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初中数学课堂更精彩
2021-11-28王伟
摘 要:数学是一门集抽象与复杂于一体的学科,学习过程枯燥,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水平.而情境化教学,可以将知识融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感受知识,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会知识的内涵,领略数学知识的奥妙,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关键词:情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2-0048-02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王伟(1989.12-),女,江苏省张家港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单纯的知识讲授,很少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而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以生活中的小问题为教学素材,对教材知识做出科学性的情境设计,让学生置身情境课堂中,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展开有效的情境设计,通过生活化、问题化、探索性、实践性的情境设计,让学生真实的体验、感受知识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初中数学课堂更精彩.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先人对生活现象的有效总结,也是解决生活现象的重要手段.数学与生活有着割舍不掉的联系.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可以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将教学内容融于生活中,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如此,就改变了原有被动接收的学习状态,而变为学生利用已有经验主动从生活中探索、获取、吸收、转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构建趣味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初步统计》时,统计知识是生活中较为常用的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自由结组展开社会调查活动.如调查班级中学生喜欢喝的饮料类型,思考:怎样才能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并使之成为一张系统表格?饮料是生活中常见的饮品,学生再熟悉不过,很快学生就自由结组展开分工合作调查:有的同学负责向他人询问喜欢的类型,有的同学负责对询问结果进行记录,还有的同学跑以饮料商店去调查饮料的品种及售卖情况……一番调查之后,小组内同学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小组内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找出学生最喜欢的饮料类型,同时与其他小组同学分享调查结果.如此,学生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学会了统计.
案例中,教师将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生活现象代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调查中,深刻理解了初步统计内容,有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构建了精彩数学课堂.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基础.一个问题的提出远远重要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因为问题提出的过程是人们从全新角度、不同层次对事物进行创造性设计的过程,需要人们的大脑思维不断旋转才能实现.问题的提出需要有良好的思维情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原理及公式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意义的兴趣.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大脑在思维中感受、体验知识,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进行,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复习、回顾,同时提问:想要对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进行证明,至少要具备多少个条件?并引导学生通过作图展开问题思考:(1)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一条边是相等的,可不可以说它们是全等三角形?(2)如果是两个三角形中的一个对应角是相等的,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吗?(3)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对应的角是相等的,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吗?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积极参与知识问题的思考、探究、讨论当中.为之后的按不同边、角等条件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奠定了基础.而教师则依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效把控,从而有效设计课堂活动.
案例中,教师利用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全等展开思考、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方向感,在大脑中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进行,有利于学生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理解,构建了精彩数学课堂.
三、创设探索情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被动性的接收知识虽可让学生产生短期效应,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但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却是不利的,学生应具有自学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自学能力的养成需要具有良好的探索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自学习惯.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课堂教学展开合理设计,为学生创设探索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自主性教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数轴》时,在学生基本掌握数轴的定义后,依据教材中的问题:数轴上是不是可以表示出全部的有理数?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展开探索:用数轴上的点可不可以表示出0.0001?表示出8000呢?应该如何表示?这些问题与数轴上的什么要素相关?这些问题学生依靠教材中的素材内容和表面文字根本无法解决,让学生之间产生了不同的争议.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探索,通过合作、讨论,相互间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他人发表看法时,有效的吸收他人的长处,对自己思维的薄弱处进行填充、弥补.如此一来,学生对数轴概念的印象越发清晰、深刻,之前思维理念中理解含糊不清之处得到了澄清,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案例中,教师通过探索性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主展开交流、合作、探索,吸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了自主性数学课堂.
四、创设操作情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只靠大脑的思考和记忆来完成.如此掌握的知识学生一般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的掌握较为浅显,缺乏对知识本质和内涵的理解,不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动手操作是让学生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探究世界,可以实现手、脑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抽象教材概念、定理的理解,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操作性情境,让学生用手去真实的“触摸”知识,感知知识的“动态”过程,构建实效性教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时,对于其中的轴对称概念学生很难做到深入理解,基于此,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剪纸艺术展开情境化教学.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影视片段中的剪纸过程,向学生展示漂亮的剪纸艺术,让学生体会剪纸中折叠和对称带来的震撼,感受艺术的美.同时让学生大胆发言,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现象.学生认真回想,踊跃发言,给出许多不同的答案.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叙述,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剪出心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先是对纸张进行折叠,然后用剪刀小心翼翼的裁剪,剪出自己心中所想、所见图形.最后,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與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深化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知.
案例中,教师在学生不易理解之处,巧妙的创设动手操作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裁剪出轴对称图形,如此一来,学生就将大脑中的图形利用自己的手展示出来,深化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构建了实效性数学课堂.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多种情境,将知识与情境有效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收到主动获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蒙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9(12):24.
[2]缪卫红.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J].求知导刊,2020(46):29-30.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