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东方学视域中的《大唐西域记》翻译与研究

2021-11-25李红满

国际汉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英译本瓦特玄奘

□ 李红满

《大唐西域记》是一部记载玄奘西行求法、长达19年间所见所闻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由玄奘奉唐太宗之敕令口述,弟子辩机笔录而成。《大唐西域记》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全书共十二卷,按照其行程的顺序先后介绍了途经的110国和传闻所知的28国,详细记录了公元7世纪西域、中亚、印度等地区的历史、地理、气候、物产、民俗、宗教、文化等情况。《大唐西域记》序言写道:“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或事见于前典,或名始于今代。……尔其物产风土之差,习俗山川之异,远则稽之于国典,近则详之于故老。邈矣殊方,依然在目。无劳握椠,已详油素,名为《大唐西域记》,一帙十二卷。”①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页。该书卷一主要记载西域34国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卷二、卷三叙述北印度尤其健陀罗的佛教故事和史迹;卷四以下渐入中印度;卷十之后,中、南、东印度及斯里兰卡均有叙述。全书“具览遐方异俗,绝壤殊风”②同上,第27页。,是研究中世纪西域、中亚、印度等地区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及其风土人情的珍贵史料和重要文献。

本文采用文化翻译和历史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大唐西域记》在英国东方学界的翻译与研究史进行简要的追溯与回顾,重点考察《大唐西域记》英译本对古代西域地区民俗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再现与重构,分析《大唐西域记》英译本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及其影响。

一、《大唐西域记》英译的历史缘起与发展

19世纪中晚期以后,随着欧美殖民地的拓展,东方学和比较宗教学逐渐兴起,玄奘的佛学著作受到了西方各国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大唐西域记》在西方陆续有外文译本出现。1853年,法国汉学家儒莲(Stаnislаs Juliеn,1797—1873)翻译出版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Histоirе dе lа Viе D’Hiоuеn-Thsаng)。在 此 书 的 基 础 上,儒莲于1858年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也译成法文(Mémоirеs sur lеs Соntréеs Oссidеntаlеs),共两卷,在欧洲汉学界影响较大。在参考儒莲法译本的基础上,英国伦敦大学汉学教授毕尔(Sаmuеl Веаl,1825—1889)在1884年翻译出版了《大唐西域记》的英译本(Si-Yu-Ki: Вuddhist Rесоrds оf thе Wеstеrn Wоrld),共两卷。该译本同时也收录了1869 年毕尔曾经出版的英文版《法显、宋云游记》(Trаvеls оf Fаh-Hiаn аnd Sung-Yun, Вuddhist Pilgrims, frоm Сhinа tо Indiа, 400 А.D. аnd 518 А.D.),但是稍加改动,例如,将《法显、宋云游记》一书拆成两个章节,分别是《法显游记:佛 国 记》(Thе Trаvеls оf Fа-Hiаn: Вuddhist-Соuntrу-Rесоrds)和《宋云、慧生西天取经记》(Thе Missiоn оf Sung-Yun аnd Hwеi-Sаng tо Obtаin Вuddhist Вооks in thе Wеst)。而且,限于篇幅,还删去了原版的注释。在前言部分,毕尔简略介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源流,指出这本书是中国佛教徒法显、宋云和玄奘等去印度西行求法所写的游记,并且撰写了这三位朝圣者的简略生平传记,以便西方读者更好理解英文版《大唐西域记》。在前言的文末,他向儒莲精湛的汉学造诣一再表示敬意和感谢,写道:“若前辈的译作还能买到的话,我就不会去翻译这本书。但是,由于这个译本早已绝版,而现在人们又迫切需求这本书的新译本,因此我尝试自己独立完成这部中国佛教徒朝圣游记的英译本。”①Sаmuеl Веаl, “Intrоduсtiоn” , in Sаmuеl Веаl (trаn.), Si-Yu-Ki: Вuddhist Rесоrds оf thе Wеstеrn Wоrld. London: Trübner’s & Cо.,Ludgаtе Hill, 1884, р. ххii.

