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实践融入“大思政课”的理论向度和实践进路
2021-11-26刘爱章刘瑞华
刘爱章 刘瑞华
[摘要]“大思政课”的特征是目标远大、视野宏大、系统完备。脱贫攻坚蕴含丰厚的“大思政课”资源,用好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好脱贫攻坚“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脱贫攻坚“大思政课”的实践进路包括:把握文献图景引导学生阅读,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同时引导学生透过脱贫攻坚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关键词]大思政课;脱贫攻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11-0034-05
脱贫攻坚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其包含十分丰富的历史、理论和文化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科学概念的提出为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了新视野。把脱贫攻坚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讲好脱贫攻坚“大思政课”,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实现与时俱进,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大思政课”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对如何办好思政课作了深入阐述。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大思政课”是一个科学概念,它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其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是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
(一)“大思政课”目标远大,明确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要求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之接续奋斗,确保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共产主义。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5-6思政课各责任主体只有始终牢记这一远大目标,矢志落实这一远大目标,“大思政课”才能成立。
(二)“大思政课”视野宏大,强调具备大历史观和国际视野
习近平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2]5“大思政课”站位高远,方能视野宏大。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看,“大思政课”成其大,需具备大历史观和国际视野。习近平提出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从一个重要方面深刻阐明了这一重大问题。大历史观,即“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2]15,注重发挥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功能,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国际视野,一方面,知悉国外的事情,选择适当的分析工具与中国进行比较,另一方面,以开放思维“平视”世界,既不“俯视”而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也不“仰视”而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在国际对比中明辨是非,做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准备。“大思政课”宏大视野亦能涵养深厚家国情怀、关心“国之大者”,让有信仰、有情怀的人更加坚定,引领学生在新时代更加自信。
(三)“大思政课”系统完备,着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大思政课”的落脚点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受教育者增强“四个自信”,自觉投身伟大事业、努力实现伟大梦想。从党中央的部署安排看,“大思政课”的政策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师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工作保障体系等各个子系统日益完备,系统运行趋于稳定高效。从对象特征看,“大思政课”以学生为主体,并向全体社会成员延伸;从教育方式看,“大思政课”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从伟大斗争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与时俱进;从工作体系看,“大思政课”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同时强化大、中、小思政课统筹,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抗疫之所以是一堂“大思政课”,就在于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年学子从这一伟大斗争中深刻接受教育,在历史、国际的纵横对比中,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互动中,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
二、脱贫攻坚蕴含丰厚的“大思政课”资源
从伟大斗争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大思政课”的鲜明特征。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其精准务实的科学性、造福群众的人民性、开拓创新的实践性、国际合作的开放性与“大思政课”目标远大、视野宏大、系统完备的特质高度契合。脱贫攻坚伟大斗争蕴含着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历史资源、理论资源、文化资源,是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鲜活教材。
(一)從历史资源看,脱贫攻坚是“四史”内容的重要部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论是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还是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是新中国70多年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提出并大规模实施的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扶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史的精彩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标志。从历史的接续奋斗中,明确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标志性工程,是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共同富裕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3]。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把中国扶贫脱贫史融入其中,讲好脱贫攻坚的故事,是“大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从理论资源看,脱贫攻坚是“四个选择”的生动案例
“大思政课”重在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讲理论讲清楚它们背后的“大道理”。“四个选择”属于这类“大道理”。深刻领悟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首先就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即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4]。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旗帜,“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5]20,“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5]13。摆脱贫困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推进脱贫攻坚。摆脱贫困也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使得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在理论的科学分析中,明确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集中展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通过脱贫攻坚个案,“四个选择”的道理得以生动具体呈现,“大思政课”的重要目标得以达成。
(三)从文化资源看,脱贫攻坚是“中国精神”的时代彰显
新时代脱贫攻坚依靠党的坚强领导,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和守望相助、扶贫济困的文化品格,而以“红船精神”“创业精神”等为重要内容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同时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业铸就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即“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6],这种新的精神标识连同蕴含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共同构成思政课教学的新要素,理所应当成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
三、脱贫攻坚实践融入“大思政课”的实践进路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思政课,它们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一致的,这就为思政课教师将脱贫攻坚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为思政课教师打好组合拳,讲好脱贫攻坚“大思政课”指明了方向。
(一)把握文献图景,引导学生阅读
思政课教师要全面准确把握脱贫攻坚文献图景,加大基于教学的研究力度,与时俱进鲜活教材内容、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脱贫攻坚必读文献、基础文献和延伸文献。
