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21-11-26谷建恩
谷建恩
[摘要]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他们关于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的理论承前启后、一脉相承,在共同的规律之中又体现出各自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11-0031-03
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不懈奋斗史;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最终实现社会巨变的辉煌成就史;更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续探索史。在一百年来党的历史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形态;历经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进一步把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推进到全新的境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初步探索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但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历史并没有提供现成完备的答案。尽管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参照系,但是毛泽东同志很快发现了“苏联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1]因此,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更符合自己国家实际的社会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开始了认真地思考和探索。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方略的集大成者。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思想的指引下,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一矛盾,全党要在新的生产关系之下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正确的工作着眼点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战略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2]使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3]。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值得重视的是,毛泽东为了方便人民生活,为了繁荣市场,指出地下工厂可成为地上,“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即允许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允许一定限度的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的补充,但总体上说,无论理论与实践,毫无疑问毛泽东特别注重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公有制与集体化。
经过三年社会主义的改造,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集体化基本成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基本经济形式。显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不同以往的全新社会形态,要让大多数、绝大多数人过上幸福生活,公有制与集体化是社会主义的唯一实现形式,公有制与集体化必须是主体,否则就会出现剥削、出现贫富不均。实际上,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上的“多数人统治”与经济上的“共同富裕”也必然要求经济形态的公有制与集体化。尽管“路漫漫其修远”,但历史证明,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对巩固社会主义革命成果,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具有重大意义。
毛泽东思想依据马列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开创性地回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许多方向方略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史上,是理论之源,实践之基。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
总之,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毛泽东思想使中国成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基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如何战胜资本主义彰显其优越性,归根结底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变“乌托邦”之空想为“大同社会”之理想的实质内涵与必经之路。马克思虽然科学地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规律,但是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建立这一规律的社会实践形式。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意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的关键所在,意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建立与发展的特殊性,从而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重要论断,这是邓小平同志反复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得出的重要结论。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僵化问题,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阶段获得了飞速发展,如果我们把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机制、体制、经验、做法在社会主义的框架下加以消化、吸收、利用、创新,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遇到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必然能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挥得更加明显有效。因此,邓小平同志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正本清源,既驳斥了“机械论”又驳斥了“空想论”。
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事实,不容否定,一切让中国退回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都是错误的,所以“机械论”是要不得的;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从而使生产力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是我国的一个特殊国情,所以,当务之急是发展生产力,不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高度发展之上就是空想,“空想论”也是要不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成为我國建设社会主义的百年不变的基本方针。
改革开放后,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演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然后再演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直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富有成效的渐變改革模式使“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于是,一些人思想上产生了模糊认识——市场经济是不是资本主义,由此延伸出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姓“资”姓“社”问题。
面对思想上的困扰和束缚,邓小平同志指出:“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5]373,邓小平理论界定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手段属性,摆脱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社会制度根本区别的错误思想认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理论指针。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在面临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立足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瞄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把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为国家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升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是社会主义,明晰、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同时,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内涵和外延,为坚守“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土壤。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总结百年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把握规律,把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新时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论断,是对我党历史进程中“如何建设我们的党”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两大探索彼此交织的终极回答。
习近平同志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精妙绝伦的十二个字,不仅是“共产党执政为什么”和“社会主义为了谁”的共同标的指向,而且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三大规律”的总概括,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所以,我们不仅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世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还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人民主权,人民至上,永葆江山红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新时代出现的新特点相结合,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丰富对中国特色的界定,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指路明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3.
[2]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5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43.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100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籍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