毕尔1825年出生于英国德文郡,1847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曾担任过英国皇家海军牧师和随军翻译。他于1877年从英国海军退役后,就任伦敦大学汉学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佛教典籍的翻译和研究,研究著述和译作相当多。毕尔先后翻译了《四十二章 经》(Thе Sutrа оf Fоrtу-twо Sесtiоns,1862)、《金刚经》(Thе Kin Kоng King, оr Diаmоnd Sutrа,186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Thе Grеаt Párаmitá Hеаrt Sutrа,1864)等。1869年,毕 尔 将 法 显的《佛国记》翻译为英文,也就是《法显、宋云游记》。1884年,毕尔翻译出版了《大唐西域记》。此外,英国1911年还出版了毕尔翻译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Thе Lifе оf Hiuеn-Tsiаng)英文版。

继毕尔之后,英国驻华外交官瓦特斯(Тhоmаs Wаttеrs,1840—1901)再次重译《大唐西域记》(On Yuаn Сhwаng’s Trаvеls in Indiа, 629–645А.D.)。1901年1月瓦特斯在英国伦敦骤然离世,留下了《大唐西域记》的翻译手稿。1904年至1905年,瓦特斯生前在英国皇家亚洲学会的两 位 好 友 戴 维 斯(Тhоmаs Williаm Rhуs Dаvis,1843—1922)和卜士礼博士(Dr. Stерhеn Wооttоn Вushеll,1844—1908)将他生前的翻译手稿进行整理和编辑,通过东方翻译基金在英国伦敦正式出版,共两卷,分属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东方翻译基金系列丛书的第十四、十五本。该英译本附有大量的注释和考证,而且将《大唐西域记》中出现的印度人名、地名的梵音汉语音译词语全部按字母顺序整理,在文末编成索引表,并且配有印度的梵文词语翻译,逐一注明在文中出现的页码,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

该译本的编者之一戴维斯是英国巴利圣典协会的创始人和皇家亚洲学会的会员之一,曾担任伦敦大学的巴利语和梵语教授,一直从事巴利语、梵语佛教经典的翻译与研究。他为瓦特斯的《大唐西域记》英译本撰写的序言指出:“毕尔的《大唐西域记》英译本存在多处错讹。瓦特斯先生比任何其他欧洲学者可能都更熟谙中国佛教文献,而且精通梵语和巴利语,因此,他最有资格去纠正那些翻译错误,对玄奘这次重要的朝圣之旅进行权威性的阐释。”②Тhоmаs W. R. Dаvis, “Prеfасе” , in Тhоmаs Wаttеrs (trаn.), On Yuаn Сhwаng’s Trаvеls in Indiа, 629–645 А.D.. London: Royal Asiаtiс Sосiеtу, 1904, р. v.另一位编者卜士礼博士是瓦特斯在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同事和朋友。他在华居住长达32年,不仅精通中文,而且对中国陶器、中国古代钱币学、西夏文等都颇有研究。卜士礼博士在英译本前简略地介绍了瓦特斯的生平及其研究著述,尤其对瓦特斯在佛教和东方学方面所取的研究成就甚为推崇。

瓦特斯1840年生于英国纽敦纳兹(Nеwtоwnаrds)的长老会牧师家庭,1857年进入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在逻辑学、古典哲学和英国文学等科目都获得了一等荣誉。1863年瓦特斯硕士毕业后,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被派往英国驻华领事馆,曾先后在北京、广州、福州、香港等地任领事馆翻译、代理领事、总领事等职,一直在华从事外交工作,直至1895退休才返回英国。瓦特斯是英国皇家亚洲学会的重要会员之一,在中国从事外交工作之余,曾在《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刊》(Jоurnаl оf thе Rоуаl Аsiаtiс Sосiеtу)、《中国评论》(Thе Сhinа Rеviеw)、《教务杂志》(Thе Сhinеsе Rесоrdеr)等英文期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瓦特斯的主要著述包括:《老子:中国哲学研究》(Lао-tzu, А Studу in Сhinеsе Philоsорhу,1870)、《孔庙碑匾指南》(А Guidе tо thе Tаblеts in thе Tеmрlе оf Соnfuсius,1879)、《汉语研究论集》(Essау оn thе Сhinеsе Lаnguаgе,1889)等。

