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专业金工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1-26秦天虎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金工机械类加工

秦天虎

(宁夏理工学院,宁夏 石嘴山 753000)

引言

金工实习在工科学生整个大学求学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课程。金工实习是大学生首次接触的实践与理论并重的课程,它既可以丰富学生对机械制造的知识,又能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在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实践下,机械类专业学生会对机械加工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而且还能更清楚的了解到加工材料、加工技艺、机械设备,制作原理等,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为以后学生学习有关机械类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学院要高度重视金工实习,发挥金工实习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对金工实习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及时纠正现存问题,融入现代新思想和科技成果,让金工实习发挥越来越大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机械类专业金工实习课程的特点

(一)实践性

金工实习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程学习中,实习教师会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工程零件加工的工序以及各种加工器械,例如铣工、车工、磨工、刨工、焊工、钳工、数控、3D 打印等,不同的工种完成不同工序的加工。学习过程中,理论教师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再由实践指导老师带领学生操作机械进行零部件的加工,同时实践指导老师还会为学生讲解操作机器的注意事项、作用和用途、现代技艺等。经过金工实习课程的学习,机械专业学生不仅可以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也能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也会让学生对现代化工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内容相对独立

金工实习课程与其他课程不一样,它没有较强的前后逻辑性,也没有层次性,它可以按照工种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部分,然后相对独立的学习。例如数控车床的学习只需要掌握车床各个部分的作用以及如何编写程序完成零件加工即可,而焊工则需要了解焊工的种类、焊接用具、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焊接步骤等,这两者并无太大的联系,完全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的小组,学习不同工种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三)搭建学业与就业之间的桥梁

众所周知,大学教学的知识较社会前沿技术与理论都具有很严重的滞后性,而大多数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他们就必须了解到现今生产加工技艺和产业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金工实习能给他们提供学习前沿技艺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到工厂正投入使用的各种机器和各种比较实用的加工工艺,同时也能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与专业人士之间的不足,也让学生在迷茫的大学生活中有了学习目标。

二、机械类专业金工实习课程的现状

机械类专业金工实习课程既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又不忽略实践操作,这是与其他课程不一样的地方,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一些院校并不注重金工实习,课程教学方式还非常传统,在学生实践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对机械类金工实习的不重视

学校对金工实习实践操作方面不够重视,认为过于强调机械操作能力,就会与高职技术学校没有任何区别了,而且学校对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同样的教学,没有因为专业的不同而设立有侧重点的实习内容。学校对实习场地的投入也不够,各工种虽有专用的场地,但不同工种间没有相对独立的空间,非常影响教学效果。一般同一个学院的金工实习是在同一个学期进行的,而且学校一直在扩招学生比较多,场地又比较狭小,这对教学质量有很严重的影响。在金工实习工程中,教师一带多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例如,一名老师演示如何操作车床,周围就有二三十(最多的时候有五十人左右)名学生观看学习,把车床“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着,靠外侧的学生有时还会看不清老师是如何操作的。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的单一,只是非常简单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也只能机械化地模仿老师的操作动作,缺乏创新精神,学生也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而达不到学习目的。并且老师在操作演示时,有学生稍不集中精神,就会错过讲解,之后也不再有重新学习的机会。同时,二三十名学生的纪律是很难约束的,老师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实习教学设备问题

很多学校对金工实习的设备方面投资不足,特别是机械类专业学习用到的设备都相当的老旧,都快成老古董了。有些院校由于资金不足,没有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还一直使用八九十年代的普通机床设备,这些设备过于陈旧,里面的一些零件都已经老化,精度降低,制作出来的零部件也存在较大的误差,所以也达不到标准规格。在操作机器过程中,学生将会舍本逐末,花大量的精力去解决设备老化带来的工艺误差等问题,而在工艺技巧上专研少,最终导致完成作品误差太大而不合格。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机械工厂都开始淘汰效率低下的普通机床,而采用高科技的数控车床,有的还采用3D 打印技术,而学校还在采用普通的车床教学,这与社会工业技术相差甚远了,有部分学校也采购几台数控车床,但是数量太少且价格昂贵,学生又太多,教师只是讲解了设备的结构、加工程序编程等理论知识,并不会让学生实际进行操作,只能观摩老师操作步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到机械的实用性,而且教学环境纷杂,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对操作机械并不主动,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三)实习教学安排不合理

有部分学校对机械类专业金工实习课程时间安排不太合理,理论知识教授和实践操作教学不连贯。在金工实习过程中,由于参与实习的自然班级过多,就会导致这个班上完理论课,还要等其他班级上完实践操作课,他们才能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上,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在第一天上完理论课,要在第二天甚至第二周才能上实践课,而这时学生极有可能在实践操作的时候忘记了老师在理论课上强调的重点。只有老师在讲解完理论后,操作机械演示给学生观看,然后学生再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才能有效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三、机械类专业金工实习课程的改革策略

(一)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只是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没有见过具体机械和实际的操作,学生是很难理解的。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教师也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在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进行软件模拟操作步骤或是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和清晰的感受机械加工。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用3D影像效果或VR观影,也可以采用体感模拟,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加工零件的工序,这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为客观把机械加工零件的工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校也要创新教学模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来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开放预热环节,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相互讨论,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课堂上讲解有趣且前沿的科技成果;组织工程训练能力大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师资力量的加强

优秀的教师能充分发挥老师在金工实习中的作用,也能让课程达到理想效果。现在,大多数教师都是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应用明显的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并在教学方案上做调整。学校可以安排两名老师给学生分别授课,理论教室和实践指导教师相互协调工作,明确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分工,同时老师也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的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可以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指导金工实习,或是作为兼职老师定期为学生讲解企业有关机械专业知识,学生既可以接触到社会实用技能,又可以增加自己对机械行业分布的了解。

(三)延长金工实习时效性

以增设学生机械加工俱乐部的形式加强金工实习时效性。俱乐部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发组织、自主探索学习,指导老师辅助的方式进行。通过机械加工俱乐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高年级带动低年级,不同年级学生思想碰撞,营造展示个性、激发创新精神的金工实习新格局。

(四)完善考核方式

机械类专业的金工实习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其考察形式也是如此。理论部分主要采用闭卷考试,一般都是考察理论课堂上讲解的重点知识。实践部分主要是考察学生加工零件的完成度和精确度,与标准尺寸误差越小,分数也就越高。但是大部分同学主要以模仿样品为思路,认为只要和样品做的相似就会得高分,往往忽略了加工步骤及每个步骤的得分点。为此,实习教师应该在学生制作过程中重点强调各步骤的要求及教师检查方法,如钳工平面锉削中的平面度的检测,为学生讲解正确使用锉刀加工平面的方法及平面度检测的过程,避免学生错误使用锉刀而出现斜面后再次修复导致尺寸变小情况。

结语

机械类专业金工实习课程既注重理论,也不忽略实践,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该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学习。时代在发展,机械类专业金工实习也应进行相应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金工机械类加工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金工实习改革及实践研究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认识“超加工食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疫情背景下的金工网络教学模式探析与实践
金工之划线问题探讨
贴近实战化需求的金工技能竞赛研究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