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盈教授祛风除湿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经验探析

2021-11-30张丹君鲁盈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尿蛋白风湿病机

张丹君 鲁盈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LN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程迁延反复,激素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相继应用使大多数LN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缓解,目前我国LN患者的10年肾存活率为81%~98%[1],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常规治疗后病情难以缓解,或频繁复发,导致肾功能快速恶化。同时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也带来诸多副反应,如感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等,严重影响LN的治疗。中医中药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在LN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和改善患者预后,还可以减轻激素等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2]。

鲁盈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病风湿科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专注于肾脏和风湿免疫相关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30余年。鲁师擅长中西医并用治疗急/慢性肾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在临床疑难危重病症的救治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鲁师创新性地提出,风湿扰肾是LN的主要病因病机,并且贯穿疾病始终[3]。笔者有幸跟随鲁师学习,收获颇丰,现将鲁师运用祛风除湿法治疗LN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中医对LN病因病机的认识

LN在古代医学中未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推断,可归属于“红蝴蝶疮”“阴阳毒”“肾痹”“肾脏风毒”“温毒发斑”“水肿”等范畴。《素问·风论》中关于肾风的描述如下:“肾风之状,多汗恶风……其色黑。”《诸病源候论·肾着腰痛候》有云:“肾主腰脚,肾经虚则受风冷……久久变为水病,肾湿故也。”[4]27提示其病机为风邪外袭,肺失通调,水湿泛溢肌肤,浸渍于肾,后期逐渐发展为以肾虚为主。《普济方·肾脏门》中也有肾脏风毒的相关记载:“夫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者……或发疮疡是也。”[5]表明肾脏风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皮疹、面色晦暗、头面浮肿等。明代《外科启玄》中曾写到:“三伏炎天……受酷日晒曝,先疼后破,而成疮者。”[6]提示酷热暴晒可诱发狼疮。结合古今研究,现代医家将LN的病因病机归纳为: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平素体弱,肝肾不足,尤以阴虚为主;外因多为外感邪毒,其中以热毒为要,加上阳光暴晒、劳累过度、七情内伤等诱因的影响,则易导致LN发病,但较少提及风湿扰肾对于LN发病的影响[7]。

2 从风湿论治LN的理论渊源

在古代便已存在风湿内扰的相关记载。《内经》关于痹证的记载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云:“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提示当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三邪侵袭体表肌肤,再趁虚内扰于脏腑,干扰气血运行,导致肾络瘀痹。《普济方·肾脏门》中有记载:“夫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者,其状腰脚沉重……或发疮疡是也。”[5]表明风湿侵袭人体肌表,内扰于肾,日久可导致浮肿、肢体疼痛、疮疡等症状。由此可见,风湿内扰也是LN的重要病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而肾藏精,主水,司开阖,风邪侵袭人体后,不仅可导致营卫失和,还可影响肾的开阖功能,使肾中精微物质失于固摄,导致蛋白尿。《诸病源候论·小便血候》中曾提及“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4]128,故风邪扰肾还可导致血尿。湿为阴邪,其性黏滞,往往导致病情缠绵不愈,迁延反复。当湿邪为病的慢性病变过程遇上风邪善行数变的特性,可导致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病情突然急性加重,尿蛋白水平迅速增高,血尿加剧,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同时风湿邪气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四肢肌肉关节出现重着、肿痛、屈伸不利等表现;体内气机不畅,水湿运化失司,泛溢肌肤,则见水肿、高血压。

鲁师认为,LN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外因多为风湿热毒之邪侵袭肌表,内扰于肾,使肾失封藏;在内多由于机体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失调,导致邪毒蕴于脏腑经络,发为LN[8]。LN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但存在偏实和偏虚之分,在治疗时应分清LN不同阶段标本虚实的主次[9],活动期多以风湿热毒等导致的实证为主,缓解期则多以肾虚、气血阴阳不足等虚证为主。风湿扰肾作为导致LN病情活动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贯穿LN病程的始终,是病情变化的转折点,临证时需及时准确识别,以免延治误治导致肾脏不可逆的损伤。

3 LN风湿内扰证候的客观依据

受到条件的限制,古代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患者病情资料,但由于部分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诊断疾病的手段日益丰富,现代中医学者将中医的宏观辨证与西医的微观指标巧妙融合,显著提高了一些难治性疾病诊治的准确性、有效性。近年来有研究发现LN的部分实验室指标和肾脏病理与风湿内扰证候关系密切,现分析如下。

