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实现启示
2021-11-26周强伟李萌喻海翔
周强伟 李萌 喻海翔
[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战胜艰苦自然环境和经济困难、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巩固革命根据地并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推动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反腐败斗争中进行理论创新,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以及保持党的先进纯洁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反腐廉政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11-0027-0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反腐斗争,制定并采取了较为严格的制度和措施,通过加强理论建设,强化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手段,使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前的一次区域执政探索,对于当前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延安时期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革命所处的复杂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敌人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资本主义发展速度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工人阶级人数较少,因而农民自然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但如果仅仅依靠农民阶级还尚不能广泛动员中国最多数的革命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还必须团结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革命力量,才能将中国革命推向高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导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成员有工人、农民阶级,还有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比较复杂”[1]。复杂的成员结构就导致中国共产党容易受到不同思想思潮的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同时,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社会中仍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残余,并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方方面面施加影响,如权力过度集中、特权观念、父权制、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等观念。因此,此类任人唯亲、排斥异己、拉帮结派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内部产生贪腐现象的思想根源。“虽然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但是国民党仍然坚持采取‘防共‘限共‘反共‘溶共的反动政策,同时,还对共产党内部少数意志薄弱者,许予高官、金钱、美色的引诱打击”[2]。因此这一时期的贪腐现象极为普遍,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集中制和社会民主法制尚不健全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遵循的建党原则。民主集中制坚持得好,党内生活就风清气正,充满活力,反之就会弊病丛生。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和缺乏对中国革命性质、形势的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曾出现极端的“民主化”和家长制、专制作风并存的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一是因为受革命战争年代的特殊环境和旧军队不良作风的影响,容易忽视党内民主生活,出现各自为政、一人独断的现象。二是全面抗战初期一些制度规定不完善,过度强调分工负责,而集体领导不够,分工如划线,各人管各人的工作。三是基层党组织中一些支部书记认为党员中的文盲人数多、文化素质低,不具备民主素养,因而不重视落实党内民主生活。四是因为有些党组织简单地将民主集中制理解为“民主”的工作方法,过于强调民主而忽视集中,却没有意识到无限制的“民主”只会导致无限制的失败。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主要措施及经验
(一)建立反腐倡廉理论支持
首先,毛泽东倡导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防止党内产生腐化的理论。“针对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将反对资本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经济混淆以及党内产生的资产阶级思想,他强调不能把反对党内资产阶级思想与发展经济等同”[3]。毛泽东在理论上为全党划清了经济建设和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政策界限,这是对廉政建设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其次,毛泽东提出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新路子,民主就是民主集中制,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当时在党内,一些干部产生了居功自傲、骄傲自满的思想,存在决策随意甚至以个人利益作为决策标准的现象。毛泽东认为民主是一种保障决策正确的方式,能够减少主观主义的影响,没有民主,意见就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另一方面,毛泽东认为,减少政府公职人员的腐败要靠人民来监督政府,因此他所倡导的民主也是一种监督的机制,包含着民对官的监督、群众对领导的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等”[4]。以民主来规范决策,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是毛泽东对建立廉洁政府的理论贡献。
除毛泽东外,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后,刘少奇认为,如果不对新党员加以引导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就可能会影响到党的事业的发展。于是刘少奇开始着手写作党员学习资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文章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以及如何进行修养等基本问题,论述了共产党员的思想意识修养和组织纪律修养等重大问题,创立了党员党性修养的系统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号召全党树立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廉洁奉公的思想基础。党的领导人和边区政府一直强调中共党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当官更不是做老爷,要为人民服务,不要为权力服务。“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中,要求全体党员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5]。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首要是强化党员为人民利益不怕犧牲的意识。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时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离开群众,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党制定政策的基础”。他还强调为人民服务不能怕人民批评指正,不管什么人,只要说的对,就接纳意见并改正。
为此,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宗旨意识教育时,十分注重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并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党的宗旨意识教育使那些只为当官发财的腐化思想得到了净化,使党员干部真正树立起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构筑了廉政建设的坚固思想防线。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还十分重视廉洁政府的建设思想,指出政府的廉洁关乎人民的信任,关乎政权的存亡,明确要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政府真正成为人民的政府,防止政府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
