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2016-12-23何成刚沈为慧
何成刚+沈为慧
关键词 演史学阅读,史料教学,史料实证,史料研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1-0003-09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明确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还精心设计了“史料研读”的选修课程内容,并强调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因此,中学一线历史教师在实践层面,应以史料教学的理念为指导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而言,高质量地实施史料教学,还面临着诸多困难。要提升广大教师史料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史学阅读绝对是一个关键的“阿基米德支点”。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史料教学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本文拟围绕上述话题,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以求教于大家。
一、史料教学在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教学,可以说深刻地揭示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笔者以“史料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竟然发现有上万篇文献!这充分说明,“史料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专业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广泛认可的“基本常识”。①遗憾的是,这一“基本常识”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半个世纪中,历史教学研究者及实践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教育部颁布的几版历史教学大纲,以及大量的历史教学案例、高考历史试题即为明证。新世纪以来,高考历史试卷愈加重视史料分析能力的考查,受此影响,一些历史教学研究者开始倡导“史料教学”。此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中学广大历史教师的认可并运用于实践。大家普遍认识到,史料教学是一种最能体现历史学科本质、体现历史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来看,“史料教学”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历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重大转型,极大地推动了以“记忆和背诵”为特征的历史教学向以“理解和解释”为特征的历史教学转变,极大地推动了以“教教材”为特征的历史教学向以“用教材教”为特征的历史教学转变,极大地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师由以“深挖教材”为特征的历史教学向“广泛阅读”为特征的历史教学转变。据此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史料教学”将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以高质量的史学阅读来破解史料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在目前的“史料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过于追求史料的数量,从而忽视了史料的质量,史料缺乏有效性、典型性、代表性;对史料的科学性缺少辨析,导致盲目乱用、错误使用;缺乏基于历史语境的分析,导致史料解读随意化;呈现带有特定立场、以偏概全的史料,导致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呈现“一边倒”倾向。基于我们在史料教学方面的多年实践与探索,这些问题并不能说明“史料教学”这一概念存在重大缺陷,其主要原因在于,实施者缺乏高质量的史学阅读,简单地从各种教学案例、考试辅导资料中拷贝材料。①
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曾指出,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而是历史学;凡是把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扎实;很多人认为,教育理论可以帮助中学教师有效开展学科教学,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赵教授建议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与学习视野相关的史论”“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史实”“与历史学习方法和思考相关的史料”。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晓风老师,从实践者的角度呼应了上述的观点: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头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知识面日益狭窄。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③
显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从历史学本身汲取专业资源,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理,只有通过史学阅读不断提高教师史学功底和史学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史料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史料教学的品质。换句话说,实施以史料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历史教学,必然要求以高质量的史学阅读为前提,为基础。那么,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对于有效实施史料教学,其价值与意义何在?
