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概述
——基于分析近10年的核心期刊

2021-11-27张文鑫

山西青年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理论

张文鑫

(渤海大学教育与科学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一、家校合作的理论概述

(一)社会资本理论

美国学者科尔曼将社会资本分“家庭内社会资本”和“家庭外社会资本”,在不同的文献中虽然都涉及此理论,但因研究内容的角度不同,文章中会有侧重地阐述社会资本理论的某方面,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叠影响域理论

爱普斯坦等学者基于生态学的解释框架和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提出利于美国学校和家庭建立伙伴关系的理论解释框架。家、校、社区共同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三方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为育人的共同体[1]。

(三)生态系统理论

该理论又被称作“背景发展理论”或“人际生态理论”,由发展心理学学者尤里· 布朗分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并完善。他认为一个人会受到四个系统的影响,这四个系统分别是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大系统,后来加上第五个系统长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角色、准则和规则,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四)责任分散理论

美国学者Lightfoot认为,学校和家庭虽然都需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负责,但是双方所肩负的责任并不是同等的,他们并不是天然的合作者。俗语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一个心理学效应,当被赋予的任务需要群体合作完成和个人独自完成时,执行者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不同的,群体合作容易出现责任弱化问题。

在研究的文献中,上述理论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重叠影响域理论,其次是生态系统和社会资本理论。此外还有权变管理理论、参与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很少被用作理论解释。其中涉及理论支撑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后五年(2017—2021),可见人们越来越注重理论对家校合作的指导,为自己的研究寻找有力支撑[2]。

二、家校共育中呈现出的问题及对策

众所周知,5+2=0的现象比比皆是,5+2>7的理想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如果做选择题的话,不出所料,100%的人会选择5+2>7的选项,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那么怎样才能让现实变得美好,换言之,学生在校度过的5天中,所习得的宝贵知识、养成的良好习惯怎样才能在2天的家庭生活中不贬值,反而增值呢?因此,要想使得一周的教育成果不归零甚至达到大于7的效果,就需要学校和家长双方朝着“合作”“共赢”不断努力,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惠”。但是,中小学家校合作在“共”字上做文章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给家校双方带来了现实挑战。

金东海和蔺海沣[3]从现代学校制度发展的视角提出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学校角色定位不当,以至于出现存在“等级”现象的单向指导和灌输;部分学校尤其是位于农村的中小学,学校不够重视家长的角色地位;家长委员会制度不够完善,合作内容较单一、职责模糊不清等问题,难以达到预期和理想的目标。针对上述问题,两位研究者从合作氛围、政策法律体系、合作组织机构、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内容的丰富以及途径的扩大、创造性开展合作、家长专项培训七个方面分别给出建议。

朱永新[4]曾谈到,学校教师和家长应进一步提高对家校共育的认识;缺乏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家校共育的方式流于形式;沟通机制不顺畅,出现一方沉默现象;教师缺乏共育能力,父母对学校和教师的依赖性强,具有养教分离的观念。笔者读文献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新涌现出的,是在近十年的教育中一直存在的。分为政府、学校、教师、社区、家长这几个维度,党和政府推进制度建设、学校加强父母教育培训、为教师赋能、建设家校合作委员会及父母学校、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社区积极配合、鼓励民间机构发展并与学校形成联盟等措施,这是解决家校共育问题的有效之策。

将文献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是仅需一方努力就可完成的:首先,既然共育,那么涉及的主体并不是单一,这就需要学校、家长、社区三方共同执行才能和谐发展。然而,每个主体又是能动的并处于一定社会场域中,受一定社会条件的限制,难免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矛盾冲突,出现“过度”和“过少”问题,很难达到教育所要求的“适度”。其次,尽管教育部门日益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出台了许多政策,某些地方执行效果也小有成效,但是共育的障碍在近十年内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从我国来看,家校合作依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这些问题必然也将会在未来的几年依然存在。再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概括起来有:理念认知不同、角色定位不清、共育内容和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国家、学校、教师、家长、社区都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家校合作的运行。

