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模因视域下贾平凹乡土语言英译研究:以《废都》葛译本为例

2021-11-28刘红见

关键词:葛浩文源语模因

刘红见

(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一、引言

自国家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华文化逐渐被译介到海外,中国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具体体现。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环节之一,翻译模因在复制和传播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模因是文化复制传播的基本单位,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自身也靠语言得以生存与传播,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域的生存载体,文学翻译过程是源语模因到译出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1]

陕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当代文学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的重要力量,作为“文学陕军”领军人物的贾平凹,其作品的翻译与传播始终是文学译介的焦点。但其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不尽如人意,到目前为止在英语世界出版的长篇小说仅有5部。[2]贾平凹作品中惯常使用楚汉交界的乡土语言,乡土语言是乡土小说的灵魂,乡土语言的翻译对传递源语文本的忠实度,对促进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拟以翻译模因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细读、双语对比的方式,分析葛浩文《废都》英译本中乡土语言模因的翻译策略,对译本质量评价有参考价值,对推动陕西文学“走出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翻译模因理论阐释

模因来自希腊语mimeme,其表征是模仿、复制和传播,模因是通过模仿和复制进行传播的,模因是文化进化的机制,也是文化传播的单位,模因在进化过程中与基因有相似的属性。[3]Distin在《自私的模因》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Dawkins的观点,认为文化进化是模因自身进化和人类创造的双重产物。语言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载体之一,模因也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作为跨文化传播的载体,很显然需要翻译,翻译是模因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生存载体,翻译过程就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过程。[4]芬兰学者Chesterman认为翻译及翻译理论的观点都是翻译模因,详细阐释了翻译规范模因,探讨了翻译模因对翻译实践的指引作用及翻译的概念、规范、策略等。[5]

切斯特曼指出大量的翻译模因、翻译模因复合体、翻译模因变体存在于模因库中,同时,这些翻译模因相互之间进行复制和传播。[5]由于翻译语境的动态性,它会在复制和传递过程中出现变异,在变异中寻求发展,因此,翻译理论的进化发展就是翻译模因不断复制和变异的结果。何自然根据Ches⁃terman有关翻译模因的观点阐述,将翻译模因分为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前者是源语与译出语信息的等值或等效传递,因此有音译、直译等异化翻译策略;后者是源语到译出语传递是一种非对等传播,于是有意译、略译、改译等归化翻译策略。[6]实践证明,翻译模因充分体现了翻译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的研究范式和路径。

三、翻译模因与乡土语言的翻译传播

乡土语言与乡土文学密切相关,只要有乡土文学的称谓,就一定会有乡土语言的存在,其能够凸显文学作品的地域色彩。[7]“乡土语言”是指一切具有地方特征、口口相传、通俗精炼并流传于民间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8]周领顺对乡土语言研究范围做了分类,乡土语言蕴含方言、俗语、称谓语、格言、惯用语、谚语等。[9]乡土语言是乡土文学的精髓,研究乡土文学的翻译,理所当然会涉及到乡土语言的翻译。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语音、词汇、短语、句法及语篇都可以看作是模因单位。[10]乡土语言经过复制和传播形成乡土语言模因,Chesterman认为翻译就是通过语言转换将源语模因传递到目的语模因的过程。在乡土文学翻译中,乡土语言模因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乡土语言模因化,乡土语言模因化过程就是译者和目标语读者分别对源语和译出语模因解码、感染和传播的过程。

首先,译者要理解源语模因(乡土语言模因),译者被源语模因所感染,成为源语模因的宿主。其次,译者在大脑中搜寻目标语模因,用目标语模因对源语模因(乡土语言模因)进行编码。最后,译出语读者对源语模因(乡土语言模因)进行解码、理解源语模因,进而传播源语模因信息。笔者认为,乡土语言模因的翻译过程就是从源语文本到译出语文本的复制和传播过程,确保目标语读者受到感染是乡土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关键环节。贾平凹作品中蕴涵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语言模因,这些乡土语言模因的乡土味是由自身的风土人情和语言文化意象长期沉淀而成,有的乡土语言模因在译出语语境中很难找到与其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因此译者需要熟知源语文本中乡土语言模因的类型,结合翻译模因的内涵和传播表征,同时要综合考虑源语和译出语文化差异,灵活采用适当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对贾平凹乡土语言模因传译,进而推动陕西文学“走出去”。

四、翻译模因视域下《废都》葛译本中乡土语言模因的英译分析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其出生地陕西商洛农村和日后定居的西安为背景,充满浓厚的地域色彩。贾平凹笔下的人物原型大多来自农村,人物的语言很明显受地方语言习惯的影响,极具乡土语言的表征。乡土语言的使用成为贾平凹作品的显著标志,体现了他乡土文学的民间视角和民间关怀,在刻画人物形象、增强小说叙事功能、增添地域氛围、凸显小说主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1]