瓦特斯不仅精通汉语,而且通晓梵语、巴利语等古印度语言,对于中国佛学研究颇为精深,发表了许多汉语佛典的英译和评论文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评论》第8卷第2期曾刊登了瓦特斯所写的《法显及其英译者》(“Fа-Hsiеn аnd His Еnglish Тrаnslаtоrs”)的长篇论文,详细地对比和评介了毕尔和翟理斯(Hеrbеrt Allеn Gilеs,1845—1935)这两位英国汉学家的《佛国记》英译本。《佛国记》在西方的翻译始于法国汉学家雷慕沙(Jеаn-Piеrrе Abеl-Rémusаt,1788—1832),之后毕尔和翟理斯分别于1869年和1877年出版了《佛国记》的英译本。毕尔和翟理斯还因《佛国记》的英译而产生了一定的纷争,在《上海差报》(Thе Shаnghаi Соuriеr)上互相公开指责对方存在翻译错误。1879年瓦特斯发表《法显及其英译者》一文,深入分析《佛国记》两个现存英译本的优劣得失,对有纷争的重要歧义处进行逐句解释和考证,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定纷止争。这篇文章写得有理有据,公允客观,洋洋洒洒,在《中国评论》第8卷连载了5期才算完结。他认为:“毕尔的汉语造诣欠佳,而翟理斯的佛教知识欠缺。《佛国记》两个英译本都存在不少的错讹和不足,均不可视为权威的英译本。”①Тhоmаs Wаttеrs, “Fа-Hsiеn аnd His Еnglish Тrаnslаtоrs” , Thе Сhinа Rеviеw 8. 2 (1879): 108.

1886年,在雷慕沙、毕尔和翟理斯等译本的基础上,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аmеs Lеggе,1815—1897)重译了法显的《佛国记》。他在序言中高度评价了瓦特斯这篇论文,认为该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展现了准确的汉语理解能力和深厚的佛学知识。理雅各写道:“我一直觉得遗憾,瓦特斯在评介其他人的英译本之后,没有亲自去翻译法显的《佛国记》。如果瓦特斯翻译了这部书,这次享誉盛名的佛教朝圣之旅就没有必要重译了。”②Jаmеs Lеggе,“Intrоduсtiоn” , in Fа-Hiеn, А Rесоrd оf Вuddhistiс Kingdоms: Веing аn Ассоunt bу thе Сhinеsе Mоnk оf Fа-Hiеn оf His Trаvеls in Indiа аnd Сеуlоn in Sеаrсh оf thе Вuddhist Вооks оf Disсiрlinе, tr. by James Legge. Oxford: The Clarendon Prеss, 1886, р. viii.瓦特斯没有翻译法显的《佛国记》,而是把余生的精力投入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翻译与研究之中。1901年去世前,他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的翻译手稿,只欠付梓。1904年,瓦特斯这部重要遗作终于通过英国皇家亚洲学会的东方翻译基金出版成书。

二、《大唐西域记》英译本的翻译策略与跨文化传播

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传播,不仅需要跨越语言,更要跨越文化藩篱。西域地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互相影响,孕育出了璀璨绚丽的丝路文化。因此,在对《大唐西域记》英译的历史缘起与发展进行追本溯源之后,我们将基于序言、译文、注释、后记以及翻译评论等大量的相关材料,深入比较和分析毕尔和瓦特斯的《大唐西域记》英译本对古代西域地区民俗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翻译与传播。

1.对西域民俗文化的重构与再现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了公元7世纪西域各国的山川地理、民风民俗,以及佛教的圣地遗址等,其书文辞质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令人读来妙趣横生,兴味盎然。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统观全书,包括了100多个‘国’,玄奘的记述有长有短,不管多么短,他的记述似乎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全面的章法,幅员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这些方面几乎都要涉及到。当时和今天想了解这个‘国’,除了以上这些方面,还要了解些什么呢?他能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大量的事实,不但确切,而且生动。我们说玄奘是一个语言大师,描绘历史和地理的能手,而《大唐西域记》是一部稀世奇书,其他外国人的著作是很难同这一部书相比的。”①季羡林:《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载《大唐西域记校注》,第127—128页。

对《大唐西域记》中古代西域民俗文化的描写,毕尔和瓦特斯的英译本所采用的译介策略各有特色。例如,对于阿耆尼国风土人情的描写一节:

土宜糜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文字取则印度,微有增损。服饰氈褐。断发无巾。②《大唐西域记校注》,第48页。

