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节日类非遗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承实践及其思考
——以甘肃西和乞巧节为例

2021-11-25赵慧杰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乞巧传统节日文化遗产

赵慧杰 萧 放

引言

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节日符号象征着多样的节日仪式活动,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节日文化形态,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载体,是中华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我国于2004 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政府的组织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也唤醒了国家和人民对保护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意识。传统节日进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系和制订各级非遗名录,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中国的春节、中秋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缺乏热情,传统节日文化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对传统节日类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2002 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倡导面向中国非遗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四条“教育、宣传和能力培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都强调了学校教育对非遗保护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指引下,“非遗进校园”应运而生。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加深他们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识。让非遗和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种子,有利于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西和乞巧风俗保护传承概况

甘肃东南部陇南市西和县、礼县的乞巧风俗历史悠久,极具地方特色。2006 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西和乞巧节被增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西和乞巧风俗的保护与传承不再仅是民间自发进行,而是由政府推动,这使西和乞巧节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和弘扬。

(一)西和乞巧的民间传承

西和民间乞巧风俗起源于汉代,主要流行于漾水河流域,当地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乞巧活动的习俗。仪式从农历六月三十(小月廿九)晚上开始,至七月初七午夜结束,历时七天八夜,由制巧、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等环节组成,伴以歌舞颂唱,通过对“巧娘娘”的敬拜,祈求心灵手巧、才智双全,反映了妇女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

1.古代的自主传承

历史上,西和乞巧节是一个以未婚女子为庆祝主体的“女儿节”,参加活动的女子年龄从四五岁至十七八岁,只要是未出嫁的姑娘,都可以参加乞巧。姑娘们在这段时间走出家门,排练乞巧歌舞,筹备乞巧事宜,有经验的年长女性也乐于给予指导和帮助。每个村子至少有一个乞巧点,规模大的村子常有四五个乞巧点。各点间相互拜巧的时候,姑娘们精心打扮,极力表现,村里不分男女老少都来观看,场面好不热闹。乞巧节是姑娘们每年最期盼、最开心,也是最不舍的日子。

2.社会变革时期的妥协

近代以后,中国经历一系列社会变革,传统节日作为传统社会的文化产物,几度遭到禁止。这无疑对乞巧风俗的传承造成了严重冲击,乞巧风俗因外力带来的变化产生断代危机。然而,即使在传统文化受到贬抑时期,仍有不少人悄悄乞巧,虽不能像以往那样放声齐唱乞巧歌,拜巧娘娘,但乞巧的心愿难以按捺,姑娘们依旧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以不同以往的方式乞巧。

3.改革开放初期的回归

直到改革开放后的20 世纪80 年代,传统节日才逐渐复兴。西和乞巧节终于名正言顺地重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时期的乞巧节不再仅是闺中少女的节日,久受压抑的乞巧情怀再度高涨,儿时乞巧的姑娘们虽已出嫁,但参与乞巧的热情不减。然而受到传承断代的影响,年幼的姑娘已不能顺利地独立乞巧,需要有经验的年长女性指导,故乞巧的主体便扩大到乐于参与的各年龄段的女性,其风俗也逐渐恢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这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干预或支持,以民间自发进行为主。

4.非遗语境下的复兴

进入21 世纪,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保护事业全面开展;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和飞速的现代化进程,我国更加坚定地把传统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传统节日获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长期、全方位的保护与传承的举措出台和实施,对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与弘扬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原本民间自发的西和乞巧节获得了来自国家、地方政府、大众传媒等多方的关注与支持,也得到了来自各界的肯定与推动。西和乞巧节作为传统文化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整体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自上而下的保护举措主要以保护乞巧活态传承为核心,民间乞巧仍然遵循传统内涵和传承机制,这两方面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探索。

(二)政府推动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

1.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落实非遗保护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乞巧文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方针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和西和县政府依照该工作指导方针,重视以西和乞巧节为代表的非遗保护工作,积极开展资源的普查,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西和乞巧节的现状调查,搜集乞巧的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经久流传的乞巧歌,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掌握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动各方力量,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形成因地制宜的非遗保护体系,保护乞巧文化社区内部实践者的实践活动;多举措推动传统乞巧文化的宣传,重塑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觉,使社区外的人广泛参与西和乞巧节,并尊重、保护和弘扬乞巧文化。

