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清浊相干”理论在功能性便秘防治中的理论内涵

2021-11-28郑榕孙月明李思汉许若缨柯敏辉黄铭涵柯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肺气大肠气机

郑榕,孙月明,李思汉,许若缨,柯敏辉,黄铭涵,柯晓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2.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临床上,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其诊断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便秘[1]。长期便秘轻则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重则诱发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2]。FC 发病机制复杂,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有必要探索中医防治FC 的思路和方法。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最主要的微生态系统,主要由寄生在肠道的多种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维持肠道微生态的稳定,使机体保持健康状态;一旦这些微生物的数量、种类或定植部位发生异常,可致肠道微生态失衡,进而引起相关疾病。“清浊相干”是指人体内清气和浊气升降发生异常,导致体内气机升降失衡而出现疾病。因此,中医气机升降如常与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高度一致性。兹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讨中医“清浊相干”理论与FC 的相关性,为中医防治FC 提供借鉴。

1 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功能性便秘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

FC 发病机制复杂,涉及排便动力学异常、神经递质异常、肠道神经系统病变及肠道微生态失衡等方面。随着微生态学的兴起,肠道微生态逐渐成为FC的研究热点,多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参与FC的发生与发展[3-4]。

肠道微生态的核心是肠道菌群,肠道微生态失衡的本质就是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失调。肠道菌群与FC 的相关研究提示,FC 发生与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相关,FC 患者肠道中乳杆菌显著减少,拟杆菌门明显增加,若补充含有乳杆菌的复合益生菌,则可改善便秘症状[5-6]。进一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属能上调黏蛋白(MUC)2 基因,促进MUC 分泌,并通过改善粪便性状缓解便秘[7]。MUC 覆盖于肠上皮表面,既是保护肠道黏膜的屏障,又可作为粪便通过肠道的“润滑剂”。有研究发现,当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时,常伴有MUC 分泌减少,提示MUC 分泌异常可能是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FC的重要途径[8]。

在排便过程中,适量“润滑剂”和适当“驱动力”才能使粪便顺畅排出。如果说MUC 是粪便的“润滑剂”,那么肠道动力则是粪便的“驱动力”。研究表明,甲烷会抑制肠道蠕动,大量甲烷会导致便秘加重,而甲烷正是肠道产甲烷菌的代谢产物[9]。而短链脂肪酸可通过促进5-羟色胺的合成、激活G 蛋白偶联受体调控肠道动力,同时也是肠道某些菌群的代谢产物[10-11]。因此,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在调控肠道动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抑制肠道动力可能是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功能性便秘的途径之一。

2 “清浊相干”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及功能性便秘相关性

“清浊相干”源自《灵枢•阴阳清浊》“清浊相干,名曰乱气”,意在表达体内清浊升降紊乱的病理状态。清浊升降是气机活动的主要方式,故“清浊相干”即气机升降失衡,而气机升降离不开脾(胃)、肺、肝。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脾之“升清”影响大肠“降浊”,并与肠道微生态的稳定息息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降浊有赖于肺的宣肃,而肺病又影响着肠道微生态稳定[12];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肝气条达则肠道排泄功能正常,肝脏病变易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

2.1 脾肠“清浊相干”-肠道微生态-功能性便秘

中医学认为,脾病可累及肠道,导致肠道传导功能失常。《济生方》“如阴气当升不升,阳气当降不降,中焦痞结……大小便为之不利”,说明脾胃升降失调易致便秘。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共为气机升降之枢。又脏为本,腑为标,故脾气之升清最为关键。若脾气亏虚,升清失司,则影响胃肠降浊,致体内清浊升降紊乱,出现纳差、便溏、便秘等;而肠道微生态失衡时,亦会出现腹泻、腹胀、便秘等。因此,脾气亏虚易致脾肠“清浊相干”,而脾虚又与肠道微生态存在关联。近年来研究表明,脾虚证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如对老年脾虚证患者行肠道菌群16S rDNA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发现,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可发生明显变化[13]。动物实验则显示,构建大鼠脾虚证模型后,其肠道菌群可出现紊乱,肠内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明显减少[14]。而Agrawal 等[15]研究表明,便秘患者口服乳酸杆菌可促进肠内容物通过结肠,从而改善便秘。可见,脾肠“清浊相干”可能是通过肠道菌群紊乱,使其所产生的“驱动力”不足而导致排便异常。