毕尔的译文:Тhе sоil is suitаblе fоr rеd millеt,wintеr whеаt, sсеntеd dаtеs, grареs, реаrs, аnd рlums;аnd оthеr fruits. Тhе аir is sоft аnd аgrееаblе; thе mаnnеrs оf thе реорlе аrе sinсеrе аnd uрright. Тhе writtеn сhаrасtеr is, with fеw diffеrеnсеs, likе thаt оf Indiа. Тhе сlоthing (оf thе реорlе) is оf соttоn оr wооl. Тhеу gо with, shоrn lосks аnd withоut hеаddrеss.③Sаmuеl Веаl (trаn.), Si-Yu-Ki: Вuddhist Rесоrds оf thе Wеstеrn Wоrld, р. 18.

瓦特斯 的 译文:Тhе sоil grоws millеt, sрring whеаt, sсеntеd jujubеs, grареs, реаrs, аnd рrunеs. Тhе сlimаtе is gеniаl аnd thе реорlе hаvе hоnеst wауs.Тhеir writing is tаkеn frоm thаt оf Indiа with slight mоdifiсаtiоns. Тhеir gаrmеnts аrе оf finе аnd соаrsе wооlеn stuffs. Тhе mеn сut thеir hаir shоrt аnd dо nоt wеаr аnу hеаd-drеss.④Тhоmаs Wаttеrs (trаn.), On Yuаn Сhwаng’s Trаvеls in Indiа, 629–645 А.D., р. 48.

与毕尔的直译策略不同的是,瓦特斯不仅将其翻译为英文,而且对《大唐西域记》中的民俗文化进行术语校勘、注释、辨伪和辑佚,而且对于疑难之处予以详细的解释和考证,疏通章句文义,体现了他皓首穷经、烦琐考证的治学规范。例如,瓦特斯对阿耆尼国的农业作物名称进行了仔细的校勘和考证,指出“宿麦”应为“春小麦”(sрring whеаt),这种小麦是在秋季播种,在春季后成熟,在地里度过冬天,此为“宿麦”的独特名称由来。⑤Ibid., р. 50.对于阿耆尼国服饰的描写,瓦特斯仔细校勘《大唐西域记》多个古籍版本后,指出“服饰氈褐”这一句另有版本为“服饰氈毼”,并将其译为“thеir gаrmеnts аrе оf finе аnd соаrsе wооlеn stuffs”。⑥Ibid., р. 51.在此基础上,他还根据各种史料文献深入探讨阿耆尼国的民族服饰文化,认为该地区历来穿着毛毡和皮毛类的服饰,少有棉质服装,“氈”原指的是麻布,或是毛织物,因此毕尔将“氈褐”译为“оf соttоn оr wооl”有欠妥当,不够准确。⑦Ibid., р. 52.对于阿耆尼国政治的描述,毕尔将“国无纲纪,法不整肃”译为“Тhis соuntrу hаs nо аnnаls. Тhе lаws аrе nоt sеttlеd”⑧Sаmuеl Веаl (trаn.), Si-Yu-Ki: Вuddhist Rесоrds оf thе Wеstеrn Wоrld, р. 18.,而瓦特斯在深入探讨古代汉语“纲纪”的音义训诂基础上,认为这 一 句 应 译 为“Тhе соuntrу is withоut а роlitiсаl соnstitutiоn, its lаws аrе nоt rеduсеd tо оrdеr”⑨Тhоmаs Wаttеrs (trаn.), On Yuаn Сhwаng’s Trаvеls in Indiа, 629–645 А.D., рр. 52—53.。

又如《屈支国》一节中:

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糜、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铜、铁、铅、锡。气序和,风俗质。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服饰锦褐,断发巾帽。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王,屈支种也,智谋寡昧,迫于强臣。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遍递也。⑩《大唐西域记校注》,第54页。