2.持续举办乞巧文化节和学术研讨会,挖掘和提升乞巧文化内涵,扩大西和乞巧文化影响力

自2006 年起,西和县在多方支持和协助下,已成功举办了11 届乞巧文化节,策划组织文艺表演、知名学者乞巧大讲堂、乞巧民俗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乞巧文化;2013年、2015 年在北京举办了两次不同主题的乞巧文化论坛,邀请民俗文化研究的资深专家和学者探讨西和乞巧民俗与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2016 年成立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定期召开研讨会,整理和研究相关文献,进一步挖掘西和乞巧文化的深厚内涵。

当地政府积极举办节会及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乞巧文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挖掘乞巧文化的内涵,推动乞巧文化的传承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

3.尊重社区的主体性,大力支持民间自发活动,传承与创新乞巧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承认各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和县地方政府和各部门践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大力支持民间乞巧活动的开展,不断加大乞巧非遗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向每个乞巧队提供活动资金,赞助活动服装,鼓励各村各队间开展乞巧比赛,奖励优胜队伍。赛事既能促进乞巧文化的传承,又能增进各村之间的联络与交流。西和县政府还支持乞巧的相关文化,如刺绣、草编、柳编、剪纸、手工制作等手工技艺,为村民提供学习技艺、交流经验的场所,打造乡村女红经济,引导和鼓励创新创业,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将文化传承与资源利用相融合,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4.重视实体文化空间建设,营造社会传承氛围,弘扬乞巧文化

加强乞巧文化保护设施建设,在乡镇文化站(所)、农村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先后创建乞巧民俗博物馆、乞巧文化苑、乞巧民俗文化传习所,修建乞巧文化广场、乞巧文化生态园、乞巧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乞巧民俗文化生态保护村,打造乞巧文化的文化空间。重视乞巧传承人的培育,支持传承人参加省内外研培班,组织专家学者为西和各级乞巧传承人传授知识,引导他们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责任意识,提高现有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开展乞巧文化的学校教育,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营造保护、传承和弘扬乞巧文化的氛围。

二、西和乞巧非遗项目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实践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西和乞巧文化保护与传承也面临困境。学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将乞巧文化传承给下一代的重要任务。西和县幼儿园、中小学积极推进乞巧进校园,已取得良好成效。

(一)基础教育阶段的乞巧非遗传承理念

1.培育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序言指出,“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基于这一理念,西和县的中小学、幼儿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的启蒙教育,通过开设传统文化知识课程,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育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和非遗的亲切感与认同感,进而形成价值认同。

2.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

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以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知识、参与文化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或零距离感受、体验和学习作为非遗项目的传统节日文化,既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艺术素养,加深青少年对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体系的认知,缓解传统文化代际传承受阻的情况,也促进了青少年文化身份的获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

(二)西和乞巧非遗项目的校园传承实践

西和县政府和教育局注重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关注乞巧文化的校园传承,提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乞巧文化传承教育。从2013年开始,西和县各学校纷纷成立了乞巧兴趣小组,让学生们有组织地实地体验较为完整的乞巧活动。目前,西和县幼儿园、西和县城南幼儿园、西和县一中、姜席学区、十里学区、长道学区的乞巧教育已开展得有声有色,影响并带动周边学校把乞巧文化带进校园,发挥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开发并推广使用特色校本教材

在当地政府、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下,西和县一些中小学、幼儿园组织编写了乞巧文化校本教材。姜席镇初级中学是西和乞巧进校园的典型示范,2009 年该校将乞巧文化引进了校园,组织学生创建了乞巧兴趣小组;2014 年成立了乞巧研习所,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收集整理、挖掘研究;2015 年出版了校本教材《千年乞巧情神秘女儿梦》,内容包含乞巧的传统仪式、乞巧歌词辑录、乞巧曲谱摘录、乞巧文化溯源等,将民间乞巧元素和非遗保护理念规范、系统地融入课堂,该校本教材在学校和社会反响良好,并推广至西和县多所中小学使用。

西和县幼儿园编写了幼儿园乞巧文化教材简本,让孩子们亲近乞巧文化,激发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培育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乞巧的传承和保护贮备力量。此外,西和县幼儿园和城南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中有省级乞巧传承人,教学水平较为突出。

