者,尚有止痒之功。

2.2 痰热诸邪,应除尽除 金代刘完素[9]提出:“寒、暑、湿、燥、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除外感之热邪、湿邪,继发之痰瘀,因患者体质不同,很多患者本身也可有湿、热、瘀、痰等内生邪气,这些邪气都会影响肺气的宣降,需应除尽除。若见患者出现舌苔厚腻、困乏、食欲差,为湿邪较盛,刘师认为,此病之湿,以中上二焦为主,当以健脾化湿、芳香化湿为主,常用茯苓、白术、白豆蔻、藿香、佩兰治之。若患者出现舌红、身热、咽痛、痰黄黏等热邪较盛之像,治以连翘、黄芩、生石膏、芦根等。刘师擅用生石膏疗肺疾,认为生石膏性虽寒,却有透邪热外出之功,常配麻黄、杏仁、甘草使用,无伤中焦之虞。舌紫暗、舌下络脉青紫、口唇紫绀等为瘀血阻肺之征,常用丹参、郁金、橘络、桃仁等活血通络。虽此病通常无痰,或咳少量白痰,也不可缺少化痰药,常用陈皮、半夏、生薏米、冬瓜子、浙贝母等。诸多邪气常形成合邪,甚至痰热湿瘀同时出现,给临证施治带来困难,刘师强调,此时若机械地将大队药物堆砌在一起,药不中的,反无一效。如合并湿邪,不可过用寒凉,当以健脾化湿为主,兼以活血、化痰。刘师认为生薏米既可健脾渗湿,又可清热化痰,对于痰湿并见者,常重用30g,效如桴鼓。

2.3 宣肺降气,选药精良 咳嗽的基本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10],故宣肺降气是治咳的重要法则。降逆止咳之品颇多,常用的有枇杷叶、紫菀、百部、前胡等,然刘师治疗此病,喜用旋覆花。旋覆花消痰降气、理肺胃的功效众人皆知,如《莲舫秘旨》治咳医案中57张处方有39张使用旋覆花[11]。四川名医余国俊认为旋覆花性沉降、味辛咸,可宣散肺气达于皮毛,纳气下行以归根,消散胃中之痰涎或水饮[12]。《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言:“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旋覆花味辛、苦,性微温,能散能行,还可疏风而止咳,故不论咳嗽属寒属热都可使用。刘师认为此药是治疗PCC不可多得之品,临证时常配合苏子、苏梗、厚朴、半夏等使用。麻黄、杏仁一宣一降,二者为宣肺降气之祖方,刘师临证处方时二者必不可少,麻黄常用蜜炙者,用量为6g。麻黄经蜜炙后发散之性大减,而其宣肺之功尚存,若配生石膏使用,其温性又可被制约,并不局限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医门法律·咳嗽门》:“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劫涩药,咳久势衰,其势不锐,方可涩之。”[13]刘师认为,虽患者咳嗽剧烈,然咳愈剧,邪愈盛,应慎用罂粟壳、生牡蛎、五味子等收敛止咳药,不可犯“实实之戒”。

2.4 扶正固本,贯穿始终 《景岳全书·咳嗽》:“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14]在驱邪为主的同时也要兼顾扶正,此为治本。刘师发现,此病多数患者肺气虚之像不明显,虚则通常以脾气虚为主。现代人食饮不节、起居无常,加之感冒之初为求速效,过用清热解毒之中成药及寒凉之抗生素,是导致脾气虚的主要原因。此病补虚不必太过,以防闭门留寇,刘师常用茯苓、甘草等平和之品健脾益气。若食少纳呆、周身乏力,加用鸡内金、白豆蔻醒脾,炒白术补气,即可培土而又生金。玉屏风散是一首古老的固表止汗方,黄芪内补肺脾之气,外可固表,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功,配少量防风有补中寓疏之意,刘师认为其恰合PCC正虚为本、风邪留恋为标之病机,可用于邪实已去之大半,以虚为主之时。病情迁延日久,肺气已伤,可加党参、生晒参补气固表。过用发散之品,或病久肺热灼伤津液,有干咳、声嘶、口渴等阴虚表现者,可用麦冬、北沙参、芦根、桑叶等滋阴润肺。刘师在临床上发现,对于此病气道高敏感的患者,虚症可分为两种,分别为偏气虚之玉屏风散证和偏阴虚之过敏煎证,前者舌苔白,后者舌光红少苔,可对证使用。