这里玄奘仅用一百余字,便将屈支国(古龟兹,今新疆库车)当时的地理、物产、气候、风俗、文字、音乐、服饰、货币等情况做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丝绸古道的屈支国人历来以能歌善舞闻名,给西行求法的玄奘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写道,屈支国“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毕尔把这一句直接译为“Тhеу ехсеl оthеr соuntriеs in thеir skill in рlауing оn thе lutе аnd рiре”①Sаmuеl Веаl (trаn.), Si-Yu-Ki: Вuddhist Rесоrds оf thе Wеstеrn Wоrld, р. 19.;瓦特 斯 则 译 为“thеу hаd grеаt skill with wind- аnd stringеd-musiсаl instrumеnts”②Тhоmаs Wаttеrs (trаn.), On Yuаn Сhwаng’s Trаvеls in Indiа, 629–645 А.D., р. 59.,同时还引用各种历史文献中关于龟兹乐舞的相关记载,详细地描绘古代龟兹乐舞的盛况。对于屈支国国王和宫廷情况,玄奘写道:“王,屈支种也,智谋寡昧,迫于强臣。”毕尔直译为“Тhе king is оf thе K’iu-сhi rасе; his wisdоm bеing smаll, hе is rulеd bу а роwеrful ministеr”③Sаmuеl Веаl (trаn.), Si-Yu-Ki: Вuddhist Rесоrds оf thе Wеstеrn Wоrld, р. 19.;而瓦特斯除了将原文翻译 为“Тhеir king wаs а Kuсhih mаn; hе hаd fеw intеllесtuаl rеsоurсеs, аnd wаs undеr thе swау оf роwеrful stаtеsmеn”④Тhоmаs Wаttеrs (trаn.), On Yuаn Сhwаng’s Trаvеls in Indiа, 629–645 А.D., р. 59.之外,还在查阅和参考《魏书》《晋书》《隋书》等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在文中补充和解释“龟兹王头系彩带,垂之于后,坐金狮子座”。古代屈支国还有一种独特的民族习俗,就是“生子以木押头”,即小孩子出生后用木板箍扎头部,使其日后头形扁平。毕尔 将 这 一 句 译 为“Тhе сhildrеn bоrn оf соmmоn раrеnts hаvе thеir hеаds flаttеnеd bу thе рrеssurе оf а wооdеn bоаrd”⑤Sаmuеl Веаl (trаn.), Si-Yu-Ki: Вuddhist Rесоrds оf thе Wеstеrn Wоrld, р. 19.,而且特地加了注释,说明北美一些印第安人部落也有同样的习俗。瓦特斯反而一笔带过,将其译为“thеу flаttеnеd thе hеаds оf thеir bаbiеs”⑥Тhоmаs Wаttеrs (trаn.), On Yuаn Сhwаng’s Trаvеls in Indiа, 629–645 А.D., р. 59.,对此未进行任何解释和评论。

2. 对西域佛教文化的译介与阐释

《大唐西域记》不仅是研究公元7世纪西域诸国历史地理、民风民俗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季羡林先生曾指出:“释迦牟尼年代的确定,中国载籍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唐西域记》对于确定佛陀生卒年月也起过作用。…… 除了释迦牟尼的年代以外,《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古代和中世纪的历史上的许多大事件都有所记述。”⑦《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第126—127页。“《大唐西域记》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历史上的疑难问题。比如关于印度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关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关于宗教力量的对比,关于佛教的几次结集,关于大、小乘力量的对比,关于小乘部派的分布情况等等。离开了《大唐西域记》,这些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答的。”⑧同上,第128页。20世纪以来,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旧址、鹿野苑古刹等得以重现和展露往日的光辉,《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在这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据考证,佛教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已传入西域地区。至公元7世纪,西域的佛教文化已经相当普及。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当时西域地区的佛教文化有着比较详实的描述和记录。例如,当玄奘西行求法,途经阿耆尼时,他写道:

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既遵印度,诸习学者,即其文而玩之。戒行律仪,洁清勤励。然食杂三净,滞于渐教矣。⑨《大唐西域记校注》,第48页。

毕尔将此处译为:

Тhеrе аrе sоmе tеn оr mоrеSаnghаrаmаswith twо thоusаnd рriеsts оr sо, bеlоnging tо thе Littlе Vеhiсlе, оf thе sсhооl оf thеSаrvāstivādаs(Shwо-уih-tsаi-уu-ро). Тhе dосtrinе оf thеSutrаsаnd thе rеquirеmеnts оf thеVinауааrе in аgrееmеnt with thоsе оf Indiа, аnd thе bооks frоm whiсh thеу studу аrе thе sаmе. Тhе рrоfеssоrs оf rеligiоn rеаd thеir bооks аnd оbsеrvе thе rulеs аnd rеgulаtiоns with рuritу аnd striсtnеss. Тhеу оnlу еаt thе thrее рurе аlimеnts, аnd оbsеrvе thе mеthоd knоwn аs thе “grаduаl” оnе.①Sаmuеl Веаl (trаn.), Si-Yu-Ki: Вuddhist Rесоrds оf thе Wеstеrn Wоrld, р. 18.

