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辅助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探究

2021-11-28高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8期
关键词:康柏西玻璃体视网膜

高旭

随着社会发展,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涨,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其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会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而PDR 则是目前致盲的最主要原因,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痛苦[1]。玻璃体切割术目前是临床常用的治疗PDR 的主要方法。PDR 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形成新生血管、纤维膜及血管膜,若与视网膜粘连则会导致视网膜缺血或水肿,长此以往将显著影响患者视力水平,并增加手术治疗难度。在此情况下不能强行剥离新生血管膜及纤维膜,否则极易因视网膜的过度牵拉而引起视网膜裂孔,因此更应尽早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此外,PDR 早期通过视网膜的激光治疗也可起到有效控制作用,从而降低远期致盲风险[2]。研究表明,术前应用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水肿,且术后炎症反应较轻。与其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相比,康柏西普作用时间更久、靶点更多,可以通过抑制由VEGF 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具有良好的PDR 辅助治疗效果[3]。因此,本研究选取了66 例PDR 患者行比较研究,旨在探究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辅助治疗PDR 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66 例PDR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 例(43 眼)。对照组:男18 例,女15 例;年龄31~73 岁,平均年龄(52.62±8.54)岁;病程3~17 年,平均病程(7.13±3.28)年。研究组:男17 例,女16 例;年龄34~76 岁,平均年龄(53.65±8.02)岁;病程5~19 年,平均病程(7.86±4.1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PDR 的诊断标准;②血糖水平已控制在正常水平。排除标准:①同时伴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者;②伴其他系统或多系统严重疾病者;③不配合分组、依从性差者。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包括调血脂、降血糖及降压等治疗。对照组行23G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研究组行康柏西普眼内注射+23G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1.3.1 对照组 患者行23G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于睫状体平坦部切割做一手术切口,针头固定,顺切口导入纤维与玻切头,高速状态下快速切除玻璃体内的积血及浑浊部分;随后仔细剥离视网膜表面的新生血管膜与纤维膜,若患者视网膜已出现与新生血管膜、纤维膜粘连较密的情况,则应用眼内镊仔细、小心地将新生血管膜及纤维膜从视网膜上分离出来,并将增生血管与纤维膜切除;剥离过程动作必须轻柔仔细,严禁强行剥离;若术中出现视网膜出血,应立即行眼内电凝或压迫止血彻底止血;术后应用笛形针彻底清除视网膜表面的积血,并将玻体皮质清除彻底。

1.3.2 研究组 行康柏西普眼内注射+23G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于术前3 d,应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 次/d;术中进行常规消毒、铺巾,行表面麻醉,冲洗结膜囊后,选择距角膜缘约3.5 mm 的睫状体扁平部位,引用30 号注射器针头注射0.1 ml。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液于玻璃体腔内,并以适度力量用棉棒轻压并涂抹适量抗生素眼膏于针口处;随后继续使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3 d;3 d 后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BCVA、并发症发生率。

1.4.1 治疗效果 将术后视力改善明显、新生血管萎缩变化显著、眼底检查显示水肿及出血等症状基本消失定义为显效;将术后视力可见好转、新生血管可见一定程度萎缩、眼底检查显示水肿及出血等症状有所改善定义为有效;将各方面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定义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BCVA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个月的BCVA 变化情况。

1.4.3 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眼压过高及炎症感染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 比较 术前,两组BCV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 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 比较 ()

注:与对照组术后1 个月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平均随访3~6 个月,对照组有10 眼出现并发症,其中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 眼、眼压过高5 眼、玻璃体积血3 眼,并发症发生率为23.26%(10/43);研究组有3 眼出现并发症,其中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 眼、眼压过高2 眼,并发症发生率为6.98%(3/4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临床中极为常见,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视力与生活质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至增生期,可出现新生纤维组织与新生血管,新生的血管膜与纤维膜极易产生视网膜粘连,进而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导致其视力丧失[4]。针对此类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清除视网膜表面的新生纤维膜与血管膜,利于恢复视网膜解剖位置,是目前临床中常用于PDR 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目前倾向使用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因为与传统20G 玻璃体切割术相比,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切口更小、患者损伤更小、术中出血更少,且不需缝合切口、手术时间更短;此外,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速度较高,术中对视网膜产生的牵拉力量更小,切口因而具有更好的密合性,可减少眼压水平波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5]。PDR 术中辨认解剖结构难度较大、手术操作较为困难。由于VEGF 会促进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有促形成,因此可在术前眼内注射抗VEGF 的药物,从而降低视网膜血管渗出、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减少剥离时出现医源性裂孔或出血的可能。康柏西普是一种VEGF 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可于多靶点发挥作用,阻断VEGF 受体的激活,进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与新生血管形成[6]。

PDR 是糖尿病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PDR 并发症的唯一有效方法,23G 玻璃体切割手术有效降低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减少手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多项研究表明,在术前眼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以很好地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有效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进而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果。本研究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均与既往研究[7,8]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 术后效果显著,但康柏西普具体的应用剂量与时间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地探索,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辅助治疗PDR 效果显著,联合23G 玻璃体切割术后的总治疗有效率高,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视力,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康柏西玻璃体视网膜
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康柏西普对DME患者黄斑部微循环的影响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