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视角设计 拓宽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维度

2021-11-26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南临城小学戴金星

青年心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正方形观念三角形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南临城小学 戴金星

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关键时期,其空间观念开始构建,教师要掌握学生思维特点,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操作的机会,这样才能顺利启动学生学科认知思维,拓宽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维度。学生有主动观察和思考的意愿,教师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做出启动和设计,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空间观念构建活动,进而在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中形成学科能力。

一、用眼观察,建立空间观念雏形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启动学生生活认知思维,在不断观察体验中自然形成学科认知能力。

(一)创设观察机会

生活中有丰富数学的现象亟待发现,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对应设计,让学生在具体观察体验中形成学科认知。教师让学生深入生活之中,对实物进行观察、对数学现象进行深度发掘,都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一些助力支持。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节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和各类面积单位。教师引领学生简单回顾这些旧知内容后,在教室内“就地取材”,向学生展示黑板、课本、便签本等长方形、正方形的生活物品,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物品的面积大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思考图形面积上。接着,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分割成多个小正方形的长方形、正方形图片素材,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最后,向学生展示这些图形边长增加、减少1 个长度单位后的面积大小变化,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特点,结合数小正方形的学习体验,尝试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教师紧密围绕“观察”这一教学主题,契合小学生直观思维较为发达的特点,为学生观察、生成数学知识提供了丰富素材。

(二)拓宽观察范围

数学离不开观察,教师要有拓宽意识,不仅要让学生观察数学现象,以及一些实物,还要进行延伸,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结合数学案例进行观察分析,这样形成的观察体验会更为立体。

生活物品中蕴含的数学信息,需要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更多思考。教师要把这种形式的观察活动放置在新知教学结束后展开,确保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基础。教“梯形”这一平面图形概念时,教师待学生能够掌握梯形的图形特点,完成课堂新知建构后,在课堂总结环节,设计观察学习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很多街拍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梯形图形。这些生活图片构图要素较为复杂,需要学生细致观察这些物品素材的线条构成,从实物中抽象出其中的图形内容。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分析热情高涨,都希望尽快找出其他人没有发现的梯形图形,课堂参与效度明显提高,很多不是同一物品上的线段构成的梯形图形也被学生一一找出,加深了学生对梯形图形的学习印象,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空间思维观察分析生活物品的学习习惯。

二、用脑想象,延伸空间观念域度

教师利用数学问题展开教学调度,启动学生空间观念思维,在深度探索和互动交流中形成数学思考能力。

(一)投放数学问题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利用问题展开调度,可以获得更多学习启动力。教师要对问题设计展开优化处理,以提升问题的激发效果。同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工作,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数学空间观念。

在理解和建构数学新知时,很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旧知内容、方法经验都可以成为学生迁移学习的有力支撑,启动学生空间观念思维。教师不妨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入手,为数学启思问题的投放搭建立足点。“千米的认识”小节中,让学生认识“千米”的数学概念,明确“1 千米=1000 米”的长度单位进率关系无疑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目标。教师对接学生已有知识体系,让学生回忆和比画出1 米的长度大小。启发学生猜想:1 千米是多少个1 米?学生从字面意思就能做出准确猜想,回答出1 千米就是1000 个1 米。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把比画出的1 米连接到一起,在脑海中想象1 千米的长度是多少。在问题引导下,教师引领学生从简单的概念记忆走向空间想象,实现空间观念域度的延展,既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重点内容的准确理解,也是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训练。

(二)发动数学质疑

学生被动接受问题和主动提出问题,其学习关注点不同,获得的学习感知体验呈现差异性。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深入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习发现中形成科学认知。

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学生主动思考的表现,教师要对此予以肯定,同时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应对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动态学习效果。学习“垂直与平行”相关知识时,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有学生画出了两条并不平行的线段,向教师提出疑问:“只有互为平行的两条直线才不相交,为什么我画出的这两条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教师肯定了学生敢于提出自己想法的勇气,针对学生混淆线段、直线概念后得出的这一错误想法,向其说明平行概念指的是直线,而画在纸上的只是线段,启发学生想象:这两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后,是否会相交?学生在问题启发下,自主发现自己理解概念时存在的短板,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

三、用手操作,构建空间观念维度

数学实验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不仅能够对接学生生活认知,还能够培养学生地良好学习习惯。

(一)设计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包括多种呈现形式,观察实验、验证实验、探索实验等,都需要动手操作,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实验操作任务,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进入数学实验后,其数学空间观念得到促进并得到更有效的拓展。

教师紧抓数学实验的教学主线,设定指向性较为明确的实验任务,提高学生实验的专注力。教“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关知识时,教师利用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不同的三角形图片,展示三角形内角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根据三组相同的测量结果,直接向学生说明: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并和学生“打赌”,谁能找出内角和不是180°的三角形,就能赢过教师。小学生运用直尺在草稿纸上画出了形状存在明显差异的多组三角形,按照教师演示的测量方法,积极投入三角形内角和的测量和计算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下,学生一一“认输”,都能认识到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自然而然掌握了这一数学概念。

(二)对接数学生活

数学与学生生活有很多对接点,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手段进行对接性设计,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数学与生活的对接融合之中,并在具体操作中拓宽数学空间观念维度。教材内容中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学生生活中也有不少数学学习内容,教师要充分重视,灵活运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章节编排中,两个课时分别教会了学生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想让学生完全理解和内化这些位置关系,还需要学生经历更多实践体验。教师以学校为实践活动场所,要求学生找到学校内教学楼、餐厅、超市、操场、校内广场等主要场所,画一份简单的校内地图。在章节复习课中,用投影仪投放学生制作的地图,提出“教学楼在操场的什么方向?”“餐厅在超市的什么方向?”等数学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画出的地图和实地考察体验,一一回答这些问题。无论是实践活动设计,还是复习课堂内容选择,都要比单一的书面习题练习更受学生欢迎,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这些位置与方向知识的认知理解,增强学生的位置感、方向感,塑造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调动多种教学因素展开对应设计和组织,让学生顺利展开观察活动、形成思维联想、进行实验操作,对数学空间进行多维度发掘。数学学科教学明确的目标追求,从空间角度进行教学应对,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智慧。

猜你喜欢

正方形观念三角形
维生素的新观念
重构正方形
坚持系统观念
超级变变变
三角形,不扭腰
移火柴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