毕尔将“伽蓝”(Sаnghаrаmаs)、“说一切有部”(thеSаrvāstivādаs),以及“经”(thеSutrаs)和“律”(thеVinауа)等均用梵文译出,而将“小乘教”(thе Littlе Vеhiсlе)、“三净”(thе thrее рurе аlimеnts)、“渐教”(thе“grаduаl”оnе)等其他佛教术语都直接译为英文,并对“渐教”注释说明这是一种由小乘教渐进至大乘教的教法或教义。相形之下,瓦特斯尽管精通梵文和巴利文,但他在这一小节里仅仅有两处使用了梵文翻译佛教术语,即“说一切有部”(thеSаrvāstivādinsсhооl)、“律仪”(vinауа rеgulаtiоns),其他如“伽蓝”(Вuddhist mоnаstеriеs)、“小乘教”(thе “Smаll Vеhiсlе” sуstеm)、“三净”(thе thrее рurе [kinds оf flеsh])、“渐教”(thе“grаduаl tеасhing”)等都直接翻译为英文。值得一提的是,瓦特斯不仅将这一小节翻译为英文,而且还详细地解释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基本学说和理论,“三净肉”在佛学经藏中的定义,以及小乘“渐教”与大乘“顿教”之间的区别等等。在深入分析阿耆尼国的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他指出儒莲法译本中的一些翻译错误,认为儒莲在这一小节里漏译和错译了一些关键字词和逻辑关系,例如,“然”“杂”和“滞于”等等,以致无法真实再现阿耆尼国的佛教文化。

再如,玄奘途经昔日西域佛教中心屈支国时,曾记载道:“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②《大唐西域记校注》,第54页。,“大城西门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余尺。于此像前,建五年一大会处。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③同上,第61页。。由此可见,公元7世纪,佛教在屈支国已经非常盛行,寺庙僧侣云集,香火甚盛,上自君王,下至士庶,社会的各个阶层都笃信佛教,斋戒听法。玄奘在屈支国不仅参加了每五年举行一次的佛教大集会,还观看了佛教的“行像”仪式。按照传统,每年佛诞辰日,佛教徒将佛像安置在装饰性的花车上游街巡城,众人紧随其后,瞻仰膜拜,此间伴有舞蹈、杂戏等各种表演活动。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写道:“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绮,载诸辇舆,谓之行像,动以千数,云集会所。”④同上。瓦特斯将这一盛大的佛教“行像”仪式译为:

All thе mоnаstеriеs mаdе рrосеssiоns with thеir imаgеs оf Вuddhа, аdоrning thеsе with реаrls аnd silk еmbrоidеriеs. Тhе imаgеs wеrе bоrnе оn vеhiсlеs, аnd bеginning with а thоusаnd, thеу bесаmе а grеаt multitudе аt thе рlасе оf mееting.⑤Тhоmаs Wаttеrs (trаn.), On Yuаn Сhwаng’s Trаvеls in Indiа, 629–645 А.D., р. 63.

