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笙独奏曲《冬猎》演奏技法分析

2021-11-27韩宇航

黄河之声 2021年20期
关键词:吐音鄂伦春族快板

韩宇航

笙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弹簧的乐器,其演奏形式为吹奏,其组成为笙簧、笙笛及笙斗,且其发声原理为笙簧震动而引起笛内空气震动,笙的演奏形式多种多样,而笙独奏艺术的发展主要在北方地区。早在古代,笙乐器就因自身具备旋律演奏以及和声演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乐种之中,其“托腔保调”的作用越发突出,经后代不断改良及发展,其适用范围得到拓展,在乐队演奏中的粘合剂作用也得到高度关注,而对于笙在即兴伴奏中的应用研究也更为深刻,就其艺术表现力而言可以从美学、文学及物理学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因而演奏技巧及艺术风格的研究也由此具备了更多的现实含义。

一、笙独奏曲《冬猎》的创作背景

笙独奏曲《冬猎》由文佳良先生创作,由于作者本人为辽宁沈阳人,为此该曲也具备了豪爽及大气等北方音乐特色,且分析其创作背景可知,主要是为描述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人民的生活,经精心编排来尽可能还原其雪原狩猎的情境。分析作者文佳良的个人生平可知,先后师从于王庆琛、唐富以及胡天泉等音乐大家,其创作技巧及演奏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在传承传统复调演奏手法的同时也不忘创新,即以传统演奏法为基础,进而开创了对比性二声部复调演奏法,而笙独奏曲《冬猎》就是其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同时在演奏技巧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该曲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鄂伦春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方式为主题,使得这一作品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又高于生活,其艺术影响力之深远也可见一斑。

二、笙独奏曲《冬猎》的艺术特征

(一)地域民族性特点鲜明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分析其发展历史可知,以游猎生活为主,且在这一背景之下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以及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而器乐、民歌及小调以及歌舞都是最为常见的表达形式。分析该曲的主题可知,以展现鄂伦春族人民的狩猎生活为重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了该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且流传下来的民歌也大多为这一主题,但作者在创作时并没有直接套用原始的民歌,反而是在散体式民歌中提炼出了新的主题。《冬猎》一曲中多见三音列设计,联合四度及五度关系位移设计以及变化重复等设计形成了五声音阶,一问一答的两个乐句共同构成了单乐段曲式,且五声音阶中以羽调、徽调以及宫调为主,在旋律节奏采用了与劳动生活关系密切的二拍及三拍,全曲的律动性相对更强,用来描述策马狩猎这一场景非常生动,且和声设计也富含民族音乐特色,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巧妙的穿插了小三度及小六度音程,更加符合笙这一乐器的自身特点,三连音可以模仿马蹄声,而前八后十六的复调节奏也可以营造一种活泼、欢快及雀跃的氛围,用于表达发现猎物并追逐猎物的心情非常契合,巧妙的音乐处理将鄂伦春族人民的胸怀以及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曲式结构及曲调风格

作者在创作时选择了商调式,全曲可以简单分为四个部分,开端处进行了弱起处理,而1~17小节为引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并奠定感情借调,无论是原始森林的神秘氛围还是策马狩猎前的紧张氛围都在引子部分得到了完美诠释,强弱的变化以及颤音的巧妙应用也将观众带入了真实情景之中;随后设计了3个小节的“过门”用于衔接乐曲快板部分[1],即第21小节~第145小节,此处针对狩猎场景进行展开描述,其音符呈现轻快及跳跃的特点,与北方地区的地域特点相适应,这一乐段中既有高亢跌宕的部分,也有刚健悠扬的部分,灵活运用了四度及五度跳进的特点,经过音的应用使得主题音调更加鲜明;慢板部分由第146小节开始,一直持续到第255小节,开始强劲有力随后飘逸悠扬,生动形象的塑造出鄂伦春族人们的性格,此时猎人已然满载而归,其喜悦心情溢于言表,进而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粗狂的舞蹈场面,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作者在设计时于此处安插了4个小节的过渡间奏,而自第260小节开始便对第一部分进行变化与再现,结尾处的其情绪越来越强烈,此处的笙单吐及笙双吐技巧使得整体音调更为明朗,而故事剧情也随之发展至高潮。

