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治疗的麻醉效果分析
2021-11-28孙召军
孙召军
胃镜是上消化道疾病诊疗的可靠手段,可直观探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同时完成相关治疗措施,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胃镜诊疗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安全性较高,但是其属于侵入性操作,不可避免的引发疼痛、恶心等不适感,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较大,因而临床领域积极探索了无痛胃镜诊疗技术,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1]。丙泊酚为无痛胃镜诊疗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但是其麻醉镇痛作用略显不足,因而多联合其他镇痛药物,其中小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的临床应用较多,为进一步探明其应用于无痛胃镜治疗的麻醉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20 年8 月~2021 年1 月在本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320 例患者,对比分析了该麻醉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8 月~2021 年1 月320 例在本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布托啡诺组,各160 例。布托啡诺组,男97 例,女63 例;年龄32~72 岁,平均年龄(52.91±19.86)岁;体重42~85 kg,平均体重(63.53±21.42)kg。对照组,男98 例,女62 例;年龄33~72 岁,平均年龄(52.51±19.49)岁;体重42~84 kg,平均体重(62.98±20.97)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无痛胃肠镜诊疗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术前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检查均显示正常;患者和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者;麻醉药物过敏者;合并重性精神病者;近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者等。
1.3 方法 两组术前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相关生命体征,经鼻导管吸氧。
1.3.1 对照组 采用丙泊酚进行术中麻醉: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52,规格:20 ml∶200 mg),1.50 mg/kg。
1.3.2 布托啡诺组 采用小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前,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6,规格:1 ml∶1 mg)0.2 mg,缓慢静脉推注,随后进行麻醉诱导及丙泊酚注射(同对照组)。术中,按需追加丙泊酚,静脉滴注丙泊酚0.5~1.0 mg/kg。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麻醉效果评估 术后评估患者麻醉效果:优:安静合作,肌松良好,刺激无反应,术中无肢体活动,术中操作顺利;良:安静合作,肌松良好,操作时出现轻微肢体活动,不影响胃镜探查;可:胃镜检查配合度尚可,操作时出现肢体活动,对胃镜探查存在轻微影响,但可完成正常操作;差:无法有效配合,术中体动较多,影响胃镜操作。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00%[2]。
1.4.2 麻醉相关指标监测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记录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统计患者丙泊酚追加量和术中体动次数。采用VAS 量表评估患者术中疼痛情况,VAS 评分0~10 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3]。
1.4.3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指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抑制、躁动、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布托啡诺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n,%)
2.2 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布托啡诺组麻醉诱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追加量、术中体动次数、术中VAS 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苏醒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布托啡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无痛胃镜诊疗期间需保证患者无痛苦、无认知、无躁动,在安静合作状态下完成胃镜探查、治疗,避免探查不全或操作失误[4-7]。无痛胃镜诊疗中,多采取镇静、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但是其麻醉要求较高,需保证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镇静可靠、苏醒快,同时提升麻醉安全性[8-10]。
丙泊酚是无痛胃镜诊疗的基础麻醉药物,具备起效快、苏醒快等优势,但镇痛、镇静效果有限,必要时需追加丙泊酚,但随剂量加大,中枢抑制等不良反应逐渐增强,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11-13]。布托啡诺为高效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物,镇痛效果作用强大,静脉注射后起效快,约在10~15 min 达到麻醉作用高峰,且呼吸抑制、成瘾性等不良反应风险极低,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因而常作为无痛诊疗技术的辅助麻醉用药[14-16]。无痛胃镜诊疗麻醉相关文献报道显示,丙泊酚麻醉前,联合小剂量的布托啡诺,可有效提升麻醉效果,优良率可达到90%以上,而单纯丙泊酚麻醉者优良率仅为70%~90%[17,18]。本次研究也发现,布托啡诺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75%,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小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可有效提升麻醉效果。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布托啡诺组麻醉诱导时间(35.19±9.79)s、定向力恢复时间(6.18±1.14)min 短于对照组的(43.89±10.22)s、(8.86±1.21)min,丙泊酚追加量(90.12±9.68)mg、术中体动次数(1.09±0.52)次、术中VAS评分(1.05±0.42)分均少于对照组的(112.57±8.57)mg、(2.73±0.75)次、(1.85±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复合小剂量布托啡诺可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麻醉起效与苏醒时间,降低术中体动和疼痛情况,提升了麻醉效果。在安全性方面,布托啡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复合小剂量布托啡诺的安全性更高,可作为首选麻醉方案。
综上所述,小剂量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案,可有效提升麻醉效果,缩短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提升麻醉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