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核心素养及其教学辅导方法的探讨
2021-11-26吴火明
吴火明
摘 要:核心素养教育观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备的、关键的品质与能力,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来看,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以语文能力为中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部分现状,谈一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望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31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可以培养人基本的语言能力,实现初步的人际交流,更可以在阅读、口语和书面表达的过程中,有效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阅读材料,在写作中思维发散的能力,亦可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语文教师对基础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和培养不容忽视。以下本文就从语文核心素养的释义,及其教学辅导方法两个方面稍作探讨,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同仁斧正。
一、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
小学语文阶段教师所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都包括哪些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网络资料,确定语文学科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主要包括了四个基本教育培养方向,分别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语文学科的基本教育指导方向,囊括了基于语文听说读写的拓展能力。比如,不同语境中的语言交流能力、语言感知能力、阅读材料的积累能力、批判与发现能力、欣赏与评价能力以及正确学习语文知识的意识和态度等。这些都是一名当代青少年儿童应该具备的、核心的、关键的语文能力与品质。
文化是人类存在的基础,而语文,则是我国的传统语言文化,指导学生学习这项文化课程,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掌握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与运用人类优秀的智慧成果,追求教育与真善美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核心素养教育观与陶行知先生的“求真知,做真人”的教育理念是相互印证,交相辉映的。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
1.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语感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教材是由一篇一篇的语文课文所组成的,这些都是选自优秀的大师、作家的作品,堪称经典范文,如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以及陈淼先生的《桂林山水》和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等。这些都是经历过多次教材改版而至今依旧活跃在教师的教案中的课文,足以看出其具有优秀的教育和欣赏价值。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课文虽然看起来数量较多,但实际学习起来往往不需要多少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在完成课内课文的解读基础上,给学生适当拓展课文文章,如此,学生在多番积累阅读的前提下,语言综合能力才会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比如,在教学指导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一课时,从写作体裁来看,这是一篇科普散文,这篇课文是在介绍爬山虎,但从人文角度思量,它又具有借物喻人的隐喻,倡导人要学习爬山虎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包括默默无闻、拼搏进取、勇于攀登、不怕困难等,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同样类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感。
又如,在教学指导《爬天都峰》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段落是对作者一行攀爬天都峰的动作的描写,由此,增加与学生的课堂互动,给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思考时间,之后邀请学生做出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动作描写是小说以及其他叙事性散文的重要写作方法之一。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这些句子,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动作描写的作用和妙处,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感,因此,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一方法不可缺少。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自主发展
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自然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信息差日益缩小的今天,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学科自学能力都包括哪些呢?笔者认为,当包括查字典、词典、默读、朗读课文、自主练习造句、根据课文复述、自主进行作文练习以及坚持练字等,这些都是一名小学中段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学科能力和素质,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才有可能逐渐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向著语文学科的深层领域迈步前进,实现自主发展。
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多搜集几篇课文短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读完之后举起右手示意,允许学生在阅读中抄写和总结一些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全部读完后,教师关闭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从生词、生字、课文的作者以及修辞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问题,会在阅读过程中格外认真,最终教师随机选择学生作答,看哪些学生回答的答案更加入情入理,在这一过程中则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摘抄和查阅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小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自学能力的发展。
3.利用课文留白,发散学生思维
语文阅读课,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阅读,一方面要书声琅琅,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的能力和想象力,这也是核心素养教育观的要求之一。另外,阅读课的思维训练,更是在为其写作奠定重要的基础。有些课文中会有一些“留白”,就像是绘画大师在绘画中故意留出一部分空白,供人想象,以填补上心中的空白,这是绘画中的高超技巧,在文学创作中有的作者也借鉴了这个技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留白”之处,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补写、续写,培养中段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古文《精卫填海》时,这篇文章是一篇神话传说,它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而“精卫”则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鸟,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传说上古时期炎帝的小女儿到东海出游,但是却因为某种原因而溺死在了东海,内心的怨气使其化作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每天衔来一颗石子,想要将东海填满。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精卫鸟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的,因为心存怨恨,而做出了想要填塞东海的举动。借此我们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炎帝的小女儿为什么要去东海呢?她为什么不是去其他地方呢?另外,这一路上她经历了什么才会让她溺死在东海里呢?她化作精卫鸟之后每天衔来石头,最终填满了东海了吗?假如她填满了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留下的问题进行补充,最终浏览学生提交上来的作业,对其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多读诗词,让谈吐更文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诗词,可以丰富人的文化理解,培养学生的诗词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品味,做一个富有文艺气息和谈吐的人。而一般来说,这样的人更加睿智、博学和拥有自主精神,往往会受到生活中各类人的青睐。如今,构建精神文明社会被大力提倡,而显然,多读诗词,让谈吐变得更文雅、艺术一些,是在向构建精神文明社会而靠拢,也是落实小学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观的体现。
综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次,也指出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方式,如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感能力、倡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多做阅读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等,以及主张学生勤学好问,多读诗词,丰富学生的文学气息等,希望可以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求真、务实、拼搏、奋进”的新时代青少年儿童而有所帮助,也让核心素养教育思想在基层教育阶段扎根。
参考文献:
[1] 李燕《探究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年第7期。
[2] 黄丽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探究》,《家长》2021年第18期。
[3] 牟继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文理导航》2021年第5期。
[4] 曹静《引领学生触摸语文——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后思考》,《小学教学参考》202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