其一,做好必读文献的学习导读。脱贫攻坚必读文献是指能够全面、准确、权威反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主要成效的公开出版的文献。包括中央发布的文件,如《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见之于党的重要文献选编等;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如《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2012年《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2020年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的7个专题会议的讲话,包括《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等,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见之于《求是》杂志等。必读文献是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一方面要以之为指导加强教学研究,另一方面要用以阐释历史、理论和实践,并根据设定的具体教学目标,选择其中一篇或多篇中的若干段落精读,以其中惊涛拍岸的事实和话语声势,达到润物无声的教书育人效果。
其二,做好基础文献的教学嵌入。脱贫攻坚基础文献范围较广,主要指可以佐证必读文献内容的研究报告或报告文学等出版物,包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政府白皮书,如《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公报或报告如《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000年以来发布的年度《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扶贫开发年鉴》,以及其他单位或个人编著的反映地方扶贫实践、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国际减贫合作的皮书或报告等;反映习近平领导扶贫工作的文章和著作,如《习近平扶贫故事》《习近平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反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的图书,如《脱贫攻坚先锋——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单位事迹》《脱贫攻坚先锋——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事迹》。把这些内容渗入课堂教学,无疑会增强说服力、感染力,有助于学生口服心服。
其三,做好延伸阅读文献的推荐。脱贫攻坚延伸文献范围更广,包括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编著的丛书等,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编的“中国减贫研究”书系,研究出版社“纪录小康工程”主题出版项目,第一书记驻村日记、笔记、故事、图鉴等,相关出版物品种十分丰富,需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荐。比如,为了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可以推荐《梁家河》《习近平在宁德》《摆脱贫困》;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历史接续奋斗意识,可以推荐反映革命老区延安发扬延安精神奋力脱贫攻坚的作品《延安答卷——脱贫漫记》;为了唤起同龄大学生的共鸣,可以推荐《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黄文秀扶贫日记》及电影《秀美人生》。
(二)教学相长,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脱贫攻坚实践极为丰富,决定了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载体也极为丰富,包括讲故事、讲历史、讲理论等。习近平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堅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2]22-23。从教学相长的视角,讲好中国扶贫故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用情用力。
其一,教师主讲领学。教师要在基于教学开展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典型人物、典型案例,讲述脱贫攻坚成就,讲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担当领航,讲述脱贫攻坚模范人物以生命赴使命,讲述脱贫攻坚之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要主动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把热气腾腾的故事带回来,也要积极“请进来”,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把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先进个人)、战斗在一线的第一书记请进思政小课堂,合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
其二,学生主体参与。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预留一定时间,或者通过布置平时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自己身边的脱贫攻坚故事讲出来或者写出来。另一方面,花更大气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脱贫攻坚文献的基础上,学会挖掘案例,通过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等活动,把一部分学生组织起来,在引导他们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努力留下一生难忘的思政课。
其三,点明背后道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讲中国扶贫故事,都要警惕单纯堆砌材料或者拒斥理论分析的倾向。要讲明故事或案例背后的大道理,即“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2]18,时刻牢记每门思政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三)引导学生透过脱贫攻坚,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政课“无论怎么讲,最终都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2]14。脱贫攻坚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关键是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只有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思维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带普遍性、根本性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能力水平。
其一,马克思主义立场即人民立场。要讲清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饱含的人民立场。同伟大抗疫实践一样,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伟大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守,是对根本宗旨的弘扬,更是初心和使命的远航,归根结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其二,马克思主义观点十分丰富,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中。就脱贫攻坚而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观点等,着重引导学生从理论视野中认识脱贫攻坚,并透过脱贫攻坚,把握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其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犹如显微镜,历史唯物主义犹如望远镜,用以观察脱贫攻坚并从中学习这些方法颇有裨益。看待脱贫攻坚要有“大历史观”,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放在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中去认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习近平同志谈到决胜小康时指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干到底,如2015—2020年连续6年7次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专题会议压茬推进,推动形成合力攻坚高度共识;坚持实事求是,如强调“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脱贫攻坚稳扎稳打、节节胜利;保持战略定力,如对脱贫攻坚谋定后动,精准施策,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兑现了党的庄严承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等等,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威力。透过这些实例,引导学生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2]5到21世纪中叶,当代大学生正值人生黄金期,他们将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讲好脱贫攻坚这堂“大思政课”,讲清楚中国扶贫的历史进程,引导学生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学习奋斗的个人目标同党和国家的历史宏愿紧紧结合起来,树牢“四个自信”,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并传承“大思政课”传统、发扬光大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1).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刘爱章.将脱贫攻坚伟大斗争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容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3):79-81.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6]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
[8]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9.
責任编辑:籍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