(三)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针对边区经济存在极其严重的困境和浪费情况,中共中央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举措。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毛泽东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决摒弃一味挥霍、坐吃山空、等待外援的思想,倡导勤俭节约、杜绝贪腐浪费等作风。随后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要》中,中共中央又明确了厉行勤俭节约的五项规定,在陕甘宁边区大力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作风,通过大生产运动,为边区军民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使得边区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同时也让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使群众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抗战当中。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思想教育运动,不仅提升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而且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的自利性和不断膨胀的占有欲,提高了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抑制腐败的自觉性,为陕甘宁边区的制度改革和良好风气营造了思想基础。
(四)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动党风社风好轉
延安时期,为了构建良好的社会风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不搞特殊,带头示范。毛泽东亲自开荒和修渠,甚至对油灯灯芯的使用,也十分节约。他还要求自己的亲属和各级党组织的主要干部要身先士卒、树立模范。党员干部带头作表率,带动了边区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反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党和边区政府还在整个陕甘宁边区开展全民化改造不良风气的运动,实现了边区风气的好转,这也成为反腐败过程中的一项有效的基础性措施。
在着力改变社会风气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十分注重以党风带动社风,对党员严格要求,加重对党员的处罚力度。对违法犯罪的党员,不以级别和贡献为由一律依法处理,明确规定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强调党决不包庇罪人,决不容许存在特权阶级,并且提出了“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将干部教育纳入规范化、长期化制度的轨道。1942年,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总学委,领导延安整风和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统一制定了学习文件,向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近代世界革命史教育,加深了党员干部对党性修养和革命任务的深刻认识,筑牢了党风建设思想根基,为各项制度改革和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风建设的加强,不仅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也为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争取到了坚强的依靠力量。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注重反腐廉政理论建设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先进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导向。新时代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开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立足时代实践,大胆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将理论升华为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创新性地回应时代的关切,创新性地解决时代发展所面临的各项问题,创新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反腐倡廉的基本实践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以新思路、新理论、新举措,创新发展党的建设理论,推动形成反腐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态势”[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国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历史挑战的创新性回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基于人民大众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源于实践又回归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因此反腐廉政理论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必须重视理论建设和思想认识,把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性建设。延安时期,针对党员队伍中出现的贪图享受,淡忘党的革命任务和宗旨性质等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思想入手,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思想教育。在强调宗旨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重视民主教育,树立为民用权的思想。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全党的廉洁从政意识,为反腐倡廉筑牢了思想防线,起到预防的作用。因此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不想腐”的根本性问题,要想减少人的自利性的影响,就要将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坚强的党性修养和优良的作风习惯培养全党廉洁从政意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除此之外,思想教育还必须要做到突出重点,要坚持中国特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在思想上要主动划出红线,划清界限,真正做到遵纪守法,遵规守矩。
(三)加强宗旨意识教育和监督意识
宗旨意识教育的目标是让党员干部清楚地认识到权力是来自人民,不是来自个人,手中的权力要为公共利益服务,不能为自己的私利服务,强调要有尊重人民民主权利的意识,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民主政治教育,旨在消除一切对民主的误解,比如有人认为战争期间不需要民主、认为人民与民主无关。为此,当时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文件,对人民的权力作出了概括性的规定,边区政府也在给各级法院的指示中明确了人民的权力。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培养和树立民主协商、监督与自我监督的意识。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权力是来自人民,职务无论高低都是人民所赋予的,都是为人民服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杜绝独断专行、任意妄为的行为,才能做到自觉尊重人民民主权利,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四)改善人文生态和社会风气
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是相互影响的,不良的社会道德滋生恶性互动的土壤,乃是中国社会历来贪腐屡禁不绝的根源。中国自古形成的人文生态存在若干弊端。其一,中国人历来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认为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提升修养或创造文化,知识文化的价值也被扭曲为当官揽权,而拥有权力不仅意味着高额财富,也代表着高人一等的地位优越感。正是因为这种扭曲、落后的人文品质致使官员走上贪腐之路,致使民族不再追求精神升华而崇尚虚荣。其二,中国社会依然呈现为“熟人社会”或“关系社会”,群众中广泛存在的官本位思想使得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规则以“潜规则”为推动。拥有权力和关系就好办事的这种价值观被大众所接受,表面上人们痛恨特权和腐败,但本质上却是因为自己无缘特权带来的便利而暗暗生恨。而反映在官僚体系中,则形成逢迎拍马、官官相护、利益输送的风气,致使腐败有了肥沃的土壤,难以根除。因此,反腐倡廉必然要解决民族文化中存在的顽疾,瓦解官本位的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知识型人才的价值充分发挥,社会创造力充分涌流。只有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主义认识和现实主义价值观,才能有效促进党内政治生态的改善,也有利于以党风带动社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徐逢贤.毛泽东与农村调查——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J].社会学研究,1991,4(5):7-24.
[2]石仲泉.毛泽东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及其时代意义——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0,37(2):1-13.
[3]刘建军.“为人民服务”的命题史考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4(7):105-113.
[4]郑科扬.毛泽东党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党史研究,2013,4(12):5-14.
[5]杜人淮,郭英敏.抗日根据地军民融合发展军事经济的历史考察[J].军事历史研究,2015,29(6):48-56.
[6]唐海潇.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重要论述的系统思维[J].行政与法,2016,4(2):7-12.
责任编辑:籍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