以史料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历史教学,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有整体、深入的理解,了解学术界在该教学内容上的“主要史学认识”。唯有高质量的史学阅读,才能有效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点。当然,通过史学阅读获得到的“主要史学认识”并非都要进入中学历史课堂,中学历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判断力,综合课程标准、教科书、学生认知基础等情况,对“主要史学认识”进行消化、吸收和理解,形成“基本教学认识”。确立了基本教学认识,再来设计教学立意,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可以说,脱离了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就难以深度把握历史教学内容,就难以形成有深度的教学立意。而教学立意无疑是进行史料教学设计时要瞄准的“靶心”,一旦确立有深度的教学立意,史料教学的设计就有了灵魂。
史学阅读的主要目的当然并不局限于获得“主要史学认识”。在史学阅读过程中,我们更要准确把握支撑不同史学认识的史料依据,以及研究人员是如何基于史料进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只有通过史学阅读才能体会到,特定的史学认识与特定的史料依据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严格地说,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在师范院校读书期间就没有接受系统、专业的史学专业训练,工作后更无此机会。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史学阅读,才可弥补这一缺憾。经过必要的史学训练,才能真正领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深刻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更专业地指导学生开展基于史料的问题探究。
例如:关于“秦的兴盛”这一现象,历史教科书主要是从商鞅变法的角度进行解释的。这种历史解释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有些狭窄、片面。根据常识,秦的兴盛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阅读相关的论文论著,我们发现,秦治国理念的开放性、务实性、进取性是秦兴盛的关键因素。秦治国理念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由于宗法观念和等级观念淡薄,秦先后从各国引进一大批才华出众而社会地位很低的非秦籍人士,并使其进入重要决策机构。务实性主要体现在: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谈论的多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进取性主要体现在:秦人始终受到“以武立国”“以武强国”的文化熏陶,渴望通过英勇作战建立军功,这使秦军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①据此,在进行“秦的兴盛”教学时,可以将教学立意确定为:通过史料分析与史实讲授,引导学生认识到,治国理念的开放性、务实性、进取性是秦走向强大并实现统一六国的关键因素。坚持开放、追求务实、积极进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史料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历史教学,其次要求历史教师在整体理解把握历史,获得主要史学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积累起一定数量的关键史料。在史学阅读中,我们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史料的极大丰富和无限扩充,已经达到了浩如烟海的程度。因为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必然决定了史料使用的有限性,由此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史料只能是个别的、碎片化的。如何通过个别的、碎片化的史料分析,引导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历史问题的实质,是史料教学不能回避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史学阅读整体把握史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形成主要史学认识,积累起与主要史学认识相呼应的关键史料,然后依据课程标准,参考教科书,根据教学目标,从中选取有价值的、典型的重要史料。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片面的、有缺陷的、带有偏见的史料,避免将学生引向错误分析的歧路。
高质量的史学阅读,有助于历史教师在纷繁复杂的史料资源中,准确建立起不同关键史料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准确把握史料的含义与指向;在探究历史问题实质时,有效选取反映不同立场、不同视角的最有价值、最有证据力的史料。总之,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可以为中学历史教师理解史料含义、评判史料价值,提供有益参考,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历史教学中“巧妇”与“米”之间的突出矛盾,更能确保史料教学时史料选取的典型性、史料解读的科学性、史料运用的有效性。
