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演唱特色研究

2021-11-26

黄河之声 2021年22期
关键词:昭君演唱者艺术歌曲

刘 佳

引 言

昭君出塞是发生在汉元帝年间一个妇孺皆知的著名历史事件,昭君远嫁匈奴“和亲”推进了民族和解,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技术在边疆的传播,换来了半个多世纪的边境安宁。昭君出塞这个重要历史事件以歌曲艺术形式呈现,通过现代作词、编曲创作及演唱者情绪起伏变化、音区转换跨越演绎,赋予了这首歌颂古代传统女性优秀品质的独唱曲更深层次的内涵,艺术歌曲《昭君出塞》更加富有戏剧性、更加具有时代特征。

一、艺术歌曲《昭君出塞》创作背景及作品结构特征

(一)艺术歌曲《昭君出塞》创作背景

《昭君出塞》再现了我国古代西汉传奇女子王昭君的感人故事,重塑了昭君为民族大义、百姓安宁、情愿远嫁大漠边陲的献身精神。展现了昭君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塑造了昭君为减少民众免遭生灵涂炭的战争苦难,巩固边区安宁和发展汉朝和匈奴睦邻关系,流芳千载为世代所敬仰的光辉形象。作者在歌曲创作中广泛运用“情感丰富、音域宽阔、颇具漠北地域特色兼顾中原文化风情”交相辉映的结构体式,并将自由灵活多变风格定义成旋律设计的主基调,通过歌曲演唱方式展现年轻美丽的昭君公主的鲜明个性特点。纵观作品全貌,作者既不失于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尊重机遇进行出塞隆重情景的艺术再现,又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蕴含的对现实感召力、影响力进行了挖掘、传承和创新。通过《昭君出塞》艺术歌曲把当代人的新思想、新精神,融入体现到热爱祖国,热爱和平,为国奉献的理念创作理念之中,赋予了《昭君出塞》新的思想内涵[1]。因此,中国艺术歌曲《昭君出塞》并不是将历史事件简单重复,而是将残酷战争带给人民的悲切,百姓面对入侵者的满怀怨恨,从赞扬昭君深明大义,化干戈为玉帛,心怀宽广、立意高远的形象塑造中给予充分诠释。将王昭君的特殊历史贡献和深远影响昭示给世人,从简单的历史故事中汲取深厚的历史文化教育营养。

(二)艺术歌曲《昭君出塞》作品结构特征

艺术歌曲《昭君出塞》创作曲调来源于河套民歌。为体现出昭君出塞的壮举和音乐表现震撼力,作者将响亮宽广、有力饱满与流畅婉转细腻处理特点充分结合。把汉王朝中原民族文化浓郁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和超现实表现手法,与匈奴大漠游牧民族的豪放粗犷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艺术特征充分结合,使歌曲《昭君出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又在演唱曲调设计应用方面充分结合女生独唱的音质特点。同时,把表现民族音乐音质的淳朴与华丽的装饰音相结合,把地方戏曲表现特色与昭君公主的身份相匹配,表达出了内容情感真挚,音色体现丰富,唱腔变化柔美的高超艺术境界。使得昭君出塞这首艺术歌曲的词曲统配和谐,表演者情绪起伏,声音处理达到声情并茂,强调了歌词表现寓意,渲染烘托了主人公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变化。在主人公称谓的处理方面,作者为深化作品主题,突出人物个性,刻画情感变化,注意采用自述形式来表达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开篇就以第一人称“我”开头,而在结尾处为抒发情感则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自己的悲欢离合,讲述对和平的渴望,讲述对家乡的思念,使得整首歌曲旋律雄浑精美,节奏刚柔相济,冲击力陡然激增,留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艺术歌曲《昭君出塞》曲式与旋律结构