《废都》创作于1993年,是贾平凹代表作之一,与《秦腔》《浮躁》构成贾平凹三部曲。《废都》这部小说描述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怪现状,描写了古老的文化精神在现代生活中的消沉,展现了“西京”城里形形色色的“废都”景观。[12]作为一部描写中国知识分子的世情小说,其蕴涵着陕西地域文学的表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废都》英译本由美国汉学家葛浩文(Goldblatt,H.)翻译,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发行。[13]葛浩文《废都》英译本中翻译地道准确、译文忠实通顺、语言精准优美,尤其是对原作中乡土语言模因的处理充分留存了陕西乡土语言的元素,还原了原作的乡土语言特色,对陕西地域文化模因的复制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废都》英译本中存在众多的乡土语言模因,这种以乡土语言为表征的陕西文学作品,译者在翻译时是怎样保存乡土语言模因的特色呢?又是怎样在翻译后与目的语读者产生共鸣呢?本研究根据Ches⁃terman、何自然和周领顺有关翻译模因及乡土语言内涵的阐述,通过文本细读和双语对比的方式,将《废都》中乡土语言模因归纳为方言模因、俗语模因、称谓语模因等,探讨《废都》英译本中乡土语言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一)方言模因

方言作为语言变体之一,蕴含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模因。美国学者Carver将方言定义为某一语言的变体,具有一定的语音、词汇、句法及语法表征,用以区别其他语言变体。[14]按照社会语言学学理分析,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贾平凹自己曾讲到“我是大量吸收了一些方言,改善了一些方言,我语言的节奏得助于家乡山势的起伏变化,而小说中的那些古语,并不是去故意学古文,而是直接运用了方言,家乡的方言土语写出来形成了既古又今,既雅又俗的语言风格。”[15]陕西方言语汇模因的运用是《废都》主要特色之一,使该作品充满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可以凸显作品的乡土气息,刻画人物形象,彰显小说的主体。下文举例来阐述葛浩文对《废都》方言模因的翻译。

(1)庄之蝶却一直瓷在那里,只是皮笑肉不笑。

译文:While Zhuang could only feign a smile.

“瓷”本义是用高岭土烧成的一种坚硬的白色的材料,也可暗指东西坚硬、结实或稳固,在陕西方言模因中形容人发愣的样子。小说中庄之蝶和牛月清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突然听到牛月清和汪希眠妻子谈论生孩子事情,庄之蝶突然愣住了,“瓷”这个词汇模因准确描述了庄之蝶当时复杂的心情变化。葛浩文在归化翻译策略基础上,采用省略的翻译方法对“瓷”这个极具陕西地域特色的方言模因进行了“虚化”处理,将庄之蝶尴尬、胆怯的心理形象传递给目标语读者。

(2)我柳月像是跌倒了福窝。

译文:I feel like I have fallen intoa bed of roses.

“福窝”在小说中属于陕西方言模因,具备语用修辞手段表征,用来描述一个充满好运、经常有好事情降临的地方。葛浩文采用归化策略下意译的翻译方法(归化式意译),将其英译为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表达方式“a bed of roses”,“a bed of roses”在目的语语境中引申含义为“称心如意、一帆风顺的境遇”。该方言模因属于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模因基因型传播方式,既保存了源语模因的内容和文化内涵,又成功传递了源语和目标语模因的文化背景信息。

(3)他说文化人这阵也吃香的。

译文:He said that intellectuals arein great demand.

“吃香”是指受重视,受人欢迎,属于关中方言模因,在文中指的是文化人最近很重要,很受欢迎。葛浩文基于归化翻译策略下的释义法(paraphrase),即解释性意译,将该方言模因翻译成“in great de⁃mand”,释义法即解释法,就是译者对源语进行解释性的翻译。当源语模因和目标语模因是一种非对等的传递时,源语模因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在目标语中找到相对应的模因,所以译者采用释义法,能有效传递源语的内涵,实现文化上的功能对等,同时也说明翻译家葛浩文精通汉语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将陕西方言模因忠实、通顺地传播给译语读者。《废都》英译本中蕴含释义法方言模因翻译的例证还有很多,比如一些具有显性特征的方言动词和形容词:斗花儿嘴(argue with me)、换班子(a new job)、卖眼儿(sucking on your finger)、挖土方(work)、睡实确(awake)、会来事(considerate)等等。[16]

(二)俗语模因

俗语是“汉语固有词汇,具有自己的特定涵义和文化底蕴,其俗不仅具有通俗的、大众的、约定俗成的语义,还有民俗涵义。”[17]俗语应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成语,而不应该包括方言词和来自名家名篇的名言警句。[18]俗语多源自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劳动人民世代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包含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习俗等,以内容简练、通俗易懂、涵义隽永著称,具有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广的表征,是一种显现的语言模因。俗语模因能够使译出语读者了解源语模因所承载的语言文化内涵,有利于源语和译语模因的跨文化传播。贾平凹《废都》中俗语的大量运用增强了文学作品的乡土性和地域性,凸显了乡土文学的独特神韵。下文将从对俗语模因的处理来分析《废都》英译本中俗语模因翻译问题。

(4)那丈夫说:“话这么说了,我是粗人,咱们就月亮地里耍锄刀,明砍!”