长期以来,后人研究戊戌变法,多依据当事人康有为的《我史》(该书于1953年以《康南海自编年谱》为书名出版)和《戊戌奏稿》以及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但有学者研究指出,《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奏稿》和《戊戌政变记》,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故意作伪造假或有意夸大修饰的内容。②因而,中学历史教师如果想从以上三本书中选用史料,还应阅读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原因时,历史教科书或历史教师经常会引用陈毅于1951年2月11日,向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介绍淮海战役情况时,所说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此论点并无不妥,但是,淮海战役另一位重要指挥者粟裕的分析更全面:“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③据载,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大连创建的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兵工联合企业——建新公司生产出的各式炮弹及大量军事物资,有力地支援了东北及华东战场。据统计,建新公司成立近四年间,共生产日式三八、九四、一二四和美式七五山炮弹545700发;药筒260000个;自配M式野山炮引信95000个,改产掷弹引信556000个,修理旧引信162000个,合计813000个;生产日式、美式底火609000个;雷管240000只;六零迫击炮1430门;苏式冲锋枪563支;弹体钢3000多吨以及各种型号的无烟火药450多吨。④1949年1月,粟裕在前线曾写信给建新公司经理:“朱毅同志,非常感谢你!你们做的威力很大的炮弹,保证了我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刘少奇曾赞誉:“大连建新公司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工作做得很好,中央很满意。”伍修权回忆说:“我们当时有一个原则,建新公司的产品以绝对多数供给华东作战,这一条讲得很清楚。”①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究竟是谁下令不抵抗?学界曾认为系蒋介石所为。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是张学良下令不抵抗,其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张学良的回忆录。当然,也有学者坚持认为是蒋介石下的令,其证据是张学良机要秘书郭维城的回忆:“‘九一八事变当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电南京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这些电文一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蒋介石是无法抵赖。”按理说,作为张学良的机要秘书,郭维城的回忆录应是可信的,但这又与张学良的回忆录形成冲突。那么到底谁的回忆录更准确,杨天石研究认为,学界没有看到事变发生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往返电文,而且与其他史料(特别是蒋介石日记)比照发现,事发当日蒋介石并不知晓沈阳的变故。更关键的是,郭维城于1934年才开始担任张学良的机要秘书。②基于各种史料分析,郭维城的回忆录涉嫌造假。
三、注重核心阅读、群文阅读、比较阅读,提高阅读品质
根据我们的史学阅读实践,笔者认为,要实现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应聚焦三个关键词:一是核心阅读,二是群文阅读,三是比较阅读。
(一)注重核心阅读。核心阅读是相对于通俗阅读而言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点阅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CSSCI收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上的人文社科文章,特别是历史学、考古学类研究文献。此外,专业研究人员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也在阅读范围内。二是重点阅读在人文社科选题出版方面较知名的出版机构出版的、由专业研究人员撰写的研究著作。
(二)注重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相对于碎片阅读而言的,主要指的是围绕一个历史问题,广泛收集整理基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研究人员撰写的研究文献,总结梳理不同专业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基本论点、核心史料,体会不同研究人员是如何“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避免盲人摸象,将一家之言视为史学认识的全部,从而忽视了史学认识的丰富性。
在群文阅读中,首选阅读的应该是研究综述类文献。通过这类文献,快速了解学术界的主要研究动态,收集到我们所需要的重要的专题研究文献。所以,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下载、阅读研究综述类文献及专题研究文献,是提高史学阅读质量的捷径,应引起历史教师的重视。
历史研究并非传统史学研究人员的研究专利。在群文阅读时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其他领域专业研究人员,如法律学者、经济学者、心理学家以其专业优势,介入史学研究的现象不断增多,且常有许多深刻而独特的见解。对此,我们要坚持海纳百川、择善而从的阅读理念,充分汲取非史学专业研究人员的学术成果。
关于“罗马法”学术成果的阅读,法律学者的研究著作是不能忽视的,甚至应当作为首选的阅读资源。例如,天津市法学会理事、天津师范大学的李士萍,对于罗马法中的财产继承方面的研究,就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
如果某人有两个儿子,目前一个子女健在,而另一个已死亡,但这个儿子在世上留下了一儿一女。如果该人没有立遗嘱,按照市民法,他的一个健在的子女和另一个儿子所留下的一儿一女(孙子女)共同被召集来参加继承。该一儿一女与他们的叔叔共同参加他的遗产继承,因为,如果他们的父亲还活着,其父将和叔叔继承,在他们的父亲死亡时,他们作为自家继承人当然地继承了其父生前享有的一切权力和地位,也包括其父对祖父的继承权,所以,他的子女继承了他的地位,参与遗产份额的继承。
在有一个儿子或一个女儿和出自另一儿子的一个孙子或一个孙女的情况下,他们被同等地召集继承遗产,亲等较近的也不排斥亲等远的。孙子和孙女代其父亲之位,被认为是公正的。基于同样的理由,即使有一个儿子所出的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和一个孙子所出的一个曾孙子和一个曾孙女,他们也被召集共同继承。①