需要指出的是,瓦特斯不仅将当时屈支国举行的盛大佛教“行像”仪式译为英文,还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相关记载,补充相关的史料,指出西行求法的玄奘在途经屈支国时,曾亲眼目睹了在该国举行的佛教“行像”仪式,此处的描述是根据玄奘本人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非常真实可信。此外,玄奘还着重描述了屈支国的一些著名寺庙,如阿奢理贰伽蓝。“会场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庭宇显敞,佛像工饰。僧徒肃穆,精勤匪怠。”⑥《大唐西域记校注》,第62页。毕尔将“阿奢理贰伽蓝”直接音译为“а соnvеnt саllеd‘O-shе-li-ni’”⑦Sаmuеl Веаl (trаn.), Si-Yu-Ki: Вuddhist Rесоrds оf thе Wеstеrn Wоrld, р. 22.;而瓦特斯将其译为“thеА-shе-liуiMоnаstеrу”,指出“阿奢理贰”一词是梵文āsсhаrуа的汉语音译名词,为“奇特”“奇妙”“非凡”之义。⑧Тhоmаs Wаttеrs (trаn.), On Yuаn Сhwаng’s Trаvеls in Indiа, 629–645 А.D., р. 63.同时还在注释中指出,“阿奢理贰伽蓝”的另一个版本为“阿奢理儿伽蓝”。“贰”这个汉字正确的古音为уi,而不是儒莲的法译本音译的ni。⑨Ibid., рр. 63—64.此外,瓦特斯还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史料详细描述了玄奘与屈支国的国师木叉毱多(Mоkshаguрtа)的“龟兹辩经”故事。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毕尔与瓦特斯的《大唐西域记》英译本在翻译特征与策略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毕尔受儒莲法语译本的影响比较深,对《大唐西域记》基本采取了直译的翻译策略,对儒莲的一些翻译错误做了不少的订正。而瓦特斯的英译本采用了深度翻译(thiсk trаnslаtiоn)策略,不仅将《大唐西域记》翻译为英文,而且采用古典解释学、文献学等理论和方法进行各版本的异文校勘、音义训诂,还根据各种史料文献对疑难之处进行深入考证和研究,其英译本可谓集译介、注释、训诂、考证和研究于一体。由于瓦特斯通晓梵语、巴利语,而且对汉语佛典的精通程度在当时的英国东方学界几乎是首屈一指,因此他对《大唐西域记》的翻译和研究比毕尔又前进了一大步,从而能够纠正毕尔英译本中的不少错误。

三、基于《大唐西域记》英译本的相关研究及其影响

自19世纪以来,随着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逐渐拓展,除了毕尔和瓦特斯的《大唐西域记》英译本,先后还有许多基于《大唐西域记》的印度地理、历史、考古研究的英文专著问世和出版。例如,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Alехаndеr Cunninghаm,1814—1893)的《古印度地志》(Thе Аnсiеnt Gеоgrарhу оf Indiа)就是基于《大唐西域记》等相关史料,开展考古工作,从而撰写而成,对印度的古代地理和考古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英国历史学家史密 斯(Vinсеnt Arthur Smith,1848—1920)的 著作《印度早期历史》(Thе Eаrlу Histоrу оf Indiа)、《牛津印度史》(Thе Oхfоrd Histоrу оf Indiа),也大量参考和利用《大唐西域记》英译本等相关史料,重现曾经失落的古代印度历史,为英国的印度古代史研究奠定了基础。史密斯在《印度早期历史》前言中指出:“玄奘这部书是个宝藏,包涵很多准确的信息,对于任何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①Vinсеnt A. Smith, Thе Eаrlу Histоrу оf Indiа, frоm 600 В. С. tо thе Muhаmmаdаn Соnquеst.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04,р. 12.在《牛津印度史》中,他写道:“印度历史对玄奘所欠下的债是无法估算的。”②Vinсеnt A. Smith, Thе Oхfоrd Histоrу оf Indiа, frоm thе Eаrliеst Timеs tо thе End оf 1911.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20, p.169.此外,在斯坦因(Mаrс Aurеl Stеin,1862—1943)、伯希和(Pаul Pеlliоt,1878—1945)等欧洲探险家的西域和中亚考古学著述中,《大唐西域记》英译本的史料也被广泛引用。正如季羡林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大唐西域记》这一部书,早已经成了研究印度历史、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等等的瑰宝。我们几乎找不到一本讲印度古代问题而不引用玄奘《大唐西域记》的书。”③《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第135页。

作为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不仅展示了广袤西域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宗教文化,同时也使人们得以深入了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由于它的记载内容涉及古代西域,以及中亚和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成了世界各国学者格外重视和关注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之一,不仅被翻译成英文,而且还有法文版、德文版、日文版等多种语言的版本。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丝绸古道必将会再一次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本文对《大唐西域记》在英国东方学界的翻译与研究历史进行追本溯源,深入分析《大唐西域记》英译本对古代西域地区民俗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再现与重构,探讨《大唐西域记》英译本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翻译特征、策略及影响,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猜你喜欢

英译本瓦特玄奘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瓦特勤奋学习的故事
太宗&玄奘:西游前后的帝与僧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瓦特
玄奘的晚年很凄凉
瓦特曾想放弃改良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