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11-28刘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8期
关键词:末梢敏感度准确度

刘莉

人体血液和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都存在密切联系,血液可通过循环系统参与到机体当中的运输、防御、酸碱平衡和呼吸功能,同时也对于体液的渗透压进行调解。血液参与到了人的各项生理活动,可以辅助维持人的新陈代谢,平衡人体内外环境。临床研究认为[1],当人体出现病理状态就会对造血系统产生各种影响,进而会使得人的全身组织器官产生危害。所以现如今临床对于各种病症在进行诊断时都必不可免的会涉及到血常规检验。但是血常规检验受到检验方式、血液采集、环境因素等多个环节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这就会对最终的临床诊治工作产生限制[2]。本文主要从血液采集的环节分析提升血常规检验准确性的策略,比较末梢血和静脉血检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发挥的作用,本文选择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本院收治的150 例疑似感染性疾病病例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50 例疑似感染性疾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 例,女74 例;年龄18~64 岁,平均年龄(45.82±15.64)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2.45±0.75)d。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均符合伦理标准,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在本院进行疾病治疗;②均存在血常规检验适应证;③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3]①其他医院转入本院治疗的患者;②存在血常规检验禁忌证的患者;③合并严重全身感染性病症患者;④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⑤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的患者;⑥合并严重肿瘤疾病及肿瘤远处转移患者。

1.3 方法

1.3.1 检验设备和材料 ①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迈瑞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以及相配套的试剂盒,包括溶血剂、稀释液和清洗剂;②国产质控液;③真空抗凝管(国产EDTA-K2采血管)。

1.3.2 血液采集方法

1.3.2.1 静脉血采集 常规禁食禁饮后第2 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利用真空采集管抽取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2 ml,将血液标本放置在EDTA-K2采血管当中摇晃均匀,备用。

1.3.2.2 末梢血采集 采集完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后进行末梢血的采集,通过一次性安全末梢血采集针选择患者指尖部位进行采血,采集血量为20 μl,将末梢血标本放置在含有EDTA-K2的采血管当中摇晃均匀,备用。

1.3.3 血常规检验方法 对采集血液标本按照同一患者进行两两相对检查,通过血液检验科研究人员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并且在检验过程中根据血液细胞分析的具体工作流程和临床要求进行分析。对静脉血血液标本和末梢血血液标本的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细致的填写和记录,以方便研究并进行对照统计。

1.3.4 质控方法 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前需要对质控物、检验仪器进行矫正,检验需要通过至少2 人共同完成,且需固定的2 个人实施。确保血液标本在送检、保存、检查、填写、记录、对照、统计、储存等各个环节都准确无误,以便于确保检验结果。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静脉血与末梢血血液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②诊断效能,以最终临床确诊疾病的结果为依据,统计末梢血和静脉血检验血常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计算方法: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脉血与末梢血血液指标比较 静脉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与末梢血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静脉血与末梢血血液指标比较(,n=150)

表1 静脉血与末梢血血液指标比较(,n=150)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末梢血与静脉血诊断效能比较 150 例疑似感染性疾病病例,最终确诊血常规异常148 例,无异常2 例。末梢血检验血常规异常140 例,无异常10 例;静脉血检验血常规异常146 例,无异常4 例。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敏感度为93.92%(139/148),特异度为50.00%(1/2),准确度为93.33%(140/150);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敏感度为98.65%(146/148),特异度为100.00%(2/2),准确度为98.67%(148/150)。静脉血敏感度和准确度均高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与静脉血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末梢血与静脉血诊断效能比较(n)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是现如今临床进行相关病症诊断的主要方法,血常规检验所得的结果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提供科学性可靠的依据,因此血常规检验在临床辅助诊断当中能够发挥必然的作用。临床有研究认为[4],对患者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所得的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本文主要基于此研究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差异性。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血血红蛋白(104.51±22.18)g/L、红细胞(3.61±0.84)×1012/L 和白细胞(5.11±1.92)×109/L 明显低于末梢血的(123.81±22.32)g/L、(3.84±0.68)×1012/L、(6.72±3.24)×109/L,血小板(239.52±56.81)×109/L 明显高于末梢血的(219.25±83.8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与末梢血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敏感度98.65%和准确度98.67%均高于末梢血的93.92%、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与静脉血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所检查出的结果更加符合患者的病症实际情况,而通过末梢血进行检查会容易导致一定的偏差情况出现。静脉血检验可以有效体现红细胞检验的具体含量,可以更好的表达出血小板的检验值和血红蛋白含量值,末梢血检验的准确率要相对于静脉血更低,从检验稳定性角度而言,也不如检验静脉血所取得的效果好[5-10]。

综上所述,静脉血检验各项血液指标更符合患者的病情,所以临床推荐在进行血常规检验中优先使用静脉血进行检验。

猜你喜欢

末梢敏感度准确度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比较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对GB 17167实施过程中衡器准确度要求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