3 病案举隅

患者车某,男,50岁,2016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因“咳嗽1个月余”至刘师国医堂专家门诊就诊。患者1个月余前外感后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自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后发热及咽痛症状消失,遗留咳嗽无法缓解,咽痒即咳,无法入睡,伴咳少量白黏痰,咳时偶有干呕,鼻塞,无流涕及喷嚏,纳尚可,大便溏,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予血常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肺功能及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均未见异常。 患者既往无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结合患者症状、化验检查及病史,诊断为PCC,中医属风咳,辨证为风邪留恋、脾虚湿盛,治以疏风解痉、健脾化湿。 处方:辛夷10g,荆芥10g,蝉蜕6g,生石膏30g,黄芩10g,芦根30g,苦杏仁10g,蜜麻黄6g,苏梗10g,厚朴10g,旋覆花10g,浙贝母10g,陈皮10g,清半夏10g,茯苓10g,鸡内金10g,白豆蔻10g,甘草6g。 共7剂,分早晚两次饭后半小时温服。嘱咐患者煎煮时间不可过长,第一煎开锅后煮20min,第二煎开锅后煮15min。

2016年10月20日复诊。患者诉服第一剂中药后感觉咽痒较前明显减轻,能安然入睡。刻诊:咳嗽较前减轻,无咳痰,无咽痒咽痛,无鼻塞流涕,无恶心呕吐,食欲增加,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前方去辛夷、荆芥、陈皮、厚朴、浙贝母、鸡内金、白豆蔻,加炒白术15g、防风6g、生黄芪15g。共7剂,煎服法同前,嘱患者咳嗽消失后可继服中成药玉屏风散颗粒2周,以巩固疗效。

后患者陪家属就诊时诉次诊7剂药服毕后咳嗽即消失,并遵嘱服用玉屏风散颗粒,后咳嗽未再复发。

按:刘师临证治疗PCC的核心方“疏风解痉止咳方”,由荆芥、蝉蜕、苦杏仁、蜜麻黄、生石膏、苏梗、清半夏、旋覆花、浙贝母、茯苓、生甘草组成。该患者在风邪留恋的基础上还合并有干呕、便溏、苔腻、脉滑等脾虚湿盛表现,故用核心方疏风宣肺止咳合二陈汤健脾化痰,加厚朴下气止呕,加鸡内金、白豆蔻芳香化湿、醒脾;患者鼻塞属肺气不宣,加辛夷宣肺通鼻窍。次诊患者脾虚、痰湿内盛之征已不明显,故去陈皮、厚朴、浙贝母、鸡内金、白豆蔻;舌苔由红转淡红,为邪热已去、正虚显露之象,加玉屏风散以健脾固表治其本,去荆芥之意在于防疏泄太过反耗气伤津。

4 结语

PCC是呼吸科门诊和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患者深受其苦,诊治需求很大,迫切希望使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迅速取得良效,这给临床医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刘师治疗PCC,处方用药一气呵成,每收良效,与其紧密围绕主症和主要病机施治密不可分。刘师认为PCC的病机是感冒后正气虚弱,无力御邪外出,导致风邪留恋,风邪夹带寒、热、湿等邪气侵犯机体,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以咳嗽为主症,故以疏风驱邪为第一要务,治疗当以疏风解痉止咳为主;体虚为本,正气虚弱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扶正固本大法当贯穿始终,又强调不可闭门留寇;对于湿热痰瘀,需应除尽除,肺气才得清肃;用药轻灵,性宜平和,旋覆花、苦杏仁、蜜麻黄等药甚合病机,专病用专药,效果更突出。刘师治疗PCC立法清晰,用药讲究,特色鲜明,效果卓著,值得同道学习效法。

猜你喜欢

刘师白豆蔻生石膏
助磨剂EDTA在超细石膏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生石膏掺量及其比表面积对熟石膏性能的影响
豆蔻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白豆蔻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治三叉神经痛
基于频数分析的刘兰林教授治疗黄褐斑用药规律研究
酒后难受,煎砂仁白豆蔻
我是曾被刘黎明教授赶出教室的人
豆蔻:温养脏腑,祛除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