3.1 实验室指标 风湿之邪内扰于肾,肾的封藏功能受损,导致或加重肾中精微物质外泄,出现蛋白尿、血尿。风与湿相合,一动一静的两种因素使LN慢性病程中蕴含着活动性病变,具体表现为缓解期LN患者的病情可能突然复发或加重。研究发现,与非风湿内扰组比较,风湿内扰组患者更易出现发热、乏力、浮肿、关节炎和高血压等LN活动的临床表现,而且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和英国狼疮评估组评分(The British Isles Lupus Assessment Group index,BILAG index)均显著高于非风湿内扰组[10-11]。免疫相关指标的比较提示,风湿内扰组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滴度、抗双链DNA(double stranded DNA,dsD-NA)抗体和抗Smith(anti-Smith antibody,SM)抗体阳性率更高,血清补体C3(complement 3)的水平则低于非风湿内扰组。这些研究说明,LN风湿内扰证候与疾病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当出现风湿内扰证候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警惕LN的活动。鲁师认为,在上述指标中尿蛋白、尿红细胞、血肌酐及血清补体对LN活动最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临床诊治中需动态把握上述指标的变化,警惕LN病情的活动和变化[3]。

3.2 肾脏病理 肾脏病理检查是判断肾脏组织病变程度的金标准,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依据。王永钧教授[12]创新性地将肾脏病理作为慢性肾炎风湿内扰证候的辨证依据,指出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风湿证候与肾脏病理活动性指标关系密切。另有研究中发现风湿内扰组中Ⅳ型LN的比例显著高于非风湿内扰组,而且风湿内扰组患者中肾脏病变更为活跃,其肾病理活动指数(activity index,AI)显著高于非风湿内扰组,尤其是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性新月体、间质炎细胞浸润、白金耳结构/透明血栓等活动性病理表现更为明显,但是在肾病理慢性化指数(chronicity index,CI)中两者差异不大[13-14]。 由此可见,LN风湿内扰证候的实质为急性免疫炎症性病变[3],提示临床医师应及时准确地辨识,并加以祛风湿治疗,尽可能延缓肾脏急性炎症转变为慢性病变的过程,减少肾脏功能的不可逆损伤。

4 临证辨治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于2008年制定的《狼疮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15]中,将LN风湿内扰证的主症定义为:蛋白尿、血尿,肢体关节肿痛,痛无定处,全身皮疹时隐时现,LN病情在稳定的基础上突然加重。在此基础上,由鲁师主持开展的相关研究中,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风湿内扰证肾脏病理的相关内容,即出现肾小球弥漫性内皮/系膜细胞增生、细胞性新月体、白金耳样结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急性炎性病变[13],并指出需及时行祛风除湿治疗。尤其当其他中药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时,可尝试加用祛风湿药,如穿山龙、鬼箭羽、落得打、徐长卿、汉防己等,往往能取得令人惊喜的效果。祛风湿药在祛风除湿的同时,常常还伴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补虚等功效。如徐长卿在祛风化湿、行气通络的同时,还具有利尿通淋和益气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肾炎水肿和正气虚弱的情况;穿山龙祛风湿的同时兼顾活血通络和清肺化痰,可改善肾脏血流量,减少肾脏血管微血栓的形成。除了中草药之外,有祛风湿作用的中成药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如中成药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和三七皂苷,均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的功能。

鲁师认为,从风湿辨治LN,需注意以下几点:(1)辨病程分期:首先要辨别LN处于活动期还是缓解期,并分而治之。LN活动期,治疗重点在于降低LN活动度,保护肾功能;对于缓解期的LN,在维持治疗的同时,同样需仔细辨识风湿内扰的早期征象,判断是否存在病情活动的趋势,并及时予以治疗。对于特殊LN患者如孕妇,尤其要动态监测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防止病情突然恶化,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辨本病和合并病/症:LN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再加上合并病/症和外界因素的干扰,大大增加了临床辨识LN及其证型的难度。如大剂量应用激素可耗伤人体气血津液,干扰LN的辨证分型及治疗,故临证时,应全面深入评估患者病情,做到病、证、症互参;同时也应仔细辨别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病/症,避免误诊和漏诊。(3)辨演变趋向:鲁师认为在LN疾病的自然病程中,由于风湿热毒等内扰于肾,影响气血经络正常运行,导致肾络瘀阻;当风湿内扰引发肾脏的急性炎性病变后,可进一步导致肾脏的慢性纤维化,使有效肾功能不断丧失(肾虚),最终出现肾脏不可逆性损伤;同时还需警惕风湿久蕴生热。故在LN祛风除湿治疗同时,应兼顾活血、补虚与清热,随证加减,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5 医案举隅

