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美容观及其对针灸美容的临床指导
2021-11-30孙健岚陈利芳
孙健岚 陈利芳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针灸美容作为一种传统的自然美容法,具有起效迅速、疗效综合、健康自然、安全无副作用等特色,近年来在国内外针灸界备受关注。作为中医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美容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时期就有不少关于理、法、方、穴、术的记载。《素问》中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学说与《灵枢》中的经络学说、古典针刺法为针灸美容的理论和临床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本文充分挖掘《内经》的学术思想,以期为针灸美容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与临床技术指导。
1 《内经》理论对针灸美容的临床指导
《内经》中的整体观念内涵丰富,既包括了人与天地自然、社会的统一性,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等论述;也包括了人体自身以及人体心身的统一性,如《内经》指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将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全身各处的组织器官联结起来,形成的一个在结构上密不可分、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整体。脏腑间有特定络属,脏腑在体内各有所主,在体表各有开窍,因此提出“有诸内必形诸外”“以表知里”的理论。此外,人的心身是统一的,形体可以影响情志精神,“心藏神”“肝藏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有余则笑不休,心不足则悲”;精神情志也会反作用于脏腑机能,如“怒伤肝”“喜伤心”。不同的情志精神状态当然也会反映在面部及形体,所谓“相由心生”。
1.1 以五脏为中心的表里统一美容观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整个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色。《内经》的美容观是建立在以上的整体观念基础之上的,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美容观,在《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篇》《脉要精微论》《五色》等篇目多有体现[1]。其中最经典的论述当属《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这为针灸美容由表知里的脏腑辨治思维和由内调外的基本治疗原则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指导。《内经》还提出了面部与全身各部位的对应关系,如《灵枢·五色》:“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素问·刺热论》则提出了五脏热病的面部色诊法:“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肾热病,颐先赤。”这些论述奠定了面部望诊的基础,既阐述了内在脏腑病变对颜面外观色泽的影响,又指出了如何通过外在的颜面望诊判断内在脏腑之病变。此外,关于五脏与五色,《内经》的论述也相当丰富,除了《灵枢·五色篇》以外,还见于《素问》的《五脏生成篇》《脉要精微论》以及《痿论》等章节。临床上当发现患者面部皮肤及毛发出现异常色泽时,可以首先根据不同部位和色泽进行脏腑辨证,所谓“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沉浮,以知深浅……肺热者色白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和腧穴进行治疗。
综上所言,五脏功能失调可影响面部容貌,在针灸临床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心的气血不足,则面色苍白无华;心血瘀阻则口唇青紫、面色发暗,治当取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以及心包络和心之募穴。肺外合皮毛,外邪侵袭,肺气失宣,可致痤疮,治当取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以及足太阳膀胱经。肝气郁结者面部易出现黄褐斑,肝火上炎者面红目赤,肝火旺者可致头发变白或形成斑秃,治当取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胃虚弱者,面色痿黄,脾虚不能运化水液,则可致水肿,又因眼睑为脾所主,下眼睑为胃脉所致,故可见“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若饮食过量,或过食肥甘,则生湿化痰,而痰湿过剩,堆积体内可形成肥胖,因“脾为生痰之源”,治当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肾中精气的充盛与否则直接影响毛发、牙齿、容颜的枯荣,与人体衰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针对整体抗衰老,可以取足少阴肾经、任脉、督脉等。
1.2 以经络与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形神统一美容观 经络乃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精气血津液则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此二者缺一不可[2]。《内经》中蕴含着以经络与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形神统一美容观。相关内容集中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灵枢·决气》及《灵枢·本脏》等篇章,其中《上古天真论》关于男女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过程论述得最为精辟:“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对针灸美容的临床指导意义重大。具体而言,针对30岁以上的女性,针灸美容应以取阳明经为主,包括地仓、颊车、下关、四白、大迎、人迎、迎香、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针对40岁以上的女性,针灸美容当三阳脉兼顾,常用的穴位有手太阳小肠经之听宫、顴髎,手阳明大肠经之迎香,手少阳三焦经之耳门、丝竹空,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攒竹,足阳明胃经之承泣、四白、地仓、头维、下关、颊车,足少阳胆经之阳白、上关、瞳子髎、率谷、风池;针对50岁以上的女性,当以任督二脉为主,加用气海、关元、命门、肾俞、太溪等穴。
