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分析
2021-11-26谭宏旭
王 媛 谭宏旭 刘 婷
(内蒙古开放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一、引言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的改变,更深层次地,其对学习规律、教育的服务方式和组织方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极大地加速了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普通高校和其他在线教育机构不断地开放并扩大面向校外的服务规模,在线教育已经不再是开放教育独有的优势。在这种影响下,传统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想要实现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寻新的成本-效益实现路径。
对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是以经济学的角度从理论上宏观地分析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有研究提出相较于传统教育,远程教育可以通过招收大量的学生来分摊固定成本,较低的生均可变成本使得远程教育能够获得规模经济(Wagner,1972;Rumble,1976)。约翰·丹尼尔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机会、成本、质量”的三角制约,主张采用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方式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降低办学成本,相比传统教育的等边三角形模型(见图1),远程教育表现出的是等腰三角形,意味着远程教育能够通过较小的成本达到较高的质量和机会(John Daniel,2009)。基于这一理论,丹尼尔又提出了“巨型大学”的说法,用以指代通过远程教学并拥有超过10万学生的高校,认为巨型大学比传统大学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巨型大学的生均成本是同一国家中传统大学成本的10%-50%(丹尼尔,丁兴富译,200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对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有研究认为远程教育可能不再具有相较于传统教育的成本-效益优势,传统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正在向范围经济和长尾经济转变(陈丽,2014;郑勤华等,2015)。对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另一方向是以会计学的角度从微观上研究远程教育的成本构成(郝源,2006)、成本核算方法(郑勤华等,2008)、盈亏平衡(陈曙,2009),研究方法多采用实证方法,以某个电大或网络学院为例,通过实证数据得出结论(陈洁等,2010;周莉,2012)。
图1 丹尼尔的远程教育机会、质量和成本三角形
现有的研究或者是从理论上分析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抑或是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成本与收益的平衡点,据此得出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的实现路径为扩大学习者规模。但鲜有考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远程教育带来的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对其成本-收益实现路径产生的影响。面对剧烈变化的互联网技术,脱离技术进步的影响来研究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对远程教育效益的研究均只考虑销售量(即学生数)因素,而很少考虑另一个影响因素价格(即学费)。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远程教育形态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成本-效益实现路径的变化;其次,从需求弹性的角度分析了提高远程教育学费水平的可行性,力图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互联网+教育”模式对远程教育形态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自2015年提出以来,其一直是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热词,虽被频繁提及,但是至今仍未对“互联网+教育”下过确切的定义。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互联网+教育”绝对不是现有教育的网络化,它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技术推动教育产生革命性变革的基础(陈丽,2016)。单就远程教育来看,“互联网+教育”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资源的提供者都发生了变化(见表1)。
表1 传统远程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比较
(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远程教育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时期,对人才特别是高水平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再加上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英国当时传统的高等教育很难满足这些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1849年伦敦大学创建了校外学位制度,世界远程教育就此诞生。我国远程教育诞生于1979年,当时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国民经济深受重创,为了恢复国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急需各类高素质技能人才,而普通高校很难满足如此庞大的人才培养需求,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经验,推动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
纵观国际和我国远程教育的产生背景,都是基于工业化时代的特殊需求,传统远程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表现出极大的同质性,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相同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在于多样化,而在于具备某类技能的标准化素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的社会需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同质性、标准化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远程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多样化、综合型的复合人才。
(二)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