关于王安石变法,除阅读历史学研究者的成果外,还应当阅读经济学者的论述。例如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梁小民教授,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成果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青苗法推向全国时,却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出去,并完成百分之二十的增值。有了硬指标,官员们就要用硬手段。他们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将之分为不同等级,各自要承担不同的贷款额度,而不论你是否需要。同时,为了保证还贷,又让富户与不同等级的农户结为利益共同体,由富户提供担保或抵押。青苗法实行后连年自然灾害,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
均输法与市易法的实质是用官商代替民商,岂不知官商比民商更坏。一来民商之间还是有竞争的,垄断程度和能力有限,盘剥程度也有限,但当国家垄断了市场、货源、价格时,其盘剥的对象扩大到民商和百姓。
再如免役法,用交钱代替差役,而且原来享受免役待遇的官户、城市居民、女户、寺观、未成丁等也要交纳助役钱,只有城市六等以下、乡村四等以下贫困户享受全额免纳的优惠。又规定在定额之外,各路、州、县可带征百分之二十的免役宽剩钱,以备灾年免征备用。……但在执行中,不少地方官把贫困农户提高到四等以上,城市贫民户提高到六等以上,让穷人也交免役钱。……百分之二十的免役宽剩钱又为官员任意增加免税钱的征收开了一个合法的口子。结果免役法引起富人和穷人的一致反对。
因此梁小民教授指出:“政府把青苗法利率规定为百分之二十,官员擅自提到百分之三十;政府要抑制私商,官员用更坏的官商代替私商;政府要用交钱代替差役,官员就拼命敛钱。无论哪种措施当初的动机有多好,执行的地方官员都可以把自己的私货塞进去。”“王安石看到的是自己的动机绝对崇高,财政收入也增加了,而苏东坡、司马光看到的是新法执行的种种问题及实际社会效果。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截然不同,矛盾当然无法调和。”②
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教授,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王安石独断专行,不容异见,导致变法严重受挫。史学界一向认为这是由于王安石缺乏变法谋略及宋神宗支持不足,但就心理学而言,这也是由于王安石人格过于偏执,且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导致朝中大臣多与他决裂。这当中有人原来是他的靠山,如韩维、吕公着等人;有人原来是他的荐主,如文彦博、欧阳修等人;有人原来是他的上司,如富弼、韩琦等人;也有人原来是他的朋友,如范镇、司马光等人。虽然他们都是一时俊杰,朝廷重臣,却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某些做法而被逐一赶出朝廷。特别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共事数年的交情上,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他调整自己的治国方略。可惜王安石就是执迷不悟,看一条驳一条,导致司马光最后与他分道扬镳,终身不再往来。③
(三)注重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相对于粗泛阅读而言的,指的是要重点留意对同一个历史问题,不同专业研究人员秉持的不同史学认识的研究文献。特别是在阅读史学著作时,应检索是否有对该著作的严肃性书评(尤其是批评性书评)。如果有,则可以通过阅读书评,大致了解该著作的长处与不足,评判该著作的学术价值与教学价值。在进行比较阅读时,不但要读懂各自文献究竟存在哪些认识上的不同,更要通过比较阅读,明晰不同研究人员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史学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作出专业判断,进行取舍。
这大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不同的史学认识都有各自道理,只是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二是明显存在着互相对立或矛盾的认识。如果我们缺乏足够的专业判断力,无法做出取舍,就应当借助专业研究人员的学术成果。
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一书,在中学历史教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是许多教师的重要备课资源。其实,在专业研究者看来,此书也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内容。例如,黄仁宇认为《清明上河图》中没有马,原因在于辽与宋互市时,辽政府禁止马出境。①但是,有学者研究发现:第一,《清明上河图》中,马的总数超过了牛,达21匹之多;第二,一般而言,宋辽关系紧张或辽朝马匹短缺时才禁止马入宋。大多数情况下,辽基本上未禁止马流入中原,甚至多次主动向宋政府进献。辽之所以未严格禁止马进入宋境,原因在于辽以畜牧立国,对以农为根本的宋有着极强的依赖。②
著名学者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③一书,既是一本研究鸦片战争的权威论著,也是中学历史教师讲授鸦片战争时必备的资源。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了批评与建议。四川大学的罗志田教授指出:作者本来愿望是想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但并不成功。原因或者在于作者自认为的鸦片战争“当时的观念”,倒很像是我们当代的观念;而作者解释时所合的“情理”,不少也仍是我们“当代”的情理。其结果,倒放电影的倾向比较明显,造成全书浓厚的“当代史”味道。④
无论是进行核心阅读、群文阅读,还是比较阅读,都要善于整理有价值的史料资源,做到明晰其历史语境、本义内涵及思想旨趣,以备教学时参考使用。
四、基于史学阅读的史料教学设计思路
