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观察及康复护理

2021-11-29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尿量间歇插管

陈 岩

(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海港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01 )

脊柱损伤给患者带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脊髓损伤[1]。脊髓损伤后患者会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常见的临床表现及症状[2]。当患者出现膀胱功能障碍时,患者会因为膀胱无张力性而出现尿潴留的症状,进而引发患者的泌尿系统出现感染,这不但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更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基于此,此次针对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患者展开研究,探究脊髓损伤患者在早期进行间歇导尿及相应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针对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患者展开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为23-58岁,平均年龄(40.15±4.27)岁;损伤位置:颈段脊髓损伤4例,胸段脊髓损伤8例,腰段脊髓损伤6例,马尾段脊髓损伤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12例,交通意外8例,其他2例。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为25-61岁,平均年龄(40.68±4.75)岁;损伤位置:颈段脊髓损伤5例,胸段脊髓损伤7例,腰段脊髓损伤6例,马尾段脊髓损伤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10例,交通意外10例,其他2例。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2 方法:患者在入院后进行脊髓损伤的常规治疗,并排除有膀胱损伤、尿道损伤等泌尿系统器官损伤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留置导尿并开放引流的方法,同时采取常规的宣教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间歇导尿方法并采取康复护理。(1)间歇导尿方法:患者在不需要进行抢救或监护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时对患者进行间歇导尿,导尿前需要确保患者膀胱内有足够的膀胱容量,帮助指导患者进行规律饮水,使患者24小时内的尿量控制在1500-2000ml。每4-6小时进行1次导尿,在进行导尿前需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排尿,然后对患者的尿道外口部位进行消毒,消毒后将润滑液滴涂于合适尺寸的尿管的前1/3段处,然后轻轻插入尿道口处,插入尿道至尿液流出后在往里插入1cm左右,然后将尿液导出,并通过挤压膀胱或摩擦大腿内侧等方法,帮助患者排尽尿液,然后将导尿管轻轻拔出,完全拔出尿管前需先将尿管末端夹闭,防止尿液发生返流。通常对患者4小时进行1次导尿,每次导尿量大约在300-500ml左右,同时需要观察患者每次的导尿量,当患者的导尿量超过500ml时需要缩短2次的导尿间隔时间,当患者的导尿量少于300ml时,可以适当延长2次导尿的间隔时间,若患者的残余尿量少于80ml时需要停止导尿。每周需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观察,避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若发生感染,则需要先行抗感染治疗,待患者感染基本痊愈后才可继续进行间歇导尿。(2)康复护理方法:①健康宣教。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脊髓损伤后进行间歇导尿的原因、操作方法、目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宣教片了解间歇导尿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操作方法及有可能出现的不适或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存度。②心理指导。患者在受到损伤后心理首先会出现紧张、焦虑、消极厌世的情绪,首先需要让患者了解病情的良好预后情况,其次需要告知患者积极的配合进行治疗和康复护理能够产生的好处,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加患者治疗的积极性。③操作指导。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间歇导尿的同时需要指导患者或其家属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或其家属实践操作,并在其操作时指正错误或不当的操作,并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加强对患者或家属的训练,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④饮食指导。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及饮水计划,指导患者多摄入一些高膳食纤维、清淡、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并通过观察记录患者的间歇导尿次数以及导尿量来调整患者的饮水计划。⑤及时观察患者情况。医护人员在定时进行间歇导尿期间也需要及时观察患者膀胱充盈情况,避免患者因摄入水量较多致使膀胱过度充盈,使患者产生其他并发症;同时也需要及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残余尿量,当患者的残余尿量少于80ml时,则需要停止导尿;医护人员或者家属还需要准确及时的记录患者的排尿情况,以便调整计划。⑥指导观察尿液。医护人员在指导患者或家属能够自行进行导尿后需要指导患者观察尿液情况,若尿液出现有明显的浑浊、血尿、有沉淀物时,需要及时急性检查,出院后需要及时进行回访复查,避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⑦辅助方法指导。患者或其家属适时也需要对膀胱进行挤压以帮助排尽尿液,挤压时需要将手掌放置在患者的下腹部位置上,先用力较轻后用力较重的由上而下按压,不可用力过大过猛;还可以指导患者摩擦大腿内侧或者轻轻敲击耻骨上方位置,使尿液更加顺利排出。⑧预防并发症。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家属每2小时进行1次翻身,避免产生褥疮;若患者出现高热、腹部疼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检查治疗。⑨康复训练。通过帮助患者肢体进行活动以及借助必要的辅助工具进行肢体锻炼,以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情况,并指导患者服用维生素或钙片等药物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并且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电疗、光疗等方式刺激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观察2组患者导尿及护理前、后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情况。(2)观察2组患者导尿及护理后插管成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

5 结果

5.1 2组患者导尿及护理前、后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情况比较:导尿及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分别为(513.54±37.23)ml、(216.74±21.36)ml以及(512.66±37.48)ml、(215.89±22.06)ml,无显著差异(P>0.05);导尿及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分别为(510.72±32.65)ml、(119.84±11.25)ml以及(511.43±33.11)ml、(164.84±15.67)ml,2组患者在经过导尿及护理后的膀胱容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5.2 2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率)分别为21(95.45%)、2(9.09%)、22(100%)和16(72.72%)、9(40.91%)、13(59.09%),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讨 论

脊髓损伤后患者多数会形成较严重的伤残,患者会出现四肢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患者膀胱功能产生障碍后会引起患者肾功能衰竭,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患者施行间歇导尿十分有必要。

对脊髓损伤的患者施行间歇导尿的目的[3]是:对于瘫痪的病人进行膀胱训练,帮助其恢复膀胱的扩张、收缩功能,减少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还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后期的独立生活能力;也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对于尿管等辅助设备的依赖程度。对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科学专业的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消极心理,帮助患者积极配合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后期的康复护理工作要点,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自我康复护理习惯,减少患者自我康复护理的误区,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生活[4];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本研究中,导尿及护理前,2组患者的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0.05);导尿及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率)分别为21(95.45%)、2(9.09%)、22(100%)和16(72.72%)、9(40.91%)、13(59.09%),观察组的插管成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上数据均说明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间歇导尿以及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并能够提高患者插管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降低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间歇导尿以及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提高患者插管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感染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尿量间歇插管
气管插管体位的研究进展*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自制精密尿量计量器测量患者尿量的效果分析
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在急诊的应用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急诊抢救中光棒引导法与直接喉镜法气管插管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