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张謇企业家精神

2021-11-28张洁云

时代人物 2021年31期
关键词:张謇企业家精神

张洁云

(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 江苏通州 226300)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使张謇真正实现了他生前所说的“与草木同生,而不与草木同腐”。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号召弘扬企业家精神,要求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张謇企业家精神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在内核上高度契合,为我们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了重要标杆。

新时代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张謇企业家精神之根——爱国情怀。1921年,张謇在《垦牧乡志》中写道:“士负国家之责,必自其乡里始”。爱国是张謇一生的追求。在家乡苦读十年,历经四次会试败北后,张謇终于在光绪二十年(1894)的“恩科会试”中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他本可以“学而优则仕”,博取一生的荣华富贵,甚至冲顶“状元宰相”。然而身处国内风雨飘摇、列强虎视眈眈的环境中,特别是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张謇发出了“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的感慨。他这样表明心志“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他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在士大夫”。于是他以身作则,毅然抛弃“高位重禄”,走上了以身许国、“舍身喂虎”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张謇作为爱国企业家,始终保持儒生本色,身在商海,心系天下,将浓烈的爱国情和炽热的爱国心化为对强国梦的不懈追求。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使南通县成为全国所有县当中的一个“模范县”。所以,爱国、爱国主义是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张謇企业家精神之魂——创新精神。胡适先生在为张孝若编著的《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所作序言中讲道:“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这是对张謇创新精神的最高赞誉。首先,提倡“棉铁主义”政策,这在当时是引领潮流的思想观点。张謇以棉纺织业和钢铁业作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和中心,在南通把“主义”变成了现实,从而使南通成为“新世界之雏形”“模范县”。其次,在积极吸取西方股份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行“绅领商办”制度、股息“官利”制度等方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绅领商办”不同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体制,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官方只能凭官股拿股息和分红,不得过问厂务,从而有效避免了官府对其经营活动的干预,由此获得了独立的经营管理权。股息“官利”制度,即“自一股至一百股每股一权,一百股以上至无限股,每二十股加一权”“官股不得分析,多占股权”。公司通过“同股不同权”的方式对官股的权利进行限制,有效保障了中小股东的权益,也有利于保障企业独立的经营管理权,从而开辟了股份制发展的新篇章。再次,提出“产业链”思维。在大生集团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张謇创新性地采用了循环经济的模式:以大生纱厂为母体,创办了一系列的产业和配套设施,用轧花留下来的棉籽来榨油创办了广生油厂,用油厂下脚油脂创办了大隆皂厂,用剩余劳动力创办了大兴(复兴)面厂,为了运输需要创办了泽生水利公司、外江三轮等等,形成了配套设施齐全的一体化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张謇在兴实业办教育的同时,对中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更是关心和重视,众多的新生事物反映出身处文明交汇时代的张謇“明世界日新之学说”,奋力开风气之先的创新精神。

张謇企业家精神之本——诚信品格。“生平待人坦怀相与,不事机诈。”“自治当从自重、自苦、立信用始。信用为吾人之自助。”张謇讲契约,尊规则,坚信忠实不欺。既重视内在的诚实,也重视外在的信誉。一是严把产品质量关。注重打造品牌信誉,坚决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二是注重企业内部管理的诚信。“不妄费一文”,勤俭经营厚利股东;诚以待人,善待员工。三是自觉诚实地履行契约。在经营活动中,张謇非常注重企业信誉,强调“守法宜坚,不可假借”,即使资金周转困难,也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决不食言。如在纱厂创办初期极端困难之时,采纳建议“尽花纺纱,卖纱收花,更续自转”,甚至做好了至无花可纺之时,停车闭厂的最坏打算。四是推动诚信制度建设。他担任农商总长之后,“首订法律”,主持制度或修订了几十个法律法规,积极倡导企业界依法经营,诚信法律。他一生创办企业数个,每办一个企业,先获官方批准,然后按要求创办。各企业都有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每年都有账略说略以接受监督。总之,张謇不仅将诚信作为其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砥砺品性,更将之作为经营管理企业的基本准则努力践行,并尝试通过法制建设途径构建现代信用体系。

张謇企业家精神之基——民本意识。张謇所处的时代,外敌入侵,统治腐朽,天灾人祸并行。在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背景下,解决民生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1895年,张謇在张之洞授意下在南通开始兴办实业,筹建大生纱厂,纱厂的定名来自《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他称办厂的目的就是“为通州民生计,亦为中国利源计”。他排除万难、创办大生企业,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裁厘降税,减轻商民经济负担;优化生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治理水患,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在教育和慈善事业方面,他关注的也是基本民生问题。教育方面,他更关注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均等化,例如他对南通小学的布局规划是根据人口地域分布提出,如每16平方里建设一所小学的方案;慈善公益活动方面,他更多的是从构建基层社会保障体系来着手,设立了一大批救助、有待和抚恤的机构,门类齐全,特别强调“养教结合”,重视被救助者生存技能的培养。可以说,张謇通过办实业、兴教育、做慈善等多种途径,从生活资源到文教卫体,从普通百姓到弱势群体,从城区市镇到海滨滩涂等全方位、多层面致力于民众生活的改善,体现了其为百姓谋福祉、为社会作贡献、为政府担责任的思想。