2.开设民俗、才艺课程和非遗知识讲座

西和县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设置了乞巧工艺教室,开设了乞巧非遗课程,主要有幼儿园的传统文化课,中小学的劳技课、美术课、综合实践课等。乞巧文化的课程教学让学生认识家乡民俗文化的魅力,为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发展夯实基础。

幼儿园开设乞巧文化课程,带领孩子了解乞巧节的流程及民俗,学唱乞巧歌曲,编排乞巧舞蹈,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乞巧知识,熟悉乞巧文化,播撒传承乞巧文化的种子。姜席镇初级中学开设体验乞巧的“校园乞巧情”校本课程,丰富了校园文化,也将乞巧文化的传承与时代步伐相融合,走出一条学校教育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传承新道路。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非遗保护课程,不但传授非遗相关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非遗保护能力。

建立校园非遗传习基地,组织非遗传承人和民俗专家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民俗知识和非遗知识,在校园重点推广西和乞巧、西和麻纸、西和刺绣等非遗项目,并开展动手实践,以课堂学习为中心,向课外学习和生活延伸,潜移默化地扩大传承人群,形成群体传承的良好社会氛围。

3.开展多层次的非遗教育传承实践活动

西和县将乞巧为主的传统节日非遗带入中小学课堂,作为师生手工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本校和本县每年举行的乞巧赛事,比如姜席镇初级中学近几年举办的校级艺术节都设置有乞巧手工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非遗保护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常态化非遗教育的开展,也使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喜爱日渐升温,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

结合乞巧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现场乞巧仪式实践,指导学生进行乞巧歌词的收集,研究乞巧活动的唱词、曲调、歌舞、情感、仪式等内容,学习乞巧表演艺术等。创设传承环境,引导学生模拟实践,联系生活或搜集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吸收民俗文化并灵活运用的能力。近几年乞巧节期间,姜席中学组织中学生在省级乞巧传承人席兰兰家中进行为期七天八夜的乞巧实践。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亲身体会乞巧的全过程,感受乞巧文化的浸润。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生动了解乞巧、实践乞巧、传承乞巧的空间,有利于营造这一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的环境。

组织学生参与演出实践。姜席中学的乞巧兴趣小组多次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关于西和乞巧的节目、短片和微电影的录制。2016 年西和县教育局承担了第八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式乞巧程式展演,各中小学的乞巧队伍成为展演的主力军,学生们不仅为节会的成功举办出力添彩,还在具体实践中体会、传承乞巧传统文化。

三、关于基础教育阶段节日类非遗传承实践的几点思考

目前西和县中小学、幼儿园的节日类非遗教育已初见成效,主要体现在乞巧节的传统仪式、乞巧歌舞、乞巧相关的物质民俗的教育实践中,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认识、体验传统节日类非遗,并逐渐形成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传统节日类非遗走进校园对非遗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知,进一步完善教育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以及将学校教育与社会传承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摆脱非遗传承断代的现实困境,有助于传统文化得到与时俱进的保护与传承。

(一)对节日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知仍需深入

1.对节日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内涵认识不足

目前非遗进校园的基本形式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有亲切感,这容易使学生被形式多样的非遗实物与表演吸引,学生虽然对非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对非遗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仍需深入。传统节日类非遗从文化内涵、节日符号载体到节日仪式活动,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非遗要保护的是人与人互动的形式或文化形态,而非文化客体本身,非遗保护教育应避免文化客体化和知识化。下一阶段,应在教学和实践中增加知识内容的传授,引入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教育,开展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处理好非遗教育中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承的关系,避免青少年对非遗内涵的理解产生偏差。有了对非遗内涵知识的基础认知,才易形成对非遗的审美与认同,进而自觉地进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对节日类非遗当代传承的趋势认识不足

任何传统的存在都基于特定时代的文化生态,并需要兼具继承和创新才能延续下去,在此进程中,总是有所保存、扬弃和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当下的城镇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巨变,使很多非遗项目赖以存续的文化土壤消失,加速了非遗传承中合理变异的进程,此时若过分强调保持传统,或脱离原有基础过多地进行重塑,而忽视原本的文化形态,就会导致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产生扭曲,给非遗的当代传承带来阻碍。

