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史料的解读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2021-11-26李炎乾杨森
李炎乾 杨森
摘 要:在精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关键史料进行深度解读,是涵养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民报〉发刊词》片段为例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 中学历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48
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是新高考的重要要求。而重视学术性并提供丰富史料,是部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一大特色。若能在精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关键史料进行深度解读,对培养史料实证素养无疑是事半功倍的。《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提供了十余则图文史料,对于这么多史料,当然没时间也没有必要在课堂上一一解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材提供的孙中山《〈民报〉发刊词》片段,是一则言简意赅,且可将其作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延伸的重要史料。因此,筆者充分调动学生认知能力,逐步加深对它的解读,以涵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一、一读,识“民族主义”
在《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概括为民族主义。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从对《发刊词》的文本阅读入手,了解孙中山的概括。再以此为基础引入另外一些原始史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涵养学生素养。
材料1 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06年孙中山演讲
材料2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朱元璋《谕中原檄》
材料3 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我们对于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对于世界的列强要抵抗他。
——1924年孙中山演讲
设计问题:1.指出1906年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阐述与《发刊词》的区别。2.指出民族主义与《谕中原檄》中体现的民族观的关联。3.找出1924年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阐释与先前的不同。
通过阅读,学生发现《发刊词》对民族主义内容的阐发其实有些含糊——究竟是侧重反清还是反对侵略中国的“外邦”,还是二者兼及,没有清晰地表达。而1906年孙中山的阐发则非常明确,民族主义就是要推翻清政权,重建汉族政权。其中所透露的民族观与《谕中原檄》可谓一脉相承,有大汉族主义色彩。这颇为狭隘,更缺少了明确的反帝主张,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组重要矛盾,即外来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凸显不足,这也决定了三民主义不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但又要看到,在当时的情境下,民族主义确实起到了冲击保守思想和改良幻想,宣传革命的作用,最终引发了辛亥革命。通过将1924年孙中山演讲词与《发刊词》及1906年演讲比较,学生还发现,随着历史的发展,孙中山对民族主义做出了新的阐释。此时的民族主义已变得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呼吁中华民族的团结,并大力宣扬反对帝国主义了,已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完整意义。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趋于一致,为国共合作创造了条件。
二、再读,识“民权主义”
在《发刊词》中,孙中山写道:“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学生通过阅读不难发现,民权主义即 “创立民国”。但民族、民权主义的关联等问题,仅通过《发刊词》片段,还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笔者补充了一些史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逐步解开这些疑团,涵养史料实证素养。
材料1 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得不革命。
——1906年孙中山演讲
材料2 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不是要学欧美,步他们的后尘,是用我们的民权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一个“全民政治”的民国。
——1924孙中山演讲
设计问题:1.说明孙中山如何评价朱元璋“驱除胡虏”的功业。2.民族、民权主义的关系是怎样的?3.指出1924年孙中山对民权主义的阐释与《发刊词》的不同。
通过阅读一手史料,学生发现,尽管与《谕中原檄》在民族观上一脉相承,但孙中山对朱元璋功业的评价却有所保留。而这是因为在他看来,朱元璋虽推翻了元朝,却没有改变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只有民族革命,却没有政治革命,甚至变本加厉。他认为,反清固因其为“鞑虏”,但更因其施行君主专制,推翻清廷既是民族革命,也是政治革命。最终的目标,是建立实行民主共和制的新政权。这一目标在辛亥革命中完成了一部分,但最终归于失败。
通过阅读1924年的孙中山演讲,学生发现,与最初的民权主义相比,此时的孙中山已对西方民主资本主义和民主代议制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反思。因此,他大力宣扬超越阶级等局限,高出欧美国家的新“民权主义”,即“全民民主”。这一主张虽然并未取得实际效果,但从思想层面来说,有着积极意义。
三、三读,识“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中最具光辉的思想。通过阅读《发刊词》片段,学生认识到,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要赶在资本主义发达之前,预先设法克服西方国家已经非常严重的社会弊端,消弭将来的社会革命于无形。其核心是“平均地权”,但具体操作办法及相关问题,通过《发刊词》片段还不足以完全明了。笔者在课堂中提供了另外一些原始史料,引导学生通过深度解读解开这些疑题,涵养史料实证素养。
材料1 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之半,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兄弟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
——1906年孙中山演讲
材料2 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其田。
——1899年孙中山与梁启超谈话
材料3 (民生主义)要旨,首在勿使关于公益之权利为一二私人所垄断而次第干涉之。邮政也、土地也……凡一切关于公益之权利,皆宜归国家所有。
——1906年同盟会成员冯自由的阐释
设计问题:1.指出“平均地权”的操作办法。2.“平均地权”与1899年孙中山关于土地的主张有何不同?3.指出冯自由对民生主义的阐释与孙中山的不同,及其反映出的问题。
通过阅读,学生发现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操作方法是:核定地价、涨价归公、与民共享。与1899年主张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不再强调土地国有。这可能是为了争取富裕阶层对革命的支持。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大部分人口是农民,经济上能否得到土地,决定着他们是否拥护革命。“平均地权”不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这就注定了“三民主义”无法得到农民的拥护。革命党人何以会在辛亥革命中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便不奇怪了。
通过史料研读,学生还发现冯自由对民生主义的阐释与孙中山明显歧异。孙不主张土地国有,冯却大力宣揚土地国有。这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当时的民生主义并不成熟,以至发生“智者见智”的情况,由此也可以说,当时的三民主义还不是成熟的革命纲领;二是同盟会组织相当涣散,以至党员竟可对党纲大幅偏离地重新作解释,后来孙中山痛苦地反思革命为何屡屡失败,即归因于此。
本文以《〈民报〉发刊词》片段为例,探讨了如何深度解读教材史料,涵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新《课标》明确要求,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作为历史教师,“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搜寻史料,是理所应当的。但舍近求远,忽略编者精心选择的教材史料,实在可惜。当然,用好教材史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笔者谨与诸君共勉之。
参考文献:
[1] 张海鹏《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索》,《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9期。
[2]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载《三民主义》,岳麓书社2000年。
[3] 沈渭滨《“民生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本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