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导致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相应发生变化,学生不再只追求标准化的专业知识,而更多的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远程教育所面临的学生的人口结构也发生变化,目前的学生大多已经是90后甚至00后的“网络原住民”,他们对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验有了新的期待,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受青睐,学生们更倾向于采用消费者的思维方式来选择灵活、个性化、碎片化的教育体验。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传统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学生以自学为主,有少量交互,即使后期开始应用Moodle等教学平台,但也主要是简单答疑,而且是非实时的,学生发帖提问后老师一般不会立即看到并回帖。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实时通讯的发展,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将更加频繁。同时,互联网技术能够极大地消除远程教育天然的时空隔离屏障,疫情期间兴起的诸如腾讯课堂、云朵课堂等直播教学软件就是很好的例证。
(四)学习资源提供者的变化
传统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提供者都是一些权威机构,甚至是同领域中最好的机构,如电大第一堂课是由华罗庚主讲的《高等数学》,如今的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核心课的主讲教师也是出自名校的名师,以实现教育的均衡。但是优质的学习资源可能并不适用于学习基础不同的远程教育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需求将进一步分化,单靠权威机构和权威教师很难满足这些多样化的需求,还需充分发挥学习者和社会力量,我为人师、人为我师,每一个学习者甚至草根也可以是知识的贡献者,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互联网+教育”模式对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实现路径的变革
(一)传统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
传统远程教育的同质化、标准化课程、资源由权威机构提供等特点决定了其生产的固定成本是很高的,而较少的交互和学习支持服务决定了其生产的可变成本较低,由此使得其成本-效益实现路径为规模经济,即通过大规模的招生来分摊高昂的固定成本,而较低的可变成本就成了远程教育的比较优势。
具体来看,如果我们把学校的办学成本(TC)简单地分为固定成本(FC)和可变成本(VC)的话,即TC=FC+VC,传统远程教育的固定成本(包括服务器、课程开发、平台等成本)较高,而可变成本(学习支持服务、生均教师薪酬)较低,在总成本曲线上(见图2)体现出较高的固定成本(F2)和较低的可变成本(v2),由于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不会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会有更多学生来分担固定成本,即在平均成本函数中,F2/N将逐渐趋近于0,办学的平均成本可近似于可变成本(见图3)。因此规模就是传统远程教育的优势。
图2 总成本曲线比较
图3 平均成本曲线比较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和长尾经济
1.范围经济的实现可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远程学习者学习需求的个性化,使得传统远程教育的标准化课程不再满足需求,远程教育办学机构需要提供更多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单一品种的规模经济将难以为继。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教育的固定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服务器、平台等成本可以很低,比如使用腾讯课堂等在线课堂软件可以实现远程免费教学,同时课程开发费用也随着教学资源提供者的变化而不断降低。在总成本曲线中(见图2),表现出较低的固定成本(F1)。最后,随着即时交互技术的发展,高频次、高质量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将是未来远程教育的趋势,降低生师比是实现高质量交互的关键,学习支持服务的成本将会不断提高,生均可变成本也随之增加。在总成本曲线中(见图2),表现出较高的可变成本(v1)。下表能更清晰地展示这种变化。
表2 传统远程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比较
传统远程教育实现规模经济越来越困难,而与规模经济相对应的范围经济或许可以为现代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实现路径提供新的思路。所谓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等部门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相对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强调多品种的生产,因此也叫“品种经济”。范围经济存在的原因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由同一机构提供所产生的协同效应,通过共享已有资源实现平均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教育服务产业,其是否也可以通过扩大教育服务产品的种类来实现范围经济?关键在于新开发的教育服务产品能否与原有产品形成协同效应,共享已有资源,从而达到每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
远程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历、专业、课程等),在教育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共享很多有形和无形资源。第一,共享基础设施,如对招生、人事、后勤等行政部门的共享;第二,共享技术平台,如对学生学习平台、教务管理平台、服务器等的共享;第三,共享媒体资源,如对微课、慕课等资源及其开发工具的共享、对课程相关富媒体资源的共享;第四,对办学机构荣誉、管理经验、课程开发及学习支持服务经验等无形资源的共享。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可以通过共享这些共同资源来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从而实现范围经济。
2.长尾经济的实现可能
当远程教育办学机构提供品种多样的教育服务时,有人或许会质疑一些需求较少的产品的收益而认为不值得投入。互联网时代的长尾效应可以打消这些质疑。长尾一词,最早由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2004)提出,用来介绍类似于亚马逊等网站的商业经营模式,它是指那些原来不受重视的销量小、种类多的产品或服务累加起来会形成一个比主流产品还大的市场。
长尾理论是和二八定律对应的。传统商业遵从二八定律,认为企业20%的产品贡献了80%的业绩,因此商业经营重视的是销售曲线左边的少数热销产品,即图4中的主体部分,而忽略曲线右侧的大多数冷门产品。传统远程教育同样也是遵从二八定律,办学以热门专业为主,而摒弃了需求较少但总量巨大的其他教育服务产品。但长尾理论认为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传统的二八定律,互联网可以打破销售的时空限制,使得绝大多数产品都有机会销售,小众产品累积起来也会为企业盈利做出巨大贡献。以亚马逊书店为例,数据显示,亚马逊有超过50%的销售量来自排名13万之后的图书。
图4 长尾曲线
