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新趋势
2021-11-26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胡国友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 胡国友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 时代进入2.0 时代。
为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教育部于2018 年4 月18 日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教技〔2018〕6 号),计划指出:到2022 年基本实现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新变革,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模式变革,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做了相应研究。
一、有效运用大数据,推动基础教育重大变革
2018 年5 月30 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拓思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2016—2017)》在北京发布。该书中提到教育大数据的发展决定着基础教育的未来,是实现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中同样指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形成新时代的教育新模式。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决策。
(一)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学方式发生了多方面变革,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工作更应该致力于满足个性化教育,探索教学新模式。教育大数据是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的关键。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个性化教育变为了可能,我们可以持续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采集学习数据。通过对教育基础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建立学习评价模型,以可视化的图表更直观地呈现学生学习情况,更鲜明地展现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教师及时做出有效的教学干预。大数据的应用可以避免教师进行重复的人工统计,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得到全班所有学生的统计分析数据,了解每名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每名学生的情况制订不同的计划,真正地实现个性化教育。学校管理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点。
(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随着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到来,学生及教师可以获得教育资源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然而同时也存在着资源重复、资源水平高低不一的问题。如何在海量的教育资源中获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整合各区各校已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最终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市、区/县、校协同的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三)为教育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在基础教育中,教育决策的制定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也会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大数据技术为教育决策的科学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大数据可以对教育决策的制定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预测,如学生职业规划、教师评价、引进人才决策等。在教研、教学层面可以有效地监测学校及区域的整体教学情况,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优化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育质量。
二、打造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
随着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到来,智慧校园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智慧校园建设涉及软硬件等多方面的建设。智慧校园应该在基础环境建设、智慧课堂建设、教育治理模式建设上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建立区域统筹、多校联动的智慧校园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重组建模,为决策提供智慧参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须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学校的需求,以项目为驱动,建设有特色的智慧教育学习生态系统。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具体考虑到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三个维度,避免重技术和设备投入、轻资源建设的思想,应建立区域统筹、多校联动的智慧校园。
(二)建设智慧课堂,打造自主学习新常态
智慧校园不仅仅只是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智慧课堂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将新技术和课堂进行深度融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探索出能够便捷、有效服务师生互动的新模式。建设以教学资源为基础,个性化学习为特征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课堂的建设可以实现网络化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常态。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智能化监测,全面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结果及时优化教学策略。智慧教学资源应更大程度的独立于教学设备,可以实现碎片化的学习,并可实现按需推送以达到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2.0 的推动下,知识生产和流动速度加快,技术更新更加频繁,对教师、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更高。如何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是我们亟需考虑的问题。
(一)提升教育管理者信息素养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教育领域的推进与应用,中小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也在向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是在信息规划和评估能力方面要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二是在信息技术和实施方面要重视开展面向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形成技术支持学习和利用多方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的共同愿景,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执行力。三是在大数据思维方面应该具备利用数据管理的意识。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分析教育教学水平,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策。
(二)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度不断增加,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实施产生了直接影响。教师的角色已经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打破传统的指导模式,改变教育理念,寻找适应学生发展的新模式。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教学。
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借助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等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选择能力以及相关信息化的技术理论知识等,注重培养教师将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融合能力。
(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面对多样的信息资源、各级各类的应用系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避免传统的输入式教学,引导学生适应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变化,增强学生创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信息化素养加入学生教育实践活动中,着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从繁杂的信息资源中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并且可以分析信息、重组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推动学生自主探索,并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对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图书馆、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探索将开放教育资源引进课堂教学环节、作业布置环节,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资源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促进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其在信息化时代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领域从教学模式、学习资源到师生素养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教育决策有据可依。智慧校园促进了基础教育教学与校园管理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有了较高的要求。总之,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基础教育应该在大数据应用、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素养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促进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