《内经》十分注重“形与神俱”,有云“……神之变,其华在面……”有神则美,无神则面容憔悴、黯淡无光,即使五官相貌再好,留给人的印象也是一种病态,而不是美。气血是神的载体和外在体现,《灵枢·营卫生会》有言:“……血者,神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亦言:“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其功能通过气血运行得以实现,正如《灵枢·经水》所言:“经脉者,受血而营之。血足面色红润光泽,五官得养,滋润美观,血虚则面色枯槁,皱纹横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因此,气血充足、运行通畅、形神统一是美容的基本条件。针灸美容应当注重形神统一,以益血气为先,通调经络运行为辅,以达到由内而外的自然美、健康美,必要时服药以驻颜色,正如《圣济总录》所言:“倘不如此,徒区区于膏面染瓮之术,去道远矣。”[3]所以在针灸美容的临床实践中,要注重全身取穴,而不仅仅是进行面部的局部针刺。临床所见,很多女性患者在治疗妇科、内科以及痛证等疾病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特意进行面部针灸治疗,但经过几次针灸之后,面部皮肤的肤质和肤色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整体治疗的诸多腧穴中,足三里穴补气、合谷和太冲穴行气、三阴交养血、血海活血、百会穴益气提升,以上六穴对气血运行的调节尤为重要。此外,关元穴可以滋肝肾、补元气,现代研究证实针刺该穴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4],也是针灸美容的重要腧穴,临床上多用灸法,以培补下焦真元。
在气血津液中,《内经》十分注重“卫气”对体表皮肤的濡养作用。《灵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膛。”卫气对皮肤和皮下组织具有最为直接的濡养作用,卫气循行浅表,可以通过浅刺、叩刺、拔罐、灸法等浅表刺激方法激发卫气,以达到“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的目的。
此外,不同经络对人体容颜的影响亦不相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言:“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血气和则美色。”说明阳明经和太阳经是面部美容的重要经络。《灵枢》中述经脉之病色:“足厥阴之脉病,面尘脱色;足少阳之脉病,面微尘;手厥阴之脉病,面赤;足少阴之脉病,面黑如炭色;足阳明之脉病,面黑。”可见,面部皱纹的产生与足阳明胃经气血衰少有关,眉毛的生长与足太阳膀胱经有关,面部长斑或色素沉着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相关,面色晦暗发黑与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有关,面部发红、血管扩张则与手厥阴心包经有关,这对针灸美容的临床选经用穴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 《灵枢》针术对针灸美容的临床指导
如前所述,《内经》秉持以五脏为中心的表里统一美容观和以经络、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形神统一美容观。因此,从事针灸美容的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中医功底,临证时需谨察五脏六腑之盛衰,细辨气血津液之盈亏,进而决定选经用穴和治疗法则。而《灵枢》作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奠基之作,在针刺术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针灸美容对面部局部的治疗技术具有较高要求,通过研读《灵枢》的相关章节,可为针灸美容面部刺灸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5]。
2.1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 《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的原则强调了针刺深浅要恰到好处,太过或不及都将导致不良后果。《素问·调经论篇》进一步指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强调了针刺前应当先明确病变部位,再选择相应的治疗。此外,《素问·刺齐论篇》认为针刺不同层次病变还需遵循“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的原则,能使疾病得治而不伤其他。就针灸美容而言,针刺深浅很有讲究。针对一些损美性皮肤病,如痤疮、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皮肤瘢痕等,首先要明确病变的深浅层次。例如痤疮是一种皮脂腺毛囊炎症性病变,其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引起痤疮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皮脂腺快速发育和皮脂过量分泌,而皮脂腺的发育直接受到雄激素支配[6]。就其局部病变而言,病变层次涉及到表皮和真皮,一般来说,面部表皮的厚度在0.1~0.3mm,真皮的厚度大约0.3~2mm。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病因比较复杂,遗传易感性、紫外线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黄褐斑的三大重要发病因素,色斑处血管增生、皮肤炎症及屏障功能紊乱可能也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7]。黑色素细胞位于表皮基底层,皮肤血管主要包括了深部血管丛、真皮血管丛以及乳头血管丛,因此黄褐斑的发生与皮肤全层都有关。以上两大损美性皮肤病的发生,既有局部因素又有全身因素。在针对局部因素治疗的时候,需要明确病变层次和病变性质,再确定针刺深浅和针刺方法。例如,痤疮的发生一般在表皮和真皮,针刺深度不宜过深,一般来说只要2~3mm的深度即可,但有些比较严重的痤疮,伴有脓疱、结节、瘢痕等,也会侵犯到皮下组织,针刺时应该注意判断病灶的深度,尽量使针尖刺入病灶底部。黄褐斑以血管为主的类型,针刺深度也应该到达皮下组织;以黑色素为主的类型,针刺应相对浅一些。在针对全身性原因进行针刺治疗时,一般要求通过辨证论治,选择相应的经穴,针刺深度以患者产生得气感为准,以调节脏腑经络之气血,发挥调内养外的美容作用。