三、笙独奏曲《冬猎》的演奏分析

(一)引子部分的演奏分析

演奏引子部分第一句时应当以弱起渐强为原则,演奏技巧的难度相对较大,弱起对于演奏者的节奏掌握及气息运用的要求相对较高,随后再进行渐强处理时还需要略带颤音,为此要求演奏者在吹奏时先出一个头音,或者先发出一个呼吸气声,随后再带出弱音,且为确保弱起的顺利进行,演奏者必须挺胸收腹并端平笙簧,吸气时沉入腰腹以确保吸足,吹奏送气时应当确保力往下走,以演奏者自然腹部鼓胀为标准[2],除此之外其,嘴唇一定轻触笙口以尽可能减小接触面积。

就带有颤音的渐强处理而言,演奏者在发出颤音时一定要确保音响强度能够达到演奏标准,而演奏者在吹奏时一定要尽可能缩小手指以及按孔之间的距离,尽可能采用较快的频率以及较小的吹奏动作,而演奏者不必过分担心手指动作的大小与按孔力度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其按孔动作越大反而显得更加笨拙,手指抬起的高度越高其下落速度就越慢。就渐强处理而言,演奏者在吸气时应当处于放松状态以接近自然吸气动作,从而对气流进行严格控制,吸气后气体首先到达演奏者的肺部,进而充斥腹部及胸腔,观察其扩张状态以确保吸足气,而在呼气吹奏时应当保持小腹处于紧张状态,这对于控制气流急缓并保障渐强力度均具有重要意义,且在演奏时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都做都需要对其两腮肌肉进行有效控制,注意不可口内存气也不可鼓腮,由此才能确保笙的吹奏效果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快板部分的演奏分析

快板部分为第21小节~第145小节,此处使用了轻快且活跃的结合音,经由短暂的间奏进入快板部分,创新的在旋律音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度、四度、五度及六度音[3],进而组成了一连串的和弦,由此而来的音色更有质感且更加明亮,其曲调更加有力,而形象塑造也更为生动,准确的描述了鄂伦春族人民在雪原之上策马狩猎使得愉悦心情并反映了该民族人们的英勇及豪爽等性格特点。吹奏这一段时要求演奏者保持音头清晰并带有较强的颗粒性,从而为每一个音符赋予更多的弹性,且为了加强这种吐音效果,演奏者应当留有良好的口缝通过向两边牵拉上下唇肌肉、抿起两侧嘴角并打开口腔来确保发声更加顺利,演唱者应当维持上下唇呈“O”型并确保这个“O”型小于笙的吹口,确保口腔内其他部位维持放松且自然的状态,从而使舌头能够在其口腔内自由且灵活的运动,进而保证吐音技巧的应用质量,且吐音技巧在《冬猎》一曲中随处可见,但在吹奏时切不可因为呼吸的反复而改变口缝的形态,演奏者应当时刻保持唇部肌肉及面部肌肉的正确状态,确保口轻内舌与上颚之间的空间充足,便于演奏者充分利用丹田之气。

就历音部分而言,由多个音程共同构成,无论是从高到低的音程还是从低到高的音程都是快速演奏出来的,用于表达活泼热烈以及粗狂豪放的情绪非常贴切,同时也完美诠释出了鄂伦春族人们对于狩猎的热衷以及自身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历音的应用还起到了丰富旋律以及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慢板部分的演奏分析

慢板部分由第146小节开始持续到第255小节,就主题旋律的打音而言,主要是为了展现鄂伦春族人民打猎后的喜悦心情,同时也描述了一个欢快的舞蹈场面,且除了打音技巧之外还运用了碎花舌技巧,其中打音技巧又被称作打指技巧,在演奏旋律音符的同时还需要以其他的音程加以辅助,配合指法上的变化来寻找一种触碰到高温物体并迅速抽离的感觉,演奏者的手指需要迅速按在音孔上并迅速的抬起来[4],且实践证明,在运用打指技巧的同时联合碎花舌技巧得到的音响效果明显更加丰富,其欢快且热烈的氛围表现得淋漓极致,吹奏者一定要控制好气息从而突出某一个特强的音效。