三、家校合作实践研究

(一)家校合作共赢的“环岛”模式

桥西区家长学校工作目前致力于激活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诸多元素,形成“二二四”家校合作共赢的“环岛模式”。

1.抓住两个核心,家长学校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创立“编大班、上大课、用教材、请讲师”家长学校运行模式,确定“利用家长学校教材上好课、组织公益讲座重普及”两个核心,逐步形成“授课+指导”的2+2常态运行机制:即公益讲座与班级授课相结合、网上指导与家校通平台相结合,开办家长智慧课堂、线上线下微课等,实现家庭教育全覆盖。

2.做实三大板块,全面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2015年,家长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家长义工进校园”“家校互动共携手”“亲子活动重体验”三个板块活动,并积极履行“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三种职能,发挥学校工作改进“谏言人”、家长负面情绪的“消防员”、学校大型活动“参与者”三个角色,形成“我与爸妈找童年”“职场一日体验”“跟着教材去旅行”“我是代理家长”“亲子家教微课堂”五个亲子活动品牌。

3.链接四项社区资源,形成家校社教育共同体

部分学校重点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借助社会资源,培树了四个特色品牌。一是实施留守儿童“代理家长”行动。二是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读”模式。三是借助新媒体平台解决焦点共性问题。四是用活社区现有资源提升文明素质。

(二)让教育之树开花结果——“学生学习‘三必备’”

深圳市D小学要求家庭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必备的条件:“备书桌”:给孩子配备一张独立的、标准的学习桌。“备氛围”: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备关心”:孩子学习时父母给予关心、陪伴和指导、监督。

(三)济南省H中学打造特色家校合作模式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不仅将家庭教育融入学校制度建设中来,努力构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举并重的格局,同时还注重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家长学校,开设“爱能赢”合格父母大学课程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校合作模式。

此外,刘衍玲、臧原等人在家校合作研究中还提及,“以家为本”“以校为本”的合作模式及青岛市某小学的“家校互动创建学习型家庭”和成都某区“家校互动和谐”教育实验。由此可见,我国一直走在家校合作实践的路上。

四、归纳——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不足

理论支撑源于外国,未能探索出本国的家校合作理论;从研究者的论文发表内容和时间来看,家校合作研究的研究者没有形成持续、系统的研究。将外国和本国的家校共育进行对比或研究外国家校合作以给本国家校合作借鉴、启示的文章较少,对外国家校合作研究的研究者较少。研究内容在相当程度上具有重复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家校合作研究中在不同地区出现的共性问题;给出的对策和建议比较宏观、不易实施,对家校合作界定还需完善[5]。

五、展望——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走向

家校协同合作的路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这顺应了教育部门对教育合力的重视。国家近年来出台许多相关政策、法规,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传达出的信号就是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校协同育人的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家校合作的研究应朝向本土化、中国特色、系统化的方向科学开展。

(一)家校合作研究内容要放眼于具体学科、领域、途径

目前,尽管有研究者着眼于不同视角来研究合作问题,如从特殊教育、留守儿童的角度探讨,但是着眼于具体学科、途径的研究少之又少。例如,如何用微信、博客等构建家校合作,基于家校合作的学生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探究。家校研究内容总体上呈现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因素、对策以及理论基础的研究,比较广泛,无法给教师、家长等群体具体可行、针对性的建议。

(二)家校合作理论需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出多样、特色

尽管国内有“以家为本”“以校为本”等模式,近年来也一直在实践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但已形成的、成功的模式在中国范围内还是稀少的。这些实践、模式具有区域性,因此要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协同育人格局必须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形成每个地区的育人模式,要具备可实施性、有效性,而不单单是为了合作的潮流而选择合作,要发挥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三)研究者在探寻国外家校合作状况时要得到启迪

研究国外的家校合作现状、阅读国外文献的目的是本国学术研究、本国教育能得到发展,因此,研究中要善于总结、联系、类比,从外国文献中得到启示。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理论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