张謇企业家精神之眼——国际视野。洞明世界大势,才能竞会五洲文明。张謇在江苏省咨议局大会上表达了他一贯的主张:“不明世界大势,不能解决一国问题。”“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情,就要有一个省的眼光,办一个省的事情就要有全国的眼光,办一个国家的事情要有世界的眼光。”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者,张謇一方面积极吸纳西方的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更以一种通达天下的胸襟、高瞻世界的眼光来把握趋势、超前谋划、创新格局。他参仿西法,在南通大力实践其“棉铁主义”,开启南通工业化进程;积极吸收西方近代文明的成果,尤其是日本的治国经验,把士大夫的乡土责任和“救亡图存”国家使命相结合,因地制宜推进南通“地方自治”;实施世界眼光教育,不仅要求青年学生掌握西方科学技术,还培养他们“开门商战”的竞争意识,培养一代具有现代商业精神的“通商”;倡导工艺博览,争衡五洲名产,将南通绣织局分局开到了纽约第五大道,为打开对外贸易局面开辟了新路;主动学习西方城市建设经验,不断开拓城市新的发展空间,将南通建成了“中国模范城”。也正因为张謇拥有洞明世界的眼光、竞会五洲的胸襟、自力更生的勇气,先进的科学文化才得以在南通顺利传播,大生企业系统和南通地方自治事业才能够迅速勃兴,终能“以一隅与海内文明国村落相见”。

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张謇企业家精神是企业赢得未来的强大动力。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物质基础,更要有企业家精神作为支撑。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实现向“世界一流”企业转变,需要深化改革,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而国有企业一般容易受到政府的束缚,导致改革创新动力不足,缺乏冒险担当精神。这就需要以张謇企业家精神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之路,切实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困境。中小企业生命力在于连续型创新,因为中小企业只有凭借持续的创新,才能占领市场和赢得消费者。而企业家精神作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精神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命运以及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所以,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能够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取得更好发展,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张謇企业家精神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源泉。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的攻关期,在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充分发扬不畏风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创新技术、产品与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内生动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张謇企业家精神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在当前全球化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国内企业的活力和核心竞争力。而这要求我国企业家们要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以国际视野来看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不断做大做强,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发挥作用。

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张謇企业家精神的路径

政府层面:着力营造培育新时代张謇企业家精神的生态环境

营造引导“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的社会氛围。一是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重点加强诚信守法教育、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企业家们的国家使命感、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二是营造宽容企业家失败的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容错”案例,“失败”案例中的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逐步纠正人们思想观念中对失败者的认知偏差;制定“三张清单”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厘清哪些错项目能容、哪些不能容,为企业家干事、创业打开“枷锁”。三是深度挖掘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社会认同。如通过举办通商大会、设立“南通企业家日”、开展“张謇杯”和“三名”(名企、名品、名人)、三创(创新、创业、创优)人物评比,在江海大地形成重实业、促发展,尊重企业家社会价值,理解、关怀和支持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氛围,从而不断激发企业家的爱国热情,促使企业家在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的良性市场环境是企业家精神的“催化器”。培育张謇企业家精神,应持续营造和优化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家为载体、以企业家精神为支撑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家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一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完善自由竞争市场体系。二是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政府减少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将更多精力放到事中事后监管以及为企业家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和更加务实的服务上,让更多企业家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通过运用市场规则,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三是打破壁垒,公平对待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打破各种各样的“玻璃门”“卷帘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市场空间。

健全信用奖惩的制度体系。一是构建信用约束机制。参照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构建信用约束机制,包括企业信用预警制度企业失信惩戒制度、企业守信激励制度、企业严重失信淘汰制度、企业信用恢复制度等。二是构建联合惩戒机制。利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整合在工商、财税、金融、司法、环保、安监、行业协会商会等部门和领域的企业及企业家信息,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构筑诚信联合奖惩机制。特别是加大对失信背德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三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要处理好依法反腐与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关系。既要坚决反对和纠正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查清问题;也要注意保护企业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

个人层面:提高站位,争做新时代张謇式企业家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张謇认识到振兴实业责任须在士大夫,于是毅然辞官兴办实业,希望通过发展民族工业强国富民、救国家于危难。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家也必须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实现自身价值、企业发展壮大与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时候都要自觉把个人奋斗、企业发展放到“国之大者”中去思考和推动。认真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当前形势、时代大势的重要论述,坚持树立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只有与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同频共振,顺势向上,企业才能茁壮成长,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认真领会总书记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论述,以高度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勇担重任;认真领会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着力推动以更加优化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发展大局;认真领会总书记关于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带头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落地一批重大前沿成果;认真领会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全力打赢转危为机的主动战。

努力成为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创新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动力之源,变革出新也是张謇成就伟业的活力所在。“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企业家们在保持做大做强初心的基础上,只有与时俱进、主动求变、锐意创新,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这就需要广大企业家做创新发展的引领者,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性,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动产品升级、质量升级、服务升级,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开拓新市场、创造新机遇,推动企业为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努力成为畅通双循环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时代企业家们应大力发扬企业家精神,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要立足国内市场,充分利用日益改善的营商环境、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用时,积极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实干、实效、实绩助力中国经济化危为机。在此基础上,要胸怀国际视野、全球思维,深入研判当今世界大形势和大环境的变化,准确把握国际规则、防范化解国际市场各种风险,全面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持续深入推进科技攻关,不断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合作,勠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努力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模范。胸怀“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的社会责任感,张謇立足家乡、苦心经营地方自治,才使得南通从封建闭塞的小城一跃成为当时著名的“模范县”。当前,我国企业家不仅要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也要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以及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责任。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家,要把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创业目标,争取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服务,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关爱员工、依法纳税、保护生态、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真正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模范。

猜你喜欢

张謇企业家精神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教育家马相伯与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谊
对话“疫线”企业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