作者在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曲式与旋律结构处理上,“三部曲”结构形式被给予了高超诠释和精彩应用。开场部分,即第一部分为前奏。在演奏方式处理上,巧妙地将慢起渐快的节奏速度和由弱渐强的演奏行进力度,用于烘托整部作品的调式和调性将主题鲜明的呈现出来,对整首歌曲起到了画龙点睛高度概括的重要作用,给观众以震撼回味的总体印象。虽然前奏部分很短,仅仅包括十几个小节,却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情感。这时的作品整体结构首部乐段突出体现出用音节上下环绕、进行的旋律线条变化,表现出昭君公主离别家乡,远赴大漠,前途未卜的内心苦楚[2]。因此,整个行进节奏委婉,舒缓细腻深刻。在接下来第二部分的整体结构把握中,旋律厚重上扬、力度逐渐变强表现出了昭君公主的尊贵大气。概括来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间奏,主要以钢琴刮奏的形式由慢板演奏逐渐转入热情奔放的快板节奏。通过演奏速度加快和旋律重复的方式,表现出匈奴人民载歌载舞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文明使者——昭君公主的欢快热烈场面,也表现出匈奴人民热爱和平的真情实感。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间奏和情感变化。音乐表现形式的推进也预示着昭君公主虽然远赴漠北、虽然对家乡有无尽的信念,但使命感责任感又使她倍感荣耀,坚定了促进汉民族与匈奴边区和睦相处的信心和决心。在歌曲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连接处,作者选用了蒙古长调作为基本素材和过渡载体,利用蒙古长调的气息悠长和委婉歌声充分抒发了昭君公主内心的情绪和深沉感触。同时,作者在起伏与旋律的结合处也将启承转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以此通过歌者的演绎昭君公主心情波动,为大汉的富强感到骄傲,最后通过合成演奏将作品和主人公情绪推向高潮。因此,歌曲的第三部分乐段变化是在重复第一部分和部分第二段原有旋律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旋律和乐式的变化唱出了在昭君公主的努力下,汉匈两族人民为和平做出的贡献,再次颂扬了昭君公主博大的胸怀,为民请命的民族高尚气节。“一支出塞曲,慷慨乐千年”。在歌曲高潮演奏声中观众听到此曲思想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动人场景,沉醉其中,回味无穷,瞬间激发了对昭君公主的无限敬意。

三、艺术歌曲《昭君出塞》演唱特色探究

(一)对歌词的理解和处理

无论在何种歌曲作品演绎中,演唱者都要抓住“歌词是作品的眼睛”这个关键。《昭君出塞》演唱者要以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和历史知识为底蕴,通过对昭君出塞历史事件发生年代、历史背景以及对现实影响的意义的深刻理解,直接准确地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对于昭君出塞这首民族声乐的处理,演唱者首先要朗读歌词,将自己全身心融入到歌词的意境之中。从思想上树立想唱的概念,从行动上做好唱好歌曲的准备,从专业上积积淀演唱的实力,靠真情实感唱出昭君出塞作品的灵魂和色彩。在第一部分的演唱处理“别家园,出雄关”唱段时,一定要紧紧抓住昭君对故土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以及万千伤感。情感表现既不能哭哭啼啼,又不能有失昭君公主的大气。演唱“昭君琵琶马上弹”唱段处理时,要把昭君不能回来的伤痛之情给予充分表现。在“弹”字的演唱技巧处理时要略带哭腔,起到感染他人的作用[3]。在第二段间奏开始处演唱“纵马塞上行,放眼敕勒川”时,要表现出塞外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的大气情怀,体现出对广袤草原和牧民的热爱。而在“胡笼迎远客,长袖舞翩跹”的演唱时,要把匈奴人民对美丽大汉公主远道而来那份欣喜若狂的真挚感情表达出来,把翩翩起舞的蒙古姑娘们纯真的热爱表现出来,渐渐的忘却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得昭君公主伟大使命和人物品格得到升华。而在作品的第四小节“回首望中原,千里麦浪翻”演唱处理时,要把昭君公主回首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和对人民过着平静安宁的向往作为自己追求,以证明自己出塞和亲的明证之举,坚定促进民族和解边区安宁的信心。

