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的实践思考

2021-11-26董成喜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举措党校

董成喜

[摘要]科研工作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校全局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做好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要始终遵循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原则要求;要牢牢把握党校科研工作在党的理论创新、党校教学培训、党委和政府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三个服务”作用的职能定位;要从党校办学治校的实际出发,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建议举措,努力形成党校科研工作新格局,推动党校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为建设一流党校发挥科研方面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举措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11-0039-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科研工作是关系党校长远发展的大事。”[1]做好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要从党校办学治校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党校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定位、新目标,积极构建具有党校特色的科研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党校科研工作新格局,切实发挥好科研基础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党校主业主责[2]。

一、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的原则要求

党校因党而立,是党校人的初心;党校因党而强,是党校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做好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突出强调要坚持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三者的统一。

(一)政治性: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好党校一切工作的遵循和底线,其核心就是坚持党校姓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党校科研工作也不例外。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必须始终贯穿“党校姓党”这条政治红线,在党校的一切科研活动中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用学术讲好政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尤其在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旗帜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形成弘扬主旋律、永葆先进性、注重对策性的党校科研特色,努力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3]。

(二)理论性: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总结创新

党校是党的学校,党校科研始终担负着研究宣传阐释党的思想理论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党校科研要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思想理论高地”的目标任务,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总结创新,尤其是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論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研究。这就要进一步巩固党校科研特色和传统学科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学术优势,不断夯实党校科研基础能力,提升理论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努力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学术论证和学理支撑。

(三)实践性:突出强调应用对策型的实践特色

党校要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党校科研要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本领,强化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咨询功能,才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工作中不断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坐而论道,而要有党校的特点,要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要突出强调“面向实践第一线”方针,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密切关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强对党情政情社情信息的反映和研究,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在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中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建议。

二、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的职能定位

党校作为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主阵地、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科研工作应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努力在党的理论创新、党校教学培训、党委和政府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三个服务”作用,切实履行好党校科研的功能定位。

(一)党校科研要为推进理论创新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努力。党校科研工作要按照贴近时代、贴近前沿、贴近群众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守正创新,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以及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研究,尤其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用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朴实的大众话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做好理论上的宣传阐释工作,积极打造高水平思想理论高地,努力为党的理论创新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二)党校科研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党校工作条例指出,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科研工作是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4]。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校教学主要是进行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而提高教学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关键还是要发挥好科研的学术基础和专业支撑作用。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充分发挥党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的研究优势,不断加强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党性教育总结的研究阐释,积极推动研究成果向课堂教学的不断转化,努力为党校教学提供学理支撑,确保教学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三)党校科研要为发挥智库作用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要抓住机遇,在智库建设上取得新成绩。党校加强决策咨询研究,扩充智库的容量,提升智库的品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这不仅是党校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党校科研工作价值的使命担当。新时代党校科研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快建立与相关部门联系的专项机制,不断加强对党和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和储备性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高水平的对策建议,努力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出好声音、提高贡献率。

三、做好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的举措建议

党校的性质和定位决定了党校必须做好科研工作。为此,做好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党校的科研水平,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针对当前制约党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强有力的举措实现科研工作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党校特色的科研之路。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

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建设高水平思想理论高地,是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的应有之义。当前,党校要把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導教研人员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研究,加强对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其他领域重要论述的专题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的跟踪研究,切实推动党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当好示范。具体来说,党校要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充分整合党校本部教研人员、党校系统教研人员和外聘专家等三方面研究力量,建立学科研究团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以加强教材建设和编辑年度研究文辑为基础,以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为重点,加大激励倾斜力度,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家队伍、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二)重视学科建设,统筹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规划

学科建设是党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事关党校的长远发展。正所谓,“一流的党校必须有一流的教学科研,一流的教学科研必须依托一流的学科建设”[5]。新时代党校要深入研究学科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目前,部分省级以上党校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任务。推动党校学科建设迈上新的水平,在一级学科层面,要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加强对“一流学科”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争于“十四五”规划期末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学科”。具体来说,一是要优化学科建设考评与支持方式,在现有的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基础上,健全完善学科建设工作绩效考评制度,以教研部门为对象、以三年为周期,实行年度评价与终期验收相结合、指标评估与专家评审相结合、以人为中心和以成果为本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办法,根据考评结果动态调整经费支持力度和支持方式,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学科负责人评奖评优的重要衡量指标。二是要加强教研部门学术团队建设,推行教研部门下设教研室机制,明确教研室设置原则、组织结构、职能范围以及负责人任职条件、选聘方式、职责要求等问题,积极引导教研人员在党校学科布局中找到自身定位,促进人才梯队的培养和建设。三是要加大学科领军人才支持培育力度,实施学科领军人才遴选培养计划,建立荣誉激励、资金保障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培育机制,优先推荐入选者参评各级各类人才工程,积极支持入选者成立人才工作室,着力在孵化名师名家、攻关重大选题、扩大学术影响上有所突破,切实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术研究中的引领作用。