长尾经济实现的条件是极大的销售空间和极小的营销、流通成本,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教育服务产业,恰恰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这两个条件。首先,互联网可以打破销售的边界,学校状况、开设专业、报名信息、课程学习等均在网上发布,学习需求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自己需要的教育服务;其次,远程教育也不像普通商品存在库存、配送等成本,营销和流通成本极小。基于以上两点,现代远程教育可以通过增加教育服务产品的种类实现长尾经济。
当然,远程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产品销售不是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需要学校和学习者投入额外的时间和成本来完成教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远程教育的课程作为教育产品可以实现长尾经济,但这绝非教育的全部,想要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在学生购买课程产品后,还需要辅以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如增设专门的辅导员进行导学、督学、促学和答疑等,这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因此学习支持服务的成本在未来会不断上升,特别是对于长尾部分的教育服务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创新学习支持服务模式、降低学习支持服务成本,是未来远程教育实现成本效益全面提升仍需研究的课题。
四、远程教育学费定价的探讨
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的收益等于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类比普通商品,远程教育的收益则是远程教育产品的价格(即学费)与销售量(即招生数)的乘积。上述讨论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长尾经济均是从销售量的角度出发,本部分将从影响收益的另一方面:价格角度展开讨论。
表3 远程教育学费情况表 单位:元
目前远程教育的学费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开放大学系统。表3列出了我国开放大学系统、高校网络学院系统和国外远程教育的学费水平,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远程教育的平均学费水平不足英国开放大学的1/10,国内远程教育除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学费水平较高外,像内蒙古开放大学、四川开放大学等学费均在6000元左右,这与普通高校和国外远程教育相比是极低的。于是有学者提出,远程教育的学费不必必然低廉,应适当提高远程教育的学费水平(陈丽,2014)。
微观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价格上涨能否实现总收益的增加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只有缺乏弹性的商品才可以使用涨价策略提升总收益(高鸿业,2020)。同样,远程教育能否通过涨价即提高学费来实现总收益的提升,则需考虑远程教育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类型。现有文献鲜有对教育产品的弹性类型做出定性判断,对远程教育产品弹性类型的分析更是少之又少。但从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商品的特点来考虑,富有弹性的商品一般具有非生活必需(如奢侈品)、易于替代、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等特点,缺乏弹性的商品一般具有生活必需品、不易被替代、购买商品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小等特点。比照上述特点,首先,远程教育虽然不一定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它绝非奢侈品;其次,对于愿意接收高等教育但又达不到高等教育入学水平的人来说,远程教育是其最佳选择,可替代的产品是极少的;最后,从目前远程教育的学费水平来看,月均支出不足400元(按总学费10000元,学制2.5年计算),其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大。综上分析,本文认为远程教育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学费来提升经济效益。
当然,教育不同于商品经营,盈利不是办学的主要目的,远程教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的发挥,因此提高学费必须是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且需在教育服务产品质量提升的前提下。
五、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实现路径对办学机构的启示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远程教育的教育形态及成本-效益实现路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远程教育规模经济的优势已经不再,必须从范围经济和长尾经济中发掘新的优势。对于远程教育办学机构来说,特别是各级电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扩大教育服务产品的范围
当今时代,人们的学习需求如同对市场上商品的需求一样丰富多样,诸如兴趣爱好、美育教育、育儿知识、移动技术学习、理财知识、职场技巧等各类需求。远程教育要满足这些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产品。如增加专业和课程的种类、增加非学历教育服务、增设职业资格培训、创业培训、特色课等服务,或者根据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服务等。要关注小众需求,将其汇聚成巨大收益。
(二)创新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要求高频次、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就要求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因此其学习支持服务的成本是比较高的,想要实现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的全面提升,必须要创新目前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比如办学机构可以借鉴网络购物平台智能客服的模式,将共性问题交给人工智能或者制作成微课等富媒体资源,降低重复工作,集中优质师资力量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上。办学机构应充分挖掘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潜能,结合办学实际,创新学习支持服务模式,降低学习支持服务成本。
(三)适当提高远程教育的学费水平
传统远程教育由于较少的学习支持服务,生均可变成本是很低的,但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追求更高质量的交互和学习支持服务。美国凤凰城大学、英国开放大学等学校均将生师比确定为20∶1来保证教育质量,学习支持服务的成本提高,生均可变成本相应增加,远程教育的学费水平应相应增加。远程教育属于缺乏弹性的产品,提高学费有助于办学机构总收益的提升。
(四)进一步开放平台
未来远程教育要打破教学资源由权威机构提供的局面,要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开放平台,发掘草根内容提供者,我为人师、人为我师。未来办学机构将不仅是学习内容的提供者,更是平台和服务的提供者,通过开放平台,实现内容汇聚和用户汇聚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