2.2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 《灵枢·官针》所言:“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针具的选用在针灸美容的临床应用中也很重要。面部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都很丰富,若选用针具不当,很容易引起疼痛、出血、血肿等,增加患者痛苦,使依从性大大降低。面部针灸美容一般以毫针浅刺为主,选用的针具规格以0.18mm×25mm、0.16mm×25mm、0.14mm×15mm、0.12mm×25mm等较多,眼周皮肤相对较薄,更应该选用直径较细的毫针,如针对眼袋或黑眼圈,建议选用0.12mm×25mm的针具,针具越细,引起出血或瘀青的概率越低。而针对痤疮或黄褐斑,也可以选用直径0.35mm的铍针或一次性采血针进行放血治疗。对于整体辨证治疗的躯干部或四肢穴位,则需采用直径0.18~0.25mm的毫针进行针刺治疗,以产生适当的得气感,以达到整体干预之目的。
2.3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 刺法是中医针灸的灵魂,论述刺法最精妙者,当属《灵枢·官针》,共分三大类26种刺法,即“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凡刺有五,以应五脏”所言五刺、九刺和十二刺。现代针灸美容的刺法均可在这26种刺法中找到原型,其中以“刺皮三法”“刺脉之法”“扬刺”“刺肉之法”“刺筋之法”最为常用。
2.3.1 “刺皮之法” “刺皮之法”包括“刺皮三法”与“扬刺”。“刺皮三法”即五刺之“半刺”、九刺之“毛刺”、十二刺之“直针刺”,是针灸美容的主要刺法。《灵枢·官针》云:“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现代针刺法中的扣刺、点刺等可以归属该类。而“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毛刺是在皮肤上浅刺,仅入皮而不进肉,相当于皮肤针、滚针、微针以及浅刺留针法。“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直针刺是指在针刺时将穴位处的皮肤提起,然后将针沿皮刺入,但不刺入肌肉的针刺法,相当于平刺法,在治疗面部皱纹、眼袋中应用较多。《灵枢·官针》中对“扬刺”的描述是“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是指直刺中间一针,周围刺四针,属于浅刺、围刺的方法,在黄褐斑等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痤疮、毛囊炎等治疗中较为常用。此“刺皮三法”和“扬刺”疗法也可以说是“调卫气”之法,因“卫气先行于分肉皮肤之间”,“刺皮三法”和 “扬刺”疗法的作用层次正是卫气循行输布之处。《灵枢·本藏》曰:“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通过针刺可以激发卫气对皮肤屏障的防卫功能,还能够直接起到濡养面部皮肤、抗衰老的作用。
2.3.2 “刺脉之法” “刺脉之法”包括了五刺之“豹文刺”、九刺之“络刺”及十二刺之“赞刺”。《灵枢·官针》载:“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豹文刺属于浅刺放血法,其部位较刺皮毛深。“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络刺是刺破体表瘀滞的浅表脉络,使其出血之法;或者取四肢末端的井穴点刺出血,以起到宣泄热邪或醒脑开窍等作用。“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赞刺是指在病变部位上快速多次浅刺,针尖直入直出,使其局部出血,以治疗热盛所致疮痈肿毒,相当于现代的“锋针”,即三棱针放血疗法。《灵枢·小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即指该法。“刺脉之法”在脓疱型痤疮、面部皮肤脓肿、黄褐斑(血管型和血管优势型)的治疗中较为常用,临床上往往采用铍针(或刃针)、一次性采血针放血,再结合硅胶美容罐进行闪吸,以增加出血量,注意面部不宜留罐,以免留下罐印,影响美观。
2.3.3 “刺肉之法” 五刺之“合谷刺”、九刺之“分刺”,十二刺之“浮刺”均属“刺肉之法”,在针灸美容中也经常用到。“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合谷刺主治肌肉病变。“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现代多认为应刺在皮下脂肪层或肌肉层。“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现代的“浮针疗法”可归属于浮刺法。此三法作用于筋膜层、脂肪层、肌肉层,具有松解软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增加肌纤维弹性的作用,在瘦脸、塑身、松解陈旧性瘢痕粘连的治疗中经常用到。
2.3.4 “刺筋之法” “刺筋之法”包括五刺之“关刺”和十二刺之“恢刺”,主要作用于韧带、肌腱及筋膜等部位。“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关刺的手法以直刺即可,恢刺除了直刺,还需提至浅层后改变针向,分别向前、后刺以扩大针孔,针感较前者强。此二法为面部紧致提升、抗皱常用刺法,常用于面部埋线美容,或现代医学美容的线雕术、填充术等。
3 结语
《内经》这一中医学巨著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美容思想、理论与方法,不仅可以为针灸美容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也包括了很多临床实际操作方法。《内经》中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体系为针灸美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8]。通过调节脏腑功能之盛衰、经络气血之运行达到“由内而外”的健康之美,是针灸美容的一大优势特色。《内经》中以经络和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形神统一观更是强调了美容不能依靠外在的粉饰,通过“涂脂抹粉”掩盖皮肤瑕疵,而应当以内调为主,通过补益气血、通调经络的方法,达到自然持久的美容效果。在针灸美容的操作技术方面,《灵枢》无论在辨病位、选针具,还是在具体刺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刺皮三法”“刺脉之法”“扬刺”“刺肉之法”“刺筋之法”这五种手法,基本涵盖了针灸美容局部治疗的各种技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随着针具制作的日趋精细化和多样化,针灸美容也将在继承传统理法方术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解剖学、皮肤病学以及整形医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发展、成熟和完善,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健康自然美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