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扎沃土“气”自生
——浅谈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1-11-26山东省滕州市至善中学李立桥

青年心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测量概念生活化

山东省滕州市至善中学 李立桥

初中物理学科的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回归到学生生活当中,以学生生活经验作为物理教学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引导学生根据已有认知经验,逐步探索物理概念、物理定理、物理规律等知识。根扎沃土“气”自生,这里的“气”便是接地气,也就是生活化认知经历,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对接学科教学内容实际,自然形成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联结生活现象,揭示物理概念要点

教师精心筛选与物理概念相关的生活素材,用真实可见的生活现象取代抽象的语言分析,揭示物理概念核心要点,辅助学生建构概念。初中生物理学科学习经验还较为欠缺,教师于课堂导入环节联结生活现象,营造生活气息强烈的导入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亲近感,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概念的初步认知,为物理课堂自主学习及探究活动奠定基础;于新知演绎环节中融合生活现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物理概念认知素材,启发学生在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配合下,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物理概念。

教师选择的生活现象既要与课时教学的物理知识保持较高的契合度,又要把控好认知思维难度,使学生能够顺利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概念相关的关键要素。例如,教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小节内容时,需要学生把握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引入了生活中常见的蒸发现象——晾晒衣服。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晾晒衣服才能使衣服干得最快?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给出了把衣服摊开、放在阳光好的地方晾晒、打开窗户通风晾晒、用吹风机的热风功能吹干等答案。教师将反映不同影响因素的答案区分开来,一一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具体的影响因素。生活经验的有效支撑,保障了学生物理概念建构的准确性,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效率。

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呈现差异性,教师在教学对接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适配性,结合学生生活认知进行对应设计和组织,能够形成崭新的教学激发动力。学生对晾晒衣服生活行为比较熟悉,由此展开物理关注和研究,从物理学角度解读生活现象,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教师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进行物理化解读,学生获得的学习认知会更为鲜活而深刻。

二、活用生活材料,创新物理活动设计

初中物理活动创设中,活用各类生活材料,能够使物理课堂不再固化、死板,增强物理课堂的乐趣与激情,激发学生在物理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课堂参与效度。教师将物理概念合理渗透于相关的生活现象中,着眼于生活性操作活动设计,借助简易学具和自制教具,展开一些简单的趣味性物理实验,增强学生物理活动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利用生活材料设计的物理实验,具备便捷性、直观性、启发性等诸多优势,教师应提高对生活实验的重视程度,灵活设计和应用自制教具资源。教授“光的折射”这一概念知识时,教师一般都是用装水的玻璃杯和小木棒进行演示实验,实验选材虽然体现生活化,但实验现象“波澜不惊”,难以达到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兴趣的目的。教师创新实验设计,在三个装有清水的高脚杯中分别滴入红色、蓝色、黄色颜料,黄色液体杯子放在前面,红色、蓝色液体杯子一左一右置于后面。从正面观察可以发现,前面杯子的液体颜色从左到右变为了绿色、黄色、橙色三种颜色。相比于将木棒插入水中的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更加明显,能够快速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增强学生探索“光的折射”现象的内驱力。

教师借助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物理学科实验的教学,这是最为普遍的做法。学生对物理实验存在主动探索的主观愿望,教师对此需要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在课前或者课后给学生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以延伸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如让学生广泛收集生活材料,为学科实验提供更多材料支持,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启迪,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物理实验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苛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借助生活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操作,学生接受度更高,其训练效果也会更好。

三、挖掘生活问题,拓展物理研究课题

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挖掘课时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生活化物理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物理课堂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内化效果。初中物理学科课后作业设置中,以生活问题为切点,拓展物理实践课题创设,促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生活是大课堂,学生生活认知积累本身是物理学科教学取之不尽的素材题库,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展开多重教学分析,优化教学方案,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教师要以系统化的教学视角设计物理实践课题,使物理实践活动既能发挥承接课堂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效果的“承上”作用,还能体现发散学生物理思维、启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启下”效果。学习了“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节内容后,教师设置了借助天平、电子秤等工具,测量木块、玻璃球、课本、鸡蛋等生活物品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教师提出了进阶性思考问题:质量相仿的不同物体,体积大小相仿吗?体积相仿的物体,质量大小相仿吗?引发学生对“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的深度思考,使学生初步感知“密度”这一物理概念,体现了物理实践活动“承上启下”的教学价值,提高了实践活动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思考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到矫正的角度,引导学生在生活对接中完成认知内化。

学生生活认知经历是最为难得的教学资源,教师能够进行有效对接,充分发掘生活问题,展开物理课题研究,体现物理实践价值。物理生活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对生活现象进行对应研究,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应用契机,自然形成教学动力。生活化有更多融入角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实际,针对学生生活认知基础进行渐进性切入,能够及时激活学生物理学科思维,与物理概念进行应用对接,在生活实践中完成认知构建。物理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更多结合点,实现横向观照思考,顺利建立更多学习成长点。

四、推出生活实践,构建物理学科认知

物理学科与学生生活有太多对接点,教师对此需要有到位的学情调查,适时推出生活化的实践性训练任务,能够促进学生物理概念的顺利内化。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从更多角度展开融合性思考,物理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实验操作环境等,都与生活有更多关联,物理现象、物理反应、物理原理,都是学科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教师要从生活实践实际出发,从物理学科认知构建角度进行推演,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化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形成崭新的实践认知基础。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极为丰富,教师要注意筛选学生熟悉又喜欢的内容,这才是最佳选择。如教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关涉长度测量时,涉及误差的问题。这是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内容。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误差”,然后要求学生展开深入思考,找到减少误差的方法。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并结合自身实践认知进行归结,首先是选择精巧的测量工具;其次是改进测量的方法;最后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为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身边工具做实践测量操作: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呢?运用你手中的测量工具展开具体操作。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对应操作,先找出直尺,对一本书的厚度进行测量,然后通过数页数,计算出一张纸的厚度。教师对学生测量操作进行技术监督,对一些不正确的操作进行纠偏操作,实践操作活动顺利展开。

学生喜欢展开生活化的实践操作,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展开具体引导,在测量方法上做出引导,一个最为简单的测量活动,让学生产生更多心理触动。根据以往的操作经验,测量是比较直观而简单的,但进行精确测量,其要求的提高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便很大。物理属于自然科学学科,对专业性要求极高,学生在对接生活经历中受到激励,对物理学科学习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对刚刚正式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来说,采取生活化教学手段不仅能降低对物理新知的理解难度,保障学生物理学科学习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物理学习情感。教师要将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物理学科教学的必备技能,把更多有利于学生知识生成和能力发展的生活资源融入实际教学中,使物理教学真正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猜你喜欢

测量概念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