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社区流行性腮腺炎回顾性分析
2021-11-29雷敢
雷 敢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医院保健科,北京 100176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前期症状较轻,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出现酸痛等症状。一般腮腺肿大是该病的主要首发症状,以耳垂附近肿胀最明显,3~5 d 达到高峰,腮腺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扩大,7~10 d左右消退。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在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地区呈波动性流行,每3~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1]。流行性腮腺炎是我国的法定报告传染病,2004年国家开始对流行性腮腺炎进行网络直报,目前将流行性腮腺炎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2]。为了解大兴区亦庄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规律,为上级部门制定有效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现对大兴区亦庄地区近16年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的2005—2020年所有现住址为亦庄社区的流行性腮腺炎个案信息;人口资料来源于大兴区统计局。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计算2005—2020年流行性腮腺炎每年及每个月的发病率,分析不同人群的发病情况。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性腮腺炎总体发病情况
2005—2020年北京市亦庄社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02 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2005—202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依次为28.12/10 万、20.32/10万、16.74/10 万、24.52/10 万、12.35/10 万、2.46/10 万、7.78/10 万、10.23/10 万、20.34/10 万、24.67/10 万、20.54/10万、29.37/10 万、26.38/10 万、26.54/10 万、28.86/10 万、10.43/10 万,呈现波浪式波动(图1)。
图1 亦庄地区2005—2020年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发病率分布
2.2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月份分布特征
2005—2020年流行性腮腺炎数每月均有发生,发病数最高为5月(36.23/10 万),最低为12月(16.57/10 万),发病主要集中于5月及9月,占全部的23.2%,呈现春秋高发双峰趋势(图2)。
图2 亦庄地区2005—202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时间分布
2.3 流行性腮腺炎不同人群的发病特征
2.3.1 职业分布 2005—2020年北京市亦庄社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中,小学生总计99 例,占32.78%;幼托儿童总计74 例,占24.51%;散居儿童总计40例,占13.24%。小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共占比70.53%,其他人群所占比例为29.47%。
2.3.2 性别及年龄分布 在2005—2020年302 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男192 例(平均发病率为19.3/10万),每年发病人数分别为20 例、13 例、12 例、12 例、9 例、1 例、6 例、4 例、14 例、11 例、14 例、16 例、16 例、19例、17 例、8 例;女110 例(平均发病率为11.24/10 万),每年发病人数分别为8 例、7 例、4 例、12 例、3 例、1 例、1 例、6 例、6 例、13 例、6 例、13 例、10 例、8 例、11 例、1 例。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6,P=0.021)。在所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发病年龄主要为12 周岁以下的小学生及婴幼儿,发病数达213 例,占全部病例的70.53%,其他人群发病数为89 例,占全部病例的29.47%。
3 讨论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和卵巢炎。早期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腮腺肿大后7 d 内,可从患者腮腺管口或者唾液中分离到病毒。以春季秋季较为常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病的可能,托幼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是该病高发人群,发病后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单侧或者双侧腮腺肿大、腮腺疼痛,咀嚼吞咽困难等症状,7 d 左右肿胀消失,属于自愈性疾病,但个别患者可能并发脑炎、脑膜炎时患者发生的病危率较高[3-4]。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麻腮风疫苗的普及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患者转归较好,辖区内无因患流行性腮腺炎致残及死亡病例[5]。流行性腮腺炎目前尚无特效药针对治疗,主要通过患者免疫机制对抗病毒,处理措施主要是对症处理,发热时可遵医嘱服退热药,要及时就医检查诊疗,以免加重病情。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北京市亦庄社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02 例,流行性腮腺炎数每月均有发生,发病主要集中于5月及9月,以开学季为高发表现,这与文献报道的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较明显的短期波动性,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现波浪式波动,每3~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相一致[1]。早期患者及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病,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建议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季对辖区内儿童、学生等人群进行麻腮风等疫苗的查漏补种[6-7],以降低腮腺炎发病流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集中地区通常为人口聚集小区和学校托幼园所及集体单位,这可能与这些地区人口流动性大有关,同时由于儿童和学生个人卫生习惯较差,部分患儿由于症状较轻容易被家长忽略,造成了一定的传播流行[8]。腮腺炎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呈现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高发,本身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全国各地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较为一致。学校及托幼机构数量较多导致学生及托幼儿童等易感人群相对集中也容易造成该病的传播流行[9]。
北京市于2020年6月1 日开始实施新的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政策规定将麻腮风三联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为8月龄儿童接种一剂麻腮风三联疫苗作为常规免疫,同时在18月龄至24月龄及6 周岁分别免费加强一剂疫苗[10]。同时对于在园和在校儿童实行新生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对于漏种麻腮风疫苗儿童实施常规查漏补种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和学生应接尽接,经过多年的疫苗接种,目标人群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免疫屏障,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北京市适龄儿童麻腮风三联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对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挥了明显的遏制作用[11]。疫苗接种抗体结果表明三剂次麻腮风三联疫苗可以有效提高适龄儿童腮腺炎抗体的免疫效果,为进一步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防止疫情回升,目前国内多地已经开展接种三剂次麻腮风三联疫苗免疫策略[12]。以上免疫策略对于控制和降低腮腺炎发病和流行起到了很大作用。
要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教育卫生等主管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流行性腮腺炎在亦庄地区历年均有发病发生,也是全国范围内常见的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卫生教育部门间的有效协作[13-15]。①如果同一学校班级内一周出现5 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区镇两级疾控部门要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并建议全校范围内学生开展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②目前疫苗接种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流行最安全、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需要常规开展对0~14 岁等易感人群开展麻风腮疫苗的查漏普种。③督促校医园医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学生幼儿的每日晨午检,对休假患病学生幼儿及时进行电话追踪,一旦诊断为为新发或疑似病例,应立即对该患者实施居家隔离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在发病初期由医务人员采集患者腮腺管口拭子送至区级疾控中心进行实验室核实诊断,并对班级桌面地面进行随时和终末消毒。④加大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宣传力度,开展重点人群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⑤学校托幼园所责任人要维护好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的环境卫生,保持办公室、教室及宿舍的经常性的通风换气,每次不少于30 min。对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教室和宿舍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⑥区镇级疾控机构在疫情网中对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每日定期浏览审核,当出现相关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时,区镇级疾控机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并对学校托幼机构及集体单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同时开展应急接种,防止疫情蔓延扩散[16-20]。
综上所述,针对近16年亦庄辖区内腮腺炎疫情的分析,提高疫情发现的敏感性和报告的及时性,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对于易感人群进行查漏补种,对有效控制腮腺炎疫情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从而降低由于患病缺勤对于家庭和学生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