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民国我国体育教育的发端

2021-11-28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学制学堂民国

刘 畅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安徽合肥 231603)

“体育”一词是个舶来品,清末从日本传入中国。晚清民国时期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体育不仅进入教育课程行列,还扮演着“增强国民素质,挽救国家危亡”的重要角色。本文旨在厘清晚清民国体育概念传入的历史过程以及我国近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发端。

晚清民国体育概念的传入

晚清体育概念的传入阶段。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沉甸甸的大门,大清王朝进入晚清(1840-1911)这一历史时段。随着国门的打开,一时间大量西方物质、文化涌入中国,西方体育亦是在这一时期传入。“其初主要是伴随欧美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为中国人所接触”[1]。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一方面想传播宗教,扩大宗教影响力,另一方面充当本国的情报收集者。他们在中国创办学校、翻译出版书籍等,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堂冲击了中国的传统封建教育体制,同时“在这些教会的学校中,开展了一些球类、体操和田径等体育活动内容,强行的在中国传播近代西方体育”[2]。

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头脑清醒的有志之士倡导向西方学习,开展了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近代体育开始较为系统的传入中国,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操练近代兵操和翻译体育有关书籍等。这一时期,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其实还是“体操”,主要是军队操练的兵操,对于“体育”与“体操”的概念还未区分,还是二者并用的情况。

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由于地缘相近,大批留学生前往日本留学,近代许多西方名词也是从日本翻译后传入中国的,“体育”一词亦是如此。“1876 年近藤镇三在‘文部省杂志’上将它翻译成‘体育’后得到学界认可,并逐步作为日语的一个普通用语被广泛使用”[3]。大致在“戊戌变法”前夕,“体育”这一概念正式从日本传入中国。

民国体育概念的形成阶段。民国时期,由于严重的民族危机,国人更是将体育与“增强国民素质,挽救国家危亡”相联系,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国民素质,体育被寄予厚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文化的空前解放,学界也将目光投到了“体育”上,不仅对“体育”的内涵与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倡导在学校开展体育教育,开设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体育”也由晚清的带有军事性质的“新式兵操”下移转变至学校的体育教育,“体育”也与“体操”分离出来。“体育”的概念正式形成,“体育”即是“卫生之事”[4]、“身体之锻炼”与“身心之健康”[5],“体育”一词的内涵更加丰富。

我国体育教育的发端

晚清体育教育的启动阶段。晚清是体育教育的启动阶段,洋务运动迈出了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一步,清末新政时期,虽未明确提出体育教育的概念,但全国的各级学堂均有开设体操、剑术、跑步、球类等实质性体育项目,大体上奠定了全国性开展体育教育的基础。

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创办的正蒙书院(后改名为梅溪小学堂)是最早设置体育课程的新式小学,它的课程即设有击球、投壶、超距等体育训练[6]。由于清军的腐败,八旗绿营毫无战斗力,清朝军队以骑射为主传统武术训练已经不合时宜,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在他们的湘军、淮军中装备“洋枪”“洋炮”,并且操练“洋操”,这里的“洋操”便是早期西方体育的引进的表现。同时,洋务运动还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学堂,如北洋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这些学堂虽是以操练兵操为主,旨在于培养军事人才,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体育教育的发展。查找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当时北洋水师学堂作为校内正式体育课程的,有击剑、刺棍、木棒、拳击、哑铃、足球、跳栏比赛、算术比赛、三足竞走、羹匙托物竞走、跳远、跳高、爬桅等项,此外还有游泳、滑冰、平台、木马、单双杠及爬山运动等”[7]。由此可见,尽管军事学堂没有明确提出体育教育的概念,但实际教学中却都涉及到了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体育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洋务运动迈出了在新式学堂中普遍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一步,其历史影响高于学堂本身。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制度了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公布实行癸卯学制,1905年成立了学部,负责全国教育事务和癸卯学制的实行,至此初步建立了中国近代各级学校和教育管理体系。学部的设立和学制的实行使得各项新式教育政策得以落实。1904年至1911年,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以及各类专业学堂,均设有体育相关课程。小学堂强调锻炼孩童身体,促进身体发育,并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高等学堂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体操训练,以此来达到增强体魄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体操”仍具有“兵式体操”的性质。“1906年,清政府把‘尚武’定为教育宗旨之一,其用意就在于‘以教育为挽回风气之具’”。由此可见清政府仍想通过“体操”来增强国民体魄,具有军国主义思想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表明清政府想以此来达到挽救国家危亡的目的。另外,女子学堂也开设体操课程,这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清末新政实施至清朝覆灭,都未明确提出具体的体育教育政策,并且画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而“体操”在实际的开展中也被国文之类课程所挤兑。

民国体育教育的规范阶段。民国是体育教育的规范化阶段,晚清虽在制度上确立了体育作为新式教育的一种,但体育的正式规范化确立是在民国时期,关于体育教育的概念的形成也是在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国初年仍是内忧外患,袁世凯死后,各地军阀混战,政治环境极为不稳定,在这一大环境下全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可能是一蹴而就的。1912年9月3日颁布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个学制——壬子学制,直至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才实行了较为稳定的学制。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和教育改革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大批留美学生回国,他们将西方的自由、平等、科学等理念带回国,成为新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受留美学生影响,实用主义也在中国传播开来。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自然体育’开始影响我国学校的体育”。“自然体育”主张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田径、球类、游戏类等,已不同于晚清时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兵操”。“1923 年 6 月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在课程标准上正式把学校的‘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至此,从晚清沿袭至民国初年的兵操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完全废止,体育逐渐与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体育”相靠拢。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家的各项基本框架已建构完成,民国的体育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期,体育在学校的教育课程体系中也更为规范。不仅颁布了国民体育法,还在教育部下增设了体育组来管理全国的体育事务,全国各级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已井然有序的开展开来。1928年至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这一时期时局虽动荡不安,但国民政府仍十分重视教育事业,颁布了大量的学校体育政策如《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体育场规章》《全国运动大会举行办法》等,还组织开展各类的体育教育会议,还组织开展运动会。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有全国性的运动会比赛,还有各级学校组织开展的运动会,而且20世纪初的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运动员都有学生代表。另外,学校还尤为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体检,由此可见国民政府对于体育教育及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之高。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体育教育也随之停滞。

民国时期是中国体育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各项政策都趋于规范化,直至1949年民国政府在大陆覆灭为止。经过民国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已初步具备了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的模式,也给新中国建立后,继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体育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体育的概念传入与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亦步亦趋的,而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则稍晚一些。体育的传入与它在我国扮演角色的变化,从“强国强种”至“身体之健康”,既符合历史社会的发展,同时又表现出体育功能的多样性。体育概念的传入可以说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萌发的源泉,经过晚清至民国的发展,我国体育教育的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

猜你喜欢

学制学堂民国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五行真经
学理与法理:中小学学制变革的依据
学制不缩短,那要怎么改?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