以西和乞巧歌为例,它是乞巧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乞巧歌中有很多是反映新的政策、形势、政治运动以及社会风貌、社会风俗的,还有一些歌词写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新气象、新风俗。2020 年的乞巧节受到新冠疫情和陇南汛情的影响,官方活动暂停,民间活动也骤减,但民众新编了关于疫情的乞巧歌在节期传唱①根据赵慧杰2020 年8 月在西和乞巧节的调研内容整理。。可见,西和乞巧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具有自身的传承活力。我们要认清西和乞巧与时俱进的特点,同时继续发扬它的传承方式,把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起来,方能在未来彰显其文化内涵。

(二)节日类非遗校园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施体系有待完善

1.需要地方行政、教育部门的重视与规划

西和县政府和教育局大力支持学校非遗教育工作,但在整体认识和重视程度上仍然薄弱。而非遗教育当下发展的主体目标仍应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引领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因此,有必要加强地方行政和教育部门对非遗校园教育的重视,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规划,为文化传承和非遗保护提供制度保障。从地方教育部门层面重视、规划和设计非遗校园教育,研究各阶段非遗教育的课程开设,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开发、编写具有地方特色且适应当地需求的通识教材,并推广普及;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体系,重视师资的引进与培养,构建本地特色非遗进校园教育体系。

2.校园实践活动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要让非遗项目的校园教育更好地开展,必须十分重视将符合非遗保护要求和需求导向的课程效果最大化。在实际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注重效果评价,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非遗教育体系,使非遗教育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地开展。在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探索、优化实践环节,提升非遗实践的教育效果,逐渐形成特色鲜明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体系,加深学生对非遗的认知,全面激发对非遗的关注和喜爱。

3.非遗教育师资队伍亟待培育

非遗校园教育离不开师资的支撑,要加强非遗教育师资的引进与培养。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非遗师资匮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非遗教师主要由音乐、美术、体育老师担任,他们对非遗及其保护传承的认识尚不深入,亟需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学校应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让非遗传承人群与学校教师充分接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还要提高非遗传承人与非遗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养,改进与开拓非遗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为弘扬传统文化和保护,传承非遗的校园实践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传承的有机结合不足

1.在非遗内涵更新上,保持学校教育与社会传承的同步

西和乞巧节在民间传承近两千年,其核心是女性祈求“巧娘娘”赐“巧”予己。“巧”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这也是西和乞巧自身生命力的体现。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巧”的含义也更加丰富且具有时代特征,应避免将乞巧文化单一、静态地固化为知识和技艺模式等,而是要将乞巧文化综合地、发展地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创造力找到新的表达方式,以保证它在民众生活中延续生命活力。

学校的非遗教育不应拘泥于教材,不应忽视乞巧风俗的现代发展,传统节日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资源应进行个性化的、深度的后续开发,应将乞巧的核心内涵与当下生活相结合,动态地更新“巧”的含义,探索更符合当代特征和需求的传承方式和内容,寻求青少年和女性参与者共同乞巧的传承空间,拓展传承新空间,激发人们对乞巧的地方变体产生兴趣,进而促使人们积极参与,而不是将乞巧非遗项目看作是过去的、停滞不前的,甚至是封建迷信的。

非遗的学校教育和社会传承,都是非遗保护“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鲜活实践,让非遗融入时代可持续地发展,也是对非遗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是“关乎个体、社区与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方 式”。

2.在多方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上,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传承的合力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我们推动非遗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普遍认知,就是为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社会传承的主体是参与非遗项目实践的广大民众,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传承,其主要目的都在于通过知识、技艺与精神的传承,增加传统文化积淀,在于使社会大众认识到非遗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及非遗保护的必要性,从而自主地进行文化探索,形成文化自省与自觉,让非遗保护不再仅靠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而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最终实现保护主体的普及,走一条基于文化认同的非遗保护之路。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要确保社会实践、仪式或节庆活动的连续性,往往需要动员大量的个人和社会机构、政治机构及法律机构,还需要社会机制的配合。非遗教育的开展与普及,不能只关注学校教育,还要注重家庭、社区和社会的教育作用,还需要跨部门、跨机构的合作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借助各政府部门、机构和学者等多方力量,紧扣“保护”与“传承”两个方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是一个“单向度”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猜你喜欢

乞巧传统节日文化遗产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潭山乞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