译文:“Well,how should I put this?I am not the cultured type,so let’snot beat around the bush.”

葛浩文运用套译法(idiomatic translation)来翻译该俗语模因,套译法属于归化策略下的意译法即解释性意译,顾名思义就是用目标语的惯用语来替换原语词句,葛浩文用英语中“not around the bush”来代替“月亮地里耍锄刀,明砍”,实现了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有效传递,成功阐释了汉语俗语模因的涵义,有利于目标语读者理解源语模因的文化内涵。

(5)阮知非也笑了:“你写文章一心想千古留名的,我没你那野心,我是活鬼闹世事,成了就成,不成拉倒,要穿穿皮袄,不穿就赤净身子。

译文:Ruan laughed.“You write for fame and prosperity,but I am not that ambitious.I am a living ghost striving for something better;great if I make it,but all right if I don’t.If I dress,it is a fur-lined coat;if not,I go naked.”

(6)夏捷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景雪荫会尽心的。”

译文:“If not for the monk,”she assured him,“then it’ll be done for the Buddha.Jing Xueyin will do what she can.”

“要穿穿皮袄,不穿就赤净身子”俗语模因凝练了当地的乡土智慧,俗而不烂,新鲜活泼,因为“皮袄”是本土语境下体面生活的象征,和“赤净身子”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补充说明了“成了就成,不成拉倒”的语义表征。“不看僧面看佛面”属于成语类俗语模因,经常出现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葛浩文均使用异化翻译策略下的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忠实传达了源语的“俗”性,保留了源语的内涵,实现了源语和目标语的等效传播。俗语是《废都》乡土语言模因表征之一,译本中运用异化策略下直译翻译法的俗语模因还有:“牌场上得意,情场上失意”(lucky at cards,unlucky in love)、“穿衣见父,脱衣见夫”(You are clothed in the presence of your father and naked in the presence of your hus⁃band)等。译者采用直译法,有效留存了源语的异质性,凸显了俗语模因在乡土文学中的重要性,让目的语读者领会到源语的文化精髓。

(三)称谓语模因

汉语称谓语以其数量庞大和种类繁多而著称,根据称谓语指称的社会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以血缘或婚姻关系为基础的亲属称谓语和以社交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称谓语[19]。汉语称谓语可以指代亲属关系,又能凸显社会关系,在文学作品中还可以指代人物的性格,因此,称谓语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模因。英语中的称谓语以亲属称谓为主,社会关系的称谓语较少出现。在翻译时,译者很难在目的语模因库中找到与源语模因相匹配的表达。对于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称谓语,葛浩文主要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如文中的“大姐”被译成“Dajie”,小说主人公庄之蝶和牛月清也被音译为“Zhuang Zhidie”和“Niu Yueqing”,甚至主人公庄之蝶和孟云房的尊称“庄老师、孟老师”也被音译为“Zhuang Laoshi”和“Meng Laoshi”等。对于关系繁杂的称谓语,译者采用音译加注释和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7)周敏说:“怎么是妹妹,称师母才是!”

译 文 :“What’s with this little sister,”she as⁃sured him,”Zhou Min said disapprovingly.“She needs to call youShimu—teacher’s wife.”

(8)还有一个是牛月清的干娘。

译文:“The final pile was for a sort of second mother to Yueqing,her so calleddry mother.”

葛浩文采用音译、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等翻译方法来处理称谓语模因,可以使译出语读者识别小说中人物关系,领会源语中称谓语表达,拉近目的语读者与原作中人物之间距离,更好地传递源语的语言特色,实现忠实原作、留存异域文化、推介中国文化的目的。

本研究基于翻译模因的理论视角,以葛浩文《废都》英译本中乡土语言模因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葛浩文处理乡土语言模因的翻译策略和规律。从葛浩文的翻译实践来看,他对《废都》中乡土语言模因的处理采用归化异化策略兼顾、直译意译方法兼用的方式,充分证明了翻译模因论对文学作品中乡土语言翻译和传播的解释力。本研究启示我们在处理文学作品中乡土语言模因时,在保留源语中原汁原味乡土文化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阅读接受习惯,切实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源语模因至译语模因跨语言、跨文化传播,最终推动陕西文学“走出去”。

猜你喜欢

葛浩文源语模因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模因论分析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葛浩文的“模糊” 翻译
葛浩文翻译萧红作品研究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葛浩文翻译思想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