(二)对呼吸和咬字的处理

歌曲演唱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语言为基础,通过歌唱旋律和演唱者的状态以及音色音调节奏的变化表达歌曲内容。因此,歌曲演唱对吐字发生的要求极高,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字正腔圆唱出歌词内容,演唱者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和气息调节训练才能实现。无论何种国家的歌唱理论实践都把演唱者对气息把握呼吸处理放在重要的位置。正确掌握呼吸气息既是演唱者功力深厚的标志,又是提供声音来源和实现艺术表现力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演唱者情感表现的动力和气势支持。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气息运用和认识形成了完整准确科学的体系,古代声乐里的认为“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对“声”而言“气”是演唱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因此,演唱者在进行歌曲演绎之前,就要接受吸气发声的系统训练,把发声作为演唱歌曲的重要准备工作。吸气不宜过足、也不能缺少。因为歌唱过程中气息过满腹部肌肉就会僵硬、后背肌肉就会发生僵直导致气息不能下沉。同样,没有气息支持发出的声音又会缺乏弹性,表现力不够饱满,不能形成穿透力。演唱《昭君出塞》这首艺术歌曲达到演唱曲调朗朗上口,词义表现清晰透彻的艺术效果,对演唱者的演唱技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要想发挥出最好的音色就要通过气息力度和腔体共鸣控制调节好气息。开始演唱之前演唱者要融入角色与音乐伴奏融为一体。比如,在演唱昭君出塞时伴随着马蹄声音乐的响起,演唱者需要平心静气深吸一口气,保持住气息平稳状态。在开始演唱“别家园,出雄关”时要从小腹用力丹田微微收起开始做到气息有效控制。在演唱到别家园的时候要快速吸气,为下一句“出雄关”做好气息积淀,确保气息气量均匀分配给每一个字,使整个演唱过程气息流动顺畅腔体共鸣,保持气息下沉上升托举的顺利衔接。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做到合理的换气,吸气不随意的抽气、漏气,这样做既有损于作品的整体表现力,又将对舞台效果作品影响力产生不利影响。在气息总体把握上“咬字吐字”又是演唱中难点和重点,字在歌词里是诗歌般的语言,只有准确的发出每个字音,才能美化出歌词表达的整体意境。《昭君出塞》是一首民歌,从唱法来讲要更加强调咬字方法,追求声音的共鸣。从汉字发音发生结构来讲,口腔的动作相对要多一些,力度强、气息量大,声音则洪亮,穿透力强。所以,演唱《昭君出塞》要吐字清明结实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听觉感受,形成情感的共鸣,达到震撼效果。因此,每个演唱者完美演绎一首艺术歌曲必须以打好气息为基础,使呼气吸气咬字等环节做到清晰有力完整,如此才能实现对歌曲作品的完美演绎。

(三)对声腔和情感的处理

按照声乐理论,歌唱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也是构成歌唱主体的重要成分。声腔和情感都是对歌曲的诠释,声调和感情相辅相成。歌唱者只有对二者进行准确把握,才能使演唱既充满激情又能进入放松自如的演唱状态。演唱者形成对声腔情感处理的演唱风格,要从培养用心唱歌的习惯入手。比如,在进行歌曲《昭君出塞》演绎处理过程中,高水平演唱者会较多使用“润腔”的技巧,将带有点缀色彩的旋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装饰音适当应用,使歌曲在原有表现基础上整体艺术表现力更加丰满美观。又比如,在演唱《昭君出塞》演唱“园”“关”“弹”这三个字音时,就要把歌词所蕴含感情通过“润腔”元素展示出来,凸显昭君对故土的难舍难离,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声乐作品要求演唱者用真情演唱,不能偏离声腔和情感的本质意义,必须对歌曲内涵深入了解,全神贯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保持情绪的连贯性和情感的真实性,使声音效果始终保持在自然顺畅真情实感的范围内,体现歌唱艺术“有声又有乐”的艺术真谛。

(四)对演唱技巧与表演的处理

表演《昭君出塞》这首艺术歌曲,要始终通过“我”来突出昭君公主这个形象,要始终以第一人称演唱。表演过程演唱者要充分把握作品四段体结构的艺术形式,对古乐音乐素材做深入了解。在表演形式与演唱技巧结合方面,要始终把自己置身于战火纷飞年代、兵荒马乱的场景之下,使自己的演唱始终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凸显情感交流和意境展示。演唱表演者要把歌词字义通过形体、手势、表情进行气氛的烘托和渲染,使自己在演唱过程中接受历史文化的教育熏陶形成表演技能。演唱者要把提高演唱技巧与吸收中国传统戏曲优秀文化元素、优秀地方戏曲元素的演唱技巧相融合,不断提高对作品的把握力鉴赏力,提升歌曲演唱的感染力穿透力,以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设计动作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凸显作品永恒的艺术价值。

结 语

歌曲作家有感于昭君出塞的壮举、有感于昭君出塞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和现实教育意义,创作了《昭君出塞》这首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开展艺术歌曲《昭君出塞》的演唱特色研究,要从对歌词深意理解、气息控制调节、声腔情感处理以及对演唱技巧与表演准确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将古典音乐与现代创作融入渗透的途径,使作品的结构更加严谨规整焕发崭新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昭君演唱者艺术歌曲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昭君思乡
千载琵芭语,不解昭君怨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脑筋急转弯
长歌一曲昭君怨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