随着史学阅读的逐步深入,我们愈发觉得史学阅读在推动进行史料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方面的巨大作用。这里,我们就如何进行史料教学设计,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步,确定教学内容;第二步,研读课程标准与历史教科书;第三步,开展史学阅读,了解研究概况,获得主要史学认识;第四步,基于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和学情,确定基本教学认识、教学立意,设计教学目标;第五步,设计史料研习活动。依据教学立意和教学目标,以及史学阅读中搜集、整理的关键史料,设计逐步递进、符合逻辑的问题链,围绕核心问题,提供合适、典型的史料,必要时辅之以教师讲授重要的历史知识。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史料教学强调的是以确定了的教学立意与教学目标为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史料,思考探究具有挑战性的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深入认识历史现象。最忌讳的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选取与教学立意脱节、与教学目标脱节,史料分析与教学重点脱节、与历史的整体理解脱节,片面追求史料“量”的堆积,这种“满堂灌”的史料运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史料教学。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隋亡的根本原因,教师应首先深度把握隋亡的根本原因。通过史学阅读,我们可以获得史学界的“主要历史认识”,亦即“教学基本认识”:隋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错误的治国理念。隋统治者为实现富国强兵而与民争利,牺牲民众利益,由此造成国富民穷的结果。隋政权虽只延续了38年,但隋亡后遗留的财富却足够唐朝开支五六十年,这说明农民辛勤劳动的生产成果大部分为政府所掠夺。同时,大型工程纷纷上马,这严重超出了百姓的承受力。①在此基础上,可将教学立意确定为:通过史料分析与史实讲授,引导学生认识到:隋政权不考虑民众切身利益,与民争利导致国富民穷,这是隋亡的根本原因。与此教学立意相对应的关键史料如:
史料1:(隋末)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rèn,满),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gǎo,一种植物)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隋书》卷24《志第十九·食货》
史料2:贞观二年,太宗……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辨兴亡第三十四》
史料3:上(唐太宗)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隋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资治通鉴·唐纪八》
探究题:根据史料,面对灾情,隋政府是否有能力救济灾民?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唐太宗是如何评判隋政府的举措的?唐太宗从隋亡中总结的是什么教训?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缘何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会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大震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清政府政治体制的反思。通过史学阅读②发现,经过30多年的洋务运动实践,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与近邻日本进行比较后,国人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于可能要发生的中日战争及其结局,国人持乐观的态度。但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只看到自己的发展,而没有看到近邻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更为迅速的发展。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国人甲午战争前的这种虚骄自大的心态,才易于理解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对中国产生的巨大、深刻的影响,才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根源于思想观念与政治体制的落后。与此教学立意相对应的关键史料如:
史料1: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
——《申报》1894年7月28日
史料2:以饷项言,中国地大物博,财力充盈,沿海各关之洋税,内地各卡之货厘,与夫京部省库之所藏正自取之无穷,用之不竭。
——《申报》1894年7月21日
史料3:日本蕞尔岛国,矿产有限,库藏空虚,一有战事,则纸币不能流通,商贾为之远引,厘市萧条,盖藏告匮,其困乏可立而等也。
——《申报》1894年7月21日
史料4: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枪炮皆系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申报》1894年7月9日
史料5:(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沿江沿海各口岸,炮台林列,巩固坚牢,北洋所练水师,直与泰西无异,南洋及粤闽诸省,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上枪械,设武备学堂以习练戎机,十余年来,旧观顿改,以此言守,尚何虑敌焰之嚣张乎?至欲决胜于海疆,则日本素未与他国交争,譬如子弟之未入试场者,乌足与老师宿儒论文角艺,我中国昔年法人交战,此虎狼之国犹且负少胜多,岂足以御法人者转不足以御日本乎?
——《申报》1894年7月11日
史料6:(近年日本兵制虽然也取法泰西)然二十余年来从未有战争之事,成败利钝乌能逆料,而知我中国南北洋水师兵舰不少于日人,炮械不逊于日人,昔年越法之争,以之抵御法兰西,胜败尚能互见,加以叶(志超)聂(士成)两军门所统陆勇去岁辽阳之捷,所向无前,使与日人从事疆场,正不知鹿死谁手?
——《申报》1894年7月1日
史料7:(中国百万官兵)“偕系身经百战之士,赴汤蹈火,有所不辞。”(而日本多是)“临时征调罄通国之兵,不过数十万,又况形类侏儒,蠢如鹿豕,见人则肆意攒殴,不辨曲直。”“此种乌合之众,以劲兵捣之,如发蒙振落耳,况日兵应调时不肯离乡去国,甚至父哭其子,妻挽其夫,依依不舍,其军士亦无斗志。”
——《申报》1894年7月21日
史料8:如金陵上海等处之制造局,福建之船政局,所造铁甲兵轮及购诸西国名厂者,分布南北洋,所制各种枪炮亦皆精益求精,式样务取其新,机构必求其灵,火药弹子亦复加意讲求,天津又有水师武备学堂,造成就人才,竭数十年之力,赀财以数百兆计,无非欲为自强计耳,迄今兵船已多,枪炮已利,药弹已充,尚未不肯出而一试,然则向之竭数十年之力, 费数百兆之赀财,不几等于虚掷也哉?
