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礼貌语言与其文化价值观比较研究
2021-11-28诸角天美
诸角天美
(长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礼貌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但人们在表达礼貌的过程中会受到本民族文化以及所处时代的影响,有着非常明显的民族文化底蕴,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礼貌观念和标准,同时也有着不同的礼貌语言表达形式,所以在对礼貌语言进行研究时除了对其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之外,也要对其中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进行研究。长期的文化交流让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上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因为身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背景,所以在对礼貌语言的应用上也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在看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文化差异,避免在交际过程出现误用的情况,从而形成更好的人际关系。
礼貌语言的功能特点
所谓礼貌,是为了保持人们的社会生活而需要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礼貌的形成源自于人们的长期交往过程中,并且通过语言和风俗等方式来保留下来。礼貌语言则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采用的友好语言,不但要遵循基本的语言逻辑,同时也要能够在相应的交际场合中体现出语言表达一方的礼貌和尊重,是否能够合理的运用礼貌语言由语言表达方式对于语言文化习俗的了解程度来决定,可见礼貌语言体现出了社会的道德风俗,同时也会受到一个民族的心理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礼貌语言的应用,能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为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提供良好的条件,缓和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同时,礼貌语言通过抬高对方来让对方喜欢自己,从而让自己在交际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具体来看,礼貌语言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礼貌语言具备合适性特征,也就是说礼貌语言并非适合应用在所有的交际场合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礼貌策略,结合具体的谈话内容来选择礼貌语言。其次,礼貌语言具备委婉性特征,通常来看我们会将礼貌语言分为直接或者间接性礼貌语言,其中间接性礼貌语言一般表达的都较为委婉,不会让人感觉到不快和尴尬,能够表达更多的礼貌内容。最后,礼貌语言具备了民族性特征,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礼貌标准,东方人总体来讲较为谦逊,一般文化层次更高的人会更加讲究礼貌语言的运用,而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则更加喜欢直来直去,所以对于礼貌语言的应用很多时候是被看作为具备文化素养的表现。
日本和中国的礼貌语言对比
这里仅以感谢语和道歉语为例来对日本和中国的礼貌语言对比进行研究。首先是感谢语,日语的感谢语包含了直接和间接的感谢语,直接感谢语十分丰富且搭配较为固定,在不同的场合当中有着相对固定的感谢语搭配,这种感谢语的应用频率十分高,几乎在交际的过程中一定会用到。间接感谢语当中道歉式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是指利用略带迁移的语言来表达感谢。汉语的感谢语同样包含了直接和间接这两种形式,直接感谢语就是对感谢的意思进行了明确的表达,相比于汉语中的直接感谢语,间接感谢语会更加的丰富,中国人的交往中如果过多的应用直接感谢语会显得双方不够亲密,所以亲近的人会选择应用间接感谢语。日本和中国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非常讲究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而在感谢语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日本人非常重视口头的感谢表达,不能在形式上失礼,而中国人更加注重行动上的回报,通过对日语和汉语的研究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在于获得恩惠后会从对方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避免为对方增加麻烦,而不同点在于日本人采用的是道歉式的感谢方式,而中国人则采用关切式或者承诺式的感谢方式,可见日本人的交际更加偏向于内向型,注重礼貌形式,人与人之间显得客气,并以此为表达尊重。而中国人的交际更加偏向于外向型,他们愿意通过不拘礼来表达彼此之间的亲密。
其次是道歉语,日本人有着非常高的道歉频率,无论是工作、上学还是去买菜都需要用到道歉语,其中直接道歉语会比较多,例如这四种道歉语,这几种道歉语的道歉程度各不相同,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应用。中国人的道歉语中最为常用的是对不起和不好意思,两者的轻重程度和应用场合各有不同。相比于汉语而言,日语中的道歉语有着更多的语境和更高的使用频率,平时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中国人则对道歉语的应用频率不高,这与日本和中国之间的道歉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希望自己的形象或者声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对于道歉语的应用中国人坚持对错原则,与礼貌并无关联,且常常会将其定义为无能或者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不常用道歉语的原因。日本社会非常看重礼仪,但却仅仅停留在礼节的规范层面当中,例如在交往过程中会在语言表达上做足礼节,但这不等于内心的想法,所以日本人常常将道歉看作为一种有修养的表现,再加上与其的原因使得日语的道歉语看上去更像是寒暄,也非常容易说出口。
日本和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对比
语言具备了民族性特征,所以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礼貌语言都有着深刻的民族烙印,在礼貌语言的背后所反映出的是日本和中国两个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过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日本的民族文化,日本民族文化的形成是基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同时也包括早期的经济生产模式以及耻感文化。日本属于海岛国家,有着较为险恶的自然环境且资源十分匮乏,海洋既隔绝了日本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同时也保护了日本不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从而更容易保持民族发展的稳定。日本属于海洋性气候,气候较为多变且频繁出现自然灾害,所以日本人在生活中非常关注气候话题,也是寒暄时最为常用的话。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特点早就了日本人的顽强民族性格。以渔业和游牧业为主的早期日本经济形式,使得日本人养成了集体行动的习惯,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进一步增强了日本人的集体归属感,在集体意识下,日本人喜欢和环境保持协调,也愿意和周围的人保持一致,所以日本人示范看重别人的评价,愿意站在其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国地大物博,有着十分丰富的局部地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游牧经济以及农耕经济,中国的整个文化发展并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而是实现了内聚式的发展模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的相互争斗和融合来凝聚成为了共同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所以中国人对待不同地区的人会十分包容,即便相互之间不熟悉也非常愿意寒暄几句,营造一个亲密的人际关系。因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所以形成了农耕文化理念,因为农耕文化所具备的季节性和规律性特征使得中国人更加看重安居乐意,而不喜欢四处奔波,逐渐形成了中庸和谐的性格以及包容和谐的文化内涵。
通过本文的论述,更好的理解了日本和中国的礼貌交际中所呈现出的多种语言现象,通过了解这些文化现象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失礼行为,从而推动日本和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