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2021-11-26张娜娜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张娜娜

摘 要:在新的教学要求和背景之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共同进步。为了更好地应对教学的新要求,小学课堂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升级,语文教师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对课堂上的环节和方式进行改变,还需要引进新的模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基于这一观点,从多个方面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26

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可以在小学阶段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对以后的学习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各个方面的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需要满足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成长。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对教学进行改变和设计,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在教学中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为了完成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的,需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小学生教学目标的具体完成质量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参数。在教学中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能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更有效地配合语文教师完成课堂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方面不足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快地成长,也使教学效果可以达到预期的设定。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大纲设置科学的分段学习目标,为小学生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有层次,并且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建议评价,使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有成效。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中《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这一课时,为了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科学制定教学设计。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细致地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有层次分别,不仅有基础性的教学目标,也需要有培养学生能力拔高的教学目标。故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第一个是学习和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做到灵活运用;第二个是仔细分析课文中人物肖像描写的具体手法;第三个是让学生可以通过课文了解和学习主人公身上优秀的性格和品质。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具体的,但是也是全面的,可以使学生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发展核心素养。

二、在教学中需要找好教学切入点

为了在教学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对教材需要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同时还需要丰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需要找出合适的切入点,并且还需要利用切入点作为教学中各个点的连接点,使教学的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而在教学中其教学切入点并不是唯一不变的,即使在同一个课文中的教学中,其切入点也是多样的,可以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更加灵活地掌握,可以对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细致的调节。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中《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时,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之前,对课文进行了充分地挖掘,根据多个角度来制定教学中的切入点。其教学的不同角度不仅包括课文中的环境和主旨作为教学切入点,也可以将课文中的创造方式、情感小学和叙事方法作为教学中心的切入点。由此可见,在阅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切入点并不是唯一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生相应的变化,切入点具备多样化的特点,所以需要找准切入点,以完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

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很大的联系,需要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教育资源。并且还需要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是需要一段长时间去进行的。所以教师需要重视教学设计,使教学开展得更为科学,并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内容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其教学中的很多知识点的运用都和我们实际生活中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并且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的事情都是利用教学的相关知识而进行地学习和思考。所要在进行具体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的因素进行有机地融合,为学生构建一个熟悉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可以正确的发现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的实际联系,并且将其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体现。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时,需要充分地挖掘课文学习中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联系。所以在教学开始的阶段,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咱们都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了好多年了,对学校是最为熟悉的,那有谁可以站起来说说咱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是你觉得咱学校有什么比较好的景色呢?”通过这样的一个有现实生活元素的问题,为学生构建一个熟悉的教学情境。因为这节课得所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小学生们也学习和生活在小学里,跟大青树下的小学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将两者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然后导入到今天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实际生活进行连接,也使得学生更容易简单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有效开展。

四、在教学中重视思维培养

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为了有效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就需要语文教师重视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使学生文本阅读的效率得到明显地提升。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多样化思维地引导,使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对同一个事物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考的维度更为全面。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多设置一些有目的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其次需要启发学生对于日常教学中的大胆质疑,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想象,帮助学生解放思想。當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去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使学生通过更多的课外阅读,使思维可以得到更进一步地发展。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中《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教师向同学们介绍这一课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故乡》,课文中主要描述了作者和闰土之间的少年友情和长大之后再次相遇的场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可以尝试总结一下少年闰土和长大后的中年闰土有什么不同吗?还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使小学生可以对文章进行细致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当然除了在课文中学习作者与闰土的快乐童年时光,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继续阅读鲁迅先生的《故乡》也让同学们了解作者与闰土再次相见的时候发生的情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两次的情景是完全不相同的?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让同学借助课外阅读对课文有更深入地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背景下,因为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其教学的要求也有所变化。教师为了更好地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要在对于学科核心素养有充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去改进教学中的策略。通过在教学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找准切入点和重视学生思维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可以全面成长,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廖国权《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求知导刊》2020年第23期。

[2] 王亚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23期。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