(三)优化项目管理,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精准服务能力

新时代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是党校科研工作的必然要求。科研项目作为党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项中标率和结项优良率是衡量党校科研水平的“刻度尺”。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要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导向作用,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全过程精准服务[6]。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一是要加强项目申报的前瞻性准备,提前筹划年度项目的申报动员工作,精准组织项目申报辅导、选题引导、论证指导等工作,突出做好各类专项、后期资助、中华外译等项目的申报鼓励工作,营造争先恐后的申报氛围,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级别和类别上均有较大提升和突破。二是要加强项目中后期管理工作,在中期检查中要侧重做好项目研究进度的“一对一”督促提醒工作,在后期管理中要按照结项要求和程序协助做好结项工作,确保项目成果顺利通过鉴定验收。三是要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意识,进一步做好结项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后续跟踪管理,对于适合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应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快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和决策咨询转化应用。此外,还要改进完善科研项目评价制度,强化结果导向和鉴定等级认定,努力提高项目按期结项率和结项优良率,切实增强科研项目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构建符合党校特点的成果认定标准

科学规范的科研评价体系,是推动科研工作上水平的有力保障。评价体系作为党校科研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正确的评价导向、科学的评价指标,是营造良好科研生态、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关键[7]。健全完善新时代党校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就是要在现有科研成果认定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评价标准,建立符合党校科研特点,又不完全等同高校化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科研工作多元化评价,完善《科研工作量计分办法》,改进项目结项、报刊论文、会议论文、优秀网络论文、优秀皮书论文等成果的计分方法,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主的科研评价机制,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激活教研人员科研创新动力。二是要不断完善报刊文章奖励办法,根据理论文章篇幅和影响力,细化奖励档次,优化奖励结构,提高核心学术期刊论文奖励力度,引导教研人员兼顾写好学术研究论文和理论阐释文章,进一步提高高层次文章数量和质量。三是要加大成果出版支持力度,积极鼓励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全国地方党校科研精选文库》等高层次资助项目,动态地修订完善《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管理办法》,适当调整资助额度,适度扩大资助出版社范围,认定支持各学科部门组织编写的年度皮书、系列丛书,不断提高学术著作出版的数量和质量。

(五)加强学术交流,积极推进学术平台品牌化建设

加强学术交流是提升新时代党校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党校要充分发挥学术平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依托现有各类应用对策研究基地(中心),积极开展特色化、品牌化的学术活动,持续提升党校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具体来说,一是要积极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学术学会机构建立实质性联系,加强常态化合作机制建设,鼓励支持教研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参与学界评奖评审,深度融入学术共同体。二是要适时举办理论研讨会、成果发布会、讲座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不断加大对党校科研成果和人才队伍的宣介推广力度,营造崇尚科研、追求精品的学术氛围。三是要加强研究基地(中心)品牌化建设,提高研究精度和质量,着力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综合性品牌论坛,支持打造具有学科优势的专业性品牌论坛,加快形成彰显党校特色和优势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努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科研工作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校全局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推动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创新发展,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努力多出精品佳作、多出良谋善策、多出名师大家,不断开创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实现一流党校建设目标贡献科研方面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3-13.

[2]白亚鹏.构建党校科研工作新格局[J].社会主义论坛,2021(3):25-27.

[3]刘庆斌.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19(2):108-113.

[4]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11-04(3).

[5]储祥好.强化科研支撑作用 推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N].山西党校报,2019-11-05.

[6]卜珍和.新时代加强党校科研工作的对策思考[J].黔西南党校论坛,2020(4):38-40.

[7]刘曼抒.强力实现新时代党校科研工作新突破[N].吉林党校报,2018-12-01.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举措党校
党校人的忠诚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与对策分析
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公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