——《申报》1894年7月21日
史料9: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吴永口述《庚子西狩从谈》
探究题:根据史料1~9,归纳《申报》是从哪些角度比较清日之间的优劣,反映了国人对待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的何种心态?根据史料9,分析李鸿章是如何反思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战败,你是否认同李鸿章的反思,说说你的理由。
在“人文主义兴起”的教学中,通过史学阅读我们发现,14世纪中叶爆发的“黑死病”大瘟疫,严重动摇了人们对教会的迷信,极大冲击了现实中的等级制度,对人文主义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①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黑死病”大瘟疫的史实及其影响,促进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与此立意相对应的关键史料如:
史料1:当时牛津大学有近2/3的学生染病身亡,整个英国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遇难,整个欧洲大约有2500万人死亡。
——〔英〕H. G. 韦尔斯:《世界史纲》
史料2:卡斯提尔王国的阿尔丰沙十一世是在位的君主中唯一丧命于鼠疫的国君。但是他的邻邦阿拉贡的国王佩德罗却在六个月内失去了妻子丽奥诺拉王后、女儿玛丽和一个侄女。拜占庭皇帝约翰·坎特库欣失去了儿子。在法兰西,瘸腿的王后让娜和她的儿媳,多芬的妻子博娜·德·卢森堡两人和昂盖朗的母亲死于同一时期。路易十世的女儿,拿伐勒王后是又一个受难者。爱德华三世的二女儿若阿娜,在出嫁给卡斯提尔国王的后嗣佩德罗的途中,死于波尔多。
——〔美〕巴巴拉·W. 塔却曼:
《“世界之末日”——黑死病》
史料3:(人们开始公开讨论瘟疫的根源)曼彻斯特的大主教威廉姆斯·埃丁顿给他的教士们写了一封信:“人类的纵欲是多么可怕……如今它变本加厉,这理所当然地要激起神的愤怒。这场灾难就是神明对人类这众多罪恶的惩罚。”(注:宣称“黑死病”是上帝在惩罚人类罪恶的大主教埃丁顿,不久也染黑死病身亡。)
——〔美〕霍华德·马凯尔:《瘟疫的故事》
史料4: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虔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总之,那年刚一交春,瘟疫严重的后果可怕而奇特地开始显露出来。
——〔意〕薄伽丘:《十日谈》
史料5:由于宗教在血腥的死亡面前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一种新的怀疑论开始兴起……这种怀疑论愈演愈烈,以至在后来的新教改革中达到顶点。
——〔美〕霍华德·马凯尔:《瘟疫的故事》
史料6: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力的百般珍惜。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世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歌颂人生,申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
——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
探究题:根据史料1、2、3,在“黑死病”大瘟疫面前,遇难者是否存在等级、身份的差别?宣称“黑死病”是上帝在惩罚人类罪恶的大主教埃丁顿也因染黑死病身亡,可能会在民众中产生什么影响?分析史料4、5、6,分析民众经过“黑死病”大瘟疫后对教会和人生秉持的一种什么态度?
五、不断提高史料学素养,为史料教学实践提供专业支持
史料学是一门研究史料源流、分类与价值,史料搜集、整理、辨析和运用的学问,史料学虽然不等于历史学,但却是历史学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史学研究的进行。在史料教学的实践中,提高历史教师的史料学素养已迫在眉睫。
史料学素养主要包括:史料认知素养与史料运用素养。史料认知素养包括:(1)知道史料的内涵、性质与分类;(2)知道不同类史料的各自特点与价值;(3)知道与特定历史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关键史料,以及搜集、整理这些关键史料的有效途径;(4)依托学术界研究成果,大致了解这些关键史料的思想旨趣与教学价值。史料运用素养则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基于确定了的教学立意与教学目标:(1)从关键史料中选取合适的、有效的史料;(2)围绕关键史料设计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链;(3)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史料,解决问题。
提高史料学素养,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坚持长期不懈的研读、精读大量史学论文、史学著作,学习专业研究人员驾驭史料的方法与策略;必须积极进行史料教学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史料运用的经验与智慧;必须阅读一些史料学的研究著作,掌握史料学的基础理论。这里择要推荐如下:
齐世荣:《史料五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谢国桢:《史料学概论》,北京出版社,2014年;陈高华:《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何忠礼:《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安作璋:《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中华书局,2015年;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故宫出版社,2013年;严昌洪:《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张注洪:《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述论》,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
【作者简介】何成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研究。
沈为慧,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昆山中学正高级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