2.2 肺肠“清浊相干”-肠道微生态-功能性便秘

中医学认为,肺主一身之气,又为水之上源,对全身气机、津液均有调节作用;大肠以通为用,以降为常,具有降浊、传化糟粕作用。《素灵微蕴•噎膈解》“肺气化精,灌溉大肠,则肠滑便易”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阐明肺生理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大肠“降浊”。若肺失宣肃,肺气不能下达,则大肠传导无力,浊气不降,易致体内清浊相干而大便秘结不通;津液失于布散,则大肠无以濡润而大便艰涩难行。此外,现代研究也表明肺与肠道存在互动关系,即“肺-肠”轴,而肠道菌群是维系二者关系的关键。孔艳华等[16]通过构建大鼠肺病模型发现,当大鼠存在慢性肺疾患时,肠道菌群明显失调;进一步研究发现,哮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布可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梭状杆菌明显增多[17]。研究表明,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可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促进肠道蠕动而改善便秘[18]。动物实验发现,双歧杆菌可增加肠道杯状细胞数量,从而提高MUC2 的分泌量[19]。可见,肺肠“清浊相干”可能是通过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肠道微生物所产生的“润滑剂”及“驱动力”效应减少而出现便秘。

2.3 肝肠“清浊相干”-肠道微生态-功能性便秘

《医学入门》有“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此合一之妙也”。唐容川进一步对“肝肠相通”做了详细诠释,从形体而言,“肝内隔膜……后连大肠,厥阴肝脉又外绕行肛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从五行来说,为金木交合;生理功能上,肝主藏血,血能润肠,故肠能导滞。可见,肝与大肠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输布体内气血津液,若肝气郁结,则全身气机失于疏泄,津液失于输布,大肠闭塞不通,浊气当降不降,致体内清浊相干。此外,现代医学也认为,肝与肠之间存在生理上的肝肠循环,肝病会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及肠道微循环障碍。杜君义等[20]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往往出现肠道微循环障碍,致肠黏膜缺血,进而出现肠黏膜损伤;且影响肠道微生态的稳定,使拟杆菌及梭菌等肠道有益菌减少[21]。有益菌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肠道黏液分泌、促进肠道蠕动的功能,其数量减少可导致FC。因此,肝肠“清浊相干”出现功能性便秘,可能与肠道有益菌减少,导致肠道“驱动力”及“润滑剂”功能不足密切相关。

3 “清浊相干”与功能性便秘防治

3.1 肠道微生态是阐释中医防治功能性便秘机理的重要途径

肠道微生态与FC 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已成为FC防治的研究热点。中医自古有“金汁入药”之说,开创了粪菌移植先河。现代研究显示,有些中药可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从而达到治疗FC 的效果。如火麻仁可增加肠道乳酸菌、丁酸梭菌等数量,使其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增多,进而促进肠道蠕动以改善便秘[22];四磨汤可增加小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从而治疗脾虚气滞型便秘[23]。因此,肠道微生态可作为阐释中医防治FC 机理的重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FC 中医“证”“治”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关系,可为临床中医防治FC 提供理论依据。

3.2 “调理脾肺肝,升清降浊毒”是中医防治功能性便秘的重要方法

全身气机升降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是FC 发病基础,浊气日久化毒是导致FC 加重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医防治FC 的关键在于调理全身气机。

3.2.1 健脾益气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健运,气机升降有序,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功能。若肠腑壅滞,亦会影响脾胃升降功能,导致水谷精微运化失调,出现纳少、恶心呕吐等,故治疗FC 除泻下通腑,还可通过健运脾气以通降肠道浊气,调畅全身气机。白术为补气健脾之要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大便坚……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提出可以用健脾之白术治疗便秘。值得注意的是,健脾之法并非仅在于补脾益气,亦涵盖运脾化湿之法,故需辨证而治。

3.2.2 调肺降气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降浊有赖肺气宣肃,若肺气郁闭,则大肠闭塞不通,所谓“上窍闭则下窍不通”,故调肺旨在协调肺气的正常宣降,使肺气得以通畅,肠腑得以“降浊”;反之,若肠腑壅滞不通,亦可导致肺失宣肃,故临床可见部分患者伴气喘、胸闷等肺失宣肃之症。此时可酌加桔梗、桑叶等轻清宣肺之品,既助大肠通降,又调畅便秘引起的肺气壅滞。

3.2.3 疏肝理气

肝主疏泄,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根本,《读医随笔》有“肝者,升降发始之根也”。故调畅体内气机升降,尤需重视肝主疏泄之功能。现代社会中,精神、情志因素已成为诸多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因肝气郁结而出现便秘亦不在少数。故临证除宣通肠腑,亦需重视调畅肝气,可选用柴胡、郁金等疏肝解郁之品,条达肝气而助大肠传化糟粕。

4 小结

以上基于脾、肺、肝与大肠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医“清浊相干”与肠道微生态紊乱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FC 的机理机制。目前肠道微生态是阐释中医防治FC 机理的重要途径,但对中医“清浊相干”理论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尚未见相关理论报道。“调理脾肺肝,升清降浊毒”应是中医防治FC 的重要治法之一。今后研究需进一步探讨“清浊相干”的生物学效应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相关性,阐明中医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防治FC 的机制,为中医防治FC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肺气大肠气机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