演奏者应当注意主题旋律在第一次变化时音符的拉长时值,实现了主题旋律的缓缓展开,进而表达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慢板的演奏对气息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时值较长的音符更要将其吹满。就主题旋律的第二次变化而言,应当以主干音为基础进行心旋律的创作,而作者主要选用了骨干音2及6,且为凸显乐曲的悠扬及飘逸之感,演奏者应当使用碎吐的演奏技巧,需要以双吐音技巧为基础,通过提高舌运动的速度来发音,这也是笙口内技巧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吐音技巧。碎吐技巧的应用使得发音更加清晰与明确,不仅充满力量且富有连贯性特点,而这种舌奏技巧的应用其重点在于“碎”,尽可能做到碎而不乱,从而使其音响效果更近似于弹拨乐器中的滚奏技巧以及拉弦类乐器中的抖弓。就主题旋律的第三次变化而言,主要采用了复调手法,乐曲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作为一种总体结构上的设计,作者将原主题变奏成独奏笙的自由模仿二声部[5],这一设计使得传统笙的演奏技巧得到了创新,节奏变化更加丰富且音色更具感染力,用于描绘大自然的神秘最适合不过,跌宕起伏的情感也抒发了鄂伦春族人们的胸怀。演奏者在吹奏时一定注意长音的有效控制,尽可能使用软吐音的方法,尤其是在手指换孔时更应当配合气息的应用,最好做到音符间的自由切换,且铺底音符应当跟随律动变化来调配吹奏的强弱力度。

(四)快板再现部分的演奏分析

自第260小节开始便对第一部分进行变化与再现,就轻快且跳跃的结合音部分而言是引子部分的完全再现,在分析十六分音符部分时可知,作者以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代替了第二部分之中原本紧张且激动的历音部分,而此处的吐音处理应当以字头清晰、颗粒性强、富有弹性并充满活力,该部分的节奏型应当是均匀且平稳的,在展现热情、欢快及活泼氛围使才更加得心应手。

高质量的吐音才是检验演奏者技巧纯熟度的重要标准,避免因舌头运动阻滞、手指换孔打架以及口舌与手指间的协调不当而导致演奏效果不佳,演奏者有必要事先调整好口型、面部及唇部肌肉的状态,只有形成良好的口缝并保证舌的灵活运动才能处理好快板部分,在按孔时应当以手指肚按在最佳位置,开孔时确保手指抬离大约一指的高度即可,确保演奏者能够及时换指以保障演奏的连贯性,按孔时既要保持在松弛状态,同时又要富有弹性,演奏时切不可过于僵硬或过分用力。演奏者在吹奏时一定注意气息的严格控制,强调科学的呼吸方法并体会胸腹结合式呼吸的优势及使用方法,在吸气时应当以肺部吸气并配合胸腔的起伏以及腹腔的收缩,而在呼气之时应当以腹腔发力并配合胸腔及肺脏的运动,就其呼吸状态而言以接近自然呼吸状态及动作为佳,演奏者必须协调与呼吸活动有关的肌肉群,由此才能做到对气息的有效控制及灵活应用,演奏过程中用多少气就要吐多少气,不仅要做到不使一口气浪费,又要做到吐气的均匀状态,由此可见,舌的运动、气流的控制以及按孔的动作必须得到协调及配合[6]。

结 语

要获得更加丰富的音响效果就必须要求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达到一定的水平,其演奏过程及细节处理应当基于自身对于该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为此演奏者必须深入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曲调曲式,进而根据其本身的结构布局及时代背景来选择更为适用的演奏方法。本文以作曲者文佳良的生平及笙独奏曲《冬猎》的创作背景为切入点,希望以此提高演奏者对于作品本身的理解水平,进而从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以及曲式曲调的创新来深入分析其艺术特征。本文的重点在于演奏技巧的解析,为此将《冬猎》一曲简单分为引子部分、快板部分、慢板部分及快板再现部分,并分别从口内技巧、手部操作以及二者之间的配合加以分析,以此来启发演奏者,进而经不断的实践、探索及积极练习来提高这一作品的演绎效果。■

猜你喜欢

吐音鄂伦春族快板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竹笛吐音技巧的演奏运用
陕西快板,说唱艺术的另一面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笙的吐音演奏技巧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乡长张慧: 擦亮鄂伦春文化生态橱窗
少数民族音乐
笙的吐音演奏技巧
鄂伦春族民族精神的思想源泉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