患者胡某,女,47岁,2019年4月27日初诊。患者因“关节痛伴尿检异常8年余,再发4d”入院。患者8年前因双手近端指间关节疼痛伴晨僵在杭州市中医院就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LN(Ⅴ型)。当时血肌酐88μmol·L-1,尿红细胞3+/Hp,尿蛋白3+/Hp,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此后尿蛋白波动在±至2+之间,但未完全转阴。4d前,患者发现尿中泡沫增多,查尿常规示尿红细胞+/Hp、尿蛋白3+/Hp,至我院肾病科住院治疗。入院后查:尿红细胞+/Hp,尿蛋白2+/Hp,24h尿蛋白1 567.21mg·d-1,血肌酐87μmol·L-1,抗核抗体1∶320,补体C3 0.23g·L-1,补体C4 0.04g·L-1。 患者尿蛋白>1g·d-1,尿红细胞+/Hp,补体C3、C4下降明显,考虑LN活动。同时患者感乏力明显,腰酸,气短懒言,双下肢中度浮肿,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阴阳毒,辨证属风湿内扰证候。评估患者病情后,鲁师在激素等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口服以祛风除湿,兼以益气养阴。处方:鬼箭羽15g,六月雪30g,防风6g,蛇舌草30g,黄芪30g,茯苓30g,太子参30g,炒白术10g,生地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5g,杜仲10g,柴胡10g,青蒿30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分服。

2019年5月4日二诊。患者诉乏力、腰酸较前好转,小便泡沫减少,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复查实验室指标:血肌酐72μmol·L-1,尿红细胞阴性,尿蛋白+/Hp,24h尿蛋白1 044mg·d-1。 仍以祛风除湿、益气养阴为治,继续予前方续服14剂。

2019年5月18日三诊。无明显乏力、肢体酸痛等不适主诉,双下肢轻度浮肿,小便无明显泡沫,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复查24h尿蛋白364mg·d-1,补体C3 0.49g·L-1,补体C4 0.13g·L-1。

按语:鲁师认为患者尿蛋白、尿红细胞在原有基础上突然增加,伴腰酸、下肢浮肿,皆由风湿内扰后引发LN活动所致,治疗以祛风除湿为主,兼以补虚、活血、清热。鬼箭羽、六月雪、防风、蛇舌草同用共奏祛风除湿之效,同时活血通络止痛。患者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生地、白芍可滋阴养血,杜仲补其肝肾阴虚。脾处中焦主运化,对水液的吸收和输散具有重要作用,若脾失健运,则水液代谢障碍,多余的水液停聚于局部;而疾病的发生和人体气血功能异常紧密相关,风证致病也不外乎此,血热、血虚、血燥等均可导致风证的发生,反之气血充和调畅不仅有助于祛风,还可以增强人体之正气,有助于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恢复,故在治疗中还需除湿健脾、祛风养血。本方选用黄芪、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祛湿而不伤正;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防止风湿致瘀,并可增强祛风除湿之效;再加用柴胡清热,青蒿清虚热,防止风湿化热。诸药共用,以行祛风除湿、益气养阴之效。患者三诊时,尿蛋白改善明显,补体较前上升,提示祛风除湿法疗效佳,也进一步佐证了风湿内扰是LN活动的重要病因病机。

6 结语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改善了L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但也存在诸多弊端,而中医中药作为祖国医学的瑰宝,对LN的治疗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缓解率、减少LN复发、减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带来的不良反应,还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古今中医学家认为,LN的外因多为风湿热毒侵袭人体肌表,进而内扰于肾,使肾脏功能失常;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气血阴阳失调,发为LN。鲁师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风湿扰肾是发生LN的重要病因病机,贯穿疾病的始终。即使在病情稳定期,也需要密切监测风湿扰肾的早期征象,以便及时准确地调整治疗方案,减缓LN患者肾脏慢性纤维化的过程,保护肾脏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重视风湿致病的同时常合并虚、瘀和热,因此在祛风除湿的同时还应适当兼顾补虚、活血与清热,选药组方随证加减,以便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尿蛋白风湿病机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以病机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评价方法初探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风湿宝风湿灵 从三四百元起步开始赚钱
风湿宝风湿灵 从三四百元起步开始赚钱
风湿骨病 试试很灵很灵的风湿宝风湿灵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